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地区畜禽肉品和病禽中沙门氏菌流行病株的血清型调查
某地区畜禽肉品和病禽中沙门氏菌流行病株的血清型调查[20200507190100]
摘要:目的:对2010-2014年山东农科院、江西农科院、扬州大学、南京家禽研究所和江苏省农科院食检所实验室送检的患病家禽及市售新鲜畜禽食品检出的325株疑似沙门氏菌进行血清型鉴定,以了解各种畜禽食品污染的沙门氏菌血清型的分布情况,为畜禽食品源性疾病的监控和确保食品安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参照GB/T 4789.4-2008《食品卫生微生物学检验沙门氏菌检验》分离沙门氏菌并采用玻璃凝集法测定沙门氏菌的血清型。结果:325株细菌中有317株是沙门氏菌,共检出10个血清型,以肠炎沙门氏菌、鸡白痢沙门氏菌、乙型副伤寒杆菌、鼠伤寒沙门氏菌、伤寒沙门氏菌和甲型副伤寒杆菌等为主。不常见的血清型有亚利桑那菌、纽波特沙门氏菌、猪霍乱杆菌和鸭沙门氏菌。全部畜禽肉品和病禽中317株沙门氏菌有肠炎沙门氏菌198株,占62.5%,乙型副伤寒杆菌40株,占12.6%,鸡白痢沙门氏菌30株,占9.5%,其余七种沙门氏菌总共占15.4%。结论:5个地区的畜禽肉品和病禽中沙门氏菌的血清型表现为多样性的特征,其中以肠炎沙门氏菌为主,占全部沙门氏菌的六成以上。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关键字:沙门氏菌;畜禽肉品;病禽;血清型
目录
摘要3
关键词3
Abstract3
Key words4
引言(或绪论)4
1材料与方法5
1.1材料 5
1.2方法 5
1.2.1 细菌复苏5
1.2.2HE平板分离纯化6 1.2.3LB平板或 TSB平板划线培养6
1.2.4沙门氏菌血清学鉴定 6
2结果与分析 7
2.1HE分离平板结果 7
2.2不同地区畜禽肉品和病禽中沙门氏菌血清型 7
2.3病禽及畜禽食品检出沙门氏菌血清型的比较 9
3讨论9
致谢10
参考文献11
2010-2014年山东等地畜禽肉品和病禽中沙门氏菌流行病株的血清型调查
引言
引言
沙门氏菌在全球广泛分布,是由沙门氏菌属中的不同血清型感染各种动物而引起的多种疾病的总称。在公共卫生学上,沙门氏菌病是具有重要意义的人畜共患病之一[1]。对人类的感染主要取决于其血清型和食用者的身体状况。许多血清型的沙门氏菌,如肠炎沙门氏菌和鼠伤寒沙门氏菌,均可导致宿主产生腹泻等食源性疾病及其他症状。沙门氏菌属有的只对人类致病,有的只对动物致病,也有的对人和动物都致病[2-5]。人畜感染后可呈无症状带菌状态,也可表现为有临床症状的致死疾病,它可能加重病态或增加死亡率,或者降低动物的繁殖生产力。
沙门氏菌(Salmonella)属肠杆菌科沙门氏菌属,大小为 1~3×0.5~1μm,革兰氏阴性,兼性厌氧,非芽孢短杆菌。对营养要求不高,在普通培养基上即可生长,在液体培养基中呈均匀混浊生长。沙门氏菌主要有 O 和 H 两种抗原。少数菌具有表面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抗原,功能与大肠杆菌的 K抗原相似,一般认为与毒力有关,故称 Vi 抗原。决定 O 抗原特异性的是脂多糖中的多糖侧链部分,以 1、2、3 等阿拉伯数字表示。例如乙型副伤寒杆菌有4、5、12三个。鼠伤寒杆菌有1、4、5、12四个,猪霍乱杆菌有6、7二个。其中有些抗原是几种菌所共有,如4、5为乙型副伤寒杆菌和鼠伤寒杆菌共有,将具有共同抗原沙门氏菌归为一组,这样可将沙门杆氏菌属分为a-z、O51-O63、O65-67共42组。我国已发现26个菌组,161个血清型。沙门氏菌的 H 抗原有两种,称为第 1 相和第 2 相。第 1 相特异性高,又称特异相,用 a、b、c 等表示,第 2相特异性低,为数种沙门氏菌所共有,也称非特异相,用 1、2、3 等表示。具有第 1相和第 2 相 H 抗原的细菌称为双相菌,仅有一相者称单相菌。每一组沙门氏菌根据 H抗原不同,可进一步分种或型。H 抗原刺激机体主要产生 Ig G 抗体。Vi 抗原与毒力有关,由聚-N-乙酰-D-半乳糖胺糖醛酸组成。不稳定,经 60 ℃加热、石炭酸处理或人工传代培养易破坏或丢失。Vi 抗原存在于细菌表面,可阻止 O 抗原与其相应抗体的反应。Vi 抗原的抗原性弱[6,7]。对人类致病的沙门氏杆菌大多属于一组。本研究从畜禽的心血、肝脏、脾脏、肺脏和肠内容物分别进行沙门氏菌的分离,通过HE培养基选择鉴别培养,再应用沙门氏菌属诊断血清进行血清学鉴定。以了解各种畜禽食品污染的沙门氏菌血清型的分布情况,为畜禽食品源性疾病的监控提供科学依据。
