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点委夜蛾对七种主流杀虫剂的敏感毒力基线
二点委夜蛾(Athetis lepigone)属鳞翅目,夜蛾科,委夜蛾属,是近年来我国夏玉米上发现的一种新害虫,亟需明确其对常用杀虫剂的敏感性状况以应对田间害虫治理需要。本文采用点滴法测定了二点委夜蛾对7种主流杀虫剂的敏感毒力基线,结果表明,不同作用类型的杀虫剂对二点委夜蛾的毒力差异明显,对3龄幼虫的毒力从大到小依次为高效氯氰菊酯,氯虫苯甲酰胺,甲维盐,茚虫威,多杀菌素,溴虫腈,氟虫腈,48小时致死中量分别为0.13μg/larva,0.017μg/larva,0.067μg/larva,0.123μg/larva,0.246μg/larva,0.252μg/larva,0.862μg/larva。本研究结果对于监测二点委夜蛾对常用杀虫剂的敏感性变化和设计科学合理的化学防治措施具有重要意义。
目录
摘要1
关键词1
Abstract1
Key words1
引言1
1材料与方法2
1.1供试昆虫 2
1.2试虫饲养方法 2
1.3供试药剂2
1.4毒力测定方法2
1.5抗性筛选方法2
2结果分析3
2.1饲料配方的优化3
2.2 对7种药剂的敏感毒力基线4
2.3二点委夜蛾对氯虫苯甲酰胺的初步筛选 5
3讨论 5
致谢7
参考文献7
二点委夜蛾对七种主流杀虫剂的敏感毒力基线
引言
引言:二点委夜蛾是我国新发现的一种玉米害虫,据调查,该害虫目前已在我国8个省(直辖市)造成规模为害[1],现如今国内研究人员对该虫的研究报道大多局限于生物学和生态学方面[2,3],有关该物种的杀虫剂毒力毒理研究较少,而国外对该物种的研究更是鲜有报道。所以对二点委夜蛾进行生物测定是为以后能够有效防治起着积极的作用的。氯虫苯甲酰胺是当今较为主流的杀虫剂之一,其具有新的作用方式:通过昆虫鱼尼丁受体的活化从而达到防治害虫的目的[4],而且与其他杀虫剂无交互抗性。鱼尼丁受体对肌肉正常功能的发挥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肌肉细胞的收缩需要细胞内源钙离子有序释放进入细胞质中[5],而鱼尼丁受体则是调节钙离子释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放的选择性离子通道。氯虫苯甲酰胺与鱼尼丁受体的结合,导致细胞内源钙离子释放的失控和流失,使肌肉细胞的收缩功能难以为继[6,24]。经氯虫苯甲酰胺处理后的害虫表现为进食迅速停止、乏力、反胃和肌肉瘫痪,直至死亡。其独特的化学结构与新颖的作用方式,使之对其它杀虫剂的抗性害虫群体也具有杰出防效。氯虫苯甲酰胺只作用于昆虫鱼尼丁受体,而这种受体与哺乳动物鱼尼丁受体之间存在结构性差异[8],所以氯虫苯甲酰胺具有一定的选择毒性。在田间用量下,氯虫苯甲酰胺对寄生蜂及水生生物等非靶标生物表现为低毒[7]。氯虫苯甲酰胺具有优良的速效性和持效性,从而表现出快速良好的作物保护效果。研究表明,叶面施药处理几分钟后害虫即停止进食,其速度比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和甲氧虫酰肼快1~2个数量级。同时还具有良好的植物传导活性、耐雨水冲刷能力与抗光解性能,为作物保护提供更好的持效性。氯虫苯甲酰胺对靶标害虫防效极佳,在害虫早期发育阶段尤为有效,表现为异乎寻常的杀幼虫活性和杰出的卵/幼共杀活性 (ovilarvicidal activity)。氯虫苯甲酰胺具有杀虫活性高、杀虫谱广、持效期长、害虫不易产生抗性、对非靶标生物安全、与常规药剂无交互抗性等特性,被广泛应用于水稻、蔬菜等农作物上鳞翅目害虫的防治,是当今较为热门的杀虫剂之一,也鉴于以上的种种特点,其成为二点委夜蛾的化学防治方案中的优选杀虫剂,用其对二点委夜蛾进行抗性筛选,以期为该药剂的合理使用提供参考,对以后进行二点委夜蛾的防治有着重大的意义。
