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瘤胃蛋氨酸和包被氯化胆碱对奶牛产奶性能的影响
根据年龄、胎次、预产期以及上一胎次泌乳量相近的原则选取48头经产期的中国荷斯坦奶牛,随机分成对照组及试验Ⅰ、Ⅱ、Ⅲ组,每组12头奶牛,在相同条件下喂养。试验I组从围产前期开始添加美斯特(添加量20g/d),产后添加30g/d;试验Ⅱ组从围产前期开始添加美斯特(添加量20g/d)和包被氯化胆碱(添加量50g/d),产后添加美斯特(添加量同试验I组),同时添加包被氯化胆碱(添加量50g/d),包被氯化胆碱添加时间为30d;试验Ш组从围产前期开始添加包被氯化胆碱(添加量50g/d),产后饲喂30d后停止。试验期从产前21天到产后80天。结果表明对照组奶牛产奶量均低于试验组,试验Ⅰ组比试验Ⅱ组产奶量提高了4.45kg,试验Ⅲ组较试验Ⅱ组产奶量提高了4.41kg,试验Ⅰ组与试验Ⅲ组相比,产奶量提高了0.04kg,差异均不显著(P>0.05);各试验组的乳脂率较对照组组均有所提高,其中试验Ⅱ组比对照组乳脂率有明显提高,差异极显著(P<0.01),各试验组之间差异不显著(P>0.05);试验Ⅰ组和试验Ⅱ组的乳蛋白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各试验组间差异不显著;试验组乳糖、总固体、非脂固体含量均比对照组稍有提高,但各各组间差异不显著;试验组乳尿氮含量均比对照组降低,但各各组间差异不显著;试验Ⅰ组比对照组中体细胞数量降低了26.8×104mL-1,差异极显著(P<0.01),试验Ⅱ组和试验Ⅲ组比对照组中体细胞数均有降低,差异显著(P<0.05),各试验组间差异不显著。结论添加过瘤胃蛋氨酸和包被氯化胆碱能提高奶牛产奶量,改善乳成分,降低牛奶体细胞数,降低乳中尿素氮含量,提高氮利用率,提高了奶牛产奶性能。其中同时添加过瘤胃蛋氨酸和包被氯化胆碱对奶牛产奶性能有改善作用,但目前尚不清楚最佳的饲喂标准,有待进一步的试验研究。
目录
摘要1
关键词2
Abstract3
Key words3
引言4
1材料与方法4
1.1材料 4
1.2试验方法4
1.2.1试验设计4
1.2.2饲养与管理4
1.2.3测定指标4
1.3 统计分析5
2 结果与分析5
2.1 过瘤胃蛋氨酸与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包被氯化胆碱对奶牛产奶性能的影响 5
2.2 过瘤胃蛋氨酸和包被氯化胆碱对奶牛干物质采食量的影响 5
3 讨论5
3.1 过瘤胃蛋氨酸和包被氯化胆碱对奶牛产奶性能的影 5
3.2 过瘤胃蛋氨酸和包被氯化胆碱对奶牛干物质采食量的影响 7
4 7
致谢6
参考文献8
过瘤胃蛋氨酸和包被氯化胆碱对奶牛产奶性能的影响
动物科学 马磊
引言
引言:蛋氨酸和胆碱是奶牛的两种重要营养素。氨基酸的限制程度和限制顺序主要由日粮中过瘤胃蛋白总量以及氨基酸的组成而决定。试验证明蛋氨酸与赖氨酸是奶牛第一、第二限制性氨基酸[1],所以如果蛋氨酸的供给量不足,将严重影响反刍动物的生长及生产性能。但过量添加会引起“蛋氨酸中毒”,反而抑制动物生长[2]。2羟基4甲硫基丁酸异丙醇酯(HMBi),商品名为MetaStarmTM,即美斯特,是一种比较成熟的过瘤胃蛋氨酸产品,其包含22.2%的可消化蛋氨酸与22.2%的瘤胃保护性蛋氨酸。过瘤胃蛋氨酸,顾名思义就是将蛋氨酸通过物理或者化学等各种途径对其进行修饰或者保护以避免在瘤胃中被微生物降解,到达小肠后被消化吸收利用而发挥生理作用。