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楝素对果蝇的毒力与吡蚜酮对果蝇幼虫取食的影响

以黑腹果蝇为试验材料,通过生物测定与幼虫取食量测定的方法,评价了印楝素和吡蚜酮两种药剂对果蝇的毒力以及对幼虫取食的影响。结果表明,印楝素对果蝇幼虫具有明显的毒杀和生理发育抑制作用,LC50值为3.643mg/kg,吡蚜酮对果蝇的致死作用很弱,即使在吡蚜酮高浓度下(2000ppm),仍有果蝇幼虫存活,无法测定其毒力。通过果蝇幼虫取食量测定,发现吡蚜酮能抑制果蝇幼虫的取食,并且表现出剂量效应,随着吡蚜酮浓度升高,果蝇幼虫的取食量减少。
目录
摘要 1
关键词 1
Abstract 1
Key words 1
引言 1
1 材料与方法 2
1.1 供试昆虫 2
1.2 供试药剂 2
1.3 试验方法 2
1.3.1 生物测定方法 2
1.3.2 幼虫取食量测定方法 3
1.3.3 统计分析方法 3
2 结果与分析 3
2.1 印楝素、吡蚜酮对黑腹果蝇存活的影响 3
2.2 印楝素、吡蚜酮对黑腹果蝇幼虫的毒力生物测定 4
2.3 吡蚜酮对果蝇幼虫取食的抑制作用 4
3 讨论 5
致谢 6
参考文献 7
印楝素对果蝇的毒力与吡蚜酮对果蝇幼虫取食的影响
引言
印楝素(azadirachtin,分子式:C35H44O16)是提取自印楝(Azadirachta indica A. Juss)的一类四环三萜类物质[1],在医药和农药方面都有重要作用,农药方面主要对同翅目、等翅目、鳞翅目等多种害虫具有明显影响,主要作用机制包括拒食、趋避、影响生长发育等[23],印楝素杀虫剂具有高效广谱环保等特点,但作用机制尚不完全明确。
吡蚜酮(pymetrozine)是新型吡啶甲亚胺类杀虫剂,其作用方式独特、高效低毒、对环境及生态安全,并具有高度的选择性和长达20多天的持效期,尤其对刺吸式口器害虫,如飞虱、粉虱、蚜虫以及叶蝉等有特效[4]。继水稻褐飞虱对吡虫啉产生极高水平抗药性后,吡蚜酮便成为我国防治水稻褐飞虱的最主要品种。吡蚜酮对半翅目昆虫的活性主要表现为抑制昆虫的取食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有人认为吡蚜酮是通过“口针穿透阻塞”机制使蚜虫停止取食,最终因饥饿致死[5]。但何月平等利用刺探电位图谱技术研究吡蚜酮对褐飞虱取食行为的实验表明,吡蚜酮对褐飞虱没有驱避性和拒食性,不阻碍飞虱口针刺探和木质部取食,但对韧皮部取食有明显的抑制作用[6],很可能是因为褐飞虱取食韧皮部受阻,从而导致了其饥饿致死。
本研究的目的是建立吡蚜酮影响果蝇取食的测定方法,为将来利用果蝇基因突变系鉴定吡蚜酮的分子靶标提供试验评价方法。以及测定印楝素的毒力,为印楝素的抗性筛选做准备。
1.材料和方法
1.1供试昆虫
黑腹果蝇野生型,野外收集黑腹果蝇成虫后,使用扩大培养基(表1)培养,养虫室环境下繁殖数量稳定后置于透气性良好的塑料箱中,成虫培养基为扩大饲养用玉米培养基,产卵培养基分为活性炭葡萄汁培养基和玉米酵母粉培养基两种,置于温度25℃,相对湿度65%—75%的光照培养环境下培养[79],根据果蝇繁殖量和产卵数量选出适龄幼虫进行试验。
表1.果蝇培养基配方
组份
扩大培养
生测用
活性炭产卵板

350ml
100ml
40ml
琼脂
4g
1.1g
0.8g
葡萄糖
30g
8.8g
玉米粉
35g
10g
尼泊金甲酯
1g
0.3g
0.06g
酵母粉
6g
1.7g
蔗糖
0.25g
活性炭
0.4g
1.2供试药剂
43.21%印楝素原药
1%印楝素母液配制:取原药0.2314g,加入10ml丙酮溶解后置于4℃备用
50%吡蚜酮可湿性粉剂(安邦集团提供)
34100ppm吡蚜酮母液配制:取吡蚜酮WDG0.682g,用10ml水悬浮混匀,现配现用
1.3试验方法
1.3.1生物测定方法
准备活性炭产卵板,加入少量葡萄汁和酵母粉调糊,放入果蝇培养箱中供作产卵,12h后,取出产卵板置于25℃下,等待孵化幼虫供试。
配制印楝素母液和吡蚜酮母液,倍比稀释,分别加入生测用培养基,配成含药培养基,不含药培养基作为对照[10]。生测所需浓度如下:
印楝素生测浓度:2.0 4.0 8.0 16.0 32.0ppm
吡蚜酮生测浓度:125 250 500 1000 2000ppm
将同一时段孵化出的初孵幼虫转接到含药培养基中,余下两周时间内,观察并记录黑腹果蝇幼虫的存活数量,生长发育,化蛹数,羽化数等情况,计算化蛹率,羽化率。每组浓度处理重复四次,每个重复接入幼虫20头,根据结果判断印楝素和吡蚜酮的生物活性及其对黑腹果蝇存活的影响。
1.3.2幼虫取食量测定方法
D0:制备果蝇固体培养基(250ml水量,增加琼脂用量为3.6克),凝固前倒入不锈钢盘中,冷却备用;
D1:在培养基表面倒入少量葡萄汁或苹果汁,使在表面均匀覆盖,再撒少许酵母粉,于晚9时将培养基盘放入果蝇饲养箱中,供果蝇产卵;
D2:果蝇产卵12h后,于第2日早9时取出培养基盘,置25℃,RH70%下孵育72h;
D4:配制杀虫剂母液备用。在100 mL烧杯中配制含药固体培养基,水50mL,琼脂0.9克,葡萄糖3.5克,玉米粉4.5克,亮篮0.3克(终浓度0.5%),在微波炉中加热使各成份完全溶解后,加入酵母粉0.8克与药液,完全混匀后倒入9cm培养皿中,冷却后备用。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nongxue/zwbh/97.html

好棒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