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蹄叶炎的研究及中西医结合治疗

:蹄叶炎是蹄真皮的弥漫性,无菌性炎症,常发生于马的两前蹄,偶发于单蹄。该病不仅对马造成较大的伤害,也会给饲主造成经济损失。蹄叶炎可分为急性和慢性两类。本文就1例马的蹄叶炎的病因、临床症状、治疗方法等进行了研究,以期为兽医临床该病的治疗提供参考。
目录
摘要1
关键词1
Abstract1
Key words 1
前言1
1 材料与方法1
1.1材料1
1.2方法1
2 结果与分析2
2.1治疗2
2.2预后2
2.3病例分析2
3 讨论2
3.1马蹄叶炎2
3.2马蹄叶炎的病因2
3.3马蹄叶炎的症状3
3.4马蹄叶炎的诊断3
3.5马蹄叶炎的治疗3
致谢4
参考文献4
马蹄叶炎的研究及中西医结合治疗
引言
引言
材料与方法
材料
病例介绍:北京顺义区某马场,雌性12岁温血马。
主诉:该匹马从英国购回,已饲养5年,6个月前发现该马前左侧蹄部疼痛,饮水进食较正常,马场兽医随后进行治疗,治疗6个月无效后转到动物医院治疗。
方法
一般检查:马精神稍差,患肢不敢着地。视诊患肢蹄部肿胀明显,蹄匣边缘已破溃并有两个创孔,有脓性分泌物渗出并带有血丝。患马六柱栏保定,前肢提举触诊蹄壁敏感,体温38.7℃,其他未见异常。
结果与分析
治疗
创面清洁:患马进行六柱栏保定,前肢提举,切实固定,刷洗蹄部后,用双氧水冲洗清洁消毒创面,便于后续治疗。
药物治疗:
①用无菌生理盐水进一步冲洗患蹄创口及化脓腔,将坏死组织,脓性分泌物清理完成后,再次用生理盐水冲洗。用撒有头孢塞呋粉的无菌纱布条填塞创腔,并进行包扎。每日换药一次;
②肌肉注射安乃近20mL,每日一次;
③将如意1袋金黄散加入温水后混匀后,涂布于纱布,热敷于蹄部肿胀处,注意避开创面。每日2次。
预后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由于该患马蹄叶炎已转为慢性,治疗月余后未见明显好转,预后不良。
病例分析
马蹄叶炎应该及时治疗,否则急性易转为慢性,使治疗周期延长,导致马使役功能受到影响。该病例由于治疗不及时恰当,蹄叶炎由急性转为慢性,由于病程长,导致蹄部已脓肿破溃,此时若不及时采取必要的抗感染治疗措施,极有可能发生菌血症甚至是败血症,危及患马生命;发生蹄骨位置的改变或穿孔的患马,即使治愈,对蹄部功能也产生不可逆的损伤,影响马的行走。所以一旦发现支跛的患马,应及时检查马的蹄部,发现情况异常,一定要及早诊断,且确诊后要及时治疗。
讨论
马蹄叶炎
马蹄由表皮、真皮和皮下组织所构成,但蹄壁和蹄底没有皮下组织。马的蹄匣由蹄缘、蹄冠、蹄壁、蹄底及蹄叉的角质共同构成。在马蹄部表皮真皮层,即蹄骨和和蹄壁的血管层,有一个平行,薄片状的结构,该结构被称为马蹄叶[1]。
蹄叶炎是蹄壁真皮的弥漫性无菌性浆液性炎症,多发生于蹄尖壁的真皮,也发生于蹄侧壁和蹄踵壁的真皮[2]。该病常发生于马、骡等家畜的两前蹄或后蹄,偶发于单蹄[3]。临床症状包括蹄部逐渐失去行动能力,蹄部脉搏增加,和蹄部温度的上升。如果病情继续恶化,结果可能会导致蹄底部蹄骨的穿孔以及蹄匣的脱落。
马蹄叶炎病因