进入反刍动物瘤胃的蛋白质约有60%被微生物分解,其余未被消化的部分则随前胃食糜的运动进入瘤胃后消化系统,进一步被消化,这部分未被瘤胃微生物分解的蛋白质,被称为“过瘤胃蛋白质”[3]。美斯特被瘤胃中的微生物降解很缓慢,可以更稳定的为奶牛提供蛋氨酸[4]。国内外对于饲喂过瘤胃蛋氨酸对奶牛的产奶量和乳成分影响的研究很多,多数的研究表明补饲过瘤胃蛋氨酸可以提高泌乳奶牛的产奶量,并可以改善乳成分[58]。蛋氨酸可以提高脂代谢[9],部分是通过改变激素敏感的脂肪酶和脂蛋白脂酶的活性[10]。在奶牛体内蛋氨酸可以转化为牛磺酸,血浆中牛磺酸的浓度与蛋氨酸的浓度成线性关系[11]。在肝脏中,牛磺酸和胆汁酸结合形成牛磺胆酸盐,促进脂质的吸收和胆固醇的消耗[12]。蛋氨酸是奶牛的卵磷脂的甲基供体[13],可以提高血浆中的脂蛋白浓度,从而提高脂代谢。胆碱是卵磷脂的组成成分,也是一种重要的甲基供体,同时又是乙酰胆碱的前体。胆碱可以促进肝脏对于脂肪酸的运输和利用,从而降低肝脏中脂肪酸的异常蓄积[1415]。胆碱含有三个活泼甲基,可以提供甲基使同型的半胱氨酸转化成蛋氨酸[16]。Neill等发现日粮中添加的胆碱80%以上在不到1h内被降解掉[17]。Atkins等研究结果显示,87.15%的口服胆碱被降解[18]。Sharma等报道了一部分饲料胆碱的降解程度,结果显示,鱼粉、棉籽、氯化胆碱、硬脂酸胆碱在15min内大部分被降解[19]。因此,经过大量的试验研究证明,胆碱的生物效价非常低,为了合理有效地利用胆碱,需要对胆碱进行保护。即在饲养过程中用包被氯化胆碱来代替胆碱。包被氯化胆碱的稳定性比胆碱高,被奶牛吸收后可以转化为胆碱。包被氯化胆碱就是指通过一定的物理、化学、物理化学等技术手段,并采用一定的工艺设备,对氯化胆碱进行加工处理,减少或缓释胆碱在瘤胃内的发酵降解,但又能在瘤胃后肠道被充分消化吸收,从而达到提高其利用率的目的[20]。有研究表明,在奶牛的日粮中添加过瘤胃胆碱能够提高奶牛的产奶量[21]。目前,单独对蛋氨酸和胆碱在奶牛上的应用研究较多,但蛋氨酸和胆碱在奶牛生产性能上是否存在联系尚未见报道。本试验通过在奶牛日粮中添加过瘤胃蛋氨酸和包被氯化胆碱来研究蛋氨酸和胆碱对奶牛产奶性能的影响,以及两者之间的联系,为过瘤胃蛋氨酸和包被氯化胆碱在奶牛生产上的应用提供理论和试验依据。
1 材料与方法
1 材料
试验样品2羟基4甲硫基丁酸异丙醇酯(HMBi)由安迪苏生命科学制品(上海)有限公司提供,包被氯化胆碱由市场购得。本试验于2014年9月至2015年1月在江苏省淮安市杰隆牧业有限公司进行。
1.2 试验方法
1. 2.1 试验设计 试验采用配对设计,根据年龄、胎次、预产期以及上一胎次泌乳量相近的原则,奶牛的预产期集中在9月底至11月初,选取48头健康的经产荷斯坦奶牛进行配对,随机分成4组,每组12头,在相同的条件下饲养。试验分为对照组、Ⅰ、Ⅱ、Ⅲ组。Ⅰ组为美斯特组;Ⅱ组为美斯特和包被氯化胆碱组;Ⅲ组为包被氯化胆碱。试验期从产前21d到产后80d,整个试验期101d。
1.2.2 饲养与管理 奶牛饲养模式为拴系式饲养,自由采食和饮水。根据(National Research Council 2001)奶牛蛋氨酸及赖氨酸需求量[22]以及及奶牛日粮氨基酸需要计算添加过瘤胃蛋氨酸,每天饲喂3次,每天3次挤奶。试验牛日粮配方见表1。
