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巴犬尿石症的诊断与治疗
摘要:尿石症(urolithiasis)又称尿结石,多因尿路中形成盐类结晶凝结物刺激尿路黏膜而引起出血、炎症和阻塞的一种泌尿器官疾病,对犬危害严重。本文通过对大学动物医院收治的几例京巴犬尿结石诊断过程和治疗方法的介绍,总结分析了尿石症的诊断方法,尿石症手术治疗的注意事项以及预防尿石症的措施。
使用shotgun技术研究感染犬瘟热病毒后的vero细胞的蛋白质组表达变化
摘要:Vero细胞是一种对许多病毒都较敏感的细胞。本实验使用犬瘟热病毒感染vero细胞,并设置未感染的对照组细胞,对两组细胞样品提取的蛋白质组使用LC-MS/MS的方法进行检测。一共检测到了11359个肽段,由此鉴定出了2808个蛋白(FDR<0.01)。通过筛选后对得到对照组有而感染组无(A组)的蛋白共146个,对照组无而感染组有(B组)的蛋白共43个。 GO 分析结果显示,A组差异表达蛋白的分子功能主要为结合作用和催化活性。KEGG Pathways 分析结果表明差异蛋白主要涉及RNA降解通路、氨基酸
健康猪猪圆环病毒2型的分子流行病学调查
摘要:为了解不同日龄健康猪的猪圆环病毒2型分子流行病学情况,我们采集了2个规模化猪场不同日龄健康猪鼻拭子160份,采用柱式病毒DNAout试剂盒提取样品中病毒DNA,对其进行了PCV2 PCR检测,并通过扩增、克隆和测序获得10个PCV2 ORF2全长基因。结果显示,160份样品中,有81份样品检测为PCV2阳性,感染率为50.63% 。2个猪场PCV2感染率分别为73.75%和27.50%。试验表明,120日龄猪鼻拭子PCV2阳性率最高。对10个PCV2 ORF2全长基因进行的序列比对分析表明,9株属于
克氏螯虾血细胞形态观察与分析
摘要:血细胞是虾类免疫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中均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但由于虾的种类多,且研究方法不一,对于虾类血细胞的分类,至今还没有统一的标准。本论文先利用普通光镜观察克氏螯虾血细胞新鲜状态下的变形情况,接着将螯虾的血细胞制成血涂片,瑞氏染色后在光镜下观察不同血细胞的形态并进行分类,最后用罗丹明染色后,在激光共聚焦显微镜(LSCM)下观察,可以与光镜观察结果相互印证。通过这三种方法观察螯虾血细胞,以期为虾血细胞免疫功能的研究提供一些参考。
颈椎脱臼与麻醉处死对c57bl6j小鼠卵子体外受精及胚胎移植的影响
摘要:本文的主要目的是比较颈椎脱臼和麻醉处死两种方式对C57BL/6J小鼠卵子体外受精以及胚胎移植效果的影响。选取雌性3.5-4周龄 C57BL/6J小鼠70只,分为A、B两组,第一天下午六点注射孕马血清促性腺激素(PMSG),第三天下午五点注射人体绒膜促性腺激素(HCG)超排。第四天A组小鼠采用颈椎脱臼方式处死,B组小鼠通过腹腔注射过量麻醉剂Avertin(三溴乙醇)处死。两组在相同外界条件下,采集卵子,进行体外受精和胚胎移植实验。记录并比较两种方式下小鼠排出的卵子数量、2-cell期胚胎数及生仔数目。
食肉动物禽源流感防治的初步研究
摘要: H5N1 AIV能够自然感染除人以外的哺乳动物并且导致其发病死亡。为了防止食肉动物大规模爆发禽流感疫情,上海某动物园对东北虎、白虎、非洲狮、猎豹等食肉动物进行禽流感疫苗的注射免疫。对免疫效果进行了评估,发现免疫检测不合格的动物及时进行补免,确保动物园不发生疫情,调查结果表明,初次免疫H5亚型禽流感灭活疫苗(Re-6+Re-7株)可使大型食肉动物免疫抗体合格率合格,可有效预防禽流感感染。
