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冒清热胶囊中荆芥穗薄荷鉴别方法的建立
摘 要感冒清热胶囊由荆芥穗,薄荷,防风,柴胡,紫苏叶,葛根,桔梗,苦杏仁,白芷,苦地丁,芦根等十一味中药制成。具有疏风散寒,解表清热之效,临床用于风寒感冒,鼻流清涕,头痛发热,咳嗽咽干等。其中荆芥穗为君药,性辛,微温,具有解表散风,祛风解痉,透疹之功效,用于感冒,头痛,麻疹,风疹,疮痛初起等症。薄荷为臣药,性辛凉,具有宣散风热,清利头目,透疹的功效被广泛用于风热感冒,风温初起,头痛,目赤,喉痹。由于荆芥穗,薄荷在处方中分别为君药与臣药,收载的感冒清热胶囊质量标准中只包含白芷,柴胡,葛根,桔梗,苦地丁药材的薄层鉴别,并不含荆芥穗,薄荷的薄层鉴别。因此,本实验对感冒清热胶囊中荆芥穗、薄荷进行薄层色谱鉴别,完善该药品的质量标准。结果表明用氯仿-甲醇-水(28:10:1)为展开剂展开时,显示出斑点,其余两个展开效果不显著。本研究结果可拟作为感冒清热胶囊中荆芥穗、薄荷的薄层色谱鉴别依据。Keywords: Ganmao Qingre Capsules; Thin layer chromatography; Ching?Chieh; Mint目 录
1 文献综述
1.1 感冒病现状 1
1.1.1 感冒药的类型 1
1.1.2 感冒药的发展过程 4
2 实验部分
2.1 实验药品 7
2.1.1 实验器材 7
2.1.2实验试剂 7
2.2 试验方法 7
2.2.1样品制备 7
2.2.2供试品制备 7
2.2.3 标品和阴性对照品制备 7
2.2.4 薄层条件 7
2.3实验结果与分析 8
2.3.1 薄层结果 8
2.3.2 结果分析 10
讨论 11
参考文献 12
1 文献综述
1.1 感冒病现状
感冒通常指普通感冒,俗称伤风,是一种极为常见的上呼吸道传染性疾病,且发病率非常高,几乎人人都亲身体验过感冒“头疼脑热”的不时造访,严重影响着人们的生活、工作和学习。感冒是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病症,也是在诸多病症中发病率极高的,对于感冒药的使用率也是很高的。现阶段吗,随着医疗水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讨论 11
参考文献 12
1 文献综述
1.1 感冒病现状
感冒通常指普通感冒,俗称伤风,是一种极为常见的上呼吸道传染性疾病,且发病率非常高,几乎人人都亲身体验过感冒“头疼脑热”的不时造访,严重影响着人们的生活、工作和学习。感冒是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病症,也是在诸多病症中发病率极高的,对于感冒药的使用率也是很高的。现阶段吗,随着医疗水平的不断提高,感冒药的种类也在逐渐增多,如果对其药物成分不甚了解,很容易出现重复用药、滥用药的现象。药物使用不对症的处方有3例,药物成分出现重复的有13例,不合理用药总共占到了26.7%。结论:强化对于感冒药物成分的分析和临床用药情况的研究,有助于提升临床处方的准确率,减少不合理用药的情况,提升对患者的治疗效果,促进患者早日康复。?更多还原感冒临床主要表现为鼻塞、流涕、打喷嚏、流泪、咽痛、声音嘶哑及咳嗽等,有时还伴有发热、头痛及全身酸痛等症状,几乎是人人都亲身体验过的疾病,每年平均约有75%的人至少患过一次感冒,目前我国常见病症自我药疗比例最高的就是感冒。但是由于相当数量的人缺乏相应的医药知识,面对琳琅满目的感冒药不知如何选用,常常几种感冒药同时使用,甚至还常被用来预防感冒,造成了感冒药很大程度上的滥用,甚至导致不良反应。中医药理论分析感冒的种类、病因、治疗方法和所适用的中成药。结果感冒可因不同的季节,不同的人,不同的病因及症状分为多种类型。而感冒药也因不同的方剂组成和不同的适应症而分为不同类型。结论用中成药治疗感冒应十分注意辨证施治,减少盲目性。
感冒是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病症,也是在诸多病症中发病率极高的,对于感冒药的使用率也是很高的。现阶段,随着医疗水平的不断提高,感冒药的种类也在逐渐增多,如果对其药物成分不甚了解,很容易出现重复用药、滥用药的现象。为此,就针对此现象重点分析出西药类感冒药成分,并提出对抗感冒病症时合理使用西药类抗感冒药的建议。从中医治疗感冒的方法看,目前以辛凉解表法的运用最广。中成药也大多是以金银花,连翘,桑叶,菊花,大青叶,板蓝根,贯众等为主。因此,有必要对目前流行的感冒辨证论冶方法,进行认真的反思。形成这种局面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首先,温病学说是继伤寒学说之后,中医学认识与治疗外感热病的重要进展,对今天的中医学术界发挥着巨大的影响。