对照组饲喂原场日粮,试验I组从围产前期开始添加美斯特(添加量20g/d),产后添加30g/d;试验Ⅱ组从围产前期开始添加美斯特(20g/d)和包被氯化胆碱(添加量50g/d),产后添加美斯特(添加量同试验Ⅰ组),同时添加氯化胆碱50g/d,氯化胆碱添加时间为30d;试验Ⅲ组从围产前期开始添加包被氯化胆碱(添加量50g/d),产后饲喂30d后停止。
1.2.3 测定指标 试验奶牛分娩后1周开始测定产奶量和乳成分,试验奶牛采用管道式挤奶器挤奶,每周测定2d每头奶牛产奶量,每周取1d奶样(早晨:中午:晚上=4:3:3),使用全自动乳成分分析仪测定奶中的乳脂、乳蛋白、乳糖、总固体、非脂固形物、和乳尿素氮的含量,使用体细胞分析仪测定牛奶中的体细胞数。
1.3 统计分析
试验数据经Excel 2010初步整理后用SPSS 20.0进行统计分析。试验各组之间的差异分析采用单因子方差(OneWay ANOVA)分析,多重比较采用最小显著差数法(LSD)。结果均用平均值±标准误(x±SE)表示。
目录
摘要1
关键词2
Abstract3
Key words3
引言4
1材料与方法4
1.1材料 4
1.2试验方法4
1.2.1试验设计4
1.2.2饲养与管理4
1.2.3测定指标4
1.3 统计分析5
2 结果与分析5
2.1 过瘤胃蛋氨酸与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包被氯化胆碱对奶牛产奶性能的影响 5
2.2 过瘤胃蛋氨酸和包被氯化胆碱对奶牛干物质采食量的影响 5
3 讨论5
3.1 过瘤胃蛋氨酸和包被氯化胆碱对奶牛产奶性能的影 5
3.2 过瘤胃蛋氨酸和包被氯化胆碱对奶牛干物质采食量的影响 7
4 7
致谢6
参考文献8
过瘤胃蛋氨酸和包被氯化胆碱对奶牛产奶性能的影响
动物科学 马磊
引言
引言:蛋氨酸和胆碱是奶牛的两种重要营养素。氨基酸的限制程度和限制顺序主要由日粮中过瘤胃蛋白总量以及氨基酸的组成而决定。试验证明蛋氨酸与赖氨酸是奶牛第一、第二限制性氨基酸[1],所以如果蛋氨酸的供给量不足,将严重影响反刍动物的生长及生产性能。但过量添加会引起“蛋氨酸中毒”,反而抑制动物生长[2]。2羟基4甲硫基丁酸异丙醇酯(HMBi),商品名为MetaStarmTM,即美斯特,是一种比较成熟的过瘤胃蛋氨酸产品,其包含22.2%的可消化蛋氨酸与22.2%的瘤胃保护性蛋氨酸。过瘤胃蛋氨酸,顾名思义就是将蛋氨酸通过物理或者化学等各种途径对其进行修饰或者保护以避免在瘤胃中被微生物降解,到达小肠后被消化吸收利用而发挥生理作用。进入反刍动物瘤胃的蛋白质约有60%被微生物分解,其余未被消化的部分则随前胃食糜的运动进入瘤胃后消化系统,进一步被消化,这部分未被瘤胃微生物分解的蛋白质,被称为“过瘤胃蛋白质”[3]。美斯特被瘤胃中的微生物降解很缓慢,可以更稳定的为奶牛提供蛋氨酸[4]。国内外对于饲喂过瘤胃蛋氨酸对奶牛的产奶量和乳成分影响的研究很多,多数的研究表明补饲过瘤胃蛋氨酸可以提高泌乳奶牛的产奶量,并可以改善乳成分[58]。蛋氨酸可以提高脂代谢[9],部分是通过改变激素敏感的脂肪酶和脂蛋白脂酶的活性[10]。在奶牛体内蛋氨酸可以转化为牛磺酸,血浆中牛磺酸的浓度与蛋氨酸的浓度成线性关系[11]。在肝脏中,牛磺酸和胆汁酸结合形成牛磺胆酸盐,促进脂质的吸收和胆固醇的消耗[12]。蛋氨酸是奶牛的卵磷脂的甲基供体[13],可以提高血浆中的脂蛋白浓度,从而提高脂代谢。胆碱是卵磷脂的组成成分,也是一种重要的甲基供体,同时又是乙酰胆碱的前体。胆碱可以促进肝脏对于脂肪酸的运输和利用,从而降低肝脏中脂肪酸的异常蓄积[1415]。胆碱含有三个活泼甲基,可以提供甲基使同型的半胱氨酸转化成蛋氨酸[16]。