1 材料与方法
1.1 供试昆虫
本实验用虫由河北农业大学赠送,于2011年7月份采集自河北省石家庄市玉米田,在室内不接触任何药剂饲养至今,人工饲养得到成虫,并将所产的卵饲养至试验所需龄期,在本实验中作为二点委夜蛾敏感品系。
1.2 试虫饲养方法
本实验所采取的二点委夜蛾饲养方法是采用棉铃虫的饲料配方,本实验首先采用的是根据江幸福[10]等人描述的配方对二点委夜蛾进行人工饲养,其主要的成分是麦胚粉、黄豆粉、玉米粉、蔗糖、山梨酸、对羟基苯甲酸酯、酵母、烟酸、泛酸钙、核黄素、维生素B1、维生素B6、叶酸、D生物素、KOH、抗坏血酸、甲醛、乙酸、琼脂和水,但实际操作中,配制出的饲料黏度太大,且表面不平整,最终还是选择棉铃虫的饲料用于人工饲养。棉铃虫饲料配方的主要成分有麦胚粉、大豆粉、小黄包、维生素C、山梨酸、酵母粉、青霉素、对羟基甲酸甲酯、肌醇、甲醛、琼脂和水。
根据王静[9]等研究,幼虫的饲养条件是模拟室外二点委夜蛾大发生月份的平均气温 (27±1) ℃,湿度大于70%,光暗比 L:D=16:8 的环境中饲养[10,11],幼虫化的蛹放入产卵盒中等其羽化成成虫,同时在产卵盒中放置铁架台,在铁架台上放上高温灭菌的纱布以供其产卵,成虫饲喂15%的蜂蜜水,已经有卵附着的纱布转移到新的产卵盒内,等其进行孵化,同时在产卵盒中放置饲料以便孵化后的幼虫取食,待幼虫生长到2到3龄左右,将其放入含有饲料的试管中分开饲养,等其化蛹。
1.3 供试药剂
供试药剂均为原药,分别为有效成分95.1%的高效氯氰菊酯,由江苏农博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生产;97.6%的茚虫威,由京博农化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生产;95%的氟虫腈;90%的多杀菌素,由美国陶氏益农生产;95.3%的氯虫苯甲酰胺,由美国杜邦农化生产;98%的溴虫腈,由寿光研新化工有限公司生产;66.3%的甲维盐,由河北威远生化农药有限公司生产。
1.4 毒力测定方法
本实验测定二点委夜蛾对几种常用化学药剂的敏感性时所采用的毒力测定方法是点滴法[12]:先用丙酮溶解原药,将原药配制成合适浓度的溶液。之后将配制好的溶液用丙酮按浓度梯度稀释成6~7个浓度。以微量进样器取1μL供试药液点滴于3龄幼虫的中胸背板上,将处理后的幼虫放于一次性塑料培养皿中,培养皿中放置一小块饲料以供幼虫食用,之后将培养皿的盖子盖上。每个浓度处理3次,每次处理10个重复,即每个浓度的测定需要30头幼虫。将培养皿置于26℃,相对湿度60%~70%的养虫室内,48h之后观察死亡率。
1.5 抗性筛选方法
