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区某现代化奶牛场临床型乳房炎发病情况的调查分析
以济南地区某新建现代化牧场2014年8月到2015年4月的初产泌乳期荷斯坦奶牛为对象,研究奶牛所处泌乳期、月份和乳房深度、乳头长度等乳房性状对临床乳房炎发病的影响。结果表明该时期内共有234头奶牛发生临床乳房炎,总体发病率为8.74%,淘汰9头,有效分析总体为225头;自2014年8月泌乳伊始,本场奶牛临床乳房炎的月实时发病率由3.40%呈持续下降趋势,月平均发病率1.98%;患病比例随泌乳时间的延长而降低,其中第一泌乳月发病比例最高,占发病总数的49.78%,产后第1周是发病的高峰期,发病率占第一泌乳月的57.14%;四个乳区均可发病,但并无显著性差异(P>0.05),左乳区平均发病率(26.89%)高于右乳区(23.11%),前乳区平均发病率(26.45%)高于后乳区(23.56%),差异均不显著(P>0.05);四乳区的患病乳头长度均值均高于正常均值,差异不显著(P>0.05),即长乳头发病相对较敏感;正常牛的乳房深度均值(7.11±2.50 cm)高于患病牛(6.60±3.09 cm),差异不显著(P=0.063>0.05),80.44%的患牛乳房不对称。本研究结果对本地区奶牛乳房炎的防控有重要参考价值。
目录
摘要1
关键词1
Abstract1
Key words1
引言1
1 材料与方法......2
1.1 调查时间和地点......2
1.2 调查内容与方法 2
1.2.1 数据收集2
1.2.1诊断方法2
1.2.3 相关乳房炎的测定方法与标准2
1.3 数据统计分析2
2 结果与分析2
2.1泌乳牛临床型乳房炎的发病情况2
2.2不同泌乳阶段临床乳房炎发病的差异3
2.3不同乳区临床乳房炎的患病情况3
2.4 乳头长度对临床乳房炎发病的影响4
2.5 乳房深度对临床乳房炎发病的影响 4
2.6 乳房的对称性对临床乳房炎发病的影响 5
3 讨论6
3.1 临床乳房炎的发病概况6
3.2 不同泌乳阶段临床乳房炎发病的差异6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3.3临床乳房炎的发病与乳区的关系 7
3.4乳头长度对临床乳房炎发病的影响7
3.5 乳房深度对临床乳房炎发病的影响7
3.6 乳房的对称性对临床乳房炎发病的影响8
4 结论和建议 8
致谢9
参考文献9
济南地区某现代化奶牛场临床型乳房炎发病情况的调查分析
引言
乳房炎是奶牛养殖中常见的疾病,它是由于乳腺受到物理、化学、微生物刺激后产生的一种炎症,因其发病普遍,危害性大,且影响公共食品卫生安全,现已成为影响世界奶牛业发展的最主要疾病之一。
根据乳房和乳汁有无肉眼可见变化,乳房炎可分为亚临床型乳房炎、临床型乳房炎和慢性乳房炎三种,其中临床乳房炎常导致乳房红、肿、热、硬、痛,乳汁显著异常,患牛体温升高、食欲减退、精神沉郁,严重影响牛奶质量和产量。有报道称我国奶牛临床型乳房炎发病率约为9.7%~55.6%,奶牛发生一次临床型乳房炎后本胎次减少产量500 kg,同时乳脂率下降0.3个百分点(吴东桃.2001)[1、2]。深入调查研究临床乳房炎的发病规律,有助于有针对性的防控。
目前对有关奶牛临床乳房炎的研究以调查和病原菌的分离及耐药性鉴定较多[3、4],也有王会珍[5]、刘长彬[6]、毛永江[7]等对不同胎次、季节临床乳房炎发病规律的研究,而对临床乳房炎的发病与泌乳阶段,乳头长度、乳房深度等乳房性状的关系的研究鲜有报道。另随着临床抗生素药物的滥用,乳房炎致病菌耐药性加强,这使得临床上对乳房炎的防治变得更加困难,由于奶牛乳房深度、乳头长度为均具有较高的遗传力,遗传估计值分别为0.3~0.4、0.29,且乳房深度(0.42)和乳房炎具有较强的遗传相关性[8、9、10]。这为人们从繁育角度寻找潜在的遗传可控性奶牛乳房炎抗性性状提供了线索。
