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皖东牛维持净能和生产净能评价试验

为了剖析皖东牛的净能利用率,在自由采食与限饲的不同采食水平下,进行消化代谢和呼吸测热试验。选取12头体况良好、体重相近(325.14±9.81kg)皖东牛,采用单因素试验设计,设计三个不同采食水平分别为60%、80%限饲水平以及自由采食水平(AL)。试验期总共17d,预饲期14d,正试期3d。正试期对各试验牛进行消化代谢试验和呼吸代谢试验。试验结果表明皖东牛的日增重随采食水平提高而显著增加(P<0.01);而皖东牛对日粮的DM、OM、CP、NDF和ADF的表观消化率随采食水平的提高呈现下降的趋势,采食水平越低表观消化率越高(P<0.01);皖东牛的总能消化率(DE/GE)和总能代谢率(ME/GE)均为60%限饲组最高,自由采食组(AL)组最低,而消化能代谢率(DE/ME)各组之间差异不显著(P>0.05)。皖东牛代谢产热量的对数(Log10HP)与代谢能采食量(MEI)之间极显著相关(r2=0.84,P<0.001),回归方程为Log10HP(kJ/kg0.75.d)=0.0005MEI(kJ/kg 0.75.d)+ 2.418。其用于维持的净能需要量为NEm =261.82 kJ/kg0.75.d,代谢能维持需要量为MEm=430.05kJ/kg0.75.d。皖东牛生长净能(NEg)与代谢能采食量(MEI)之间也存在着极显著的线性关系(r2=0.817,P=0.002),NEg(kJ/kg 0.75.d)=0.481MEI(kJ/kg 0.75.d)- 181.045。结论降低采食水平能提高皖东牛对日粮能量的消化率和代谢率,皖东牛代谢能用于维持的效率为km=0.61,用于生长的效率为kg=0.48。
目录
摘要1
关键词1
Abstract1
Key Words1
引言2
1材料与方法2
1.1 试验时间和地点2
1.2 实验分组 2
1.3 实验日粮3
1.4 饲养管理3
1.5 测定指标与仪器4
1.6 统计分析4
2. 实验分析4
2.1 采食水平对皖东牛生产性能的影响4
2.2 采食水平对皖东牛养分利用率的影响4
2.3 采食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水平对皖东牛能量代谢规律的影响5
讨论7
3.1 采食水平对皖东牛生产性能的影响7
3.2 采食水平对皖东牛养分利用率的影响7
3.2.1 干物质、有机物与粗蛋白表观消化率7
3.2.2 NDF和ADF表观消化率7
3.3 采食水平对皖东牛能量代谢规律的影响7
4. 结论 8
致谢8
参考文献9
表1.试验日粮组成及营养水平3
表2.不同饲喂水平对生长期皖东牛生产性能的影响4
表3.不同饲喂水平对生长期皖东牛养分物质利用率的影响4
表4.不同饲喂水平对生长期皖东牛能量代谢规律的影响5
图1.生长期皖东牛代谢能采食量(MEI)与产热量对数值(Log10HP)之间的线性关系6
图2.生长期皖东牛代谢能采食量(MEI)和生长净能(NEg)之间的线性关系6
关于皖东牛维持净能和生产净能评价试验
引言
皖东黄牛主要分布于安徽省凤阳、明光、来安、定远等皖东丘陵地区。该品种体型较大(成年公牛平均体高128.59cm,体重522.22kg;母牛平均体高118.54cm,体重374.15kg),性情温和,具有耐粗饲、适应性和抗病力强等优点,是优良的地方品种,在优质肉牛生产中具有较高的开发利用价值。该品种于2012年通过安徽省级鉴定,并于2015年3月入选国家畜禽种质资源库,跻身国家级黄牛品种名录。近年来,国内学者先后对利×鲁杂交牛[1,2]、生长水牛[3]、夏南牛[4]、锦江黄牛[5]、湘中牛[6]的能量代谢规律和需要量就行了研究,得到了相关的能量需要参数,而关于皖东黄牛能量代谢的研究鲜有报道。Hotovy等研究表明不同的肉牛品种之间,能量维持需要存在差异,变化范围在10%~30%之间,种内存在较大的差异。因此,有必要开展皖东黄牛生长期能量需要方面的研究。
能量作为动物营养中最重要的营养元素,也是配置日粮的基础参数。饲料能量主要来源于碳水化合物、蛋白质和脂肪,这三种主要养分经采食和消化吸收进入体内,经过糖酵解、三羧酸循环或氧化磷酸化等过程释放出能量,并且最终以ATP的形式供应机体需要。此外碳水化合物还能在瘤胃内发酵产生挥发性脂肪酸(VFA),并作为能量来源被反刍动物吸收。反刍动物体内,能量的转化与物质代谢密切相关。
在反刍家畜的能量需要量研究方面,国内外已经有很多学者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工作,并且取得了一定的研究成果。目前国内外对能量代谢的研究主要有消化代谢法、呼吸测热法、比较屠宰法、生长反应法[12]等。本研究通过饲养实验与呼吸测热实验相结合的方法,就皖东牛不同采食水平能量代谢规律与需要量进行研究,旨在为改善皖东牛日粮配制,以充分促进其生产性能,为科学地饲养皖东牛提供数据支持和参考依据。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动物及饲养管理
试验选取体型基本一致、健康状况良好、体重相近(325.14±9.81kg)的皖东黄牛12头随机分为3组,每组4头。试验牛栓系饲养,逐头饲喂,每日分别于08: 00和15: 00投喂两次日粮,自由饮水。
1.2 试验设计及试验日粮
三种日粮不同采食水平分别为60%限饲水平、80%限饲水平以及自由采食水平(AL)饲喂试验牛。试验期总共17d,其中的预饲期14d,正试期3d,正试期间进行消化代谢和呼吸代谢试验。试验日粮由精料和粗料组成,粗料为全株青贮玉米,精料为自配的精料混合料,具体组成及营养水平见表1。
表1.试验日粮的组成及其营养水平
项目