采用点滴法:将氯虫苯甲酰胺原药用丙酮稀释到合适的浓度制成溶液储存,之后用丙酮将溶液稀释合适的倍数对二点委夜蛾种群进行筛选,此处的浓度一般选择LC50~LC70左右,即以50%到70%的死亡率选育,筛选的方法还是采用上述毒力测定的点滴法。以微量进样器取1μL供试药液点滴于2~3龄幼虫的中胸背板,将处理之后的幼虫放于一次性塑料培养皿中,一个培养皿中可以放置10头左右的幼虫,培养皿中放置一小块饲料以供幼虫食用,之后将培养皿的盖子盖上。将培养皿置于26℃,相对湿度60%~70%的养虫室内,48h之后将死去的幼虫清理,存活的幼虫置于放有饲料的试管中,作为下一代抗性种群饲养。
目录
摘要1
关键词1
Abstract1
Key words1
引言1
1材料与方法2
1.1供试昆虫 2
1.2试虫饲养方法 2
1.3供试药剂2
1.4毒力测定方法2
1.5抗性筛选方法2
2结果分析3
2.1饲料配方的优化3
2.2 对7种药剂的敏感毒力基线4
2.3二点委夜蛾对氯虫苯甲酰胺的初步筛选 5
3讨论 5
致谢7
参考文献7
二点委夜蛾对七种主流杀虫剂的敏感毒力基线
引言
引言:二点委夜蛾是我国新发现的一种玉米害虫,据调查,该害虫目前已在我国8个省(直辖市)造成规模为害[1],现如今国内研究人员对该虫的研究报道大多局限于生物学和生态学方面[2,3],有关该物种的杀虫剂毒力毒理研究较少,而国外对该物种的研究更是鲜有报道。所以对二点委夜蛾进行生物测定是为以后能够有效防治起着积极的作用的。氯虫苯甲酰胺是当今较为主流的杀虫剂之一,其具有新的作用方式:通过昆虫鱼尼丁受体的活化从而达到防治害虫的目的[4],而且与其他杀虫剂无交互抗性。鱼尼丁受体对肌肉正常功能的发挥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肌肉细胞的收缩需要细胞内源钙离子有序释放进入细胞质中[5],而鱼尼丁受体则是调节钙离子释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放的选择性离子通道。氯虫苯甲酰胺与鱼尼丁受体的结合,导致细胞内源钙离子释放的失控和流失,使肌肉细胞的收缩功能难以为继[6,24]。经氯虫苯甲酰胺处理后的害虫表现为进食迅速停止、乏力、反胃和肌肉瘫痪,直至死亡。其独特的化学结构与新颖的作用方式,使之对其它杀虫剂的抗性害虫群体也具有杰出防效。氯虫苯甲酰胺只作用于昆虫鱼尼丁受体,而这种受体与哺乳动物鱼尼丁受体之间存在结构性差异[8],所以氯虫苯甲酰胺具有一定的选择毒性。在田间用量下,氯虫苯甲酰胺对寄生蜂及水生生物等非靶标生物表现为低毒[7]。氯虫苯甲酰胺具有优良的速效性和持效性,从而表现出快速良好的作物保护效果。研究表明,叶面施药处理几分钟后害虫即停止进食,其速度比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和甲氧虫酰肼快1~2个数量级。同时还具有良好的植物传导活性、耐雨水冲刷能力与抗光解性能,为作物保护提供更好的持效性。氯虫苯甲酰胺对靶标害虫防效极佳,在害虫早期发育阶段尤为有效,表现为异乎寻常的杀幼虫活性和杰出的卵/幼共杀活性 (ovilarvicidal activity)。氯虫苯甲酰胺具有杀虫活性高、杀虫谱广、持效期长、害虫不易产生抗性、对非靶标生物安全、与常规药剂无交互抗性等特性,被广泛应用于水稻、蔬菜等农作物上鳞翅目害虫的防治,是当今较为热门的杀虫剂之一,也鉴于以上的种种特点,其成为二点委夜蛾的化学防治方案中的优选杀虫剂,用其对二点委夜蛾进行抗性筛选,以期为该药剂的合理使用提供参考,对以后进行二点委夜蛾的防治有着重大的意义。
1 材料与方法
1.1 供试昆虫
本实验用虫由河北农业大学赠送,于2011年7月份采集自河北省石家庄市玉米田,在室内不接触任何药剂饲养至今,人工饲养得到成虫,并将所产的卵饲养至试验所需龄期,在本实验中作为二点委夜蛾敏感品系。
