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机物料和稻鸭共作对大田机插水稻物质积累及氮素利用的影响

为减少常规稻作对环境的污染,进行绿色、安全的农产品生产,并为水稻的高产栽培提供理论依据。本试验选用南梗9108和高邮麻鸭为材料,采用裂区设计,测定了水稻叶绿素含量、净光合速率、干物质积累量、氮素含量及产量。结果表明1.在氮素吸收利用率和氮素农学利用率方面,稻鸭共作较高。2.在氮素生理利用效率和氮素籽粒生产效率方面,常规稻作较高,其中无机氮肥处理最高。3.有效分蘖临界叶龄期之前,稻鸭共作无机氮肥处理更利于叶绿素含量积累及净光合速率的提高;之后,有机物料与稻鸭共作更好。4.干物质积累量和氮素含量测定结果表明,拔节期前,无机氮肥与稻鸭共作效果最好;拔节期后,沼渣还田与稻鸭共作效果最好。
目录
摘要1
关键词1
Abstract1
Key words1
引言1
1 材料与方法2
1.1 试验材料、地点及其环境条件2
1.2 试验设计2
1.3 测定项目及方法3
1.3.1 叶绿素含量3
1.3.2 净光合速率测定3
1.3.3 干物质积累和氮素含量3
1.3.4 产量测定3
2 结果与分析3
2.1 有机物料和稻鸭共作对大田机插水稻实际产量的影响3
2.2 有机物料和稻鸭共作对大田机插水稻叶片光合特性的影响4
2.3 有机物料和稻鸭共作对大田机插水稻干物质积累的影响5
2.3.1 有机物料和稻鸭共作对大田机插水稻干物质积累及积累比率的影响5
2.3.2 有机物料和稻鸭共作对大田机插水稻干物质积累速率及转运特性的影响6
2.4 有机物料和稻鸭共作对大田机插水稻氮素利用的影响7
2.4.1 有机物料和稻鸭共作对大田机插水稻氮素积累和吸收比率的影响7
2.4.2 有机物料和稻鸭共作对大田机插水稻氮素积累速率及转移特性的影响7
2.4.3 有机物料和稻鸭共作对大田机插水稻氮素利用效率的影响8
3 讨论8
3.1 有机物料对大田水稻实际产量的影响8
3.2 稻鸭共作对大田水稻实际产量的影响9
致谢9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参考文献9
有机物料和稻鸭共作对大田机插水稻物质积累及氮素利用的影响
引言
稻米在世界上是重要的主食之一,常规稻作一般会施加大量化肥和农药来保证水稻的稳产和高产,但过量使用化肥农药会造成生态污染。有机物料与稻鸭共作可以削弱耕作对环境的人为破坏,进行绿色环保、安全性高的农产品生产,并为水稻的高产栽培提供理论依据。
稻鸭共作是一项通过自然生态与人为干预,减少农药和化肥对稻田的污染,稳定田间的生态系统并且改善作物养分状况及其生长的环境质量的稻作模式,是目前控制稻田病虫草害的最佳生物途径,具有良好的生态效应。鸭子通过吃掉田间害虫、除掉杂草、施肥松土,并不断接触、刺激和摩擦水稻,促进水稻生长发育;而稻田水量和食物充足,给鸭子提供良好的生存环境。王强盛等[1]研究,稻鸭共作能够改善田间的通风透光条件,促进稻株茎秆的充实、碳水化合物的积累、茎秆中干物质的转运,从而确保水稻高产。杨华松等[2]研究,稻鸭共作可以为群体基部营造良好的通风透光性能,从而提高群体的光合生产能力,为水稻高产奠定基础。李成芳等[3]试验表明,与常规稻作相比,稻鸭共作能够使田间全氮含量、NH4+含量和水稻的含氮量略有增加;稻鸭共作稻作的水稻总吸氮量有极显著的提高,比常规稻作高17.8%;稻鸭共作比常规稻作更能明显增多土壤的微生物量。稻鸭共作可以提高作物的碳氮比、调节碳氮平衡,促进水稻生长发育,改善机插稻群体质量,通过增加鸭粪的氮素投入而减少化学氮肥用量,同样减少氮素的渗漏和径流损失,提高水稻地上部吸氮量[4]。
