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微生态制剂对育肥猪发病情况与生长性能的影响
一种新型微生态制剂对育肥猪发病情况与生长性能的影响[20200507185829]
摘要:随着使用抗生素的弊端日益凸现,动物微生态学理论以及基于此理论的微生态制剂得到空前发展。本试验以一种新型微生态制剂为研究对象,试验旨在研究该微生态制剂对育肥猪发病率、病死率等发病情况与治疗效果以及生长指数的影响。选取60头健康育肥猪,随机分为对照组、抗生素组、微生态制剂组三组,每组四个重复,每个重复5头猪。对照组饲喂基础饲粮,抗生素组饲喂添加硫酸粘菌素的基础饲粮,微生态制剂组饲喂添加微生态制剂的基础饲粮,试验期49d。结果表明:(1)与对照组相比,抗生素组日增重有所提高,但常见疾病的发病率与病死率也有所提高。(2)与对照组相比,微生态组日增重有较大程度的提高,发病率与病死率也有所下降。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关键字:抗生素;微生态制剂;发病情况;治疗效果;生长指数
目录
摘要2
关键词2
Abstract2
Key words2
引言 2
1材料与方法3
1.1材料 3
1.2方法 4
1.2.1实验前情况记录4
1.2.2分组处理方案4
1.3 实验条件控制4
1.4测定指标与方法 4
1.4.1生长性能 4
1.4.2常见疾病发病情况5
1.5 数据统计与处理5
2.1育肥效果观察5
2.2疾病发病情况观察6
3.讨论7
3.1实验结果与思考7
3.2实验不足与分析7
致谢8
参考文献8
一种新型微生态制剂对育肥猪发病情况与生长性能的影响
动物医学 李彬
引言
近几十年来,随着养殖业迅速发展,高密度养殖规模日益扩大,养殖生态环境遭到破坏,致使养殖业病害频繁发生。抗生素的使用在一定时期内起到了一定的作用。抗生素可以促进动物生长,可以消灭致病菌,长期以来被广泛用作饲料添加剂,然而随着人们对抗生素研究的不断深入,抗生素产品的副作用越发被人们关注,许多国家相继颁布法令限制或禁止抗生素在饲料添加剂中的使用[1]。长期以来,添加抗生素的使用对畜牧业发展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但随着饲用抗生素的普及应用,其不良反应也逐渐突出,如: 抗生素引起的内源性感染和交叉感染、耐药性的产生、畜禽免疫力降低、肠道正常菌群的破坏及其在畜产品和环境中的残留等问题,这些都将给养殖业、饲料工业和动物带来严重威胁,进而通过食物链危及人类的健康[2]。197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7 年,德国VoekerRusch 博士率先提出“微生态学”概念,并在德国建立起世界上第一个微生态学研究所,尔后,微生态学作为一门独立学科迅速发展起来[3]。何明清等将微生态学定义为“研究正常微生物与其宿主内环境相互依赖和相互制约的细胞水平和分子水平的生态科学”[4]。在微生态学理论的指导下,微生态制剂是由有益的、活的微生物,经发酵、培养和特殊的干燥工艺制成的活菌制剂.主要包括:益生素(probiotics)、益生元(prebiotics)、合生元(syn-biotics),目前应用最多的当属益生素。Lilly和Stil-lwell(1965)最先使用了probiotics一词,定义为由一种微生物分泌刺激另种微生物生长的物质。Fuller(1989)[5]将其定义为能促进肠内菌群生态平衡,对宿主起有益作用的活的微生物制剂。强调益生菌必须是活的微生物。目前,这种定义已被广泛接受[6]。近年来,随着使用抗生素的弊端日益凸现,我国对动物微生态学基础理论和应用的研究也取得了可喜的成就,一批动物微生态制剂脱颖而出,获得了较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7]
动物日粮中添加抗生素,目的是为了抑制有害微生物,给小肠粘膜提供一个理想的环境,提高营养物质的吸收利用。一般来说,健康动物体内的正常微生物群是机体重要的组成部分,在数量、构成和比例上都保持着平衡状态[8]。健康动物体内的正常微生物群是机体重要的组成部分,在数量、构成和比例上都保持着平衡状态。但是长期添加抗生素会杀灭有害菌同时也抑制了有益菌的生长,破坏了肠道的微生态区系平衡。从生产上表现为生长抑制或生长速度不理想的普遍现象。加之耐药性提高,机体抗病力降低,猪病复杂难治等问题,导致科研和生产方面都在积极寻找替代抗生素的方案。当今,我国养猪业正处于快速发展时期,猪病的威胁和影响也日趋严重。在规模化猪场,尤其表现出疾病复杂化的趋势,发病多呈非典型性变化,混合感染的病例增多,诊断控制难度加大[9]。造成这一局面的一个最重要原因就是免疫抑制性疾病的普遍存在,损害了猪免疫系统,导致其免疫组织器官活性降低,抗体生成减少,从而造成免疫失败,猪群免疫力和健康水平下降,进而影响其生长,给养猪业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10]。