1.2 试虫饲养方法
本实验所采取的二点委夜蛾饲养方法是采用棉铃虫的饲料配方,本实验首先采用的是根据江幸福[10]等人描述的配方对二点委夜蛾进行人工饲养,其主要的成分是麦胚粉、黄豆粉、玉米粉、蔗糖、山梨酸、对羟基苯甲酸酯、酵母、烟酸、泛酸钙、核黄素、维生素B1、维生素B6、叶酸、D生物素、KOH、抗坏血酸、甲醛、乙酸、琼脂和水,但实际操作中,配制出的饲料黏度太大,且表面不平整,最终还是选择棉铃虫的饲料用于人工饲养。棉铃虫饲料配方的主要成分有麦胚粉、大豆粉、小黄包、维生素C、山梨酸、酵母粉、青霉素、对羟基甲酸甲酯、肌醇、甲醛、琼脂和水。
根据王静[9]等研究,幼虫的饲养条件是模拟室外二点委夜蛾大发生月份的平均气温 (27±1) ℃,湿度大于70%,光暗比 L:D=16:8 的环境中饲养[10,11],幼虫化的蛹放入产卵盒中等其羽化成成虫,同时在产卵盒中放置铁架台,在铁架台上放上高温灭菌的纱布以供其产卵,成虫饲喂15%的蜂蜜水,已经有卵附着的纱布转移到新的产卵盒内,等其进行孵化,同时在产卵盒中放置饲料以便孵化后的幼虫取食,待幼虫生长到2到3龄左右,将其放入含有饲料的试管中分开饲养,等其化蛹。
1.3 供试药剂
供试药剂均为原药,分别为有效成分95.1%的高效氯氰菊酯,由江苏农博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生产;97.6%的茚虫威,由京博农化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生产;95%的氟虫腈;90%的多杀菌素,由美国陶氏益农生产;95.3%的氯虫苯甲酰胺,由美国杜邦农化生产;98%的溴虫腈,由寿光研新化工有限公司生产;66.3%的甲维盐,由河北威远生化农药有限公司生产。
1.4 毒力测定方法
本实验测定二点委夜蛾对几种常用化学药剂的敏感性时所采用的毒力测定方法是点滴法[12]:先用丙酮溶解原药,将原药配制成合适浓度的溶液。之后将配制好的溶液用丙酮按浓度梯度稀释成6~7个浓度。以微量进样器取1μL供试药液点滴于3龄幼虫的中胸背板上,将处理后的幼虫放于一次性塑料培养皿中,培养皿中放置一小块饲料以供幼虫食用,之后将培养皿的盖子盖上。每个浓度处理3次,每次处理10个重复,即每个浓度的测定需要30头幼虫。将培养皿置于26℃,相对湿度60%~70%的养虫室内,48h之后观察死亡率。
1.5 抗性筛选方法
采用点滴法:将氯虫苯甲酰胺原药用丙酮稀释到合适的浓度制成溶液储存,之后用丙酮将溶液稀释合适的倍数对二点委夜蛾种群进行筛选,此处的浓度一般选择LC50~LC70左右,即以50%到70%的死亡率选育,筛选的方法还是采用上述毒力测定的点滴法。以微量进样器取1μL供试药液点滴于2~3龄幼虫的中胸背板,将处理之后的幼虫放于一次性塑料培养皿中,一个培养皿中可以放置10头左右的幼虫,培养皿中放置一小块饲料以供幼虫食用,之后将培养皿的盖子盖上。将培养皿置于26℃,相对湿度60%~70%的养虫室内,48h之后将死去的幼虫清理,存活的幼虫置于放有饲料的试管中,作为下一代抗性种群饲养。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nongxue/zwbh/29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