Neill等发现日粮中添加的胆碱80%以上在不到1h内被降解掉[17]。Atkins等研究结果显示,87.15%的口服胆碱被降解[18]。Sharma等报道了一部分饲料胆碱的降解程度,结果显示,鱼粉、棉籽、氯化胆碱、硬脂酸胆碱在15min内大部分被降解[19]。因此,经过大量的试验研究证明,胆碱的生物效价非常低,为了合理有效地利用胆碱,需要对胆碱进行保护。即在饲养过程中用包被氯化胆碱来代替胆碱。包被氯化胆碱的稳定性比胆碱高,被奶牛吸收后可以转化为胆碱。包被氯化胆碱就是指通过一定的物理、化学、物理化学等技术手段,并采用一定的工艺设备,对氯化胆碱进行加工处理,减少或缓释胆碱在瘤胃内的发酵降解,但又能在瘤胃后肠道被充分消化吸收,从而达到提高其利用率的目的[20]。有研究表明,在奶牛的日粮中添加过瘤胃胆碱能够提高奶牛的产奶量[21]。目前,单独对蛋氨酸和胆碱在奶牛上的应用研究较多,但蛋氨酸和胆碱在奶牛生产性能上是否存在联系尚未见报道。本试验通过在奶牛日粮中添加过瘤胃蛋氨酸和包被氯化胆碱来研究蛋氨酸和胆碱对奶牛产奶性能的影响,以及两者之间的联系,为过瘤胃蛋氨酸和包被氯化胆碱在奶牛生产上的应用提供理论和试验依据。
1 材料与方法
1 材料
试验样品2羟基4甲硫基丁酸异丙醇酯(HMBi)由安迪苏生命科学制品(上海)有限公司提供,包被氯化胆碱由市场购得。本试验于2014年9月至2015年1月在江苏省淮安市杰隆牧业有限公司进行。
1.2 试验方法
1. 2.1 试验设计 试验采用配对设计,根据年龄、胎次、预产期以及上一胎次泌乳量相近的原则,奶牛的预产期集中在9月底至11月初,选取48头健康的经产荷斯坦奶牛进行配对,随机分成4组,每组12头,在相同的条件下饲养。试验分为对照组、Ⅰ、Ⅱ、Ⅲ组。Ⅰ组为美斯特组;Ⅱ组为美斯特和包被氯化胆碱组;Ⅲ组为包被氯化胆碱。试验期从产前21d到产后80d,整个试验期101d。
1.2.2 饲养与管理 奶牛饲养模式为拴系式饲养,自由采食和饮水。根据(National Research Council 2001)奶牛蛋氨酸及赖氨酸需求量[22]以及及奶牛日粮氨基酸需要计算添加过瘤胃蛋氨酸,每天饲喂3次,每天3次挤奶。试验牛日粮配方见表1。
对照组饲喂原场日粮,试验I组从围产前期开始添加美斯特(添加量20g/d),产后添加30g/d;试验Ⅱ组从围产前期开始添加美斯特(20g/d)和包被氯化胆碱(添加量50g/d),产后添加美斯特(添加量同试验Ⅰ组),同时添加氯化胆碱50g/d,氯化胆碱添加时间为30d;试验Ⅲ组从围产前期开始添加包被氯化胆碱(添加量50g/d),产后饲喂30d后停止。
1.2.3 测定指标 试验奶牛分娩后1周开始测定产奶量和乳成分,试验奶牛采用管道式挤奶器挤奶,每周测定2d每头奶牛产奶量,每周取1d奶样(早晨:中午:晚上=4:3:3),使用全自动乳成分分析仪测定奶中的乳脂、乳蛋白、乳糖、总固体、非脂固形物、和乳尿素氮的含量,使用体细胞分析仪测定牛奶中的体细胞数。
1.3 统计分析
试验数据经Excel 2010初步整理后用SPSS 20.0进行统计分析。试验各组之间的差异分析采用单因子方差(OneWay ANOVA)分析,多重比较采用最小显著差数法(LSD)。结果均用平均值±标准误(x±SE)表示。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yxlw/dwyx/49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