微生态制剂通过与有害菌的竞争占位、夺氧等竞争性抑制作用机理,使得肠道内乳酸菌、双歧杆菌等有益菌能够成为优势菌群。另外,微生态制剂具有分泌抗菌物质、酶和有机酸等营养物质,具有调整肠道微生态区系达到有利于消化、健康的平衡作用。因此,加大力度研究微生态制剂的应用与开发,对养猪业的发展十分重要。微生态制剂无毒副作用、无耐药性、无残留,有利于降低猪粪中有害气体及其它有害物质的排放,在保护生态环境、维护生态平衡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11]。本试验进行了一种新型微生态制剂对育肥猪发病情况及生长性能的影响研究,旨在为解决日益严重的疾病提供更好的治疗方案选择和研究基础。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①新型微生态制剂“猪畅”:采用枯草芽孢杆菌、地衣芽孢杆菌、嗜酸乳杆菌、功能性寡糖等多种成分组成。活菌总数≥20000亿。
②一种畜禽促生长抗生素:硫酸粘菌素
③基础日粮:基础日粮为不含抗生素的全价饲料
随机选取健康育肥猪60头,平均分成3组,每组20头,预饲7d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试验期42d。分别记录均始重、均末重、腹泻头数、死亡率等相关指标。
1.2 方法
1.2.1 试验前情况记录
三组试验猪试验前背毛整洁光亮,精神状态良好。食欲、饮欲正常,体温均在正常范围。无咳嗽,发热,腹泻等临床表现。
1.2.2 分组处理方案
试验期为育肥阶段,试验共分为三个处理组,试验用猪分组原则:各组间体重无显著差异。具体实验分组处理见表1.
表1 试验分组处理设计
Table 1 Design test packet processing
处理 组别 方案
处理1组 对照组 基础日粮
处理2组 微生态制剂组 基础日粮+硫酸粘菌素
处理3组 抗生素组 基础日粮+微生态制剂
1.3 试验条件控制
三组试验用猪分别圈养在条件相同的不同圈舍中,自由采食,自由饮水。圈舍内光照、温度、湿度严格按照标准控制。各阶段按相应配方饲料饲喂,每天按时清扫猪圈,每三周消毒一次。
1.4 测定指标与方法
日增重(ADG):日增重(g/d)=(试验末重-试验初重)/试验天数。
腹泻率与死亡率
腹泻率(%)=[总腹泻头日数(/试验猪头数×试验天数)] ×100;
死亡率(%)=死亡仔猪头数/试验猪总头数×100
1.4.1生长性能
对各组试验猪禁食12h后称重,记录初重,末重,平均日增重等。
摘要:随着使用抗生素的弊端日益凸现,动物微生态学理论以及基于此理论的微生态制剂得到空前发展。本试验以一种新型微生态制剂为研究对象,试验旨在研究该微生态制剂对育肥猪发病率、病死率等发病情况与治疗效果以及生长指数的影响。选取60头健康育肥猪,随机分为对照组、抗生素组、微生态制剂组三组,每组四个重复,每个重复5头猪。对照组饲喂基础饲粮,抗生素组饲喂添加硫酸粘菌素的基础饲粮,微生态制剂组饲喂添加微生态制剂的基础饲粮,试验期49d。结果表明:(1)与对照组相比,抗生素组日增重有所提高,但常见疾病的发病率与病死率也有所提高。(2)与对照组相比,微生态组日增重有较大程度的提高,发病率与病死率也有所下降。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关键字:抗生素;微生态制剂;发病情况;治疗效果;生长指数
目录
摘要2
关键词2
Abstract2
Key words2
引言 2
1材料与方法3
1.1材料 3
1.2方法 4
1.2.1实验前情况记录4
1.2.2分组处理方案4
1.3 实验条件控制4
1.4测定指标与方法 4
1.4.1生长性能 4
1.4.2常见疾病发病情况5
1.5 数据统计与处理5
2.1育肥效果观察5
2.2疾病发病情况观察6
3.讨论7
3.1实验结果与思考7
3.2实验不足与分析7
致谢8
参考文献8
一种新型微生态制剂对育肥猪发病情况与生长性能的影响
动物医学 李彬
引言
近几十年来,随着养殖业迅速发展,高密度养殖规模日益扩大,养殖生态环境遭到破坏,致使养殖业病害频繁发生。抗生素的使用在一定时期内起到了一定的作用。抗生素可以促进动物生长,可以消灭致病菌,长期以来被广泛用作饲料添加剂,然而随着人们对抗生素研究的不断深入,抗生素产品的副作用越发被人们关注,许多国家相继颁布法令限制或禁止抗生素在饲料添加剂中的使用[1]。长期以来,添加抗生素的使用对畜牧业发展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但随着饲用抗生素的普及应用,其不良反应也逐渐突出,如: 抗生素引起的内源性感染和交叉感染、耐药性的产生、畜禽免疫力降低、肠道正常菌群的破坏及其在畜产品和环境中的残留等问题,这些都将给养殖业、饲料工业和动物带来严重威胁,进而通过食物链危及人类的健康[2]。197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7 年,德国VoekerRusch 博士率先提出“微生态学”概念,并在德国建立起世界上第一个微生态学研究所,尔后,微生态学作为一门独立学科迅速发展起来[3]。