奶牛乳房炎的流行情况及治疗方法
奶牛乳房炎是由于病原微生物的感染,养殖的环境及饲养管理因素等综合因素引起奶牛乳腺发生炎性病症,也受奶牛自身及遗传因素影响,致病因素较多。奶牛乳房炎是奶牛生产中较为常见、危害大、经济损失严重的一种疾病。其在全球范围内流行,给奶牛养殖业照造成巨大的损失。有研究表明奶牛乳房炎每年造成的经济损失高达350亿美元。因此对乳房炎治疗是及其有意义的。本文就所在牧场奶牛乳房炎的流行情况及治疗方案进行阐述。
目录
摘要1
关键词1
Abstract1
Keywords1
引言1
1、材料与方法1
1.1材料
1.2、诊断方法1
1.2.1 临床诊断1
1.2.2、实验室诊断2
1.2.3、治疗方法2
1.2.4、治疗结果2
2、牧场总的治疗方案3
2.1、对牛舍进行消毒3
2.2、给药方案3
2.3、实习牧场乳房炎治疗效果3
2.4、治疗效果评价4
3.讨论4
3.1.奶牛乳房炎的分类4
3.2,奶牛乳房炎的流行情况4
3.3、奶牛临床型乳房炎的主要病因5
3.4、奶牛临床型乳房炎的治疗6
致谢7
参考文献7
奶牛乳房炎的流行情况及治疗方法
引言
引言
1材料与方法
1.1材料
1.1.1动物病例
在奶牛场实习过程中,处理较多的乳房炎病例,期间由兽医人员统计,各牛舍乳房炎发病的总数,发现有40头之多。在师傅的指导下对病牛进行治疗,并对治疗的过程进行了记录和观察。
1.1.2检测所需器材
pH试纸、量杯、玻璃棒、乳房炎试纸
1.2诊断方法
1.2.1临床诊断
对上述病牛,保定后,用手触摸感受乳房的温度和柔软度,观察乳房是否出现红、肿、热、痛的炎性反应。用酒精棉擦拭乳头区,进行消毒。挤三把奶与奶样杯中,观察奶样的颜色,是否有絮状物或凝块,用乳房炎试纸分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别检测每个乳区奶样。
1.2.2实验室诊断
主要对采集的奶样进行pH的测定,并测定每毫升奶样中的体细胞数。
1.2.3治疗方法
实习期间,接触乳房炎的病例较多,现选取三例例典型病例做介绍,具体病例治疗如下:
病例一:奶牛编号10086,挤奶人员上报兽医人员,发现其左边两个乳区坏奶,兽医人员诊治其病症较为轻微,乳房无异常变化,奶色正常,奶中有少量凝块,采食正常。静注抗生素两次,乳注乳炎宁(林可霉素),每日两次,连用两天,症状得以改善。每日用药方案如下:
四环素 100万单位/支 5支
乳炎宁 3支
病例二:奶牛编号09038,挤奶人员发现后面两个乳区有坏奶,经兽医人员诊断,乳房肿胀,温度变高,奶量减少,奶中有凝块。调出用抗生素全身治疗4天,乳注乳炎宁,乳房皮肤擦拭药物“顽乳一擦灵”。具体每日用药如下:
青霉素400万单位/支 5支
链霉素100万单位/支 5支
氢化可的松0.1g/支 3支
乳炎宁 3支
顽乳一擦灵
病例三:奶牛编号07025,挤奶人员发现上报,兽医人员诊断,发现其症状较为严重,乳房出现红肿热痛等炎性症状,乳区变硬,奶量稀少,奶样呈浆糊状,食欲不佳。采用抗生素全身治疗7天,乳注抗生素,乳区皮肤擦拭“顽乳一擦灵”
具体每日用药如下:
青霉素400万单位/支 5支
链霉素100万单位/支 5支
氢化可的松0.1g/支 3支
乳炎宁 3支
顽乳一擦灵
用了4天,发现症状未得到缓解,后改为
头孢噻肟1.0g/支 30支