1.1.1 感冒药的类型
感冒的类型大体可分为普通感冒和流行性。流行性感冒的传染源为人流感病毒,以甲型流感病毒多见,通过咳嗽飞沫传播进入呼吸道,主要引起呼吸道,肺的黏膜病变。轻则表现鼻塞,咽喉肿痛,发热,全身不适,严重时引起高烧头痛,恶心呕吐,治疗不及时可致急性肺出血,呼吸困难,循环衰歇乃至休克死亡。目前,流行性感冒虽无特效治疗方法,但通过采取积极措施,实施免疫接种,抗炎和临床对症治疗,在控制传播,预防并发症和缓解临床表现诸多方面,已取得了较好的效果。流行性感冒病毒传播快、传播途径广泛、波及面大,要提高流行性感冒的预防效果,就需要从其传播途径入手控制其传播、影响范围。因此对流行性感冒病毒的传播途径进行分析、研究是很有必要的。通过对流行性感冒病毒传播途径的掌握,切断了流行性感冒病毒传播的途径,减少病毒对人的传染,降低了人患病的几率,对流行性感冒的预防和治疗有积极作用。
夏季感冒类型以风寒感冒最多;暑湿感冒发病情况与夏季气温变化有关。感冒后咳嗽病位主要在肺,病因以外邪为主,治疗以疏散表邪,清肺理气为主感冒是我们最熟悉不过的疾病。进入夏季,又到了感冒高发的时节,而夏季感冒往往比其他季节的普通感冒症状严重一些,因此大家应该及早预防,别让感冒“扰”了我们的健康。夏季感冒高发原因多夏季感冒高发有多方面原因,所谓“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只有了解了原因,我们才能有针对性地进行预防。首先,夏季天气炎热,人们加大了空调的使用率。
冬季是感冒容易发生的季节,由于气候寒冷,使得屋内外气温差别较大,人们在骤冷骤热的环境下很容易患感冒,而对于平时身体较弱的人,尤其是老人、儿童,就更容易发生感冒。冬季感冒的一个特点就是容易合并其他疾病发生,同时引起身体内潜在疾病的复发。因此,在冬季更要重视对感冒和流行性感冒的预防工作,抓好各项预防措施,做到有病早治,无病早防。
西药治疗感冒有关资料统计,中国6000余家制药企业,约有20%(全国感冒药品制剂开发与合理应用研讨会数据)的企业在生产感冒药,市场上感冒药品种达百种以上。但含苯丙醇胺的感冒药在中国被暂停使用的通知公布后,中国的感冒药市场及患者再一次敲响了药品不良反应的警钟。由于抗感冒药多为复方,每种成分都可能产生各自的不良反应。若选用不当,易造成重复使用,这样不但达不到治疗目的,而且会延误病情,甚至引起严重的不良反应,主要影响中枢神经系统,泌尿系统,血液系统,心脑血管系统,消化系统和皮肤及耳鼻咽喉等器官。对乙酰氨基酚,双氯芬酸钠,阿司匹林等解热镇痛成分可引起消化道反应;含有金刚烷胺,伪麻黄碱,阿司匹林等可引起中枢神经系统不良反应;日夜百服宁,新康泰克,泰诺感冒片等含有伪麻黄碱,可致血压升高,大剂量可引发早搏,心动过速,甚至心室颤动,心脑血管系统不良反应主要表现为头痛,心慌,血压升高,心律失常等,阿司匹林,对乙酰氨基酚在肾功能低下时容易引起肾损害。另外,过敏反应在含阿司匹林的抗感冒药中较为多见,其中复方阿司匹林主要表现为荨麻疹和过敏性哮喘,故哮喘病人禁用阿司匹林,对含其他解热镇痛药的抗感冒药也应慎用。
中医治疗感冒确有其独特之处,中成药不仅疗效明显,不良反应少,而且携带方便。临床常用感冒中成药多数来源于古代医家,是传统中医在扎实的理论基础功底之上,经过大量临床验证精心组合而成。但作为非处方药的抗感冒类中药物,其副作用极易被忽视。部分患者缺乏相关知识,服用感冒类中成药却又不明剂量,随意服药现象严重。方世平[1]分析临床存在诸多患者滥用感冒类中成药药物的现象,结果不仅治不好感冒,甚至会导致中毒。根据已知研究,中药所致不良反应也有发现,但远较西药为少,在中医君臣佐使和七情和合配伍原则的指导下,中成药将毒副作用降到了最低,所以应大力提倡使用中药和开展抗感冒中成药制剂的开发与研究,力求开发生产出更多的具有与西药疗效相当甚至优于西药的中成药制剂,对预防和减少抗感冒药物的不良反应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也是促进中医药现代化和加速中医药与国际接轨的重要举措。感冒是人类最常见的多发性疾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生,但以冬春季节为盛。来时症状轻重不一,通常以头痛、鼻塞、流涕、喷嚏、恶寒、发热、咳嗽、全身不适等为主要临床表现。有的人患了轻度感冒而自己认为是伤了风,受了寒而不去治疗,一旦得了重感冒,病情易变。有时买点西药随便服用,但这不是好办法,化学药品治疗感冒,会
