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猪产后瘫痪临床观察和病因分析
:母猪产后瘫痪目前养猪业里最多见的多发病,影响着母猪繁殖性能和仔猪成活率,常给养殖企业造成庞大的经济损失。本研究对母猪产后瘫痪临床症状进行了观察,主要表现为母猪生产前后出现食欲不振、精神忧郁、四肢麻木、卧地不起,并伴有咽、舌以及肠道麻木等,并对可能发生原因进行了观察和统计分析,对发病原因和预防措施等进行了讨论,为预防母猪产后瘫痪提供参考价值。
目录
摘要1
关键词1
Abstract1
Key words 1
1材料与方法1
1.1临床症状观察1
1.2淘汰猪数据的收集2
1.3瘫痪母猪资料卡收集2
2 结果2
2.1临床症状2
2.2临床发病情况统计2
2.3瘫痪母猪的个体资料分析3
3 讨论 3
3.1诊断3
3.1.1临床诊断 3
3.1.2实验室诊断3
3.1.3鉴别诊断3
3.2发病原因分析3
3.2.1母猪因素3
3.2.2泌乳因素4
3.2.3疾病因素4
3.2.4日粮因素4
3.3治疗措施4
3.3.1西药疗法4
3.3.2中药疗法5
3.3.3 中西医结合疗法5
3.3.4 乳房送风法5
3.3.5穴位治疗5
3.3.6土法治疗5
3.4 预防措施 5
3.5小结6
致谢 6
参考文献 7
母猪产后瘫痪临床观察和病因分析
引言
母猪产后和哺乳过程中,易发产后瘫痪,这是一种由于产后孱弱产生的以丧失知觉、四肢瘫痪为典型的急性症状,是集约化猪场常见的疾病之一。多发生于产后数小时至半月不等,在产仔20天母猪泌乳量到达最大时病情最为严重[1]。
该病是并非是一种独立的疾病,是由多种因素诱发产生的一系列综合性的症状表现。伴随着养殖业的飞快成长,该病的发病率呈上升趋向,若有发病,治疗难度比较大,严重影响母猪的生产职能、仔猪生长发育,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对养殖场带来必然的经济效益减退,应引起高度重视[2]。本研究对母猪产后瘫痪可能发生原因进行了统计分析,对临床症状进行详细的观察,对发病原因、诊断方法以及防治等进行了分析讨论,为此疾病的预防提供相关参考。
1 材料与方法
1.1 临床症状观察
对在生产实习基地实习期间(2015.9~11)发生产后瘫痪的母猪进行直接描述性观察,并总结其共同症状。
1.2 淘汰猪数据的收集
对生产实习基地2015年8月~12月淘汰母猪死亡病因进行收集统计。实习基地猪只档案齐全,病死猪胎次病死病因皆可查找。应用描述性研究方法,利用已有的资料进行分组,制成EXCEL表格对发生产后瘫痪的母猪进行统计分析。
1.3 瘫痪母猪资料卡收集
对生产实习基地2015年8月~12月由于瘫痪死亡的母猪或正处于瘫痪状态的母猪,将其资料卡进行收集,分析病例的详尽临床报告,把暴露出来的原因进行统计,制表分析其品种、日龄、胎次等情况,通过比较分析导致疾病发生的可能原因。
2 结果
2.1 临床症状
母猪产后瘫痪常发生在分娩前24h到分娩后72h内,少数则在分娩后数周或妊娠末期[3]。根据临床症状可分为典型和非典型两种情况。
典型症状:发病急,时间不超过12h。病发伊始有短暂轻度不安的症状,随之精神沉郁低迷。有病症刚发病即出现精神沉郁症状,后肢交替负重,运布失调,后期乏力,不久后便出现瘫痪。有的病一侧躺卧于地,四肢僵硬,时而抽搐,不多时候即出现知觉和意识丧失,眼睑无反射,瞳孔放大,呼吸慢而深,角、耳、蹄和皮肤等末梢部位冰冷,昏睡不起,心跳加速,体温下降。
