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鼠为动物模型研究犬巴贝斯虫
以鼠为动物模型研究犬巴贝斯虫[20200507191514]
摘要:目的:建立鼠巴贝虫的实验动物模型。方法:连续五天腹腔注射地塞米松以降低鼠免疫力。将实验鼠分为三组,即PBS组、正常犬血清组、不置换红细胞组,PBS组腹腔注射PBS悬浮的正常犬红细胞,正常犬血清组腹腔注射正常犬血清悬浮的红细胞,不置换组不注射。每隔一天,连续注射三次。随后PBS组注射PBS悬浮的感染巴贝斯虫犬红细胞,正常犬血清组及不置换组注射正常犬血清悬浮的感染巴贝斯虫犬红细胞。自注射感染巴贝斯虫犬红细胞起做血常规检查,制备血涂片,吉姆萨染色后,油镜下观察犬巴贝斯虫感染情况。结果:正常血清组b鼠、d鼠等红细胞减少,血红蛋白含量降低,涂片镜检均观察到点状、环状、梨形巴贝斯虫。结论:成功建立巴贝斯虫小鼠模型。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关键字:鼠,巴贝斯虫,红细胞,实验动物模型
目录
摘要1
关键词1
Abstract1
Key words1
引言1
1材料与方法1
1.1材料 1
1.1.1 阿氏液2
1.1.2PBS2
1.1.3 供试犬2
1.1.4 ICR小鼠2
1.1.5正常犬红细胞、血清2
1.1.6感染巴贝斯虫犬红细胞2
1.2方法与步骤2
1.2.1免疫抑制2
1.2.2置换犬红细胞2
1.2.3人工感染巴贝斯虫2
2结果与分析2
2.1血常规检查结果2
2.2镜检结果4
3讨论4
致谢4
参考文献5
以小鼠为实验动物研究巴贝斯虫
引言
引言:巴贝斯虫是一种经蜱传播的血液寄生原虫。可引起易感动物发热、渐进性贫血、血红蛋白减少、脾显著肿大、肾肿大和肝肿大。巴贝斯虫病在在我国的江苏和河南的部分地区呈地方流行,对良种犬尤其是军、警犬和猎犬危害严重。Tsujietal曾用SCID鼠做模型成功地建立了牛的巴贝西虫和泰勒虫的实验动物模型[1]。近来Araital也利用SCID鼠为模型,成功地感染了犬巴贝斯虫[2]。由此可见,利用SCID鼠有可能建立吉氏巴贝斯虫动物模型。本试验试图利用ICR小鼠建立犬巴贝斯虫动物感染模型,为开展在动物体内巴贝斯虫的形态、生理、生化及繁殖的研究,揭示其生物学特性提供理论依据和物质基础。
1材料和方法
1.1实验材料
1.1.1阿氏液 葡萄糖2.05 g,柠檬酸钠0.8 g,柠檬酸0.055 g,氯化钠0.42 g,加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蒸馏水至100 ml,加热溶解后将pH值调到6.1,温度达到121℃高压灭菌,维持20 min,放置在4℃的环境内,保存备用。
1.1.2 PBS 氯化钠8g,氯化钾0.2 g,磷酸氢二钠1.44 g,磷酸二氢钾0.24 g,调pH 7.4,定容至1 L,高压蒸汽灭菌,在103.4 kPa压强下,温度达到121 ℃,维持20 min,室温保存。
1.1.3供试犬 由大学动物医院饲养犬提供。
1.1.4 ICR小鼠 购自扬州大学比较医学中心。
1.1.5正常犬红细胞、血清。取新鲜犬全血20 ml,EDTA抗凝。1500 r/min,离心10 min,将上清置于新的离心管中即为正常犬血清,将上清置于-20 ℃保存。沉淀的红细胞再用PBS溶液按上述方法洗涤3次,至上清液不显红色为止。加等量的阿氏液悬浮即为正常犬红细胞,4 ℃保存备用。
1.1.6感染犬巴贝斯虫的犬红细胞。取感染巴贝斯虫犬全血20 ml, EDTA抗凝。加入PBS约10倍量,摇匀,1500 r/min 离心10 min,除去上清液,沉淀的红细胞再用PBS溶液按上述方法洗涤3次,至上清液不显红色为止。加等量的阿氏液悬浮,4℃保存备用。
1.2实验方法和步骤
1.2.1免疫抑制 在常规饲养条件下,取8只ICR 小鼠, 每只腹腔注射免疫抑制剂地塞米松0.5 mg,1次/d,连续注射5 d[3]。将8只小鼠分成4个组,即PBS组2只e、f,正常犬血清组2只a、b、c、d,和不置换红细胞组2只g、h,以及另取两只鼠作为直接注射感染巴贝斯虫犬红细胞组x、y。
1.2.2置换犬红细胞 1 500 r/min离心10 min正常犬红细胞,用PBS洗涤。分别加等量的PBS、正常犬血清悬浮。按每只鼠0.5 mL容积量,分别给PBS组e鼠、f鼠,正常犬血清组的a鼠、b鼠、c鼠、d鼠腹腔内注射,隔日1次,连续注射3次。
