团头鲂幼鱼泛酸适宜需求量的研究

本试验采用单因子浓度梯度法,以饲料中泛酸含量为影响因子,通过生长性能、形体指标,体成分,肝脏辅酶A含量和反酸沉积量的测定,研究了团头鲂幼鱼适宜泛酸需求量。试验配置6组等氮等能的纯合饲料,泛酸含量分别为3.39、10.54、19.28、31.04、48.38和59.72 mg kg-1。选择初重为6.04 ± 0.02g团头鲂幼鱼720尾,随机分为6组,每组4重复,每重复30尾鱼,日投饵3次,养殖周期为8周。结果显示投喂泛酸含量为3.39 mg kg-1组中的团头鲂幼鱼在试验第6周出现缺乏症状;随着饲料中泛酸含量从3.39增加至19.28 mg kg-1过程中,团头鲂幼鱼存活率、体增重、特异生长率、蛋白效率比和氮保留率显著上升,饵料系数显著下降(P < 0.01),而当泛酸含量进一步升高至59.72 mg kg-1,上述三项指标没有明显差异(P > 0.05)。饲料中的泛酸含量对胴体率(DP),肥满度(CF),肝体比(HSI),脏体比(VSI)无显著影响(P > 0.05)。肝脏泛酸沉积量和辅酶A含量随饲料中泛酸含量从3.39增加至31.04 mg kg-1显著上升(P < 0.01),而随饲料泛酸含量进一步升高无显著差异(P > 0.05)。以体增重、肝脏辅酶A含量和肝脏泛酸沉积量为评价指标,采用双折线模型拟合曲线得出团头鲂幼鱼泛酸最适需要量24.08 mg kg-1。
目录
前言 2
1、材料与方法 2
1.1 试验设计 2
1.2 试验幼鱼及分组 2
1.3 试验日粮 2
1.4 日常管理 3
1.5 样品采集 3
1.6 指标测定和数据处理 3
1.6.1生产性能 3
1.6.2 体组成及肌肉组成 4
1.6.3 饲料和肝脏中泛酸含量 4
1.6.4 肝脏中辅酶A含量 5
1.6.5数据处理 5
2.结果与分析 5
2.1 饲料中不同泛酸水平对团头鲂幼鱼生长性能的影响 5
2.2 饲料中不同泛酸水平对团头鲂幼鱼形体指标的影响 6
2.3 饲料中不同泛酸水平对团头鲂幼鱼全鱼体组成的影响 7
3、讨论 8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致谢 9
参考文献 9
团头鲂幼鱼泛酸适宜需求量的研究
引言
前言
团头鲂(Megalobrama amblycephala),属鲤形目,鲤科,鲌亚科,鲂属。俗称武昌鱼、团头鳊或平胸鳊。该鱼原产于湖北鄂州梁子湖,主要分布于长江中下游的静水湖泊中。该鱼是我国重要的草食性经济鱼类之一,由于其食性广、成活率高、易于捕捞、饲养周期短,且具有头小、含肉率高、营养丰富、肉质鲜美细嫩等优点,因而作为优良的草食性鱼类品种在全国普遍推广。由2011年中国渔业统计年鉴可知,除了西藏和青海两省份外,该鱼在我国其他省市或者地区均有分布,是我国重要的淡水养殖鱼类之一。2010年我国团头鲂的总产量达到了652,215 吨,在全国淡水养殖鱼类中居第六位,比2009年增长了4.22 %。此外,该鱼还被台湾、日本和墨西哥等国家和地区引进,目前在北美洲(加拿大北部至南墨西哥)、非洲、欧洲和亚洲其他国家均有分布。该鱼对环境的适应性较强,生长状况良好,因此在亚洲和太平洋地区发展团头鲂养殖具有广阔前景。
然而,与其他主养淡水鱼类相比,其营养需求研究得相对较少。目前的可见报道仅为蛋、脂肪和糖类的适宜需求量,而其的适宜维生素需求量研究相对较少。因此,目前使用的配合饲料存在严重的营养不平衡的情况,导致规模化和集约化养殖模式下该鱼生长速度减慢、疾病大规模爆发,给我国淡水养殖业造成了重大经济损失。因此,对其维生素需求和代谢机理的研究已迫在眉睫。
