氯化胆碱对大豆苗期干旱胁迫的缓解效应

为探究氯化胆碱对大豆苗期干旱胁迫的缓解效应,本次实验我们以辽鲜3号和新1号这两个大豆品种作为材料,1)在干旱胁迫下施加不同浓度的CC,发现了最适宜缓解干旱胁迫的浓度为500mg/L。2)干旱胁迫下,与CK相比,大豆幼苗叶片相对含水量和根粗从第10天开始显著下降;根干重在干旱处理前期(5、10和15d)增加而在后期(20和25d)其增加被抑制。干旱胁迫下,SOD和POD呈现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O2-和H2O2含量随时间延长呈现持续增加的趋势。3)干旱胁迫下,添加外源CC处理后,有效缓解了叶片相对含水量的下降,从第15d开始叶片相对含水量显著高与干旱处理;CC促进了根的增粗,对A品种增加效果并不显著,而B品种在干旱处理的第10d开始根粗显著高与干旱处理; CC处理对大豆根干重影响不明显;CC处理在干旱处理前期显著增加了SOD和POD活性,在干旱处理后期则延缓了其活性下降。关键词 大豆,干旱胁迫,氯化胆碱,苗期
目录
1 引言 1
1.1 干旱胁迫对植物生长的影响 1
1.1.1 干旱对地下部分的影响 1
1.1.2 干旱对地上部分的影响 1
1.2 干旱胁迫对植物生理特性的影响 2
1.3 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2
2 材料与方法 3
2.1 供试材料 3
2.2 试验设计 3
2.3 测定项目与方法 3
2.4 数据处理 4
3 结果与分析 5
3.1 氯化胆碱浓度的选择 5
3.2 氯化胆碱对干旱胁迫下幼苗生长发育的影响 6
3.3氯化胆碱对干旱胁迫下生理代谢的影响 8
3.3.1氯化胆碱对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活性影响 8
3.3.2氯化胆碱对干旱胁迫下叶片活性氧自由基的影响 10
结 论 15
参 考 文 献 16
致 谢 18
1 引言
现阶段我国农业生产坚持可持续发展的策略,但是土地干旱情况日益严重,这导致农业生产的国策与环境资源现状之间的矛盾逐渐加剧,这就需要我们进行针对性的研究以便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于解决问题。
1.1 干旱胁迫对植物生长的影响
1.1.1 干旱对地下部分的影响
干旱环境下,根的生长状态是和生长的程度是有着直接关系的。轻度干旱时,内部会进行自我调节,为可以更好的吸取土壤中的养分并传递至各组织器官,作物的根会增加自身长度以及密度等指标的参数;但是在重度干旱的情况下,由于作物内部调节失去作用,所以根的长度等各项指标参数会发生下降。由于缺水,并且生命体征需要尽可能的维持,植物体的主根附近就会生成许多侧根,但是侧根是不宜存活且死亡后作用效果全部化为乌有,这也是干旱胁迫下的显著特征。干旱胁迫下植物的根会被得到特殊照顾[1],其主要原因是根系起着汲取养分的作用,是植物体发育并且完成一生命体征的前提。在现阶段己有学者研究表明,大数据显示不同耐旱品种作物的根系生理活性存在明显差异,也就是说作物的根系特征同植物整体抗旱性之间的联系是千丝万缕的,我们可以利用这一特殊关系作为鉴别作物抗旱性的强弱[2],在其他研究学者的研究过程中,已经利用玉米进行过实际证实。
1.1.2 干旱对地上部分的影响
干旱程度不仅仅影响作物根的生长发育,同样的还会对其地上其他器官的发育造成影响。王琳等学者经过研究发现发现,在干旱胁迫初期,大豆叶片生长缓慢,导致表面积扩增速度放缓,但当叶片发育到最大叶面积后持续时间相对较长,作物的叶面积随着干旱程度的加深而逐渐降低,这也是干旱胁迫对叶片表面积的直接影响的体现。后来张国顺等人选用大豆进行实验探究,得出的研究结果表明,干旱胁迫会使大豆植株形成一些异变,比如说在干旱条件下它的出叶速度是远远不及正常环境下的出叶速度的[3],并且随着干旱程度的加深叶片黄化、脱落也逐渐加快,一系列的性状改变最终归结起来就是可以进行光合作用的绿叶面积呈现急剧降低,在个别实验组别总还会出现叶片赤化现象。罗树平认为,叶片表面积和叶片卷曲度可以作为大豆抗旱性的重要指标[4]。
1.2干旱胁迫对植物生理特性的影响
植物体在上万年的发展历程中不断的进行对环境的适应,在不断的进化中逐渐形成看两类保护机制,即酶促保护机制和非酶促保护机制,两种保护方案都可以有效的减免活性氧自由基对细胞的伤害,干旱胁迫作用在植物体上时 ,可以损坏植物体内的一些相关作用酶失去活性。其中SOD是抵抗活性氧自由基氧化损伤的第一道防线,是保护酶中的关键。其主要功能是清除02,POD和CAT的功能主要是清除H2O2,POD和CAT共同构成活性氧清除酶系统的第二道防线 [5]。
1.3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由于我国大豆种植面积较广,且干旱气候在我国较为常见,所以针对干旱情况下,大豆相关发育状态的研究就显得意义十足了。目前相关研究总结出的问题是:在我国大部分大豆种植区会经常出现水源短缺的情况,干旱情况下大豆植株生长状态出现问题,成活率降低,这对种植户的效益形成了威胁,并且大豆种植具有区域性,大面积种植地被干旱干预就会导致大豆产量和品质出现问题,直接影响大豆的市场价格[6]。进行人工浇灌的成本大于后期效益筹划,所以必须寻找新的解决办法。本文以辽鲜3号和新1号两个品种的大豆为实验材料,探究氯化胆碱对大豆受干旱胁迫伤害的缓解能力,寻找适宜浓度,并探索其生理机制,以期为大豆育种实践提供理论支持。