为了保证人们对粮食的需求,提高水稻产量十分重要。水稻的干物质积累和向籽粒转运的过程决定其产量的高低[56]。研究已经证实,叶绿素计SPAD测定的SPAD值能够反映叶片的叶绿素含量,且基于剑叶SPAD值的氮肥精准管理措施所获得的产量更高,所以,剑叶SPAD值与植株叶绿素和氮含量及产量水平呈正相关[78]。水稻剑叶具有较强的光吸收、转运和利用能力,能够促进干物质的积累,而发育后期的物质积累能够促进籽粒充实饱满[9]。
土壤中微生物可以促进腐殖质的形成与分解,转化植物营养物质,修复土壤污染等。李明德等[10]研究表明,沼渣还田通过增加土壤肥力来提高水稻的产量。土壤肥力以土壤有机碳(Soil organic carbon, SOC)为代表,增加SOC能够提高土壤生产力[1112]。龙攀等[13]实验表明,与无机肥对照相比,有机物料还田显著促进土壤有机碳的积累和微生物量碳(Microbial carbon, MBC)的增加。
小麦秸秆还田前期,很多土壤有效氮被暂时固定,因此生产中秸秆还田需要注意合理的碳氮比[14]。李冬初等[15]研究表明,有机无机肥配施,不仅能快速有效地提高水稻田的有效氮含量,而且还可以保持长期的土壤含氮量,提高氮素利用效率。此外,化肥有机肥配施也有利于水稻的稳产和高产[16]。
秸秆还田可以加强土壤通透性、渗透性和释肥作用,增强土壤蓄水能力和植株抗旱能力[17],增强群体的光合生产能力,促进干物质的积累和产量的提高[18]。沼渣是优质的有机肥料,是各种有机废物通过厌氧发酵后产生的固体残余物,富含氮、磷、钾等大量元素,含有钙、镁等微量元素以及腐殖酸、有机酸、纤维素等营养成分[19]。王玲等[20]研究表明,施加沼肥能有效提高水稻的光合效率,促进干物质向籽粒的转运。
由于常规稻作会对环境和生态系统产生恶劣的影响,为了维护农业的生态平衡,确保水稻绿色高效的生产,本试验通过田间大区试验探究有机物料还田和稻鸭共作对大田机插水稻物质积累及氮素利用的影响,为大田机插水稻的高产高效栽培提供新的理论依据。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材料、地点及其环境条件
本试验水稻选用南梗9108,鸭子选用高邮麻鸭。试验在坐标32°34′N,120°24′E的大学试验农场进行。该农场属于北亚热带海洋季风性湿润气候区,全年平均气温14.5℃,水稻生长季平均气温为22.5℃,全年平均降水量1025mm,全年太阳总辐射为4.99×109J/m2,水稻生长季太阳辐射总量为3.01×109J/m2。该试验地土质为黏土,前茬是小麦,土壤耕作层有机质含量24.6g/kg,全氮含量1.26g/kg,速效氮、磷、钾含量分别为97.2mg/kg,97.2mg/kg,95.7mg/kg。
1.2 试验设计
本试验采用裂区设计,以稻作模式为主区,设稻鸭共作(Riceduck farming system, RD)和常规稻作(Conventional rice farming mode, CR)两种处理;有机物料还田为副区,设无机氮肥(Inorganic nitrogen fertilizer, IN)、麦秸还田(Wheat straws returning, WS)和沼渣还田(Biogas residue returning, BR)三种处理,共组成6个处理,分别标记为:CRIN、CRWS、CRBR、RDIN、RDWS、RDBR。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nongxue/zwbh/543.html

好棒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