遗传因素 抗胰岛素性的马即使在减少饲喂后也很容易导致不正常的脂肪堆积,代谢紊乱及蹄叶炎。
内毒素 马采食过多精料,消化道集聚过多碳水化合物,由于前肠无法消化所有的碳水化合物,导致后肠碳水化合物过多,并在盲肠发酵。导致乳酸细菌扩散和酸度的增加,导致肠道通透性增加,过多的内毒素和外毒素吸收入血,诱发蹄叶炎。
氮化物过高 草食动物具备处理正常水平内饲料中潜在的有毒非蛋白氮化合物的能力。如果体内的有毒非蛋白氮化合物含量急速上升,例如在春天施过肥的牧场放牧,若马进食过多,使得体内含氮物过多,氨氮的代谢过程超负荷,进而导致马的肝功能和毒代谢失衡,引发蹄叶炎。
某些疾病 严重的马疝痛会释放内毒素到血液中,这也会继发蹄叶炎。母马胎衣不下是引起母马蹄叶炎的一个主要原因。全身性感染,尤其是由细菌引起感染,会导致释放到血液中的内毒素浓度过高,引发蹄叶炎。老马和小马驹常见的库兴氏症候群也易引发蹄叶炎。
过度劳役或负重 过度使役或在坚硬的地面上长期站立,可能会使马蹄部受损进而引发蹄叶炎。当有一肢发生严重疾患,则会对侧肢行代偿,该侧肢长时期、持续性担负体重,势必会因过劳受损,引发蹄叶炎。
缺乏运动 马下肢的血液循环量取决于马的运动。单纯的缺乏运动,会导致下肢血液循环不畅而缺氧,进而引发蹄叶炎 [4]。
马蹄叶炎的症状
蹄叶炎可分为料伤型、走伤型。
料伤型 过食谷物及精料的马,大约在采食过多的精料之后的36~40 h,才会出现反应。患马精神沉郁,站立不稳,运步拘急,两前肢或四肢同时发病。四肢发病时,两后肢比较严重,站立时头颈下降,前肢后踏,体躯前倾,两后肢稍前伸,行走时腹部向上收紧,弓腰,呈“五攒痛”姿势,触诊蹄部,两后肢蹄温升高,用蹄钳压蹄壁有明显的疼痛反应。料伤型病马除了有跛行的症状外,还有明显的消化紊乱,拉稀,稀便内含有气泡且酸臭,个别疼痛剧烈者则四肢颤栗,出汗,口色鲜红,脉数 [5]。
走伤型 相比于料伤型的马,走伤型的马一般没有消化系统紊乱的症状,食欲也无明显变化,全身症状也不明显。病蹄蹄温升高,明显充血,用蹄钳按压蹄壁有反应 [5]。较常发生于两前肢。
马蹄叶炎的诊断
一般检查 可从问诊、视诊、触诊、听诊这几个方面入手,首先可询问病马近日的饲料饲喂情况和运动情况,然后通过观察病马的站立和运动的姿势,初步判定病马的患肢的跛行程度。然后通过触诊感觉患处是否肿胀发热,听诊患马呼吸是否急促,是否因患处疼痛而发出嘶鸣。
实验室检查 血液学检查,血球压积可达39,白细胞总数上升,在12×109/L以上,白细胞分类也有变化,嗜中性白细胞明显增加,淋巴细胞的比例降低 [6],病初嗜伊红细胞亦减少,血沉加速,血象左移 [7]。生化检查可见血清谷草转氨酶、血清乳酸脱氢酶、总胆红素升高。血清蛋白总量在6.77.6mg/100mL,白蛋白和球蛋白比例为 0.590.98 [7]。
X线检查 可发现蹄组织部位距正常时的第二、第三指(趾)节骨更近。蹄叶分离的部位往往在第三指(趾)节骨背面和蹄背侧壁之间形成血肿或气囊 [8]。有时也可见蹄骨骨质疏松 [7]。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yxlw/dwyx/872.html

好棒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