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源乳酸菌发酵饲料中有机酸及其营养成分变化的研究
猪源乳酸菌发酵饲料中有机酸及其营养成分变化的研究[20200510204203]
摘要:本研究采用混合固态发酵方法,以猪源乳酸菌为接种物,对全价配合饲料进行发酵处理,研究发酵前后饲料中有机酸及其营养成分的变化。检测指标包括发酵前后饲料中的乳酸、水分、粗蛋白、粗纤维、粗脂肪、粗灰分和pH值。结果表明,饲料经乳酸菌接种发酵后,乳酸含量大幅增加,添加L37组发酵饲料产酸最多,产酸达313.04mmol/g,部分发酵饲料pH值降至4.00以下,较其他组显著降低(P < 0.05),粗蛋白含量增加了3%,粗脂肪含量增加了0.72%,粗灰分含量增加了0.58%,粗纤维的含量基本不变。结果表明,以乳酸菌为接种物进行发酵,能降低发酵饲料pH值,提高粗蛋白、粗脂肪及乳酸含量。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关键字:乳酸菌;发酵饲料;营养成分
目录
摘要3
关键词3
Abstract3
Key words3
引言3
1 材料与方法4
1.1 试验动物与饲料4
1.2 方法4
1.3 乳酸菌发酵饲料化学指标的测定4
1.3.1 固体发酵4
1.3.2 乳酸测定4
1.3.3 水分测定4
1.3.4 粗蛋白测定5
1.3.5 粗纤维测定5
1.3.6 粗脂肪测定5
1.3.7 粗灰分测定5
1.3.8 pH值测定5
2 结果与分析5
2.1 发酵饲料中乳酸含量与pH值6
2.2 原饲料与发酵饲料中的各类营养成分6
3 讨论7
3.1 pH值与乳酸含量8
3.2 原饲料与发酵饲料中的各类营养成分分析8
致谢8
参考文献8
猪源乳酸菌发酵饲料中有机酸及其营养成分变化的研究
引言
引言
发酵饲料是一类用于用微生物接种饲料,通过发酵形成的饲料。目前,使用乳酸菌等益生菌对饲料进行发酵已经有一些报道,而且有许多实验也证明在猪肠道分离乳酸菌发酵饲料有增强猪和牛抗病能力以及生产性能的作用。严昌国等[1]用发酵饲料饲喂延边黄牛,发现试验组与对照组的日增重分别为0.98kg和0.77 kg,差异极显著(P<0.01);屠宰试验结果表明试验组和对照组的屠宰率分别为57.24%和52.84%,净肉率为45.62%和40.94%,差异显著(P<0.05),眼肌面积为85.64cm2和80.02 cm2,差异极显著(P<0.01)。刘金萍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2]使用植物乳杆菌A6制作的发酵饲料饲喂仔猪研究表明,试验组末重比对照组显著提高了13.85%(P<0.05),采食最和饲料报酬同时也提高了。在生长猪上,江水平[3]等使用发酵饲料饲喂“杜长”二元杂交中猪,为期70d,日增重640g,比常规饲料对照组580g多60g,提高10.35%,组间差异显著(P<0.05);料重比3.12,比对照组3.26少0.14,降低4.29%,组间差异显著(P<0.05);单位饲料成本试验组比对照组降低10.37%;饲料报酬提高11.45%;提前7天出栏,经济效益显著,组间差异显著(P<0.05)。金桩等在猪饲粮中添加乳酸菌发酵饲料,对照组和试验组猪只平均日增重分别为775.78g和825.28 g,试验组平均每组多长49.5g。而试验组的料重比是2.28,对照组为2.35,低于对照组。谷巍等报道用乳酸菌发酵饲料喂断奶仔猪试验组与对照组无论的总增重、日增重,差异显著(P<0.05)。平均每头日增重,试验组比对照组多0.05kg,而每头每日采食干料则比对照组少0.04kg。[4]
以上结果说明,发酵饲料具有改善猪生产性能的作用。但由于发酵饲料受乳酸菌来源及其发酵能力的影响,不同菌株发酵饲料的能力也不一致。为阐明本实验室中所分离得到的多株乳酸菌的发酵饲料的能力,本试验利用从肠道中分离筛选具有益生性乳酸菌对饲料进行发酵,旨在了解不同菌株发酵饲料的能力,拟为获取优质发酵饲用用乳酸菌株奠定基础。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动物与饲料
14、28日龄左右的大白和梅山黑猪仔猪。分别在太仓梅山黑猪种猪场、上海农场安丰养猪场饲养。饲料为全价配合饲料。
