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芪多糖对奶牛口蹄疫疫苗免疫效果的影响
本次实验随机选取了20头正在泌乳期的荷斯坦奶牛,分成两组,实验组牛在免疫前7天每天投喂黄芪多糖粉5g连用14天,对照组牛则不用任何药。用口蹄疫疫苗进行免疫,试验黄芪多糖对口蹄疫疫苗免疫效果的影响。在免疫前的7天,0天,免疫后7天,14天,28天,42天检测亚洲I型和血清O型口蹄疫异抗体水平。实验结果表明免疫后14天实验组和对照组的口蹄疫抗体水平最高,然后缓慢下降,实验组的抗体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并且做了奶牛产奶量的实验,实验组奶牛的产奶量有所提高。在用药期间并未发现奶牛有不良反应。实验结果表明黄芪多糖对口蹄疫疫苗有增强作用,并且安全无副作用。
目录
摘要 3
关键词 3
ABSTRACT 3
KEY WORDS 3
1 材料与方法 4
1.1 试验药品 4
1.2 实验动物分组、处理及用药 4
1.3 实验数据检测 5
1.3.1血清抗体水平 5
1.3.2产奶量 5
1.4.观察发病情况 5
1.5 数据处理 5
2 实验数据分析 5
2.1 血清亚洲1型口蹄疫抗体水平的变化 5
2.2 血清O型口蹄疫抗体水平的变化 6
2.3 产奶量的变化 7
2.4 奶牛健康状况 7
3 讨论 7
3.1黄芪多糖对口蹄疫疫苗的影响 7
3.2 黄芪多糖对产奶量的影响 7
3.3 黄芪多糖安全性及黄芪多糖在其他方面的应用 8
致谢 9
参考文献: 9
黄芪多糖对奶牛口蹄疫疫苗免疫效果的影响
动物医学院学生 张立岩
引言
牛口蹄疫是由口蹄疫病毒引起牛发生的急性热性高度接触性疾病。该病的主要的特征是口腔黏膜,蹄部和乳房皮肤等发生水疱溃烂。其发病范围广,在全世界范围均有发生,一旦发病,会迅速传播,造成很大的流行范围不易控制和消灭,带来严重的经济损失[1]。
牛口蹄疫有很强的传染性,能够以多种方式传播。比如饮水、空气、带毒的动物制成的产品等等都能成为传播媒介,引起易感动物发病。人通过饮用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病奶、挤奶、处理病畜时接触感染。该病一经发生往往呈流行性,其传播既有蔓延式的,也有跳跃式的[2]。口蹄疫病毒有很多类型。已知的病毒型为A 、O 、C 和南非1 、2 、3 型以及亚洲1 型, 目前已发现的亚型有65个,人类感染以O 型多见, C 型少见.我国口蹄疫的病毒型为O 、A 型和亚洲1 型 [3]。
目前预防和控制该病的主要方法是过疫苗免疫接种,从而提高畜群整体抗体水平达到预防口蹄疫的目的[4]。
黄芪(RadixAstragalus),常用中药之一,是豆科植物蒙古黄芪或膜荚黄芪的干燥根,含有多种治疗疾病的有效成分,其中黄芪多糖(Astragalus polysaccharide,APS)是黄芪中含量最多,免疫活性最强的一类物质[5]。研究表明,黄芪多糖可以提高机体特异性和非特异性免疫力,是很有价值的免疫增强剂[6];而且,黄芪多糖还具有提高动物生长性能的作用[7]。
目前我过生产的口蹄疫疫苗主要有灭毒苗,弱毒苗和工程苗。而应用于牛最为普通的为牛口蹄疫O型灭活苗,用于预防牛O型口蹄疫,但作用时间较短。主要原因是灭活的抗原进入体内后不能进行增殖和扩增,其所注射到机体内的抗原量将直接影响疫苗诱导机体产生抗体的量和维持高滴度抗体的时间。所以,通过抗原液的浓缩以增加疫苗中的抗原单位含量以及使用各种佐剂,已成为增强疫苗抗原免疫原性或增强宿主对抗原保护性应答的主要手段[8]。抗原的浓缩虽然有助于提高疫苗的免疫效果[9],但使得疫苗生产成本大幅度增加。所以寻找提高疫苗免疫效果的措施具有重要意义。
黄芪多糖具有增强免疫的功能,而且也是很好的免疫增强剂,所以本实验在奶牛注射口蹄疫疫苗前后投喂黄芪多糖,检测实验动物的血清抗体数量和产奶量,来观察黄芪多糖对奶牛口蹄疫疫苗作用的影响。
1.材料与方法
1.1实验药品
黄芪多糖粉,黄芪多糖粉,北京生泰尔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生产;规格100 g/袋;每1g黄芪多糖粉相当于原生药7g。