本研究拟结合济南地区某新建大型集约化奶牛场头胎奶临床乳房炎患病记录及相关乳房性状测定的数据,分析现代超大规模化下的牧场奶牛不同乳区、泌乳期的发病规律及不同乳头长度、后乳房深度等乳房性状与乳房炎发病的关系,旨在为该地区同类型牛场临床乳房炎的防控提供建议和参照,并为乳房炎潜在抗性性状的育种筛选提供依据。
1 材料与方法
1.1 调查时间和地点
1.2 调查内容与方法
1.2.1 数据收集
一方面查阅牧场信息处对以往病牛的记录,另一方面协助诊断现发病奶牛并直接记录,主要统计发病牛的胎次、发病时间、泌乳期等相关数据。
1.2.2 诊断方法
根据美国国家乳房炎委员会对临床型乳房炎的定义进行诊断:轻度临床型乳房炎乳汁中有絮片、凝块,有时呈水样,乳房轻度发热和疼痛或不热不痛,可能肿胀。重度临床型乳房炎患病乳区急性肿胀,热、硬、疼、痛,乳汁异常,分泌减少。如出现体温升高,脉搏增速,患畜抑郁、衰弱、食欲丧失等全身症状,称为急性全身性乳房炎。而以上三种情况皆记录为临床乳房炎。
1.2.3 相关乳房性状的测定方法与标准
用标准刻度尺测量,均在每天上午奶牛挤奶回圈上颈夹后测量,要求奶牛标准站立,每一定量型性状均测量2次,取平均值。
后乳房深度:乳房底平面与飞节之间的距离。
乳房对称性:以左右乳房间的乳沟为评判中心线。
乳头长度:乳头基部至乳头末端的长度。
1.3 数据统计分析
运用SPSS19.0对收集及测定来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
2 结果及分析
2.1 泌乳牛临床型乳房炎的发病情况
2014年8月份泌乳伊始到2015年4月份共2677头均为头胎牛,共有临床乳房炎患牛234头,总发病率8.74%,淘汰(两个以上乳头坏死)9头,有效统计数目为225头。统计发现,该牧场泌乳牛临床乳房炎的月实时发病率呈整体下降趋势,月平均发病率为1.98%,14年8、9月份的发病率较高,其中8月份最高,达到实时泌乳牛存栏量的3.40%,详见表1、图1。
表1 泌乳牛临床型乳房炎的实时月发病率统计
Table 1 Real time monthly incidence rate statistics of clinical mastitis in lactating cows
月份
2014.8
2014.9
2014.10
2014.11
2014.12
2015.1
2015.2
2015.3
2015.4
发月实时存栏量
147
585
887
1239
1814
2188
2376
2481
2677
发病数
目录
摘要1
关键词1
Abstract1
Key words1
引言1
1 材料与方法......2
1.1 调查时间和地点......2
1.2 调查内容与方法 2
1.2.1 数据收集2
1.2.1诊断方法2
1.2.3 相关乳房炎的测定方法与标准2
1.3 数据统计分析2
2 结果与分析2
2.1泌乳牛临床型乳房炎的发病情况2
2.2不同泌乳阶段临床乳房炎发病的差异3
2.3不同乳区临床乳房炎的患病情况3
2.4 乳头长度对临床乳房炎发病的影响4
2.5 乳房深度对临床乳房炎发病的影响 4
2.6 乳房的对称性对临床乳房炎发病的影响 5
3 讨论6
3.1 临床乳房炎的发病概况6
3.2 不同泌乳阶段临床乳房炎发病的差异6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3.3临床乳房炎的发病与乳区的关系 7
3.4乳头长度对临床乳房炎发病的影响7
3.5 乳房深度对临床乳房炎发病的影响7
3.6 乳房的对称性对临床乳房炎发病的影响8
4 结论和建议 8
致谢9
参考文献9
济南地区某现代化奶牛场临床型乳房炎发病情况的调查分析
引言
乳房炎是奶牛养殖中常见的疾病,它是由于乳腺受到物理、化学、微生物刺激后产生的一种炎症,因其发病普遍,危害性大,且影响公共食品卫生安全,现已成为影响世界奶牛业发展的最主要疾病之一。