乳舒康(阿莫西林、舒巴坦钠,泼尼松龙) 2支
顽乳一擦灵
对于食欲不佳的治疗,牧场一般用药为小苏打,健胃消食(复合VB),补糖、钙。
1.2.4治疗结果
临床症状消失,病牛好转,已无坏奶。经实验室检验,奶样合格。
但由于牧场缺少对试验设备对具体致病原因的判别,在牧场师傅的指导下,有了一定判别乳房炎轻重的一系列指标,具体分级如下:
轻度/Ⅰ级
乳汁变化(稀、有絮状物或凝乳块等),奶牛乳房没有变化 ,无全身症状(一般链球菌)
中度/Ⅱ级
乳汁变化,乳房肿胀,泌乳量减少。无全身症状不发热(金黄色葡萄球菌、无乳链球菌)
重度/Ⅲ级 急性乳房炎
牛奶变质(乳汁变成凝块、变成水样)在两次挤奶间隔突然发生,乳房则出现肿胀严重、变硬,热痛明显等临床症状,奶牛出现全身症状如(精神沉郁、食欲不振或废绝,体温升高可达39.5℃以上、心率变快快、出现脱水、腹泻、卧地不起等症状)(大肠杆菌、坏疽性金黄色葡萄球菌)
治疗不及时的话Ⅱ 级和Ⅲ 级常演变成慢性乳腺炎,如乳腺纤维化增生、坚实变硬,有的形成乳腺炎脓肿或化脓性瘘管。
坏疽性乳腺炎
全身性乳腺炎,多由厌氧性细菌或金黄色葡萄球菌引起。乳腺突然发生弥漫性肿胀,初期热痛十分明显,24小时后乳腺皮肤呈暗紫色、病变处皮肤变凉、坏死,触诊有捻发音,奶汁深红色,有气泡,很容易形成败血症死亡。
2.牧场总的治疗方案
2.1对牛舍进行消毒
实习期间,所在奶牛场乳房炎有爆发趋势,故对牛舍进行消毒。牛舍打扫干净,清除原有垫料,高压水枪冲洗牛床,并用2%火碱泼洒地面,运动场等奶牛出没场所都撒生石灰。另外,每天都会用0.3%的过氧乙酸对牛舍进行喷雾消毒。减少环境性病原菌的传播。
转群治疗
对奶牛临床型乳房炎先利用上述的分级方法进行分级。将二级及二级以上的牛群转入新牛房进行治疗。前后共转入40头。
2.2给药方案
目录
摘要1
关键词1
Abstract1
Keywords1
引言1
1、材料与方法1
1.1材料
1.2、诊断方法1
1.2.1 临床诊断1
1.2.2、实验室诊断2
1.2.3、治疗方法2
1.2.4、治疗结果2
2、牧场总的治疗方案3
2.1、对牛舍进行消毒3
2.2、给药方案3
2.3、实习牧场乳房炎治疗效果3
2.4、治疗效果评价4
3.讨论4
3.1.奶牛乳房炎的分类4
3.2,奶牛乳房炎的流行情况4
3.3、奶牛临床型乳房炎的主要病因5
3.4、奶牛临床型乳房炎的治疗6
致谢7
参考文献7
奶牛乳房炎的流行情况及治疗方法
引言
引言
1材料与方法
1.1材料
1.1.1动物病例
在奶牛场实习过程中,处理较多的乳房炎病例,期间由兽医人员统计,各牛舍乳房炎发病的总数,发现有40头之多。在师傅的指导下对病牛进行治疗,并对治疗的过程进行了记录和观察。
1.1.2检测所需器材
pH试纸、量杯、玻璃棒、乳房炎试纸
1.2诊断方法
1.2.1临床诊断
对上述病牛,保定后,用手触摸感受乳房的温度和柔软度,观察乳房是否出现红、肿、热、痛的炎性反应。用酒精棉擦拭乳头区,进行消毒。挤三把奶与奶样杯中,观察奶样的颜色,是否有絮状物或凝块,用乳房炎试纸分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别检测每个乳区奶样。
1.2.2实验室诊断
主要对采集的奶样进行pH的测定,并测定每毫升奶样中的体细胞数。
1.2.3治疗方法