1.2 方法
采用常规分离方法[5],经分离、优化等工作,最终获得11株细菌,编号分别为L22、L23、L24、L26、L33、L35、L37、L71、L76L96、L104。
1.3 乳酸菌发酵饲料化学指标的测定
1.3.1 固体发酵
对照组接种5mLMRS肉汤进行发酵。处理组的乳酸菌在接种发酵饲料前,先将乳酸菌接种到MRS肉汤上培养18个小时, OD600进行比色,保证原始菌落数在106.2 CFU/mL 。每个发酵做4个平行,将发酵瓶密封,放在30摄氏度水浴锅内培养72小时。对断奶仔猪料进行发酵,水料比为2.5:1,持续搅拌。记录微生物群落,测定饲料常规营养指标如乳酸、消失干物质、水分、粗蛋白、粗纤维、粗脂肪、粗灰分。
1.3.2 乳酸测定
采用羟基联苯比色法[7]。标准曲线的绘制:分别配置乳酸标准液1、2、3、4、5、6 μg/mL,在比色管中分别加入乳酸标准液1mL、4.0%硫酸铜溶液0.05mL,再加入浓硫酸6mL,反应5 min,冷却至20 ℃以下后,再分别于各比色管中加入1%碱溶性羟基联苯溶液0.05mL,混合均匀,在室温下放置6~8 h,过夜,在570nm下进行比色测定,绘制出标准曲线。样品测定:1 g发酵饲料溶解于100mL蒸馏水中,4000 rpm离心10 min,取上清液1mL,按标准曲线测定样品中乳酸含量(%)。
1.3.3 水分测定
洗净称量瓶于(105±2)℃烘箱中烘1h,取出于干燥器中冷却30min,称重,精确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至0.0002g,记录数据m。重复,至两次称重△m<0.0005g为恒重,称取两份平行试样于称量瓶中,每份2~5g(含水量0.1g以上,样厚4mm以下),准确至0.0002g,记录数据m1。将盛有样品的称量瓶不盖盖,于(105±2)℃烘箱中烘3h,温度达105℃开始计时,取出,盖好盖,于干燥器中冷却30min,称重,至两次质量差<0.002g,记录数据m2。结果计算:W(H2O)=(m1 - m2 / m1 - m0)*100%(M1:烘干前试样及称量瓶质量;M0:已恒重的称量瓶质量);每个试样取两个平行样进行测定,求得平均值为测得结果。
1.3.4 粗蛋白测定
利用Rapid N Ⅲ 定氮分析仪[8]测定肉样中的粗蛋白。Rapid N Ⅲ 定氮分析仪工作的基本原理为杜马斯燃烧法,样品在高温下被燃烧分解,燃烧生成的气体其它组分被分离出去,含N气体在还原管中被还原成N2,在CO2载气的作用下进入热导检测器中进行检测。操作严格按照使用说明书的方法进行。准确称取0.25克左右(精确到0.0001克)样品进行测定。
1.3.5 粗纤维测定
用耐溶剂的记号笔给烘干 滤袋编号,称重(m1)。准确称取1g 制备好的样品于滤袋中。用封口机封口,然后将样品在滤袋中展平,均匀分布。至少取一个空白滤袋(C1),同时做空白测定。滤袋放在滤袋架上,然后放入纤维分析仪消煮器中。加入2000mL (0.13±0.005mol/L)洗涤剂溶液,托盘完全浸没。盖上盖子并完全密封好,打开搅拌(Agitate)和加热(Heat)开关,100°C时开始计时设定时间1h,包括加热升温时间。1h后结束,关上加热和搅拌开关。慢慢打开加热箱盖使箱中压力降低,打开排液阀(开始要慢一点),放掉洗涤液,关闭排液阀。加2000mL开水,旋紧盖子。打开搅拌开关搅拌3~5 min。关开关,排掉废液。重复2次,至洗涤液无泡沫。加入2000mL(0.23±0.005mol/L)氢氧化钠溶液 ,托盘完全浸没。盖上盖子并完全密封好,打开搅拌(Agitate)和加热(Heat)开关,100°C时开始计时处理1h,1h后结束,关上加热和搅拌开关,慢慢打开加热箱盖使箱中压力降低,打开排液阀(开始要慢一点),放掉洗涤液,关闭排液阀。加2000mL开水,打开搅拌开关搅拌3~5 min。关开关,排掉废液。重复2次,至洗涤液无泡沫。排干水,取出支架。将滤袋取下来,轻轻挤压去掉多余的水。 然后将滤袋放入250mL 烧杯中,加丙酮浸泡 5 min ,然后取出在通风橱中展开滤袋,让其自然干燥。完全干燥后放入105°C烘箱烘干3h。从烘箱中取出滤袋,放入干燥器中冷却30min,然后称重(m2)。将滤袋置于坩埚中,在电炉上炭化至无烟,然后转移到高温电炉中500°C 灰化2h,冷却,称重。
