镉对中华鳖体组成抗氧化和血浆生化指标的影响

近些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工业污染物进入了江河,湖泊等,其中重金属镉已经成为威胁动物和人类健康的重要环境污染物。镉(Cd2+)对人体和水生生物体都是一种需要量低,毒性大的金属元素。本实验设计6个试验组,分别在饲料中添加0 、0.5 、2.0 、10.0 、50.0、100.0mg/kg的镉,探究Cd2+对中华鳖稚鳖体组成、抗氧化和血浆生化指标的影响,以期为中华鳖逆境生理生态研究积累基础数据,为淡水养殖环境生态风险评估与管理以及相关渔业污染事故处理提供科学依据。试验结果表明,饲料中不同镉含量对中华鳖全鳖体粗蛋白和粗灰分无影响,对水分和粗脂肪有显著性差异(P < 0.05);随着镉含量的上升,中华鳖肝脏蛋白羰基以及MDA含量有显著提高;中华鳖的血浆GPT和GOT含量随镉含量的上升而显著上升。镉的添加会使中华鳖抗氧化能力减弱。从中华鳖血浆GPT和GOT的含量变化可以得出,由于镉的添加,中华鳖机体会产生中毒的反应。
目录
摘要 1
关键词 1
Abstrac 1
Keywords 1
引言 2
1.材料与方法 2
1.1试验材料 2
1.2试验日粮 2
1.3试验管理 3
1.4样品采集 3
1.5测定指标与方法 4
1.6数据分析 4
2 结果与分析 4
2.1镉含量对中华鳖体组成的影响 4
2.2镉含量对中华鳖抗氧化能力的影响 5
2.3镉含量对中华鳖血浆生化指标的影响 6
3 讨论 7
3.1镉含量对中华鳖的抗氧化能力的影响 7
3.2镉含量对中华鳖血浆生化指标的影响 7
致谢 8
参考文献 8
镉对中华鳖体组成、抗氧化和血浆生化指标的影响
动物科学 高力
引言
引言
迄今为止,在主要的饲料污染物中,镉是最重要的污染物之一,Cd半衰期长达10到20年,为目前已知的最容易在生物体内蓄积的元素[1],所以镉中毒主要缘于其在体内的微量沉积所引起的机体氧化损伤,镉进入体内后并不会直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接导致自由基的产生,而是取代细胞内的铁离子和铜离子造成2种离子浓度升高,使Fenton反应体系中的羟自由基大量产生,启动脂质过氧化反应,造成DNA损伤,干扰钙和巯基的代谢平衡,并引起体内抗氧化系统的功能紊乱[2],导致血液和组织内谷胱甘肽含量下降、抗氧化酶活性降低、脂质过氧化物浓度升高等。研究表明导致脂质过氧化的原因是镉对细胞内的琉基基团及抗氧化酶的破坏[3]。由于机体的抗氧化系统被破坏,就会使细胞自身清除自由基的能力降低,机体自由基浓度将会增高。
中华鳖(Pelodiscus sinensis),俗称甲鱼、团鱼,是一种古老的、次生性水生爬行动物,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和经济价值。野生中华鳖在中国、日本、越南北部、韩国、俄罗斯东部都可见。水栖性,常栖息于沙泥底质的淡水水域。有上岸进行日光浴的习性。肉食性,以鱼、虾、软体动物等为主食,多夜间觅食。野生中华鳖寿命在60岁以上。中华鳖由于其成分含动物胶、角蛋白、维生素D及碘等,具有滋阴清热、平肝益肾、破结软坚及消淤功能,所以也是重要的中药成分。据《本草纲目》记载:鳖肉可治久痢、虚劳、脚气等病;鳖甲主治骨蒸劳热、阴虚风动、肝脾肿大和肝硬化等;鳖血外敷可治颜面神经麻痹、小儿疳积潮热,兑酒可治妇女血痨;鳖卵能治久泻久痢;鳖胆汁有治痔瘘等功效。鳖头干制入药称“鳖首”,可治脱肛、漏疮等。用活鳖、鳖甲或鳖甲胶做原料配制的中成药有二龙膏、乌鸡白风丸、化症回生丹、史国公酒、鳖甲煎丸等。目前,国内外对中华鳖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形态结构、生态生理、组织病理等[4],但迄今尚未见有关重金属离子对其存活影响的研究报道[5]。本文主要探究镉对于中华鳖体组成、抗氧化和血浆生化指标的影响。
1.材料与方法
1.1试验材料
养殖实验所选用的中华鳖稚鳖健康、大小均一,初始体重(28.33±0.04)g。
1.2试验日粮
试验分为6组,以“白鱼粉、DDGS、豆粕、大豆浓缩蛋白、鱼油、淀粉、二氢钙、预混料” 配制成等氮等能的配合饲料,试验日粮以白鱼粉、DDGS、豆粕、大豆浓缩蛋白为蛋白源,以鱼油为脂肪源,α淀粉为糖源。分组为:添加Cd2+(以无水CdCl2形式添加):0 、0.5 、2.0 、10.0 、50.0、100.0mg/kg,以一、二、三、四、五、六表示。饲料原料粉碎过80目筛,称重后将各原料逐级混合均匀,用绞肉机加工成软颗粒饲料,冷却后置于20℃冰箱低温保存备用。饲料组成及营养成分见表1
表1 饲料配方组成和营养成分
组别






白鱼粉
60
60
60
60
60
60
DDGS
4
4
4
4
4
4
豆粕
4
4
4
4
4
4
大豆浓缩蛋白
7
7
7
7
7
7
鱼油
1.2
1.2
1.2
1.2
1.2
1.2
α淀粉
21.1
21.1
21.1
21.1
21.1
21.1
二氢钙
1.4
1.4
1.4
1.4
1.4
1.4
预混料
1.3
1.3
1.3
1.3
1.3
1.3
营养组成 %
粗蛋白
46.8
46.8
46.8
46.8
46.8
46.8
粗脂肪
6.5
6.5
6.5
6.5
6.5
6.5
无氮浸出物
25.3
25.3
25.3
25.3
25.3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yxlw/dwyx/688.html

好棒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