2材料与方法
2.1供试材料
供试大豆品种为辽鲜1号大豆和新3号大豆,后续为了方便我们称之为A、B品种,分析剂为氯化胆碱。
2.2试验设计
本研究有2个试验:氯化胆碱最佳浓度的确定和氯化胆碱对干旱胁迫下大豆缓解效应研究。
试验1:氯化胆碱适宜浓度选择试验,取生长状态一致的大豆幼苗,同一适当时间分别喷施300mg/l、500mg/l、 700mg/l和900mg/l的CC,再加以喷施清水处理作为对照物,在施加适当水分后停止浇水并进行人工模拟自然干旱处理,通过植株的相应性状显现判别最佳适宜模拟浓度。
试验2:我们根据试验1得出的结论,确定试验2的CC最佳适宜喷施浓度,并进行接下来实验CC的配备。实验2(植株盆栽试验)于2017 年9月至2018年1月在江学院试验教室外进行。盆25cm高,内径27cm,每盆装3.5kg的新鲜土壤,土质要求为:每千克土壤中N、P205、K20分别为0.25g、0.5g、0.286g,在一切妥当之后将其置于防雨棚中。大豆种子经0.1%Hgcl2消毒10min左右,用水冲洗并浸泡10h后播中在花盆中,当大豆植株长到三叶期即为定苗期,在该阶段每盆将多余植株移除只留长势相近最好一直的大豆苗3株,随盆栽一同移到塑料大棚中进行统一的肥水管理。和其他因素的同化。本次试验共设四个处理组别,分别为正常对照(CK)和干旱处理(D),正常+氯化胆碱(CC)和干旱+氯化胆碱(D+CC),三次重复以避免偶然现象。在经过适当基础处理后,向CK和D喷清水,CC和D+CC喷浓度均为500mg/L的氯化胆碱(实验一的结果)。喷施后D和D+CC停止浇水,以人工模拟自然干旱的方式将其土壤相对含水量降到45%左右,并以称重法保持土壤相对含水量为45%。CK 和CC土壤相对含水量保持在75 %左右,从土壤相对含水量下降到45%开始计算时间,分别在第0d、5d、10d、15d、20d、25d进行取样,测定各项形态和生理指标[7]。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nongxue/zwbh/14.html

好棒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