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温度ph乙酸缓冲液对甘露聚糖酶水解玉米与豆粕的影响
本试验探究在不同温度与不同pH的条件对甘露聚糖酶水解玉米与豆粕效果的影响。试验采用不同pH(3.6、4.2、4.8、5.4)的乙酸缓冲溶液作为底液,在不同温度(37.5℃、50℃、65℃)下对该酶的水解效果进行探究,并探究热处理对酶活性的影响。本设计采用还原糖法(DNS法)制作甘露糖含量的标准曲线,并对水解底物所产生甘露糖的量进行测定。结果表明,温度、pH的改变和对酶的热处理对于甘露聚糖酶水解玉米的效果影响显著(P<0.05),温度的改变和对酶的热处理对于甘露聚糖酶水解豆粕的效果影响显著(P<0.05),pH的改变对于甘露聚糖酶水解豆粕的效果影响不显著(P>0.05)。甘露聚糖酶对玉米或豆粕的水解效果在50℃和pH值为4.8时最佳。
目录
摘要1
关键词1
Abstract1
Key words1
引言1
1材料与方法2
1.1材料与试剂 2
1.2主要实验仪器2
1.3溶液的配制 2
1.3.1 DNS的配制2
1.3.2不同pH的乙酸缓冲液的配制2
1.3.3甘露聚糖酶酶液的配制2
1.4 酶活力测定 2
1.4.1水解得甘露糖的测定方法3
1.4.2甘露糖标准曲线的绘制3
1.4.3 甘露糖量的测定3
1.5试验方法3
1.5.1不同温度对甘露聚糖酶水解玉米和豆粕中甘露聚糖的影响3
1.5.2 不同pH对甘露聚糖酶水解玉米和豆粕中甘露聚糖的影响3
1.5.3热处理甘露聚糖酶对酶解玉米和豆粕中甘露聚糖的影3
1.6数据处理与统计分析3
2 结果与分析 3
2.1 温度对甘露聚糖酶水解玉米的影响3
2.2 温度对甘露聚糖酶水解豆粕的影响4
2.3 pH对甘露聚糖酶水解玉米的影响4
2.4 pH对甘露聚糖酶水解豆粕的影响4
2.5热处理甘露聚糖酶对水解玉米的影响4
2 .6热处理甘露聚糖酶对水解豆粕的影响4
3讨 论4
3.1不同反应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温度对甘露聚糖酶水解玉米(或豆粕)的影响5
3.2 不同pH对甘露聚糖酶水解玉米(或豆粕)的影响5
3.3热处理对甘露聚糖酶活性的影响 5
3.2热处理对甘露聚糖酶5
致谢6
参考文献6
表1温度对甘露聚糖酶水解玉米效果的影响4
表2温度对甘露聚糖酶水解豆粕效果的影响4
表3 pH对甘露聚糖酶水解玉米效果的影响4
表4 pH对甘露聚糖酶水解豆粕效果的影响4
表5热处理甘露聚糖酶对水解玉米效果的影响4
表6热处理甘露聚糖酶对水解豆粕效果的影响4
不同温度、pH乙酸缓冲液对甘露聚糖酶水解玉米与豆粕效果研究
引言
引言
β甘露聚糖酶(βmannanase)是一种能够水解内含β1, 4甘露糖苷键的甘露聚糖的内切性水解酶[1],其主要的水解产物为一些单糖或二糖等低聚糖[2]。甘露聚糖酶水解甘露聚糖,所得到的甘露糖有着促进肠道有益微生物生长、提高饲料的能量利用率、提高饲料报酬等有益功效。豆粕是很多饲料原料中β甘露聚糖含量最多的一种原料,含量大约在1.4%~1.5%左右,而豆粕的能量利用率往往不是非常理想,这有可能与豆粕中所含有的较多β甘露聚糖有非常大的关系[3]。同时也有一些研究表明,在玉米豆粕型日粮中添加β甘露聚糖酶,可以显著提高肉鸡的免疫性能,降低其肠道的酸碱度,抑制大肠杆菌数量,同时增加乳酸菌等有益菌类的数量[4] 。由此可见,探究甘露聚糖酶对玉米和豆粕的水解效果对实际生产有着重要的意义。
在实际饲料生产之中,常常用到制粒、发酵等工艺。这些加工过程通常会在一些特殊的温度下工作,例如在吴定与高爱琴[56]的豆粕发酵研究分别处于39℃与40℃,而杨玉芬[7] 等的研究表明豆粕的最适发酵温度为35℃。同时常规饲料制粒工艺中,温度一般都高于60℃。所以本试验选取37.5℃、50℃、65℃三个温度下进行探究。而在不同的pH值下,甘露聚糖酶的活性也有很大差距,在黄辉[8]的研究中,当pH在4.5~7之间时β甘露聚糖酶能保持较高的活性并且具有较好的稳定性,成莉凤[9]研究时发现甘露聚糖酶的最适pH为5.5;庄童琳[10]却发现最适pH为5。所以在pH的选择上,选取了3.6、4.2、4.8、5.4四个pH值作为试验选择。
