奶产业链相关分析及展望

本课题从牛奶产量、乳制品产量、乳制品市场份额和消费者的消费趋势等方面对2008~2014年江苏省奶业生产情况进行现状回顾,分析奶产业链中各利益主体在原料奶供给、乳制品加工、乳制品消费层面的市场结构变动和绩效变化,并对奶产业链的终端产品—鲜奶价格进行趋势分析及预测,提出江苏省奶业今后时期的发展建议并进行展望。
目录
摘要 1
关键词 1
Abstract 1
Key words 1
1 研究数据与研究方法 2
1.1 研究数据 2
1.2 研究方法 2
1.2.1 SCP 分析方法 2
1.2.2 市场绩效的分析方法 3
1.2.3 X12季节调整法 3
1.2.4 HP(HodrickPrescott)滤波法 4
2 江苏省奶产业链现状及相关概念介绍 4
2.1 奶产业链概念及运营结构介绍 4
2.1.1 原料奶运营模式介绍 4
2.1.2 生产、销售运营流程介绍 5
2.2 江苏省原料奶生产结构现状 5
2.3 乳品制造业的市场结构现状 6
2.3.1 产业生命周期 6
2.3.2 产品差异化 7
2.3.3 品牌及价格差异化 7
2.4 乳品市场消费结构现状 7
3 乳业产业链绩效分析 8
3.1 原奶生产阶段成本及利润分析 8
3.1.1 原料奶生产成本构成分析 8
3.1.2 大中规模的成本收益分析 9
3.2 乳品制造业的市场行为及绩效分析 10
3.2.1 乳品制造业的市场行为 10
3.2.2 乳品制造业的绩效分析 10
3.3 鲜奶销售价格波动规律与趋势预测 11
3.3.1 X12季节调整法 11
3.3.2 HP滤波法 13
4 讨论及建议 14
4.1 研究讨论 14
4.2 政策建议 15
4.2.1 关于法律和政策的建议 15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4.2.2 关于江苏省乳制品加工企业的建议 15
4.2.3 对江苏省乳业未来的展望 15
致谢 16
参考文献 16
2008~2014年江苏省奶产业链相关分析与展望
引言
引言
奶产业链是一条由原料奶生产、乳制品加工、乳制品消费三个主要环节组成的产业带,它经济规模大,包含奶牛养殖户、包装材料供应商、乳制品企业、消费者利益主体。奶业对其他产业有极大的波动作用,对国民经济也具有很强的带动作用,其生产、加工、销售与国民经济许多部门都息息相关,奶产业链生产方面涉及畜牧业、农业等行业,加工方面涉及包装材料、加工制造等行业,奶产业链实质上是一个把工业、商业和农业紧密结合起来的产业,是改善国人食物结构的优先领域。自1998年后的十年中,中国乳业保持着年平均20%的增长率,人均消费奶量业迅速提升,2007年达27.9公斤,相较1998年增长了22.3公斤,中国从此成为了世界乳业发展最迅速的地区之一,产奶总量翻了两番,并成为仅次于印度、美国的全球第三大牛奶生产大国[1]。江苏省于2006年率先提出“每人每天一斤奶”的目标,并且一直坚持“消费引导生产、两头带动中间”的发展策略,对奶业的发展提供了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奶业作为江苏省农业的新兴产业,近年来运行状态良好、对农民增收明显,成为增幅最大的产业之一。截至2014年,江苏省原料奶产量60.7万吨,同比增长1.34%,全省共有48家乳品加工企业,乳制品产量141.95万吨,同08年相比增长75.5%。
虽然乳业得到飞速发展,但安全问题也日渐频发,尤其是2008年中国的婴幼儿配方奶粉事件,经国家质检总局进行抽检,全国分别有22家企业69批次产品检出了含量不同的三聚氰胺,知名乳品企业无一幸免[1]。同中国其他省份一样,此次质量安全问题给江苏省牛奶产业带来巨大波动,严重扰乱了产业的有序发展,使产业链的问题相继暴露。江苏省虽然不是畜牧大省,但在长三角地区相对而言是奶牛数量较多的省份[2],2014年江苏省生产牛奶约60.7万吨,加工乳制品约140万吨,原料奶有很大的需求,因此从理论上来说,杀牛、倒奶现象应该根本不存在,但从2014年底开始,继河北、内蒙古等畜牧大省等地有养殖户倒奶杀牛后,连江苏、广东等南方非畜牧大省也出现了倒奶杀牛的现象[3],可见江苏省奶产业链问题严重,奶产业链中各利益主体均为使利益最大化而相互博弈,但在此过程中受到成本与竞争的双重压力,如果乳品加工企业销售价格波动,企业为压低成本而将压力转至奶牛养殖户,使养殖户利益削减并恶性竞争,出现杀牛倒奶现象,奶产业链利益分享的不合理性非常突出,严重影响了牛奶产业的稳定性,奶产业链急需奶农、奶站、加工企业、超市等产业链环节的相互协调和优化。
近年来国内关于乳业的生产、加工、消费、贸易、产业集群等方面的研究文献较多,但对奶业产业链运营模式进行分析的文献并不多见,,尤其对非畜牧大省江苏的乳业产业链上下游博弈的系统分析极为缺乏。本文将以产业组织理论、产业链相关理论等为理论依据,运用产业组织分析方法(结构—行为—绩效SCP分析范式)、经济学绩效分析法和HP滤波分析法等, ,围绕原料奶生产、乳品制造和乳品消费这三个主要环节,对江苏省2008~2014年乳业发展现状、结构与绩效,进而得出决定江苏乳业产业链利润分布现状的主要原因,同时对奶产业链的终端产品——鲜奶的价格进行趋势分析及预测,有利于优化江苏省奶产业链结构,为调控江苏省鲜奶价格提供新思路和理论基础 。
研究数据与研究方法
研究数据
本次研究通过调查《中国奶业年鉴》(2009~2013)、中国统计摘要(2008~2013)《全国农产品成本收益资料汇编》(2009~2014)、官方互联网(中国奶业协会信息网、江苏省统计局等)以及相关新闻报道,搜集江苏省乳业概况数据:包括原奶产量、乳制品产量、终端乳制品产量、市场消费比例,生鲜乳收购价格、鲜奶销售价格月度数据等。研究框架如图1。
研究方法
本文的研究框架如图1,奶产业链整体分析方法主要采取产业组织理论的主流方法,即SCP分析方法进行研究,其中乳制品产业的绩效采用收益率和勒纳指数来分析。鲜奶预测中首先采用X12季节调整法进行调整,再利用HP滤波分析法分解出价格的长趋势成分,从而得到2008~2014年鲜奶销售价格的周期及循环序列。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yxlw/dwyx/655.html

好棒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