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源6ba和iaa对水稻分蘖芽休眠与萌发的影响
摘 要外源6-苄基腺嘌呤(6-BA)和生长素(IAA)均可以调控水稻分蘖芽的休眠与萌发,但对于不同浓度6-BA和IAA对分蘖芽的影响还缺乏相关报导。本研究以扬稻6号和南粳44为材料,于分蘖期和齐穗后通过叶面喷施不同浓度的6-BA和IAA,探究不同浓度外源6-BA和IAA对水稻分蘖芽休眠与萌发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不同浓度的6-BA和IAA其调控水稻分蘖芽休眠与萌发的效应差异明显,在不同时期其调控效果也有差异。6-BA在分蘖期的有效浓度需超过10 mg L-1,齐穗后有效浓度范围为15 mg L-1以上,且随着浓度的增大,促进效果越明显。较低浓度的IAA对分蘖萌发没有明显抑制效果,浓度范围分别在40 mg L-1(分蘖期)和50 mg L-1(齐穗后)以上的IAA溶液能够完全抑制分蘖生长。
目录
摘要1
关键词1
Abstract1
Key words2
引言2
1 材料与方法2
1.1试验设计2
1.2测定项目与方法3
1.2.1分蘖期分蘖芽长度3
1.2.2齐穗后分蘖芽长度3
1.3数据分析3
2 结果和分析3
2.1外源6BA和IAA对水稻分蘖节分蘖芽休眠与萌发转换的影响3
2.2外源6BA和IAA对水稻伸长节分蘖芽休眠与萌发转换的影响5
3讨论与结论 7
3.1影响水稻分蘖萌发形成分蘖因素分析7
3.2结论 7
致谢8
参考文献8外源6BA和IAA对水稻分蘖芽休眠与萌发的影响
引言
引言
分蘖是水稻在生长发育过程中形成的一种特殊的分枝特性[1],多种内外因素参与调控分蘖芽的发生。外源施用植物激素可以使分蘖实现休眠与萌发的转换,调控分蘖生长,其中外源IAA抑制分蘖发生,外源CTK促进分蘖萌发。Harrison等[2]研究发现,外施IAA会抑制燕麦分蘖芽的萌发生长。此外,外施IAA抑制剂也能打破侧芽休眠,使其转入萌发,间接说明外施IAA可以抑制分蘖芽萌发[3]。IAA对侧芽调控具有位置效应,顶端施用可以抑制侧芽发生,对其他部位施用则无显著效果[4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刘杨[5]认为,水稻分蘖期向各叶位叶外源施用IAA均能抑制分蘖节分蘖芽萌发,根部施用IAA则无明显作用;齐穗后向伸长节分蘖芽上部叶或着生叶外源施用IAA能够抑制伸长节分蘖芽的萌发。Bangerth等发现在植株侧芽处直接外源施用CTK可以促进侧芽萌发。外施6苄基腺嘌呤(6BA)也可以打破分蘖芽休眠,使其转向萌发。6BA对水稻分蘖芽萌发的促进作用没有明显的位置效应[5]。前人的研究说明了外施6BA和IAA可以调控分蘖发生,但是没有设置不同浓度的6BA及IAA处理,尚未能说明改变6BA及IAA浓度后的表现。本文以扬稻6号和南粳44为材料,以分蘖期基部分蘖节和齐穗后伸长节的分蘖芽为研究对象,通过采用叶面喷施的方法外源施用不同浓度的6BA和IAA调控内源激素含量处于不同水平,创造分蘖芽休眠与萌发相互转换的材料,观测分蘖芽生长状况的差异,测定芽中内源激素含量的变化,研究不同浓度6BA和IAA对水稻分蘖芽休眠与萌发的影响。
1材料与方法
1.1试验设计
试验一:2015年在大学网室采取水培方式进行,供试品种为扬稻6号和南粳44,于蘖期设置正、反两组试验。正试验采用先低氮培养诱导分蘖芽休眠,培养至主茎八叶露尖,再叶面喷施6BA诱导分蘖芽萌发,设置5(BA5)、10(BA10)、15(BA15)、20(BA20)、25(BA25)、30(BA30)mg L 1 6BA 六个处理,以叶面喷施清水为对照。反试验先低氮 (10 mg L 1)培养,再转高氮 (40 mg L 1)培养诱导分蘖节休眠分蘖芽转入萌发,24小时后叶面喷施IAA诱导分蘖芽休眠,设置叶面喷施10(IAA10)、20(IAA20)、30(IAA30)、40(IAA40)、50(IAA50)、60(IAA60)mg L 1 IAA 六个处理,以叶面喷施清水为对照。