非典型病症:病猪在瘫痪症状呈现之前,体温正常,食欲不振或废绝,步态较为迟钝,排便较少,饮水增加,有时出现异食现象。出现瘫痪现象后,头颈姿势不自然,站立困难,大多数病猪两后肢先瘫痪不动呈“八”字形分开,然后前肢随即有症状。精神不振,体温正常或是稍偏低,食欲不振,很少采食且停止饮水,粪便干硬呈算盘珠状。四肢无肿胀,但绝大多数有变形,各种反射削弱但不完全消散。奶少或无奶,拒绝哺乳。有时病畜勉强站立,或强行驱赶使之站立,但行动艰难,缓慢且后躯摇晃,驱赶走动后肢拖地行动,无法持久站立便倒下,头歪向下,发展到后期,反应迟缓,减少排尿食欲废绝,若没有及时治疗,母猪会呈现肌肉萎缩,长时间卧地则会发展成褥疮,往往会由于营养不良体质消瘦最终发展成死亡。
2.2 临床发病情况统计
对生产实习基地2015年8月~12月淘汰母猪死亡病因进行统计,其中由于瘫痪死亡的母猪数占总死亡母猪数的11.11%。由于瘫痪原因死亡的母猪并不重视,在生产中总有多多少少由于瘫痪死亡的猪只,对生产效益有着多少程度的影响。
表1:8~12月份加华养殖场淘汰死猪统计表
月份
淘汰死亡猪数(母猪存栏总数2000头)
由于瘫痪死亡母猪数
瘫痪死亡所占死猪总数比例
8
9
10
11
12
12
14
11
12
14
1
3
2
0
1
8.33%
21.42%
18.18%
0.00%
7.14%
总数
63
7
11.11%
对本课题进项研究,可以对尽量从源头减少发病,减少瘫痪母猪数量,提高母猪生产力和仔猪产量及产活。
2.3 瘫痪母猪的个体资料分析
对瘫痪母猪资料卡进行分析,结果见表2。可见此病症不分品种、日龄、胎次等,均有感染可能。并在各个季节都有可能发病。
表2:加华养殖场8~12月份由于瘫痪死亡母猪品种及胎次统计
品种
胎次
8月
大白
1
9月
大白
目录
摘要1
关键词1
Abstract1
Key words 1
1材料与方法1
1.1临床症状观察1
1.2淘汰猪数据的收集2
1.3瘫痪母猪资料卡收集2
2 结果2
2.1临床症状2
2.2临床发病情况统计2
2.3瘫痪母猪的个体资料分析3
3 讨论 3
3.1诊断3
3.1.1临床诊断 3
3.1.2实验室诊断3
3.1.3鉴别诊断3
3.2发病原因分析3
3.2.1母猪因素3
3.2.2泌乳因素4
3.2.3疾病因素4
3.2.4日粮因素4
3.3治疗措施4
3.3.1西药疗法4
3.3.2中药疗法5
3.3.3 中西医结合疗法5
3.3.4 乳房送风法5
3.3.5穴位治疗5
3.3.6土法治疗5
3.4 预防措施 5
3.5小结6
致谢 6
参考文献 7
母猪产后瘫痪临床观察和病因分析
引言
母猪产后和哺乳过程中,易发产后瘫痪,这是一种由于产后孱弱产生的以丧失知觉、四肢瘫痪为典型的急性症状,是集约化猪场常见的疾病之一。多发生于产后数小时至半月不等,在产仔20天母猪泌乳量到达最大时病情最为严重[1]。
该病是并非是一种独立的疾病,是由多种因素诱发产生的一系列综合性的症状表现。伴随着养殖业的飞快成长,该病的发病率呈上升趋向,若有发病,治疗难度比较大,严重影响母猪的生产职能、仔猪生长发育,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对养殖场带来必然的经济效益减退,应引起高度重视[2]。本研究对母猪产后瘫痪可能发生原因进行了统计分析,对临床症状进行详细的观察,对发病原因、诊断方法以及防治等进行了分析讨论,为此疾病的预防提供相关参考。