摘要:本研究采用混合固态发酵方法,以猪源乳酸菌为接种物,对全价配合饲料进行发酵处理,研究发酵前后饲料中有机酸及其营养成分的变化。检测指标包括发酵前后饲料中的乳酸、水分、粗蛋白、粗纤维、粗脂肪、粗灰分和pH值。结果表明,饲料经乳酸菌接种发酵后,乳酸含量大幅增加,添加L37组发酵饲料产酸最多,产酸达313.04mmol/g,部分发酵饲料pH值降至4.00以下,较其他组显著降低(P < 0.05),粗蛋白含量增加了3%,粗脂肪含量增加了0.72%,粗灰分含量增加了0.58%,粗纤维的含量基本不变。结果表明,以乳酸菌为接种物进行发酵,能降低发酵饲料pH值,提高粗蛋白、粗脂肪及乳酸含量。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关键字:乳酸菌;发酵饲料;营养成分
目录
摘要3
关键词3
Abstract3
Key words3
引言3
1 材料与方法4
1.1 试验动物与饲料4
1.2 方法4
1.3 乳酸菌发酵饲料化学指标的测定4
1.3.1 固体发酵4
1.3.2 乳酸测定4
1.3.3 水分测定4
1.3.4 粗蛋白测定5
1.3.5 粗纤维测定5
1.3.6 粗脂肪测定5
1.3.7 粗灰分测定5
1.3.8 pH值测定5
2 结果与分析5
2.1 发酵饲料中乳酸含量与pH值6
2.2 原饲料与发酵饲料中的各类营养成分6
3 讨论7
3.1 pH值与乳酸含量8
3.2 原饲料与发酵饲料中的各类营养成分分析8
致谢8
参考文献8
猪源乳酸菌发酵饲料中有机酸及其营养成分变化的研究
引言
引言
发酵饲料是一类用于用微生物接种饲料,通过发酵形成的饲料。目前,使用乳酸菌等益生菌对饲料进行发酵已经有一些报道,而且有许多实验也证明在猪肠道分离乳酸菌发酵饲料有增强猪和牛抗病能力以及生产性能的作用。严昌国等[1]用发酵饲料饲喂延边黄牛,发现试验组与对照组的日增重分别为0.98kg和0.77 kg,差异极显著(P<0.01);屠宰试验结果表明试验组和对照组的屠宰率分别为57.24%和52.84%,净肉率为45.62%和40.94%,差异显著(P<0.05),眼肌面积为85.64cm2和80.02 cm2,差异极显著(P<0.01)。刘金萍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2]使用植物乳杆菌A6制作的发酵饲料饲喂仔猪研究表明,试验组末重比对照组显著提高了13.85%(P<0.05),采食最和饲料报酬同时也提高了。在生长猪上,江水平[3]等使用发酵饲料饲喂“杜长”二元杂交中猪,为期70d,日增重640g,比常规饲料对照组580g多60g,提高10.35%,组间差异显著(P<0.05);料重比3.12,比对照组3.26少0.14,降低4.29%,组间差异显著(P<0.05);单位饲料成本试验组比对照组降低10.37%;饲料报酬提高11.45%;提前7天出栏,经济效益显著,组间差异显著(P<0.05)。金桩等在猪饲粮中添加乳酸菌发酵饲料,对照组和试验组猪只平均日增重分别为775.78g和825.28 g,试验组平均每组多长49.5g。而试验组的料重比是2.28,对照组为2.35,低于对照组。谷巍等报道用乳酸菌发酵饲料喂断奶仔猪试验组与对照组无论的总增重、日增重,差异显著(P<0.05)。平均每头日增重,试验组比对照组多0.05kg,而每头每日采食干料则比对照组少0.04kg。[4]
以上结果说明,发酵饲料具有改善猪生产性能的作用。但由于发酵饲料受乳酸菌来源及其发酵能力的影响,不同菌株发酵饲料的能力也不一致。为阐明本实验室中所分离得到的多株乳酸菌的发酵饲料的能力,本试验利用从肠道中分离筛选具有益生性乳酸菌对饲料进行发酵,旨在了解不同菌株发酵饲料的能力,拟为获取优质发酵饲用用乳酸菌株奠定基础。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动物与饲料
14、28日龄左右的大白和梅山黑猪仔猪。分别在太仓梅山黑猪种猪场、上海农场安丰养猪场饲养。饲料为全价配合饲料。
1.2 方法
采用常规分离方法[5],经分离、优化等工作,最终获得11株细菌,编号分别为L22、L23、L24、L26、L33、L35、L37、L71、L76L96、L104。
1.3 乳酸菌发酵饲料化学指标的测定
1.3.1 固体发酵