马链球菌兽疫亚种链激酶原核表达及基因缺失株构建
摘要:马链球菌兽疫亚种(Streptococcus equi ssp. zooepidemicus,SEZ)是一种重要的人畜共患病病原,能引起多种动物的发病。链激酶(Streptokinase,SK)与纤维蛋白溶解酶酶原激活的过程有关,有利于病原菌在体内的扩散。本实验将SK基因与pET-28a(+)载体连接,构成pET-28a(+)::SK重组质粒,转化进入大肠杆菌BL21中,诱导表达后得到了48 kDa左右的重组融合蛋白。此外,构建重组穿梭质粒pSET-4S::△SK,电转化进入SEZ ATCC3524
鱼源无乳链球菌苯甲酰甘氨酸氨基水解酶的原核表达及抗体制备
摘要:近年来,无乳链球菌已经成为世界性、多地区、多个品种鱼类的主要病原菌,尤其是对温水性鱼类危害严重。本试验提取无乳链球菌GD201008-001株的基因组DNA为模板,PCR扩增出苯甲酰甘氨酸氨基水解酶(Hip)基因,构建了重组质粒pET32a(+)-hipO, 将重组质粒转入大肠杆菌BL21(DE3)后,经 IPTG诱导表达重组蛋白。表达的重组蛋白经纯化、复性后免疫家兔获得多克隆抗体, 再对多克隆抗体进行ELISA和Western blot分析。结果显示,该重组蛋白在大肠杆菌中以包涵体的形式表达,大小
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h120株)疫苗耐热保护剂的初步研究
摘要:良好的疫苗冻干耐热保护剂不仅为疫苗的冷链运输和贮藏提供了便利,使疫苗能在较高温度下保存较长时间,并且保证了活疫苗的效价。本试验以蔗糖、明胶、EDTA、甘露醇、谷氨酸钠、磷酸氢二钾、磷酸二氢钾等为主要原料按照不同的比例配制成4种耐热保护剂,分别与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H120)弱毒原液按一定比例混合,通过对疫苗冻干,制备出冻干疫苗。然后通过形态观察、残水测定、冻干及耐热损失测定评价耐热保护剂的保护效果。结果显示,按8%蔗糖、1%明胶、2%EDTA、3%甘露醇、3%谷氨酸钠、1%磷酸氢二钾、0.52%磷
鸡蛋中氟喹诺酮类药物残留检测方法研究
摘要:本研究建立了同时检测鸡蛋中氧氟沙星、培氟沙星、环丙沙星、达氟沙星、恩诺沙星、沙拉沙星6种氟喹诺酮类药物残留的高效液相色谱荧光检测方法(HPLC-FLD)。鸡蛋样品用纯水提取,加入氯化钠,加热冷冻净化,正己烷脱脂,采用0.5%甲酸水-乙腈体系作为流动相,荧光激发波长280 nm,发射波长450 nm。方法的线性范围为0-250μg/kg(OFL为0-1000μg/kg,DAN为0-50μg/kg),相关系数大于0.9958,检出限为0.2-5μg/kg,定量限为1-20μg/kg,平均回收率为80.5
鸭坦布苏病毒核衣壳蛋白的原核表达
摘要:本研究根据鸭坦布苏病毒JS804株基因序列,采用RT-PCR方法扩增出了鸭坦布苏病毒的C基因,将其克隆至原核表达载体pGEX-4t-1,构建了重组表达质粒pGEX-4t-1-C。再将其转化大肠杆菌E. coli BL21(DE3),经IPTG诱导进行表达,最后优化表达条件。结果表明,鸭坦布苏病毒C基因在大肠杆菌中获得高效表达,核衣壳蛋白分子质量约为37KD,并且在5h时蛋白的表达量最高。优化表达实验发现当IPTG浓度为1mM时,蛋白表达量最高。鸭坦布苏病毒核衣壳蛋白的原核表达为进一步研究该蛋白的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