在已有的实验研究中,大部分的研究集中于甘露聚糖酶的活性测定、甘露聚糖酶对于魔芋精粉与混合饲料的水解效果。而对于甘露聚糖酶对单一饲料原料水解效果这一方面的已有研究较少,并且玉米与豆粕在各类型饲料当中的用量很大,所以本试验着眼于探究甘露聚糖酶对玉米和豆粕在不同条件的水解效果规律,能够为饲料的加工生产提供一定的借鉴意义。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与试剂
甘露聚糖酶 (含载体,固体粉末)、玉米、豆粕(饲用级)、3,5二硝基水杨酸(DNS)、D甘露糖、四水酒石酸钾钠、结晶苯酚、无水亚硫酸钠(AR)、冰醋酸(AR)、无水乙酸钠(AR)、氢氧化钠(AR)等。
1.2 主要试验仪器
分光光度计(SHIMADZU,UV2550);电热恒温鼓风干燥箱(海声达,DHG06200B);电子分析天平(北京赛多利斯,BS224S);恒温摇床水浴锅(Crystal,SY2230);pH计(上海梅特勒托利多,WalkLAB pH60);漩涡混合器(SI,Genie2);低速冷冻离心机(Beckman,J6M);量筒;烧杯;容量瓶;计时器等
1.3 试剂的配制
1.3.1 不同pH的乙酸缓冲液的配制
A液:使用量筒量取11.4mL冰醋酸加蒸馏水溶解于烧杯中,移入1000 mL容量瓶中定容,得到0.2 mol/L的HAC溶液。
B液:使用电子天平称取27.2 g无水乙酸钠溶解于烧杯中,移入1000 mL容量瓶中定容,配得0.2 mol/L的NaAC溶液。
将A液和B液按照一定的比例配制成pH为3.6、4.2、4.8、5.4的乙酸缓冲液各1000 mL,并用pH计精确矫正。
1.3.2 DNS溶液的配制
称取3,5二硝基水杨酸3.15 g(AR),加蒸馏水500 mL,搅拌5 s,水浴至45 ℃。然后逐步加入100 mL20%的氢氧化钠溶液,同时不断搅拌,直到溶液清澈透明。再逐步加入四水酒石酸钾钠91.0 g、苯酚和无水亚硫酸钠各2.50g。继续在45℃的水浴下加热,同时不断补蒸馏水300 mL,持续搅拌,直到加入的物质完全溶解为止。冷却至室温后,用去离子水定容至1000 mL。用烧结玻璃过滤器进行过滤,而后取滤液储存在棕色瓶中,避光保存,室温下一周后使用[11]。
目录
摘要1
关键词1
Abstract1
Key words1
引言1
1材料与方法2
1.1材料与试剂 2
1.2主要实验仪器2
1.3溶液的配制 2
1.3.1 DNS的配制2
1.3.2不同pH的乙酸缓冲液的配制2
1.3.3甘露聚糖酶酶液的配制2
1.4 酶活力测定 2
1.4.1水解得甘露糖的测定方法3
1.4.2甘露糖标准曲线的绘制3
1.4.3 甘露糖量的测定3
1.5试验方法3
1.5.1不同温度对甘露聚糖酶水解玉米和豆粕中甘露聚糖的影响3
1.5.2 不同pH对甘露聚糖酶水解玉米和豆粕中甘露聚糖的影响3
1.5.3热处理甘露聚糖酶对酶解玉米和豆粕中甘露聚糖的影3
1.6数据处理与统计分析3
2 结果与分析 3
2.1 温度对甘露聚糖酶水解玉米的影响3
2.2 温度对甘露聚糖酶水解豆粕的影响4
2.3 pH对甘露聚糖酶水解玉米的影响4
2.4 pH对甘露聚糖酶水解豆粕的影响4
2.5热处理甘露聚糖酶对水解玉米的影响4
2 .6热处理甘露聚糖酶对水解豆粕的影响4
3讨 论4
3.1不同反应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温度对甘露聚糖酶水解玉米(或豆粕)的影响5
3.2 不同pH对甘露聚糖酶水解玉米(或豆粕)的影响5
3.3热处理对甘露聚糖酶活性的影响 5
3.2热处理对甘露聚糖酶5
致谢6
参考文献6
表1温度对甘露聚糖酶水解玉米效果的影响4
表2温度对甘露聚糖酶水解豆粕效果的影响4
表3 pH对甘露聚糖酶水解玉米效果的影响4
表4 pH对甘露聚糖酶水解豆粕效果的影响4
表5热处理甘露聚糖酶对水解玉米效果的影响4
表6热处理甘露聚糖酶对水解豆粕效果的影响4