口蹄疫病毒O 型、亚洲1型二价灭活苗,新疆天康畜牧生物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口蹄疫O 型抗体液相阻断ELISA 检测试剂盒和口蹄疫亚洲1型抗体液相阻断ELISA 检测试剂盒,中国农业科学院兰州兽医研究所。
1.2实验动物分组、处理及用药
1.2.1实验动物的选择
本次实验选取得奶牛是由唐山市滦南县养殖场提供。根据实验要求随机在养殖场内随机了20头体型差异不显著,年龄在24岁之间的荷斯坦奶牛。
1.2.2实验动物的分组
将已选取好的20头奶牛随机分成两组,每组10头,一组为对照组,一组为实验组,分群饲养。注意在分组时注意平均,两组内的奶牛的情况应该大致相同。
1.2.3实验动物的饲养与喂药
在实验组的牛的饲料中每天添加5g黄芪多糖粉,注意搅拌均匀,连续喂14天。对照组则不喂药。
1.2.4注射疫苗
在喂药的第7天用口蹄疫疫苗2ml颈部肌肉注射对实验组和对照组的牛全部进行免疫。
在实验进行是要随时观察实验动物的状况,实验动物是有健康,采食是否正常,饲料转化率是否正常。若有牛发病要诊断其发病原因,是否与实验喂药有关,若有关则寻找解决方案。若无关则对奶牛进行治疗,若需要药物治疗则要分析所用药物是否和实验药品冲突。
1.3实验数据检测
1.3.1血清抗体水平
在疫苗注射前第7天,疫苗注射当天,疫苗注射后第7天,第14天,第28天,第42天对所有实验牛进行尾根静脉采血,分离血清,用试剂盒检测血清中亚洲1型和O型口蹄疫特异性抗体水平,并记录结果。
1.3.2日产奶量的记录
在给药前第一周,给药的第1周,第2周,第3周测定奶牛的日均产奶量。
奶牛的日均产奶量=泌乳总量/总泌乳头数
1.4健康水平
每天对实验牛进行观察,观察期采食量,粪便中是否有饲料残留,是否有牛发病,若发病诊断其发病原因,是否与喂药有关,进行治疗是分析治疗用药是否影响实验。
1.5数据分析
为了保证实验的准确性用spss19.0进行数据分析。试验数据以平均值()±标准差(SD)表示,以P<0.05作为差异显著性判断标注。
2实验数据分析
2.1 亚洲1型口蹄疫特异性抗体水平
由实验数据可知,在免疫后的第14天血清中亚洲1型口蹄疫抗体水平最高,然后缓慢下降,但实验组的数据下降的比较慢,对照组的下降明显要高于实验组。并且实验组抗体水平处在高峰期的时间要比对照组高很多。通过线状表我们可以更加直观地看到在未免疫前两组牛的亚洲1型口蹄疫特异性抗体水平大体一致,在免疫后第14天均达到了峰值,且实验组更高下降更缓慢。
目录
摘要 3
关键词 3
ABSTRACT 3
KEY WORDS 3
1 材料与方法 4
1.1 试验药品 4
1.2 实验动物分组、处理及用药 4
1.3 实验数据检测 5
1.3.1血清抗体水平 5
1.3.2产奶量 5
1.4.观察发病情况 5
1.5 数据处理 5
2 实验数据分析 5
2.1 血清亚洲1型口蹄疫抗体水平的变化 5
2.2 血清O型口蹄疫抗体水平的变化 6
2.3 产奶量的变化 7
2.4 奶牛健康状况 7
3 讨论 7
3.1黄芪多糖对口蹄疫疫苗的影响 7
3.2 黄芪多糖对产奶量的影响 7
3.3 黄芪多糖安全性及黄芪多糖在其他方面的应用 8
致谢 9
参考文献: 9
黄芪多糖对奶牛口蹄疫疫苗免疫效果的影响
动物医学院学生 张立岩
引言
牛口蹄疫是由口蹄疫病毒引起牛发生的急性热性高度接触性疾病。该病的主要的特征是口腔黏膜,蹄部和乳房皮肤等发生水疱溃烂。其发病范围广,在全世界范围均有发生,一旦发病,会迅速传播,造成很大的流行范围不易控制和消灭,带来严重的经济损失[1]。
牛口蹄疫有很强的传染性,能够以多种方式传播。比如饮水、空气、带毒的动物制成的产品等等都能成为传播媒介,引起易感动物发病。人通过饮用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病奶、挤奶、处理病畜时接触感染。该病一经发生往往呈流行性,其传播既有蔓延式的,也有跳跃式的[2]。口蹄疫病毒有很多类型。已知的病毒型为A 、O 、C 和南非1 、2 、3 型以及亚洲1 型, 目前已发现的亚型有65个,人类感染以O 型多见, C 型少见.我国口蹄疫的病毒型为O 、A 型和亚洲1 型 [3]。
目前预防和控制该病的主要方法是过疫苗免疫接种,从而提高畜群整体抗体水平达到预防口蹄疫的目的[4]。