对照组接种5mLMRS肉汤进行发酵。处理组的乳酸菌在接种发酵饲料前,先将乳酸菌接种到MRS肉汤上培养18个小时, OD600进行比色,保证原始菌落数在106.2 CFU/mL 。每个发酵做4个平行,将发酵瓶密封,放在30摄氏度水浴锅内培养72小时。对断奶仔猪料进行发酵,水料比为2.5:1,持续搅拌。记录微生物群落,测定饲料常规营养指标如乳酸、消失干物质、水分、粗蛋白、粗纤维、粗脂肪、粗灰分。
1.3.2 乳酸测定
采用羟基联苯比色法[7]。标准曲线的绘制:分别配置乳酸标准液1、2、3、4、5、6 μg/mL,在比色管中分别加入乳酸标准液1mL、4.0%硫酸铜溶液0.05mL,再加入浓硫酸6mL,反应5 min,冷却至20 ℃以下后,再分别于各比色管中加入1%碱溶性羟基联苯溶液0.05mL,混合均匀,在室温下放置6~8 h,过夜,在570nm下进行比色测定,绘制出标准曲线。样品测定:1 g发酵饲料溶解于100mL蒸馏水中,4000 rpm离心10 min,取上清液1mL,按标准曲线测定样品中乳酸含量(%)。
1.3.3 水分测定
洗净称量瓶于(105±2)℃烘箱中烘1h,取出于干燥器中冷却30min,称重,精确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至0.0002g,记录数据m。重复,至两次称重△m<0.0005g为恒重,称取两份平行试样于称量瓶中,每份2~5g(含水量0.1g以上,样厚4mm以下),准确至0.0002g,记录数据m1。将盛有样品的称量瓶不盖盖,于(105±2)℃烘箱中烘3h,温度达105℃开始计时,取出,盖好盖,于干燥器中冷却30min,称重,至两次质量差<0.002g,记录数据m2。结果计算:W(H2O)=(m1 - m2 / m1 - m0)*100%(M1:烘干前试样及称量瓶质量;M0:已恒重的称量瓶质量);每个试样取两个平行样进行测定,求得平均值为测得结果。
1.3.4 粗蛋白测定
利用Rapid N Ⅲ 定氮分析仪[8]测定肉样中的粗蛋白。Rapid N Ⅲ 定氮分析仪工作的基本原理为杜马斯燃烧法,样品在高温下被燃烧分解,燃烧生成的气体其它组分被分离出去,含N气体在还原管中被还原成N2,在CO2载气的作用下进入热导检测器中进行检测。操作严格按照使用说明书的方法进行。准确称取0.25克左右(精确到0.0001克)样品进行测定。
1.3.5 粗纤维测定
用耐溶剂的记号笔给烘干 滤袋编号,称重(m1)。准确称取1g 制备好的样品于滤袋中。用封口机封口,然后将样品在滤袋中展平,均匀分布。至少取一个空白滤袋(C1),同时做空白测定。滤袋放在滤袋架上,然后放入纤维分析仪消煮器中。加入2000mL (0.13±0.005mol/L)洗涤剂溶液,托盘完全浸没。盖上盖子并完全密封好,打开搅拌(Agitate)和加热(Heat)开关,100°C时开始计时设定时间1h,包括加热升温时间。1h后结束,关上加热和搅拌开关。慢慢打开加热箱盖使箱中压力降低,打开排液阀(开始要慢一点),放掉洗涤液,关闭排液阀。加2000mL开水,旋紧盖子。打开搅拌开关搅拌3~5 min。关开关,排掉废液。重复2次,至洗涤液无泡沫。加入2000mL(0.23±0.005mol/L)氢氧化钠溶液 ,托盘完全浸没。盖上盖子并完全密封好,打开搅拌(Agitate)和加热(Heat)开关,100°C时开始计时处理1h,1h后结束,关上加热和搅拌开关,慢慢打开加热箱盖使箱中压力降低,打开排液阀(开始要慢一点),放掉洗涤液,关闭排液阀。加2000mL开水,打开搅拌开关搅拌3~5 min。关开关,排掉废液。重复2次,至洗涤液无泡沫。排干水,取出支架。将滤袋取下来,轻轻挤压去掉多余的水。 然后将滤袋放入250mL 烧杯中,加丙酮浸泡 5 min ,然后取出在通风橱中展开滤袋,让其自然干燥。完全干燥后放入105°C烘箱烘干3h。从烘箱中取出滤袋,放入干燥器中冷却30min,然后称重(m2)。将滤袋置于坩埚中,在电炉上炭化至无烟,然后转移到高温电炉中500°C 灰化2h,冷却,称重。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yxlw/dwyx/100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