不同温度、pH乙酸缓冲液对甘露聚糖酶水解玉米与豆粕效果研究
引言
引言
β甘露聚糖酶(βmannanase)是一种能够水解内含β1, 4甘露糖苷键的甘露聚糖的内切性水解酶[1],其主要的水解产物为一些单糖或二糖等低聚糖[2]。甘露聚糖酶水解甘露聚糖,所得到的甘露糖有着促进肠道有益微生物生长、提高饲料的能量利用率、提高饲料报酬等有益功效。豆粕是很多饲料原料中β甘露聚糖含量最多的一种原料,含量大约在1.4%~1.5%左右,而豆粕的能量利用率往往不是非常理想,这有可能与豆粕中所含有的较多β甘露聚糖有非常大的关系[3]。同时也有一些研究表明,在玉米豆粕型日粮中添加β甘露聚糖酶,可以显著提高肉鸡的免疫性能,降低其肠道的酸碱度,抑制大肠杆菌数量,同时增加乳酸菌等有益菌类的数量[4] 。由此可见,探究甘露聚糖酶对玉米和豆粕的水解效果对实际生产有着重要的意义。
在实际饲料生产之中,常常用到制粒、发酵等工艺。这些加工过程通常会在一些特殊的温度下工作,例如在吴定与高爱琴[56]的豆粕发酵研究分别处于39℃与40℃,而杨玉芬[7] 等的研究表明豆粕的最适发酵温度为35℃。同时常规饲料制粒工艺中,温度一般都高于60℃。所以本试验选取37.5℃、50℃、65℃三个温度下进行探究。而在不同的pH值下,甘露聚糖酶的活性也有很大差距,在黄辉[8]的研究中,当pH在4.5~7之间时β甘露聚糖酶能保持较高的活性并且具有较好的稳定性,成莉凤[9]研究时发现甘露聚糖酶的最适pH为5.5;庄童琳[10]却发现最适pH为5。所以在pH的选择上,选取了3.6、4.2、4.8、5.4四个pH值作为试验选择。
在已有的实验研究中,大部分的研究集中于甘露聚糖酶的活性测定、甘露聚糖酶对于魔芋精粉与混合饲料的水解效果。而对于甘露聚糖酶对单一饲料原料水解效果这一方面的已有研究较少,并且玉米与豆粕在各类型饲料当中的用量很大,所以本试验着眼于探究甘露聚糖酶对玉米和豆粕在不同条件的水解效果规律,能够为饲料的加工生产提供一定的借鉴意义。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与试剂
甘露聚糖酶 (含载体,固体粉末)、玉米、豆粕(饲用级)、3,5二硝基水杨酸(DNS)、D甘露糖、四水酒石酸钾钠、结晶苯酚、无水亚硫酸钠(AR)、冰醋酸(AR)、无水乙酸钠(AR)、氢氧化钠(AR)等。
1.2 主要试验仪器
分光光度计(SHIMADZU,UV2550);电热恒温鼓风干燥箱(海声达,DHG06200B);电子分析天平(北京赛多利斯,BS224S);恒温摇床水浴锅(Crystal,SY2230);pH计(上海梅特勒托利多,WalkLAB pH60);漩涡混合器(SI,Genie2);低速冷冻离心机(Beckman,J6M);量筒;烧杯;容量瓶;计时器等
1.3 试剂的配制
1.3.1 不同pH的乙酸缓冲液的配制
A液:使用量筒量取11.4mL冰醋酸加蒸馏水溶解于烧杯中,移入1000 mL容量瓶中定容,得到0.2 mol/L的HAC溶液。
B液:使用电子天平称取27.2 g无水乙酸钠溶解于烧杯中,移入1000 mL容量瓶中定容,配得0.2 mol/L的NaAC溶液。
将A液和B液按照一定的比例配制成pH为3.6、4.2、4.8、5.4的乙酸缓冲液各1000 mL,并用pH计精确矫正。
1.3.2 DNS溶液的配制
称取3,5二硝基水杨酸3.15 g(AR),加蒸馏水500 mL,搅拌5 s,水浴至45 ℃。然后逐步加入100 mL20%的氢氧化钠溶液,同时不断搅拌,直到溶液清澈透明。再逐步加入四水酒石酸钾钠91.0 g、苯酚和无水亚硫酸钠各2.50g。继续在45℃的水浴下加热,同时不断补蒸馏水300 mL,持续搅拌,直到加入的物质完全溶解为止。冷却至室温后,用去离子水定容至1000 mL。用烧结玻璃过滤器进行过滤,而后取滤液储存在棕色瓶中,避光保存,室温下一周后使用[11]。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yxlw/dwyx/78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