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昔尼尔乳剂对大鼠的急性毒性研究

本次试验采用限度试验方法研究地昔尼尔乳剂对大鼠的经口急性毒性。预试验中各组大鼠分别按20 mL?kg-1,15 mL?kg-1,10 mL?kg-1剂量给予5%地昔尼尔乳剂,给药后两周内10 mL?kg-1组雌、雄大鼠各死亡1只,20 mL?kg-1和15 mL?kg-1剂量组大鼠全部死亡。根据预试验结果,正式试验以10 mL?kg-1的剂量给于20只SD大鼠,雌、雄各半,给药后观察十四天,雌性大鼠死亡3只,雄性大鼠死亡2只,总死亡率25%<50%。结果显示地昔尼尔乳剂对大鼠经口急性毒性 LD50>500 mg?kg-1,毒性反应表现为弓背、呼吸急促、自主活动减少等。试验表明,地昔尼尔乳剂属于低毒类药物,用药安全性高。
目录
摘要 3
引言
引言
地昔尼尔(dicyclanil)又名丙虫啶,是一种蜕皮激素类似物,作为新型的三嗪类昆虫生长调节剂,对双翅目昆虫的幼虫有特殊活性,虽不能直接杀死外寄生虫,但可以干扰其正常的生长和发育,其内吸传导作用可使幼虫和蛹在形态上发生畸变,对害虫具有触杀、胃毒及内吸渗透作用。昆虫体表覆盖着一层几丁质膜,是由单个糖分子聚合而成的一种复杂氨基多糖,不能随虫体生长而增大,因此节肢动物从卵发育到成虫的过程中存在着蜕皮现象。地昔尼尔亦属于几丁质抑制剂,作为2, 4二氨基嘧啶类化合物,主要以二氢叶酸酯还原酶为主要作用靶位,通过改变几丁质在表皮中的沉着而发挥杀虫作用。2, 4二氨基嘧啶类化合物是二氢叶酸酯还原酶抑制剂,能阻止对昆虫至关重要必不可少的嘌呤类、嘧啶类及一些氨基酸类化合物的生化合成,于1998年首次在澳大利亚上市,商品名为Clik。本品单次以100~500 mg?kg1用药防治丽蝇类昆虫的有效期长达24周,且用药后立即淋雨不缩短有效期,体外杀虫活性是同类药物环丙氨嗪和双氟苯隆的10倍以上[14]。地昔尼尔作为新一代兽药,具有强大的市场需求,由于该药不易耐受,残留值低,具有很高的生态社会效益。目前,国内对地昔尼尔的经口急性毒性研究还是空白。为此,本试验对地昔尼尔乳剂对大鼠的经口急性毒性进行研究,旨在为临床用药提供理论基础。据Hartmann[5]报道雄性大鼠口服地昔尼尔的LD50为560 mg?kg1,雌性大鼠为500 mg?kg1,属于低毒类药物,对于毒性较低的受试物可采用限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度试验法。
1 材料与方法
1.1材料
1.1.1 主要试剂及仪器
地昔尼尔乳剂: 浓度5%,南京日升昌生物技术有限公司,批号:20141115 ;
空白乳:实验室自制;
其他:苦味酸酒精饱和溶液、5mL注射器若干、灌胃针(适用大鼠)、动物体重秤、外科剪、镊子、防护手套。
1.1.2 试验动物及饲养环境 
SD大鼠:SPF级,雌、雄各半,购于上海西普尔必凯实验动物有限公司,许可证号SCXK20130016。
大鼠饲养于大学实验动物中心,动物房及实验室温度为(25±1.0)℃。试验大鼠于试验前在动物房适应一周,塑料笼饲养,每周更换垫料,自由摄食摄水。
1.2 试验方法
1.2.1 急性毒性预试验 
①试验前准备
预试验前对SD大鼠进行7d喂养观察,观察期内大鼠自由饮水、采食,淘汰自然死亡大鼠 。
②称重、标号并分组
记录各大鼠的体重,剔除体重不达标和不健康个体,用苦味酸溶液染色标记。大鼠共分为3组,每组10只,雌、雄各半。
③灌胃给药
灌胃给药前禁食12h,不限制饮水。分别按20 mL?kg1,15 mL?kg1,10 mL?kg1的剂量于24h内分次经口灌胃5%地昔尼尔乳剂,给药2h后恢复供食。
④观察与记录
灌胃给药后连续观察14d,对每只动物均应仔细观察并详细记录各种毒性反应出现和消失的时间。观察记录的内容包括皮肤、黏膜、毛色、眼睛、呼吸、循环系统、自主活动及中枢神经系统行为表现等。给予受试物后死亡的动物及试验结束时称取动物体重,并对死亡的动物进行尸体剖检,尸检时发现异常的器官应进行组织病理学检查。
1.2.2 急性毒性正式试验 
①试验前准备
试验前对SD大鼠进行14d喂养观察,观察期内大鼠自由饮水、采食,淘汰自然死亡大鼠,每天对大鼠进行称重,控制大鼠体重在180g220g之间。
②称重、标号并分组
挑选体重在170g190g范围内的健康大鼠雌、雄各10只作为正式试验组,分称重后用苦味酸溶液染色法按110编号,雌雄分开饲养。另挑选20只大鼠,雌、雄各半作为对照组,称重后染色、编号。
③给药
大鼠灌胃给药前禁食12h,不限制饮水。根据预试验结果,正式试验组按10 mL?kg1剂量灌服5%地昔尼尔乳剂,空白组灌服等剂量的空白乳。给药2h后恢复供食。
④观察
灌胃给药后连续观察14d,对每只动物均应仔细观察并详细记录各种毒性反应出现和消失的时间。观察记录的内容包括皮肤、黏膜、毛色、眼睛、呼吸系统、循环系统、自主活动及中枢神经系统行为表现等。给予受试物后动物死亡及试验结束时称取动物体重,并对死亡的动物进行尸体剖检,尸检时发现异常的器官应进行组织病理学检查。
1.2.3试验结果的评判
限度试验结果有三种可能:1.如果没有动物死亡出现,结论是该药物的最小致死剂量值大于限度剂量;2.如果死亡动物数少于50%时,结论是LD50值大于限度剂量;3.如果动物死亡多于50%时,应重新设置限度剂量并重复研究或用设计方案评价急性毒性或致死性。
2 试验结果
2.1预试验结果
给药后观察14天,试验结果如下:10 mL?kg1组大鼠雌、雄各死亡一只,20mL?kg1,15 mL?kg1剂量组全部死亡,确定正式试验时给药剂量为10 mL?kg1。预试验各大鼠毒性反应表现为大鼠弓背、呼吸困难、精神沉郁、自主活动减少、采食饮水量下降等。部分雌、雄大鼠眼部周围有红色泪液状液体,精神极度沉郁,共济失调,趴卧不起,随后死亡。
2.2正式试验结果
2.2.1大鼠急性毒性反应表现
大鼠急性毒性反应表现见表一
表1、大鼠急性毒性反应表现
Tablet1 Acute toxicity performance
实验观察
指征
运动功能、运动频率及特点的改变
探究、梳理毛发、自发活动等自主运动减少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yxlw/dwyx/587.html

好棒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