斑海豹的人工繁育和幼海豹的饲养管理

斑海豹是一种鳍足目哺乳动物,它在我国主要分布于渤海、黄海、辽东湾地区,偶见于南海。也是目前唯一在我国辽东湾繁殖的鳍足类海洋哺乳动物,也是世界上斑海豹8个分布区最南端的一个。斑海豹作为辽东湾乃至黄渤海顶级的保护生物物种具有重要的生态地位和经济、科研、观赏价值。本实验以大连圣亚海洋公园的39头斑海豹为实验对象进行人工繁育实验。与此同时,对人工饲养条件下斑海豹的繁殖条件,饲养管理,孕期管理,饵料需求以及幼海豹的饲养管理等客观条件进行总结优化,为人工繁育斑海豹提供一个更好的数据基础,并建立一个合理的管理标准。
目录
摘要1
关键词1
Abstract1
Key words1
1 斑海豹概述1
1.1 生物学分类1
1.2 主要分布2
1.3 繁殖地特点2
1.4 人工繁育概况3
2 材料与分方法3
2.1 材料3
2.1.1 试验动物3
2.1.2 交配场与繁育场3
2.1.3 试验方法3
3 斑海豹的人工繁育3
3.1 发情交配3
3.2 转移4
3.3 孕期饲养4
3.4 生产7
4 繁育情况8
5 生产中遇到的问题8
5.1 怀孕数量8
5.1.1 原因分析8
5.2 早产、流产9
5.2.1 原因分析9
5.3 难产9
5.3.1 原因分析9
5.4 败血症10
5.5 解决办法10
6 幼海豹的饲养管理11
6.1 初乳11
6.2 哺乳11
6.3 人工哺乳12
6.3.1 器械12
6.3.2 采乳过程12
6.3.2.1 按摩12
6.3.2.2 采乳14
6.3.2.3 消毒14
6.3.3 合成乳成分14
6.3.4 人工哺乳方法14
6.3.4.1 加药14
6.3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4.2 固定14
6.3.4.3 下胃管15
6.3.4.4 喂奶15
6.3.4.5 哺乳后观察15
6.4 脱毛期饲养管理15
6.5 其他管理要点16
6.6 幼海豹管理总结16
7 讨论与总结16
7.1 群体的性别比例17
7.2 妊娠期的可调控因素的控制17
7.2.1 转移17
7.2.2 饵料挑选17
7.2.3 运动与训练17
7.2.4 外界环境17
7.3 人工哺乳改善17
7.4 总结17
致谢18
参考文献18
斑海豹的人工繁育和幼海豹的饲养管理
引言
1 斑海豹概述
1.1 生物学分类
斑海豹在分类上隶属于哺乳纲,鳍足目,海豹科,斑海豹属。斑海豹属内有七种海豹,斑海豹和港海豹是近缘种,曾有人认为是港海豹的一个亚种,但如今已将它们分为两个独立的物种[1]。
1.2 主要分布
主要分布在北太平洋的北部和西部海域及其沿岸和岛屿,如楚科奇海,白令海,日本海和朝鲜海等。[2]在我国《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中》已被列为国家二级保护动物,属于濒危物种,我国主要分布于渤海和黄海,少数个体可到达东海南部,长江口和福建平潭海区[3]。

图1 斑海豹在世界的分布[4]
1.3 繁殖地特点
渤海辽东湾结冰区是全球斑海豹8个繁殖区(辽东湾、符拉迪沃斯托克、鞑靼海峡、萨哈林岛东海岸延伸至北海道岛北部、舍利霍夫湾、卡拉金湾至奥柳托尔斯基角、阿纳德尔湾、布里斯托湾至普里比洛夫群岛)中最南的一个[5]。主要特征为,多为浅滩,有多条河流汇入,海洋生物丰富,最冷月平均低温在9℃~27℃,冰期在12月中旬至翌年三月下旬,冰厚20cm左右,有利于在冰面上繁殖,生产[6]。

图2 世界斑海豹繁殖区示意图[7]
注:图中的数字:1.辽东湾;2.符拉迪沃斯托克;3.鞑靼海峡;4.萨哈林岛东海岸至北海道岛北部;5.舍利霍夫湾;6.卡拉金湾至奥柳托尔斯基角;7.阿纳德尔湾;8.布里斯托湾至普里比洛夫群岛
1.4 人工繁育概况
对斑海豹生长发育的研究在国内始于20世纪60年代初期,王者茂[8]对斑海豹的生殖和生长发育情况进行了长期的观察和记录,为斑海豹的生殖和生长发育,分类等提供了不可缺少的基础数据信息。而在淡水条件下斑海豹的饲养与繁殖,张继忠[9]的长期研究提供了大量的数据和经验支持。大连圣亚海洋公园从2006年起以40头斑海豹为繁殖样本进行人工繁育至今成功繁育26头斑海豹,其中野外放流4头,管内数量62头,以年龄段进行划分分别饲养于四个海豹池中。通过每年对人工繁育的客观条件进行优化,总结经验。不断地提高斑海豹的受孕率和繁殖成活率,本文通过研究如今的人工饲养条件下的繁育,并通过结果进行初步总结。
2 材料和方法
2.1 材料
2.1.1 实验动物 本实验的人工繁殖群体是大连圣亚海洋公园的39头成年斑海豹,其中雄性17头,雌性22头,体重最大147kg,最小89kg。其中包含自主繁育的和野外救助的斑海豹。
2.1.2 交配场与繁育场
交配场地设在室外水池,陆区30㎡,水区长约20m,宽5m,水区水体约200t,全天采光良好,更贴合辽东半岛的自然气候状况,池水采用外海水过滤引入,每日更换,循环过滤。
繁育场设于圣亚极地馆内四楼,全玻璃天窗保证采光,高楼层保证环境的安静,减少外界人为干扰,通风良好,光照,笼舍,监控,繁育辅助等设施齐全,陆区约140㎡,地面光滑,设有三个排水口,水区长约9m,宽4m,水体160t,水区一侧为玻璃幕墙,可从外部观察池内海豹情况。
2.1.3 实验方法 斑海豹属于野生动物,虽为人工饲养,但依旧存留野性,且交配行为都是在水中进行,无法做到人工采精或着人工授精。因此,本实验采用混池自然交配的方法,在每年的12月中旬将池内疑似怀孕的雌性海豹转移至四楼繁育场待产(疑似怀孕可从雌性海豹的摄食量,腹部变化,习性变化等观察得出),由有经验专职饲养员重点观察并特殊饲喂,直到生产。在此过程中加强对怀孕海豹的保护,同时尽早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胎儿分娩后加强对幼兽的饲养管理,排除危害幼海豹的隐患等。
3 斑海豹的人工繁育
3.1 发情交配
斑海豹在人工饲养条件下,性成熟年龄在五岁左右,但是交配行为也会出现在23龄的海豹当中,发情交配现象可以在每年的13月明显观察到。发情时斑海豹的精力旺盛,在水中不停地游动,但是摄食量减少或者不摄食,雄性阴茎外露,雌兽阴门充血红肿。在水中交配时,雄兽爬伏在雌兽的背上,用嘴咬住雌兽颈部肌肉,同时静止在水中直到完成交配[10]。斑海豹不是严格的一夫一妻制,雄兽的交配次数和交配时间长短和年龄有关,性成熟至15龄交配行为最为旺盛,超过17龄后,交配次数与交配时间都会逐渐减少,交配后的斑海豹摄食量会迅速回升至正常状态[11]。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yxlw/dwyx/737.html

好棒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