已知的沙门氏菌属有2500 多种血清型[8],对人畜感染主要取决于血清型和感染者的身体状况。如鸡沙门氏菌(S. gallinarum)只能引起鸡和火鸡发病,鼠伤寒沙门氏菌(S. typhimurium)对人畜均有较强的致病性;仙台沙门氏菌(S. sendai)能引起人类发病却不能引起动物自然感染。受环境和宿主影响,其血清型地理差异较大,据WHO 官方统计数据显示[9],2006 年我国人体检出沙门氏菌优势血清型为鼠伤寒沙门氏菌(S. typhimurium),2002 年我国食品检出沙门氏菌优势血清型为德比沙门氏菌(S.derby),2010年广西南宁从病禽中检出鸡(S. gallinarum)、鼠伤寒(S. typhimurium)、爪哇那(S. javiana)等血清型的沙门氏菌,从畜禽食品中检出德比(S. derby)、鸡(S. gallinarum)、伤寒(S. typhi)等血清型的沙门氏菌。实时跟踪研究当前流行沙门氏菌的血清型有助于了解污染来源和危害评估,并制定相应的防控办法,具有重要的公共卫生意义。
1 材料与方法
1.1材料
1.1.1 菌株:沙门氏菌共325珠,分别来自山东农科院、本实验室(江苏省农科院食检所)、江西西农科院、扬州大学和家禽研究所(江苏省农科院)所保存的畜禽肉品和病禽中沙门氏菌。菌株的分离和鉴定参考Cui等(2006)的方法进行。
1.1.2 培养基和试剂:Luria-Bertani(LB) 营养琼脂、Hektoen Enteric Agar (HE)琼脂、胰蛋白胨大豆肉汤(TSB)购自北京陆桥技术有限责任公司。
1. 1. 3 沙门氏菌血清分型用血清: 宁波天润生物药业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有限公司诊断血清。包括沙门氏菌O多价抗血清(Salmonella O Polyvalent Antisera),O 群抗血清( Salmonella O Group Antisera),O 单因子抗血清( Salmonella O Factor Antisera),H 多价抗血清( Salmonella H Polyvalent Antisera ),H 相抗血清(Salmonella H phase Antisera ),H 单因子抗血清( Salmonella H Factor Antisera)和H 抗原诱导相抗血清(Salmonella H for Phase Inversion Antisera)
1. 2 方法
1.2.1 细菌复苏
用灭菌接种环挑取化冻的细菌菌液,接种于5mL LB或TSB液体培养基中。37℃ 培养24h。(实验前准备工作: 高压灭菌试管325支、LB液体 1600mL分装5mL/管、TSB液体 150mL,分装5mL/管)
1.2.2 HE平板分离纯化
沾取复苏后的菌液,划线于HE平板, 37℃ 培养24h。在平板表面得到单菌落。第二天观察菌落特征并统计结果(实验前准备工作:高压灭菌平板325套、HE培养基 7000mL,煮沸后,倾倒平板)
1.2.3 LB平板或 TSB平板划线培养
由接种环挑取HE平板上的典型沙门氏菌菌落(蓝色,有黑色中心),划线于无菌平板表面, 37℃ 培养24h。在平板表面得到单菌落。(实验前准备工作:高压灭菌平板325套、LB固体培养基(含1.5%琼脂)6500mL,倾倒平板、TSB固体培养基(含1.5%琼脂) 500mL,倾倒平板)
1.2.4 沙门氏菌血清学鉴定
沙门氏菌的血清型鉴定在江苏省农业科学院食检所完成。鉴定按照宁波天润生物药业有限公司提供的沙门氏菌血清诊断操作步骤进行,查阅宁波天润生物药业有限公司沙门氏菌抗血清诊断附录和沙门氏菌检验国家标准(GB /T4789. 4-2008),根据测定得到的抗原式确定沙门氏菌的血清型。