1 文献综述
1.1 感冒病现状 1
1.1.1 感冒药的类型 1
1.1.2 感冒药的发展过程 4
2 实验部分
2.1 实验药品 7
2.1.1 实验器材 7
2.1.2实验试剂 7
2.2 试验方法 7
2.2.1样品制备 7
2.2.2供试品制备 7
2.2.3 标品和阴性对照品制备 7
2.2.4 薄层条件 7
2.3实验结果与分析 8
2.3.1 薄层结果 8
2.3.2 结果分析 10
讨论 11
参考文献 12
1 文献综述
1.1 感冒病现状
感冒通常指普通感冒,俗称伤风,是一种极为常见的上呼吸道传染性疾病,且发病率非常高,几乎人人都亲身体验过感冒“头疼脑热”的不时造访,严重影响着人们的生活、工作和学习。感冒是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病症,也是在诸多病症中发病率极高的,对于感冒药的使用率也是很高的。现阶段吗,随着医疗水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讨论 11
参考文献 12
1 文献综述
1.1 感冒病现状
感冒通常指普通感冒,俗称伤风,是一种极为常见的上呼吸道传染性疾病,且发病率非常高,几乎人人都亲身体验过感冒“头疼脑热”的不时造访,严重影响着人们的生活、工作和学习。感冒是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病症,也是在诸多病症中发病率极高的,对于感冒药的使用率也是很高的。现阶段吗,随着医疗水平的不断提高,感冒药的种类也在逐渐增多,如果对其药物成分不甚了解,很容易出现重复用药、滥用药的现象。药物使用不对症的处方有3例,药物成分出现重复的有13例,不合理用药总共占到了26.7%。结论:强化对于感冒药物成分的分析和临床用药情况的研究,有助于提升临床处方的准确率,减少不合理用药的情况,提升对患者的治疗效果,促进患者早日康复。?更多还原感冒临床主要表现为鼻塞、流涕、打喷嚏、流泪、咽痛、声音嘶哑及咳嗽等,有时还伴有发热、头痛及全身酸痛等症状,几乎是人人都亲身体验过的疾病,每年平均约有75%的人至少患过一次感冒,目前我国常见病症自我药疗比例最高的就是感冒。但是由于相当数量的人缺乏相应的医药知识,面对琳琅满目的感冒药不知如何选用,常常几种感冒药同时使用,甚至还常被用来预防感冒,造成了感冒药很大程度上的滥用,甚至导致不良反应。中医药理论分析感冒的种类、病因、治疗方法和所适用的中成药。结果感冒可因不同的季节,不同的人,不同的病因及症状分为多种类型。而感冒药也因不同的方剂组成和不同的适应症而分为不同类型。结论用中成药治疗感冒应十分注意辨证施治,减少盲目性。
感冒是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病症,也是在诸多病症中发病率极高的,对于感冒药的使用率也是很高的。现阶段,随着医疗水平的不断提高,感冒药的种类也在逐渐增多,如果对其药物成分不甚了解,很容易出现重复用药、滥用药的现象。为此,就针对此现象重点分析出西药类感冒药成分,并提出对抗感冒病症时合理使用西药类抗感冒药的建议。从中医治疗感冒的方法看,目前以辛凉解表法的运用最广。中成药也大多是以金银花,连翘,桑叶,菊花,大青叶,板蓝根,贯众等为主。因此,有必要对目前流行的感冒辨证论冶方法,进行认真的反思。形成这种局面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首先,温病学说是继伤寒学说之后,中医学认识与治疗外感热病的重要进展,对今天的中医学术界发挥着巨大的影响。
1.1.1 感冒药的类型
