棉花源能力对高温的响应研究.

本试验于2015年选择温度弱敏感性棉花品种(PHY370WR)和温度敏感性棉花品种(苏棉15)两个棉花品种,在大学牌路实验站人工气候室模拟自然温周期设置高温高温处理(34℃[38/30℃],HT)和对照处理(26℃[30/22℃],CK),研究了棉花在花后不同时间点进行高温胁迫后棉花源能力的变化情况。在高温胁迫条件下,对位叶蔗糖含量减少,且花后13天之前的和花后20天之后的棉铃对位叶中减少速率较小,而花后13天~花后20天的棉铃对位叶中,蔗糖含量下降迅速。与淀粉相似,对比五天的增加速率可以发现在高温处理的开始1,2天蔗糖含量变化(减少)较快,在三天及三天后,淀粉减少量逐渐减小。结果表明棉花在遭受日均温为34℃的高温胁迫时,温度弱/敏感型的两个棉花品种的棉铃对位叶净光合速率和叶绿素含量都有不同程度的下降,其中花后15天的棉铃对位叶净光合效率降幅最大,而叶绿素含量(叶绿a+叶绿素b)降幅最大则出现在花后25天,两品种表现一致。
目录
摘要 1
关键词 1
Abstract 1
引言 1
1 材料与方法 1
1.1 试验设计 2
1.2 测定内容和方法 2
1.3数据处理 2
2 结果与分析 2
2.1弱/敏感型品种棉铃对位叶净光合速率对高温胁迫的响应.................................................................3
2.2弱/敏感型品种棉铃对位叶淀粉含量对高温胁迫的响应.....................................................................3
3 讨论 5
致谢 5
参考文献 ...6
棉花源能力对高温的响应研究
引言
引言:棉花是我国重要的经济作物之一,主要有长江流域、黄河流域以及西北内陆三大产区。棉花喜热、好光、耐旱、忌渍,适宜于在疏松深厚土壤中种植。棉花的生育期的关键时期(7月9月)正是高温胁迫高发期,因此高温将对我国棉花产量带来巨大的影响[1]。棉花高产栽培的重要理论基础是棉花生长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发育规律,而棉花生长发育规律常受环境中各种生态因素的影响。温度是重要的生态因素,棉花不同类型与品种对温度的要求有所不同,同一类型与品种的不同生育阶段,对温度的要求也不相同。在不同温度条件下,棉花的生长发育常常差异很大。高温下棉花产量品质的下降与其“源”能力在高温条件下的急剧下降密不可分。为进一步深入研究并阐明高温胁迫对棉花的影响以及棉花的应对机制,并寻找最适的研究取样时机以及指导生产中人工防灾的关键时间段提供依据[2]。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设计
试验于2015到2016年在大学试验点(长江流域下游棉区)进行。供试土壤为黄棕壤土,耕层土壤 pH 为7.0,含有机质 9.8 g/kg、全氮 1.0 g/kg、速效氮 58.4 mg/kg、速效磷 43.1 mg/kg、速效钾 105.6 mg/kg。选择温度弱敏感性棉花品种(PHY370WR)和温度敏感性棉花品种(苏棉15)两个棉花品种,于2015年4月15日进行棉花营养钵育,2015年5月10日选生长一致棉苗移入盆中,在自然环境条件下生长至棉株中部 68果枝第 1、2果节棉铃开花后进行挂花标记,并分别于花后8、10、13、15、18、20、23、25、28、30天,分批次将一定数量的棉花转入人工控温气候室各处理5天,处理完后移回自然环境中生长至吐絮成熟。每一批放入气候室处理的棉花分别在高温处理1天、高温处理3天、高温处理5天时取标记的棉铃对位叶,按花后天数分类保存。将棉花叶片洗净擦干后,用干净的剪刀去除叶片样品的主脉和边缘,一半用液氮速冻后放置80°C冰箱保存供测定酶活性用;另一半测定叶面积后,105°C杀青30分钟,80°C烘干至恒重后保存供测定物质含量用[3]。
试验利用人工气候室设置两个不同温度:高温处理(34°C [38/30°C]用HT表示)和对照处理(26°C [30/22°C]用CK表示),温度控制模拟自然温度[如 26°C (30°C,22°C)设置温度控制循环为:2:00(24°C)—4:00(23°C)—6:00(22°C)—8:00(24°C)—10:00(27°C)—12:00(29°C)—14:00(30°C)—16:00(29°C)—18:00(28°C)—20:00(27°C)—22:00(27.5°C)—24:00(26°C)],24 h连续运转,气候室光照模拟自然条件,6:0020:00为有光照时间,其余时间为无光照时间。整个试验过程中棉花田间管理措施以高产栽培要求进行[4]。
1.2 测定内容和方法
每一批放入气候室处理的棉花分别在高温处理前、高温处理3 d、高温处理5 d、高温处理结束3d、高温处理结束后6d时取生长发育一致的棉铃8~10个(每天9:0010:00取样)。将纤维与种子分离后,纤维样品混匀后在40 ℃下烘干,供测定物质含量用,待挂牌标记的棉铃吐絮时,按不同处理时段收大小一致的棉铃10~20个,统一风干后轧花,供测纤维品质用。
蔗糖含量用间苯二酚显色法测定,β1,3葡聚糖含量用荧光分光光度法测定[5]。
1.3数据处理
采用Microsoft Excel 2003软件进行数据处理及作图,用SPSS 11.0统计分析软件进行方差分析。采用LSR法进行差异显著性比较,显著性水平设定为 α =0.05。
2 结果与分析
2.1弱/敏感型品种棉铃对位叶净光合速率对高温胁迫的响应
如表1、2,结合15年的相关数据[6],可以发现棉花在遭受日均温为34℃的高温胁迫时,温度弱/敏感型的两个棉花品种的棉铃对位叶净光合速率和叶绿素含量都有不同程度的下降,其中花后15天的棉铃对位叶净光合效率降幅最大,而叶绿素含量(叶绿素a+叶绿素b)降幅最大则出现在花后25天,两品种表现一致。在叶绿素含量下降的同时叶绿素a与叶绿素b的比值升高,这说明高温胁迫后叶绿素b下降的速率要大于叶绿素a,叶绿素b对高温胁迫更为敏感。过对不同品种棉铃对位叶净光合速率以及叶绿素含量是测定,具体数据如下表所示。
表1 高温胁迫对弱/敏感型品种棉铃对位叶净光合速率的影响
年份
品种
处理
10DPA
15DPA
20DPA
25DPA
30DPA
2015年
Sumian 15
△(%)
15.16
23.08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nongxue/zwbh/270.html

好棒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