水培液配方为:10 mg L1 NaH2PO42H2O、40 mg L 1 K2SO4、40 mg L1 CaCl2、40 mg L1 MgSO47H2O、0.5 mg L1 MnCl24H2O、0.05 mg L1 (NH4)6Mo7O242H2O、0.2 mg L1 H3BO3、0.01 mg L1 ZnSO47H2O、0.01 mg L1 CuSO45H2O和2.0 mg L1 FeCl26H2O[16],用硝酸铵调节培养液氮素浓度。
试验二:2015年在大学丹阳试验基地田间进行,供试品种为扬稻6号和南粳44,于抽穗期设置正、反两组试验。正试验在留穗的条件下采用叶面喷施6BA诱导伸长节分蘖芽萌发,设置叶面喷施5(BA5)、10(BA10)、15(BA15)、20(BA20)、25(BA25)、30(BA30) mg L 1 6BA 六个处理,以叶面喷施清水为对照。反试验先去穗诱导伸长节休眠分蘖芽转入萌发,去穗12小时再叶面喷施IAA逆转去穗效应,使已转入萌发的分蘖芽再度转入休眠,设置叶面喷施10(IAA10)、20(IAA20)、30(IAA30)、40(IAA40)、50(IAA50)、60(IAA60)mg L 1 IAA 六个处理,以叶面喷施清水为对照。供试土壤质地为粘土,有机质21.0 g kg1,碱解氮80.3 mg kg1,速效磷15.6 mg kg1,速效钾80.9 mg kg1。5月27日播种,6月23日移栽,行株距为30.0cm×13.3cm,双苗移栽。小区面积为3m×4m,随机区组排列,3次重复,田间管理同当地大田生产管理。
1.2 测定项目与方法
1.2.1 分蘖期分蘖芽长度
从叶面喷施6BA或转入高N开始取样,间隔时间为12小时,共取样7次,直至处理72小时分蘖芽完全实现休眠与萌发转换停止取样。每处理共取40个芽,取主茎第五叶腋内着生的分蘖芽,用直尺测量芽长。
1.2.2 齐穗后分蘖芽长度
从叶面喷施6BA或去穗开始取样,每间隔12小时取样一次,共取样7次,直至处理72小时分蘖芽完全实现休眠与萌发转换停止取样。每次每小区取40个单茎,快速剥去叶和鞘,用刀片割下倒数第二叶着生的节和分蘖芽,简称倒二节和倒二芽,用直尺测量芽长。
1.3数据分析
使用Office 2003软件进行数据处理和统计分析。
目录
摘要1
关键词1
Abstract1
Key words2
引言2
1 材料与方法2
1.1试验设计2
1.2测定项目与方法3
1.2.1分蘖期分蘖芽长度3
1.2.2齐穗后分蘖芽长度3
1.3数据分析3
2 结果和分析3
2.1外源6BA和IAA对水稻分蘖节分蘖芽休眠与萌发转换的影响3
2.2外源6BA和IAA对水稻伸长节分蘖芽休眠与萌发转换的影响5
3讨论与结论 7
3.1影响水稻分蘖萌发形成分蘖因素分析7
3.2结论 7
致谢8
参考文献8外源6BA和IAA对水稻分蘖芽休眠与萌发的影响
引言
引言
分蘖是水稻在生长发育过程中形成的一种特殊的分枝特性[1],多种内外因素参与调控分蘖芽的发生。外源施用植物激素可以使分蘖实现休眠与萌发的转换,调控分蘖生长,其中外源IAA抑制分蘖发生,外源CTK促进分蘖萌发。Harrison等[2]研究发现,外施IAA会抑制燕麦分蘖芽的萌发生长。此外,外施IAA抑制剂也能打破侧芽休眠,使其转入萌发,间接说明外施IAA可以抑制分蘖芽萌发[3]。IAA对侧芽调控具有位置效应,顶端施用可以抑制侧芽发生,对其他部位施用则无显著效果[4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刘杨[5]认为,水稻分蘖期向各叶位叶外源施用IAA均能抑制分蘖节分蘖芽萌发,根部施用IAA则无明显作用;齐穗后向伸长节分蘖芽上部叶或着生叶外源施用IAA能够抑制伸长节分蘖芽的萌发。Bangerth等发现在植株侧芽处直接外源施用CTK可以促进侧芽萌发。外施6苄基腺嘌呤(6BA)也可以打破分蘖芽休眠,使其转向萌发。