何明清等将微生态学定义为“研究正常微生物与其宿主内环境相互依赖和相互制约的细胞水平和分子水平的生态科学”[4]。在微生态学理论的指导下,微生态制剂是由有益的、活的微生物,经发酵、培养和特殊的干燥工艺制成的活菌制剂.主要包括:益生素(probiotics)、益生元(prebiotics)、合生元(syn-biotics),目前应用最多的当属益生素。Lilly和Stil-lwell(1965)最先使用了probiotics一词,定义为由一种微生物分泌刺激另种微生物生长的物质。Fuller(1989)[5]将其定义为能促进肠内菌群生态平衡,对宿主起有益作用的活的微生物制剂。强调益生菌必须是活的微生物。目前,这种定义已被广泛接受[6]。近年来,随着使用抗生素的弊端日益凸现,我国对动物微生态学基础理论和应用的研究也取得了可喜的成就,一批动物微生态制剂脱颖而出,获得了较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7]
动物日粮中添加抗生素,目的是为了抑制有害微生物,给小肠粘膜提供一个理想的环境,提高营养物质的吸收利用。一般来说,健康动物体内的正常微生物群是机体重要的组成部分,在数量、构成和比例上都保持着平衡状态[8]。健康动物体内的正常微生物群是机体重要的组成部分,在数量、构成和比例上都保持着平衡状态。但是长期添加抗生素会杀灭有害菌同时也抑制了有益菌的生长,破坏了肠道的微生态区系平衡。从生产上表现为生长抑制或生长速度不理想的普遍现象。加之耐药性提高,机体抗病力降低,猪病复杂难治等问题,导致科研和生产方面都在积极寻找替代抗生素的方案。当今,我国养猪业正处于快速发展时期,猪病的威胁和影响也日趋严重。在规模化猪场,尤其表现出疾病复杂化的趋势,发病多呈非典型性变化,混合感染的病例增多,诊断控制难度加大[9]。造成这一局面的一个最重要原因就是免疫抑制性疾病的普遍存在,损害了猪免疫系统,导致其免疫组织器官活性降低,抗体生成减少,从而造成免疫失败,猪群免疫力和健康水平下降,进而影响其生长,给养猪业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10]。
微生态制剂通过与有害菌的竞争占位、夺氧等竞争性抑制作用机理,使得肠道内乳酸菌、双歧杆菌等有益菌能够成为优势菌群。另外,微生态制剂具有分泌抗菌物质、酶和有机酸等营养物质,具有调整肠道微生态区系达到有利于消化、健康的平衡作用。因此,加大力度研究微生态制剂的应用与开发,对养猪业的发展十分重要。微生态制剂无毒副作用、无耐药性、无残留,有利于降低猪粪中有害气体及其它有害物质的排放,在保护生态环境、维护生态平衡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11]。本试验进行了一种新型微生态制剂对育肥猪发病情况及生长性能的影响研究,旨在为解决日益严重的疾病提供更好的治疗方案选择和研究基础。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①新型微生态制剂“猪畅”:采用枯草芽孢杆菌、地衣芽孢杆菌、嗜酸乳杆菌、功能性寡糖等多种成分组成。活菌总数≥20000亿。
②一种畜禽促生长抗生素:硫酸粘菌素
③基础日粮:基础日粮为不含抗生素的全价饲料
随机选取健康育肥猪60头,平均分成3组,每组20头,预饲7d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试验期42d。分别记录均始重、均末重、腹泻头数、死亡率等相关指标。
1.2 方法
1.2.1 试验前情况记录
三组试验猪试验前背毛整洁光亮,精神状态良好。食欲、饮欲正常,体温均在正常范围。无咳嗽,发热,腹泻等临床表现。
1.2.2 分组处理方案
试验期为育肥阶段,试验共分为三个处理组,试验用猪分组原则:各组间体重无显著差异。具体实验分组处理见表1.
表1 试验分组处理设计
Table 1 Design test packet processing
处理 组别 方案
处理1组 对照组 基础日粮
处理2组 微生态制剂组 基础日粮+硫酸粘菌素
处理3组 抗生素组 基础日粮+微生态制剂
1.3 试验条件控制
三组试验用猪分别圈养在条件相同的不同圈舍中,自由采食,自由饮水。圈舍内光照、温度、湿度严格按照标准控制。各阶段按相应配方饲料饲喂,每天按时清扫猪圈,每三周消毒一次。
1.4 测定指标与方法
日增重(ADG):日增重(g/d)=(试验末重-试验初重)/试验天数。
腹泻率与死亡率
腹泻率(%)=[总腹泻头日数(/试验猪头数×试验天数)] ×100;
死亡率(%)=死亡仔猪头数/试验猪总头数×100
1.4.1生长性能
对各组试验猪禁食12h后称重,记录初重,末重,平均日增重等。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yxlw/dwyx/116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