摘要:目的:对2010-2014年山东农科院、江西农科院、扬州大学、南京家禽研究所和江苏省农科院食检所实验室送检的患病家禽及市售新鲜畜禽食品检出的325株疑似沙门氏菌进行血清型鉴定,以了解各种畜禽食品污染的沙门氏菌血清型的分布情况,为畜禽食品源性疾病的监控和确保食品安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参照GB/T 4789.4-2008《食品卫生微生物学检验沙门氏菌检验》分离沙门氏菌并采用玻璃凝集法测定沙门氏菌的血清型。结果:325株细菌中有317株是沙门氏菌,共检出10个血清型,以肠炎沙门氏菌、鸡白痢沙门氏菌、乙型副伤寒杆菌、鼠伤寒沙门氏菌、伤寒沙门氏菌和甲型副伤寒杆菌等为主。不常见的血清型有亚利桑那菌、纽波特沙门氏菌、猪霍乱杆菌和鸭沙门氏菌。全部畜禽肉品和病禽中317株沙门氏菌有肠炎沙门氏菌198株,占62.5%,乙型副伤寒杆菌40株,占12.6%,鸡白痢沙门氏菌30株,占9.5%,其余七种沙门氏菌总共占15.4%。结论:5个地区的畜禽肉品和病禽中沙门氏菌的血清型表现为多样性的特征,其中以肠炎沙门氏菌为主,占全部沙门氏菌的六成以上。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关键字:沙门氏菌;畜禽肉品;病禽;血清型
目录
摘要3
关键词3
Abstract3
Key words4
引言(或绪论)4
1材料与方法5
1.1材料 5
1.2方法 5
1.2.1 细菌复苏5
1.2.2HE平板分离纯化6 1.2.3LB平板或 TSB平板划线培养6
1.2.4沙门氏菌血清学鉴定 6
2结果与分析 7
2.1HE分离平板结果 7
2.2不同地区畜禽肉品和病禽中沙门氏菌血清型 7
2.3病禽及畜禽食品检出沙门氏菌血清型的比较 9
3讨论9
致谢10
参考文献11
2010-2014年山东等地畜禽肉品和病禽中沙门氏菌流行病株的血清型调查
引言
引言
沙门氏菌在全球广泛分布,是由沙门氏菌属中的不同血清型感染各种动物而引起的多种疾病的总称。在公共卫生学上,沙门氏菌病是具有重要意义的人畜共患病之一[1]。对人类的感染主要取决于其血清型和食用者的身体状况。许多血清型的沙门氏菌,如肠炎沙门氏菌和鼠伤寒沙门氏菌,均可导致宿主产生腹泻等食源性疾病及其他症状。沙门氏菌属有的只对人类致病,有的只对动物致病,也有的对人和动物都致病[2-5]。人畜感染后可呈无症状带菌状态,也可表现为有临床症状的致死疾病,它可能加重病态或增加死亡率,或者降低动物的繁殖生产力。
沙门氏菌(Salmonella)属肠杆菌科沙门氏菌属,大小为 1~3×0.5~1μm,革兰氏阴性,兼性厌氧,非芽孢短杆菌。对营养要求不高,在普通培养基上即可生长,在液体培养基中呈均匀混浊生长。沙门氏菌主要有 O 和 H 两种抗原。少数菌具有表面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抗原,功能与大肠杆菌的 K抗原相似,一般认为与毒力有关,故称 Vi 抗原。决定 O 抗原特异性的是脂多糖中的多糖侧链部分,以 1、2、3 等阿拉伯数字表示。例如乙型副伤寒杆菌有4、5、12三个。鼠伤寒杆菌有1、4、5、12四个,猪霍乱杆菌有6、7二个。其中有些抗原是几种菌所共有,如4、5为乙型副伤寒杆菌和鼠伤寒杆菌共有,将具有共同抗原沙门氏菌归为一组,这样可将沙门杆氏菌属分为a-z、O51-O63、O65-67共42组。我国已发现26个菌组,161个血清型。沙门氏菌的 H 抗原有两种,称为第 1 相和第 2 相。第 1 相特异性高,又称特异相,用 a、b、c 等表示,第 2相特异性低,为数种沙门氏菌所共有,也称非特异相,用 1、2、3 等表示。具有第 1相和第 2 相 H 抗原的细菌称为双相菌,仅有一相者称单相菌。每一组沙门氏菌根据 H抗原不同,可进一步分种或型。H 抗原刺激机体主要产生 Ig G 抗体。Vi 抗原与毒力有关,由聚-N-乙酰-D-半乳糖胺糖醛酸组成。不稳定,经 60 ℃加热、石炭酸处理或人工传代培养易破坏或丢失。Vi 抗原存在于细菌表面,可阻止 O 抗原与其相应抗体的反应。Vi 抗原的抗原性弱[6,7]。对人类致病的沙门氏杆菌大多属于一组。本研究从畜禽的心血、肝脏、脾脏、肺脏和肠内容物分别进行沙门氏菌的分离,通过HE培养基选择鉴别培养,再应用沙门氏菌属诊断血清进行血清学鉴定。以了解各种畜禽食品污染的沙门氏菌血清型的分布情况,为畜禽食品源性疾病的监控提供科学依据。