根据乳房和乳汁有无肉眼可见变化,乳房炎可分为亚临床型乳房炎、临床型乳房炎和慢性乳房炎三种,其中临床乳房炎常导致乳房红、肿、热、硬、痛,乳汁显著异常,患牛体温升高、食欲减退、精神沉郁,严重影响牛奶质量和产量。有报道称我国奶牛临床型乳房炎发病率约为9.7%~55.6%,奶牛发生一次临床型乳房炎后本胎次减少产量500 kg,同时乳脂率下降0.3个百分点(吴东桃.2001)[1、2]。深入调查研究临床乳房炎的发病规律,有助于有针对性的防控。
目前对有关奶牛临床乳房炎的研究以调查和病原菌的分离及耐药性鉴定较多[3、4],也有王会珍[5]、刘长彬[6]、毛永江[7]等对不同胎次、季节临床乳房炎发病规律的研究,而对临床乳房炎的发病与泌乳阶段,乳头长度、乳房深度等乳房性状的关系的研究鲜有报道。另随着临床抗生素药物的滥用,乳房炎致病菌耐药性加强,这使得临床上对乳房炎的防治变得更加困难,由于奶牛乳房深度、乳头长度为均具有较高的遗传力,遗传估计值分别为0.3~0.4、0.29,且乳房深度(0.42)和乳房炎具有较强的遗传相关性[8、9、10]。这为人们从繁育角度寻找潜在的遗传可控性奶牛乳房炎抗性性状提供了线索。
本研究拟结合济南地区某新建大型集约化奶牛场头胎奶临床乳房炎患病记录及相关乳房性状测定的数据,分析现代超大规模化下的牧场奶牛不同乳区、泌乳期的发病规律及不同乳头长度、后乳房深度等乳房性状与乳房炎发病的关系,旨在为该地区同类型牛场临床乳房炎的防控提供建议和参照,并为乳房炎潜在抗性性状的育种筛选提供依据。
1 材料与方法
1.1 调查时间和地点
1.2 调查内容与方法
1.2.1 数据收集
一方面查阅牧场信息处对以往病牛的记录,另一方面协助诊断现发病奶牛并直接记录,主要统计发病牛的胎次、发病时间、泌乳期等相关数据。
1.2.2 诊断方法
根据美国国家乳房炎委员会对临床型乳房炎的定义进行诊断:轻度临床型乳房炎乳汁中有絮片、凝块,有时呈水样,乳房轻度发热和疼痛或不热不痛,可能肿胀。重度临床型乳房炎患病乳区急性肿胀,热、硬、疼、痛,乳汁异常,分泌减少。如出现体温升高,脉搏增速,患畜抑郁、衰弱、食欲丧失等全身症状,称为急性全身性乳房炎。而以上三种情况皆记录为临床乳房炎。
1.2.3 相关乳房性状的测定方法与标准
用标准刻度尺测量,均在每天上午奶牛挤奶回圈上颈夹后测量,要求奶牛标准站立,每一定量型性状均测量2次,取平均值。
后乳房深度:乳房底平面与飞节之间的距离。
乳房对称性:以左右乳房间的乳沟为评判中心线。
乳头长度:乳头基部至乳头末端的长度。
1.3 数据统计分析
运用SPSS19.0对收集及测定来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
2 结果及分析
2.1 泌乳牛临床型乳房炎的发病情况
2014年8月份泌乳伊始到2015年4月份共2677头均为头胎牛,共有临床乳房炎患牛234头,总发病率8.74%,淘汰(两个以上乳头坏死)9头,有效统计数目为225头。统计发现,该牧场泌乳牛临床乳房炎的月实时发病率呈整体下降趋势,月平均发病率为1.98%,14年8、9月份的发病率较高,其中8月份最高,达到实时泌乳牛存栏量的3.40%,详见表1、图1。
表1 泌乳牛临床型乳房炎的实时月发病率统计
Table 1 Real time monthly incidence rate statistics of clinical mastitis in lactating cows
月份
2014.8
2014.9
2014.10
2014.11
2014.12
2015.1
2015.2
2015.3
2015.4
发月实时存栏量
147
585
887
1239
1814
2188
2376
2481
2677
发病数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yxlw/dwyx/58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