饲料中添加溶菌酶对湖羊生产性能的影响

本试验旨在通过饲养试验研究饲料中添加溶菌酶对湖羊生产性能及养分消化率的影响。试验选用初始体重为22±2 kg的24只湖羊,随机分为两个组。整个试验分为两个阶段,每个阶段6周。处理组第一阶段每只羊添加100 mg/d溶菌酶,第二阶段添加500 mg/d溶菌酶。结果显示溶菌酶对日采食量(阶段11130 vs. 1150 g/d, SEM=9.19, P=0.18;阶段21224 vs. 1248 g/d, SEM=9.26, P=0.11)、日增重(阶段1179.3 vs. 178.1 g/d, SEM=7.24, P=0.91;阶段2140.1 vs. 144.9 g/d, SEM=3.18, P=0.32)、饲料转化率(阶段116.1 vs. 15.7 %, SEM=0.59, P=0.64;阶段211.4 vs. 11.7 %, SEM=0.28, P=0.52)、干物质消化率(阶段169.6 vs. 68.6 %, SEM=0.94, P=0.35;阶段263.9 vs. 62.9 %, SEM=0.63, P=0.32)均无显著影响。结论添加100 mg/d和500 mg/d溶菌酶没有影响湖羊生产性能和消化率。
目录
摘要1
关键词1
Abstract1
Key words1
引言1
1材料与方法2
1.1试验材料 2
1.2试验设计 3
1.3样品采集与分析3
1.3.1饲料和粪便样品采集、制备及分析3
1.3.2采食量和日增重3
1.3.3干物质含量3
1.3.4 粗蛋白含量3
1.3.5中性洗涤纤维含量3
1.3.6 酸性洗涤纤维含量4
1.3.7 粗灰分含量4
1.3.8 酸不溶灰分含量4
1.4数据处理4
2结果与分析4
2.1采食量、日增重和饲料转化率随时间变化的关系4
2.2饲料中添加溶菌酶对养分消化率的影响6
3讨论7
4结论7
致谢8
参考文献8
饲料中添加溶菌酶对湖羊生产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性能的影响
引言
我国是畜牧业大国,在反刍动物瘤胃代谢过程中,大约有2% 15%的饲料能量以甲烷的形式被损失掉,而甲烷是仅次于CO2的第二大温室气体,反刍动物甲烷的排放不仅影响环境,而且会造成饲料能量的损失[1],同时反刍动物生产上为了追求高产而滥用抗生素,造成药物残留、耐药性的产生,给人类健康以及生存环境带来不利影响[2]。因此,寻找抗生素替代物、改善反刍动物瘤胃消化代谢、提高动物的生产性能和饲料利用率已经成为目前主要的研究课题。
溶菌酶(Lysozyme)作为动物体内本身存在的非特异性免疫因子对革兰氏阳性菌有抗菌作用,而对无细胞壁的动物细胞无影响,而且其广泛存在于鸟类和家禽的蛋清中,亦存在于哺乳动物的体液、体液、尿液、胎盘和血浆中,是理想的饲用抗生素替代品,溶菌酶已被许多国家应用于食品及饲料添加剂领域[3]。在动物生产上,溶菌酶多报道于猪、家禽的生产中。仔猪饲喂溶菌酶,腹泻率显著降低,对引起腹泻的埃希氏大肠杆菌和轮状病毒有较强的抑制作用[4]。在肉兔饲料中添加溶菌酶可以显著提高肉兔的日增重和饲料转化率[5],在家禽饲料中添加溶菌酶可提高家禽的生长速度,增强动物的抗病能力,提高产蛋率等等作用[6]。溶菌酶也可用来治疗奶牛子宫内膜炎,对子宫内膜炎的治愈率明显高于金霉素[7]。但是关于溶菌酶在反刍动物的生产性能和消化率上的研究甚少。
溶菌酶本身是一种天然蛋白质,无毒性,是一种安全性高的饲料添加剂。溶菌酶可促进饲料中营养物质的消化、吸收利用,提高饲料的转化率,最大限度地提高饲料原料的利用率[8]。因此本项目旨在探索溶菌酶对湖羊生产性能的影响,为以后的研究以及生产的应用提供理论参考依据。
1材料与方法
1.1试验材料
试验用湖羊在上海市永辉羊业有限公司饲养。基础日粮配方及主要养分含量(干物质基础)见表1。
表1. 基础日粮配方及主要养分含量(干物质基础)
原料
含量(%)
主要养分
含量(%)
玉米青贮
22.0
干物质
43.3
羊草
24.0
粗蛋白
15.7
啤酒糟
7.0
中性洗涤纤维
39.6
玉米
22.0
酸性洗涤纤维
24.6
大麦
6.0
粗脂肪
3.7
豆粕
12.0
灰分
9.6
麸皮
3.0

0.87
碳酸钙
1.0

0.51
磷酸氢钙
0.5
小苏打
1.0

1.0
预混料
0.5
注:1. 预混料为每千克干物质提供:维生素A :132万IU;维生素D3 :26.4万IU;维生素E 7200IU;铜 4800mg;钴73mg;碘144mg;锰 6480mg;锌 9600mg;硒84mg;铁 6480mg;镁7920mg
1.2试验设计
选取24只健康公湖羊(22±2 kg),按照随机区组设计和同栏大小相近原则,根据体重分为2个组,组C(对照组)和组L(添加溶菌酶组),每个组4个重复,每个重复3只羊。
试验共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为06周,第0周为适应期,组C饲喂基础日粮,组L在基础日粮中添加100mg/天/羊的溶菌酶;第二阶段为712周,组C日粮不变,组L添加500mg/天/羊的溶菌酶。每天饲喂两次(08:00和17:00),自由采食,自由饮水。
1.3 样品采集与分析
1.3.1 饲料和粪便样品采集、制备及分析
试验开始后每两周采集一次饲料样品, 20℃保存。第6周57天和第12周57天,使用点收样法采集粪样,20℃保存。试验结束后饲料样和粪样65℃烘干制成风干样品,并过40目筛粉碎,按常规方法测定饲料样品和粪样中的干物质、粗蛋白、中性洗涤纤维、酸性洗涤纤维、粗灰分、酸不溶灰分含量。有机物计算方法为有机物(%)=100-水分含量(%)-粗灰分含量(%)。养分消化率根据内源指示剂(酸不溶灰分)法来计算,计算公式为某养分表观消化率(%)=100100 ×饲料中指示剂含量(%)粪中指示剂含量(%)×粪中营养成分含量(%)饲料中营养成分含量%。
1.3.2 采食量和日增重
试验期开始后每两周连续五天(9~14天)准确测定采食量。日采食量的计算方法为当天饲喂总量减去第二天早晨饲喂前剩余饲料量。
试验期开始后每两周连续两天(13~14天)测定各组湖羊体重变化,按公式计算平均日增重:(末期体重初始体重)/时间间隔。
1.3.3 干物质含量
样品中干物质含量的测定采用GB/T 64352014中描述的方法进行测定。将洁净的称量瓶放入105 ℃烘箱中烘干1 h,然后取出于干燥器中冷却至室温,称量其质量,重复至两次称重差值小于0.0005 g 为恒重。称取两份平行试样于称量瓶中,每份25 g(含水量0.1 g以上,样厚4 mm以下),记录数据。取下称量瓶盖并将盛有样品的称量瓶于105 ℃烘箱中烘干3 h(烘箱温度达105 ℃开始计时),盖上称量瓶盖并取出,放入干燥器中冷却至室温。称量其质量,至两次质量差<0.002 g,记录数据。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yxlw/dwyx/684.html

好棒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