感冒的类型大体可分为普通感冒和流行性。流行性感冒的传染源为人流感病毒,以甲型流感病毒多见,通过咳嗽飞沫传播进入呼吸道,主要引起呼吸道,肺的黏膜病变。轻则表现鼻塞,咽喉肿痛,发热,全身不适,严重时引起高烧头痛,恶心呕吐,治疗不及时可致急性肺出血,呼吸困难,循环衰歇乃至休克死亡。目前,流行性感冒虽无特效治疗方法,但通过采取积极措施,实施免疫接种,抗炎和临床对症治疗,在控制传播,预防并发症和缓解临床表现诸多方面,已取得了较好的效果。流行性感冒病毒传播快、传播途径广泛、波及面大,要提高流行性感冒的预防效果,就需要从其传播途径入手控制其传播、影响范围。因此对流行性感冒病毒的传播途径进行分析、研究是很有必要的。通过对流行性感冒病毒传播途径的掌握,切断了流行性感冒病毒传播的途径,减少病毒对人的传染,降低了人患病的几率,对流行性感冒的预防和治疗有积极作用。
夏季感冒类型以风寒感冒最多;暑湿感冒发病情况与夏季气温变化有关。感冒后咳嗽病位主要在肺,病因以外邪为主,治疗以疏散表邪,清肺理气为主感冒是我们最熟悉不过的疾病。进入夏季,又到了感冒高发的时节,而夏季感冒往往比其他季节的普通感冒症状严重一些,因此大家应该及早预防,别让感冒“扰”了我们的健康。夏季感冒高发原因多夏季感冒高发有多方面原因,所谓“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只有了解了原因,我们才能有针对性地进行预防。首先,夏季天气炎热,人们加大了空调的使用率。
冬季是感冒容易发生的季节,由于气候寒冷,使得屋内外气温差别较大,人们在骤冷骤热的环境下很容易患感冒,而对于平时身体较弱的人,尤其是老人、儿童,就更容易发生感冒。冬季感冒的一个特点就是容易合并其他疾病发生,同时引起身体内潜在疾病的复发。因此,在冬季更要重视对感冒和流行性感冒的预防工作,抓好各项预防措施,做到有病早治,无病早防。
西药治疗感冒有关资料统计,中国6000余家制药企业,约有20%(全国感冒药品制剂开发与合理应用研讨会数据)的企业在生产感冒药,市场上感冒药品种达百种以上。但含苯丙醇胺的感冒药在中国被暂停使用的通知公布后,中国的感冒药市场及患者再一次敲响了药品不良反应的警钟。由于抗感冒药多为复方,每种成分都可能产生各自的不良反应。若选用不当,易造成重复使用,这样不但达不到治疗目的,而且会延误病情,甚至引起严重的不良反应,主要影响中枢神经系统,泌尿系统,血液系统,心脑血管系统,消化系统和皮肤及耳鼻咽喉等器官。对乙酰氨基酚,双氯芬酸钠,阿司匹林等解热镇痛成分可引起消化道反应;含有金刚烷胺,伪麻黄碱,阿司匹林等可引起中枢神经系统不良反应;日夜百服宁,新康泰克,泰诺感冒片等含有伪麻黄碱,可致血压升高,大剂量可引发早搏,心动过速,甚至心室颤动,心脑血管系统不良反应主要表现为头痛,心慌,血压升高,心律失常等,阿司匹林,对乙酰氨基酚在肾功能低下时容易引起肾损害。另外,过敏反应在含阿司匹林的抗感冒药中较为多见,其中复方阿司匹林主要表现为荨麻疹和过敏性哮喘,故哮喘病人禁用阿司匹林,对含其他解热镇痛药的抗感冒药也应慎用。
中医治疗感冒确有其独特之处,中成药不仅疗效明显,不良反应少,而且携带方便。临床常用感冒中成药多数来源于古代医家,是传统中医在扎实的理论基础功底之上,经过大量临床验证精心组合而成。但作为非处方药的抗感冒类中药物,其副作用极易被忽视。部分患者缺乏相关知识,服用感冒类中成药却又不明剂量,随意服药现象严重。方世平[1]分析临床存在诸多患者滥用感冒类中成药药物的现象,结果不仅治不好感冒,甚至会导致中毒。根据已知研究,中药所致不良反应也有发现,但远较西药为少,在中医君臣佐使和七情和合配伍原则的指导下,中成药将毒副作用降到了最低,所以应大力提倡使用中药和开展抗感冒中成药制剂的开发与研究,力求开发生产出更多的具有与西药疗效相当甚至优于西药的中成药制剂,对预防和减少抗感冒药物的不良反应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也是促进中医药现代化和加速中医药与国际接轨的重要举措。感冒是人类最常见的多发性疾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生,但以冬春季节为盛。来时症状轻重不一,通常以头痛、鼻塞、流涕、喷嚏、恶寒、发热、咳嗽、全身不适等为主要临床表现。有的人患了轻度感冒而自己认为是伤了风,受了寒而不去治疗,一旦得了重感冒,病情易变。有时买点西药随便服用,但这不是好办法,化学药品治疗感冒,会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yxlw/zygc/140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