关于陆地动物对泛酸需求量的研究开展地比较多,最早的报道有关于老鼠、鸡等动物对泛酸的利用和需求的研究[12]。在鱼类营养领域,已有关于斑点叉尾鮰[3]、虹鳟[45]、罗非鱼[6]、石斑鱼[7]、鲤鱼[8]、建鲤[9]、草鱼[10]等的研究。团头鲂作为我国南方广大地区主要淡水养殖品种,其生物素的需要量尚未确定。在已有的研究中,用来评价鱼类泛酸状态的指标包括生长率、饲料转化率、组织泛酸含量、组织辅酶A含量等[11]。本试验通过饲养试验确定团头鲂对泛酸的最适需要量,完善团头鲂营养需要量的数据库,同时研究泛酸在团头鲂生长代谢中的作用。
1、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设计
采用单因子浓度梯度法,用添加不同浓度梯度的泛酸的半纯和饲料饲喂试验幼鱼,探讨不同水平泛酸对团头鲂幼鱼生长性能、体组成、肠道消化和抗氧化能力的影响,从而确定团头鲂对泛酸的需要量。
1.2 试验幼鱼及分组
幼鱼由中国水产科学院淡水渔业研究中心渔场提供。试验选择健康、规格、重量基本一致团头鲂,个体初重为6.04g左右。随机分为6组,每组设4个平行试验,每平行15尾试验鱼。养殖试验在大学水产试验基地进行,采用室内循环水族箱饲养。
1.3 试验日粮
试验日粮为半纯和日粮,鱼粉、酪蛋白、明胶作为蛋白源,玉米淀粉做糖源,鱼油和豆油做脂肪源,见表2,采用单因子维生素浓度梯度法,在配合料中分别添加泛酸钙浓度:0、8、16、24、48、56 mg kg1,用纤维素填充。各种原料分别粉碎过60目筛,先把磷酸二氢钙、添加剂、泛酸钙混匀,再加大料逐级充分混匀,后加适量水,用小型制粒机制成粒2.0 mm的颗粒饲料,在避光条件下晾干备用。
表1 基础日粮组成及营养水平
日粮组成Ingredients
含量 (%)
营养成分
含量 (%)
鱼粉 Fish meal
10.5
粗蛋白 CP
30.74
酪蛋白 Casein
24
粗脂肪 EE
6.27
明胶 Gluten
6
粗纤维 CF
15.10
玉米淀粉 Corn starch
38.3
粗灰分 Ash
3.05
鱼油 Fish oil
3.1
总能Gross energy (MJ/Kg)
16.16
豆油 soybean oil
3.1
纤维素α‐Cellulose
10
预混料(无泛酸)Premix without PA
1.2
磷酸二氢钙 Dicalcium phosphate
1.8
羧甲基纤维素钠 Carboxymethylcellulose
2
合计 Total
100
1.4 日常管理
将幼鱼驯养一周后正式开始养殖试验。每日的8:00、12:00和16:00投饲,日投饵量为体重的3%~5%,具体投喂量根据实际情况而定。试验持续60d。饲养过程中每天8:00及16:00各测温一次,每周测一次水质。实验期间保持水温2030℃、水体PH 7.5~8.0、溶氧 > 5.0mg/L、氨氮 < 0.4mg/L、亚硝态氮 < 0.06 mg /L、总氮 < 1.5 mg /L、总磷 < 0.8 mg /L。
1.5 样品采集
试验结束时将鱼饥饿24h,每箱鱼称重并数出总数。每箱任取20尾鱼测量体长。任取10尾鱼冰冻保存以测定体组成。每箱任取5尾鱼进行麻醉(MS222,浓度为1:2500),并抽取血液。每箱任取1尾鱼置于冰盘上解剖,取出内脏并去除头部以测定胴体率;分离肝胰脏并称重以测定肝体指数和沉积量、辅酶A含量。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yxlw/dwyx/656.html

好棒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