已知的沙门氏菌属有2500 多种血清型[8],对人畜感染主要取决于血清型和感染者的身体状况。如鸡沙门氏菌(S. gallinarum)只能引起鸡和火鸡发病,鼠伤寒沙门氏菌(S. typhimurium)对人畜均有较强的致病性;仙台沙门氏菌(S. sendai)能引起人类发病却不能引起动物自然感染。受环境和宿主影响,其血清型地理差异较大,据WHO 官方统计数据显示[9],2006 年我国人体检出沙门氏菌优势血清型为鼠伤寒沙门氏菌(S. typhimurium),2002 年我国食品检出沙门氏菌优势血清型为德比沙门氏菌(S.derby),2010年广西南宁从病禽中检出鸡(S. gallinarum)、鼠伤寒(S. typhimurium)、爪哇那(S. javiana)等血清型的沙门氏菌,从畜禽食品中检出德比(S. derby)、鸡(S. gallinarum)、伤寒(S. typhi)等血清型的沙门氏菌。实时跟踪研究当前流行沙门氏菌的血清型有助于了解污染来源和危害评估,并制定相应的防控办法,具有重要的公共卫生意义。
1 材料与方法
1.1材料
1.1.1 菌株:沙门氏菌共325珠,分别来自山东农科院、本实验室(江苏省农科院食检所)、江西西农科院、扬州大学和家禽研究所(江苏省农科院)所保存的畜禽肉品和病禽中沙门氏菌。菌株的分离和鉴定参考Cui等(2006)的方法进行。
1.1.2 培养基和试剂:Luria-Bertani(LB) 营养琼脂、Hektoen Enteric Agar (HE)琼脂、胰蛋白胨大豆肉汤(TSB)
1. 1. 3 沙门氏菌血清分型用血清: 宁波天润生物药业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有限公司诊断血清。包括沙门氏菌O多价抗血清(Salmonella O Polyvalent Antisera),O 群抗血清( Salmonella O Group Antisera),O 单因子抗血清( Salmonella O Factor Antisera),H 多价抗血清( Salmonella H Polyvalent Antisera ),H 相抗血清(Salmonella H phase Antisera ),H 单因子抗血清( Salmonella H Factor Antisera)和H 抗原诱导相抗血清(Salmonella H for Phase Inversion Antisera)
1. 2 方法
1.2.1 细菌复苏
用灭菌接种环挑取化冻的细菌菌液,接种于5mL LB或TSB液体培养基中。37℃ 培养24h。(实验前准备工作: 高压灭菌试管325支、LB液体 1600mL分装5mL/管、TSB液体 150mL,分装5mL/管)
1.2.2 HE平板分离纯化
沾取复苏后的菌液,划线于HE平板, 37℃ 培养24h。在平板表面得到单菌落。第二天观察菌落特征并统计结果(实验前准备工作:高压灭菌平板325套、HE培养基 7000mL,煮沸后,倾倒平板)
1.2.3 LB平板或 TSB平板划线培养
由接种环挑取HE平板上的典型沙门氏菌菌落(蓝色,有黑色中心),划线于无菌平板表面, 37℃ 培养24h。在平板表面得到单菌落。(实验前准备工作:高压灭菌平板325套、LB固体培养基(含1.5%琼脂)6500mL,倾倒平板、TSB固体培养基(含1.5%琼脂) 500mL,倾倒平板)
1.2.4 沙门氏菌血清学鉴定
沙门氏菌的血清型鉴定在江苏省农业科学院食检所完成。鉴定按照宁波天润生物药业有限公司提供的沙门氏菌血清诊断操作步骤进行,查阅宁波天润生物药业有限公司沙门氏菌抗血清诊断附录和沙门氏菌检验国家标准(GB /T4789. 4-2008),根据测定得到的抗原式确定沙门氏菌的血清型。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yxlw/dwyx/103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