黄芪(RadixAstragalus),常用中药之一,是豆科植物蒙古黄芪或膜荚黄芪的干燥根,含有多种治疗疾病的有效成分,其中黄芪多糖(Astragalus polysaccharide,APS)是黄芪中含量最多,免疫活性最强的一类物质[5]。研究表明,黄芪多糖可以提高机体特异性和非特异性免疫力,是很有价值的免疫增强剂[6];而且,黄芪多糖还具有提高动物生长性能的作用[7]。
目前我过生产的口蹄疫疫苗主要有灭毒苗,弱毒苗和工程苗。而应用于牛最为普通的为牛口蹄疫O型灭活苗,用于预防牛O型口蹄疫,但作用时间较短。主要原因是灭活的抗原进入体内后不能进行增殖和扩增,其所注射到机体内的抗原量将直接影响疫苗诱导机体产生抗体的量和维持高滴度抗体的时间。所以,通过抗原液的浓缩以增加疫苗中的抗原单位含量以及使用各种佐剂,已成为增强疫苗抗原免疫原性或增强宿主对抗原保护性应答的主要手段[8]。抗原的浓缩虽然有助于提高疫苗的免疫效果[9],但使得疫苗生产成本大幅度增加。所以寻找提高疫苗免疫效果的措施具有重要意义。
黄芪多糖具有增强免疫的功能,而且也是很好的免疫增强剂,所以本实验在奶牛注射口蹄疫疫苗前后投喂黄芪多糖,检测实验动物的血清抗体数量和产奶量,来观察黄芪多糖对奶牛口蹄疫疫苗作用的影响。
1.材料与方法
1.1实验药品
黄芪多糖粉,黄芪多糖粉,北京生泰尔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生产;规格100 g/袋;每1g黄芪多糖粉相当于原生药7g。
口蹄疫病毒O 型、亚洲1型二价灭活苗,新疆天康畜牧生物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口蹄疫O 型抗体液相阻断ELISA 检测试剂盒和口蹄疫亚洲1型抗体液相阻断ELISA 检测试剂盒,中国农业科学院兰州兽医研究所。
1.2实验动物分组、处理及用药
1.2.1实验动物的选择
本次实验选取得奶牛是由唐山市滦南县养殖场提供。根据实验要求随机在养殖场内随机了20头体型差异不显著,年龄在24岁之间的荷斯坦奶牛。
1.2.2实验动物的分组
将已选取好的20头奶牛随机分成两组,每组10头,一组为对照组,一组为实验组,分群饲养。注意在分组时注意平均,两组内的奶牛的情况应该大致相同。
1.2.3实验动物的饲养与喂药
在实验组的牛的饲料中每天添加5g黄芪多糖粉,注意搅拌均匀,连续喂14天。对照组则不喂药。
1.2.4注射疫苗
在喂药的第7天用口蹄疫疫苗2ml颈部肌肉注射对实验组和对照组的牛全部进行免疫。
在实验进行是要随时观察实验动物的状况,实验动物是有健康,采食是否正常,饲料转化率是否正常。若有牛发病要诊断其发病原因,是否与实验喂药有关,若有关则寻找解决方案。若无关则对奶牛进行治疗,若需要药物治疗则要分析所用药物是否和实验药品冲突。
1.3实验数据检测
1.3.1血清抗体水平
在疫苗注射前第7天,疫苗注射当天,疫苗注射后第7天,第14天,第28天,第42天对所有实验牛进行尾根静脉采血,分离血清,用试剂盒检测血清中亚洲1型和O型口蹄疫特异性抗体水平,并记录结果。
1.3.2日产奶量的记录
在给药前第一周,给药的第1周,第2周,第3周测定奶牛的日均产奶量。
奶牛的日均产奶量=泌乳总量/总泌乳头数
1.4健康水平
每天对实验牛进行观察,观察期采食量,粪便中是否有饲料残留,是否有牛发病,若发病诊断其发病原因,是否与喂药有关,进行治疗是分析治疗用药是否影响实验。
1.5数据分析
为了保证实验的准确性用spss19.0进行数据分析。试验数据以平均值()±标准差(SD)表示,以P<0.05作为差异显著性判断标注。
2实验数据分析
2.1 亚洲1型口蹄疫特异性抗体水平
由实验数据可知,在免疫后的第14天血清中亚洲1型口蹄疫抗体水平最高,然后缓慢下降,但实验组的数据下降的比较慢,对照组的下降明显要高于实验组。并且实验组抗体水平处在高峰期的时间要比对照组高很多。通过线状表我们可以更加直观地看到在未免疫前两组牛的亚洲1型口蹄疫特异性抗体水平大体一致,在免疫后第14天均达到了峰值,且实验组更高下降更缓慢。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yxlw/dwyx/59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