实习期间,接触乳房炎的病例较多,现选取三例例典型病例做介绍,具体病例治疗如下:
病例一:奶牛编号10086,挤奶人员上报兽医人员,发现其左边两个乳区坏奶,兽医人员诊治其病症较为轻微,乳房无异常变化,奶色正常,奶中有少量凝块,采食正常。静注抗生素两次,乳注乳炎宁(林可霉素),每日两次,连用两天,症状得以改善。每日用药方案如下:
四环素 100万单位/支 5支
乳炎宁 3支
病例二:奶牛编号09038,挤奶人员发现后面两个乳区有坏奶,经兽医人员诊断,乳房肿胀,温度变高,奶量减少,奶中有凝块。调出用抗生素全身治疗4天,乳注乳炎宁,乳房皮肤擦拭药物“顽乳一擦灵”。具体每日用药如下:
青霉素400万单位/支 5支
链霉素100万单位/支 5支
氢化可的松0.1g/支 3支
乳炎宁 3支
顽乳一擦灵
病例三:奶牛编号07025,挤奶人员发现上报,兽医人员诊断,发现其症状较为严重,乳房出现红肿热痛等炎性症状,乳区变硬,奶量稀少,奶样呈浆糊状,食欲不佳。采用抗生素全身治疗7天,乳注抗生素,乳区皮肤擦拭“顽乳一擦灵”
具体每日用药如下:
青霉素400万单位/支 5支
链霉素100万单位/支 5支
氢化可的松0.1g/支 3支
乳炎宁 3支
顽乳一擦灵
用了4天,发现症状未得到缓解,后改为
头孢噻肟1.0g/支 30支
乳舒康(阿莫西林、舒巴坦钠,泼尼松龙) 2支
顽乳一擦灵
对于食欲不佳的治疗,牧场一般用药为小苏打,健胃消食(复合VB),补糖、钙。
1.2.4治疗结果
临床症状消失,病牛好转,已无坏奶。经实验室检验,奶样合格。
但由于牧场缺少对试验设备对具体致病原因的判别,在牧场师傅的指导下,有了一定判别乳房炎轻重的一系列指标,具体分级如下:
轻度/Ⅰ级
乳汁变化(稀、有絮状物或凝乳块等),奶牛乳房没有变化 ,无全身症状(一般链球菌)
中度/Ⅱ级
乳汁变化,乳房肿胀,泌乳量减少。无全身症状不发热(金黄色葡萄球菌、无乳链球菌)
重度/Ⅲ级 急性乳房炎
牛奶变质(乳汁变成凝块、变成水样)在两次挤奶间隔突然发生,乳房则出现肿胀严重、变硬,热痛明显等临床症状,奶牛出现全身症状如(精神沉郁、食欲不振或废绝,体温升高可达39.5℃以上、心率变快快、出现脱水、腹泻、卧地不起等症状)(大肠杆菌、坏疽性金黄色葡萄球菌)
治疗不及时的话Ⅱ 级和Ⅲ 级常演变成慢性乳腺炎,如乳腺纤维化增生、坚实变硬,有的形成乳腺炎脓肿或化脓性瘘管。
坏疽性乳腺炎
全身性乳腺炎,多由厌氧性细菌或金黄色葡萄球菌引起。乳腺突然发生弥漫性肿胀,初期热痛十分明显,24小时后乳腺皮肤呈暗紫色、病变处皮肤变凉、坏死,触诊有捻发音,奶汁深红色,有气泡,很容易形成败血症死亡。
2.牧场总的治疗方案
2.1对牛舍进行消毒
实习期间,所在奶牛场乳房炎有爆发趋势,故对牛舍进行消毒。牛舍打扫干净,清除原有垫料,高压水枪冲洗牛床,并用2%火碱泼洒地面,运动场等奶牛出没场所都撒生石灰。另外,每天都会用0.3%的过氧乙酸对牛舍进行喷雾消毒。减少环境性病原菌的传播。
转群治疗
对奶牛临床型乳房炎先利用上述的分级方法进行分级。将二级及二级以上的牛群转入新牛房进行治疗。前后共转入40头。
2.2给药方案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yxlw/dwyx/58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