1 材料与方法
1.1 临床症状观察
对在生产实习基地实习期间(2015.9~11)发生产后瘫痪的母猪进行直接描述性观察,并总结其共同症状。
1.2 淘汰猪数据的收集
对生产实习基地2015年8月~12月淘汰母猪死亡病因进行收集统计。实习基地猪只档案齐全,病死猪胎次病死病因皆可查找。应用描述性研究方法,利用已有的资料进行分组,制成EXCEL表格对发生产后瘫痪的母猪进行统计分析。
1.3 瘫痪母猪资料卡收集
对生产实习基地2015年8月~12月由于瘫痪死亡的母猪或正处于瘫痪状态的母猪,将其资料卡进行收集,分析病例的详尽临床报告,把暴露出来的原因进行统计,制表分析其品种、日龄、胎次等情况,通过比较分析导致疾病发生的可能原因。
2 结果
2.1 临床症状
母猪产后瘫痪常发生在分娩前24h到分娩后72h内,少数则在分娩后数周或妊娠末期[3]。根据临床症状可分为典型和非典型两种情况。
典型症状:发病急,时间不超过12h。病发伊始有短暂轻度不安的症状,随之精神沉郁低迷。有病症刚发病即出现精神沉郁症状,后肢交替负重,运布失调,后期乏力,不久后便出现瘫痪。有的病一侧躺卧于地,四肢僵硬,时而抽搐,不多时候即出现知觉和意识丧失,眼睑无反射,瞳孔放大,呼吸慢而深,角、耳、蹄和皮肤等末梢部位冰冷,昏睡不起,心跳加速,体温下降。
非典型病症:病猪在瘫痪症状呈现之前,体温正常,食欲不振或废绝,步态较为迟钝,排便较少,饮水增加,有时出现异食现象。出现瘫痪现象后,头颈姿势不自然,站立困难,大多数病猪两后肢先瘫痪不动呈“八”字形分开,然后前肢随即有症状。精神不振,体温正常或是稍偏低,食欲不振,很少采食且停止饮水,粪便干硬呈算盘珠状。四肢无肿胀,但绝大多数有变形,各种反射削弱但不完全消散。奶少或无奶,拒绝哺乳。有时病畜勉强站立,或强行驱赶使之站立,但行动艰难,缓慢且后躯摇晃,驱赶走动后肢拖地行动,无法持久站立便倒下,头歪向下,发展到后期,反应迟缓,减少排尿食欲废绝,若没有及时治疗,母猪会呈现肌肉萎缩,长时间卧地则会发展成褥疮,往往会由于营养不良体质消瘦最终发展成死亡。
2.2 临床发病情况统计
对生产实习基地2015年8月~12月淘汰母猪死亡病因进行统计,其中由于瘫痪死亡的母猪数占总死亡母猪数的11.11%。由于瘫痪原因死亡的母猪并不重视,在生产中总有多多少少由于瘫痪死亡的猪只,对生产效益有着多少程度的影响。
表1:8~12月份加华养殖场淘汰死猪统计表
月份
淘汰死亡猪数(母猪存栏总数2000头)
由于瘫痪死亡母猪数
瘫痪死亡所占死猪总数比例
8
9
10
11
12
12
14
11
12
14
1
3
2
0
1
8.33%
21.42%
18.18%
0.00%
7.14%
总数
63
7
11.11%
对本课题进项研究,可以对尽量从源头减少发病,减少瘫痪母猪数量,提高母猪生产力和仔猪产量及产活。
2.3 瘫痪母猪的个体资料分析
对瘫痪母猪资料卡进行分析,结果见表2。可见此病症不分品种、日龄、胎次等,均有感染可能。并在各个季节都有可能发病。
表2:加华养殖场8~12月份由于瘫痪死亡母猪品种及胎次统计
品种
胎次
8月
大白
1
9月
大白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yxlw/dwyx/94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