原料组成(DM,%)
青贮玉米
62.50
玉米
22.50
豆粕
11.25
小苏打
1.50
预混料*
0.75
食盐
1.50
合计
100.00
化学组成及营养水平
DM
45.00
GE (MJ/kg DM)
17.18
CP
13.58
EE
5.80
NDF
37.67
ADF
23.03
Ash
6.76
Ca
0.99
P
0.53
注*:预混料(1Kg):石粉320g,磷酸氢钙150g,盐200g,碳酸氢钠200g,
氧化镁30g,肉牛多维7g,莫能霉素0.8g,复合微量元素50g,甜味剂6g,
沸石粉36.2g。
1.3 饲养管理
试验牛采用拴系饲养,每头牛饲养在单独区域内,互相不影响。每天清洁牛舍,保证牛舍地面上没有多余粪便干扰实验期采样。于78月进行预实验,预试期内每天饲喂两次,自由饮水,每次详细记录实验牛的采食量,确定适宜的饲喂量。每天清理牛舍中粪便。910月正式试验,试验总共17天,其中预饲两周,正试期3天。每天分别于9:00和16:00饲喂两次,自由饮水。
进行产热量测定前,首先用氮气校正法对该呼吸测热装置进行气密性和稳定性检测,并将整个系统加以检验和校正[14]。经测定该系统的校正系数:0.94。呼吸测热时试验牛处于站立状态,每次呼吸测热20 min,排气量约为130 L/min。测热前先将待测牛牵进呼吸测热小室,待待测牛习惯后于安静状态下测定产热量及甲烷能。
1.4 样品采集与处理
实验期每天精确记录每头实验牛的采食量,采集饲料和剩料样本,烘干后装袋以备分析测定总能、干物质、有机物、粗蛋白、中性洗涤纤维、酸性洗涤纤维等营养成分。采用全收粪尿法收集每头实验牛的粪尿,并准确记录每头牛排出粪量,按10%取样,用稀硫酸处理后烘干以备测定;用盛有100mL 10%稀硫酸的塑料桶收集尿样,记录每天尿液体积,按10%取样,将尿样冷冻保存以备后续测定总能和氮。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yxlw/dwyx/757.html

好棒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