6BA对水稻分蘖芽萌发的促进作用没有明显的位置效应[5]。前人的研究说明了外施6BA和IAA可以调控分蘖发生,但是没有设置不同浓度的6BA及IAA处理,尚未能说明改变6BA及IAA浓度后的表现。本文以扬稻6号和南粳44为材料,以分蘖期基部分蘖节和齐穗后伸长节的分蘖芽为研究对象,通过采用叶面喷施的方法外源施用不同浓度的6BA和IAA调控内源激素含量处于不同水平,创造分蘖芽休眠与萌发相互转换的材料,观测分蘖芽生长状况的差异,测定芽中内源激素含量的变化,研究不同浓度6BA和IAA对水稻分蘖芽休眠与萌发的影响。
1材料与方法
1.1试验设计
试验一:2015年在大学网室采取水培方式进行,供试品种为扬稻6号和南粳44,于蘖期设置正、反两组试验。正试验采用先低氮培养诱导分蘖芽休眠,培养至主茎八叶露尖,再叶面喷施6BA诱导分蘖芽萌发,设置5(BA5)、10(BA10)、15(BA15)、20(BA20)、25(BA25)、30(BA30)mg L 1 6BA 六个处理,以叶面喷施清水为对照。反试验先低氮 (10 mg L 1)培养,再转高氮 (40 mg L 1)培养诱导分蘖节休眠分蘖芽转入萌发,24小时后叶面喷施IAA诱导分蘖芽休眠,设置叶面喷施10(IAA10)、20(IAA20)、30(IAA30)、40(IAA40)、50(IAA50)、60(IAA60)mg L 1 IAA 六个处理,以叶面喷施清水为对照。水培液配方为:10 mg L1 NaH2PO42H2O、40 mg L 1 K2SO4、40 mg L1 CaCl2、40 mg L1 MgSO47H2O、0.5 mg L1 MnCl24H2O、0.05 mg L1 (NH4)6Mo7O242H2O、0.2 mg L1 H3BO3、0.01 mg L1 ZnSO47H2O、0.01 mg L1 CuSO45H2O和2.0 mg L1 FeCl26H2O[16],用硝酸铵调节培养液氮素浓度。
试验二:2015年在大学丹阳试验基地田间进行,供试品种为扬稻6号和南粳44,于抽穗期设置正、反两组试验。正试验在留穗的条件下采用叶面喷施6BA诱导伸长节分蘖芽萌发,设置叶面喷施5(BA5)、10(BA10)、15(BA15)、20(BA20)、25(BA25)、30(BA30) mg L 1 6BA 六个处理,以叶面喷施清水为对照。反试验先去穗诱导伸长节休眠分蘖芽转入萌发,去穗12小时再叶面喷施IAA逆转去穗效应,使已转入萌发的分蘖芽再度转入休眠,设置叶面喷施10(IAA10)、20(IAA20)、30(IAA30)、40(IAA40)、50(IAA50)、60(IAA60)mg L 1 IAA 六个处理,以叶面喷施清水为对照。供试土壤质地为粘土,有机质21.0 g kg1,碱解氮80.3 mg kg1,速效磷15.6 mg kg1,速效钾80.9 mg kg1。5月27日播种,6月23日移栽,行株距为30.0cm×13.3cm,双苗移栽。小区面积为3m×4m,随机区组排列,3次重复,田间管理同当地大田生产管理。
1.2 测定项目与方法
1.2.1 分蘖期分蘖芽长度
从叶面喷施6BA或转入高N开始取样,间隔时间为12小时,共取样7次,直至处理72小时分蘖芽完全实现休眠与萌发转换停止取样。每处理共取40个芽,取主茎第五叶腋内着生的分蘖芽,用直尺测量芽长。
1.2.2 齐穗后分蘖芽长度
从叶面喷施6BA或去穗开始取样,每间隔12小时取样一次,共取样7次,直至处理72小时分蘖芽完全实现休眠与萌发转换停止取样。每次每小区取40个单茎,快速剥去叶和鞘,用刀片割下倒数第二叶着生的节和分蘖芽,简称倒二节和倒二芽,用直尺测量芽长。
1.3数据分析
使用Office 2003软件进行数据处理和统计分析。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nongxue/zwbh/42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