1.2.3人工感染巴贝斯虫。取经PBS洗涤感染了巴贝斯虫的犬红细胞(感染率为10%左右),分别用同体积的PBS、正常犬血清悬浮。按每只鼠0.5mL容积量,分别接种给置换了犬红细胞的PBS组e鼠和f鼠及犬血清组a鼠、b鼠、c鼠和d鼠小鼠腹腔内;未置换犬红细胞组的g鼠和h鼠,注射BALB/c 小鼠正常犬血清悬浮的感染巴贝斯虫的红细胞。之后每日腹腔内分别注射1次PBS—犬红细胞、正常犬血清—犬红细胞悬浮液。而未置换犬红细胞组不注射。连续注射3次。BALB/c 小鼠鼠腹腔接种巴贝斯虫后,每天从感染巴贝斯虫的BALB/c 小鼠鼠尾尖采取100 μl左右血液,做血常规检查,测红细胞含量、血红蛋白含量[4]等,并涂片、染色,油镜下观察巴贝斯虫的生长、增殖情况。[5]
2结果与分析
2.1血常规检查结果
连续三天血常规结果如表1所示,(a鼠红细胞含量每天都减少、血红蛋白第三天减少,d鼠红细胞含量、血红蛋白含量第二天均减少,f鼠第三天红细胞、血红蛋白含量显著降低。)
表1 血常规检查结果
分组 天数 RBC HCT HGB (g/dl) MCV (fl) MCH (pg) MCHC(g/dl) WBC (K/ul) PCT (%)
a 1 d 12.15 46.9 12.5 45 11.5 25.6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7.5 686
2 d 11.15 49.7 12.9 45 11.5 25.9 7.0 686
3 d 7.48 32.0 8.4 43 11.2 26.2 6.0 619
b 1 d 9.60 42.1 11.1 44 11.5 26.3 8.7 676
2 d 10.60 42.5 12.9 44 11.7 26.2 7.7 675
3 d 11.44 51.8 12.5 45 10.9 24.2 6.5 517
c 1 d 12.20 55.3 15.3 45 12.6 27.7 3.0 721
2 d 13.35 60.2 15.9 45 11.9 26.5 8.6 606
3 d 13.35 60.2 15.9 45 11.9 26.5 8.6 606
d 1 d 10.05 45.2 11.8 44 11.5 26.2 14.8 660
2 d 6.37 28.6 7.7 45 12.1 27.0 9.5 663
3 d 9.21 39.8 10.5 43 11.4 26.4 9.6 689
e 1 d 13.78 64.6 16.6 47 12.0 26.3 5.3 937
2 d 9.75 45.9 11.9 47 12.2 25.9 7.6 918
3 d 10.44 47.8 11.9 46 11.4 24.9 6.81 525
f 1 d 10.76 52.9 14.0 49 13.0 26.5 2.6 982
2 d 12.11 53.0 14.3 44 11.8 27.1 1.4 744
3 d 3.92 16.8 4.5 43 11.4 26.5 3.1 523
2.2镜检结果:
第一天注射感染巴贝斯虫犬红细胞后,镜检结果如图1所示:未见巴贝斯虫虫体。第二天注射感染巴贝斯虫犬红细胞后镜检结果:a、d鼠镜检可见点状、环状、梨形等巴贝斯虫。第三天注射感染巴贝斯虫犬红细胞后镜检结果及剖检结果:a、d、f鼠镜检可见点状、杆型、十字形、梨形等巴贝斯虫虫体。剖检d鼠及f鼠,均可见肝脾肾肿大,并伴有出血点(图2)。
摘要:目的:建立鼠巴贝虫的实验动物模型。方法:连续五天腹腔注射地塞米松以降低鼠免疫力。将实验鼠分为三组,即PBS组、正常犬血清组、不置换红细胞组,PBS组腹腔注射PBS悬浮的正常犬红细胞,正常犬血清组腹腔注射正常犬血清悬浮的红细胞,不置换组不注射。每隔一天,连续注射三次。随后PBS组注射PBS悬浮的感染巴贝斯虫犬红细胞,正常犬血清组及不置换组注射正常犬血清悬浮的感染巴贝斯虫犬红细胞。自注射感染巴贝斯虫犬红细胞起做血常规检查,制备血涂片,吉姆萨染色后,油镜下观察犬巴贝斯虫感染情况。结果:正常血清组b鼠、d鼠等红细胞减少,血红蛋白含量降低,涂片镜检均观察到点状、环状、梨形巴贝斯虫。结论:成功建立巴贝斯虫小鼠模型。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关键字:鼠,巴贝斯虫,红细胞,实验动物模型
目录
摘要1
关键词1
Abstract1
Key words1
引言1
1材料与方法1
1.1材料 1
1.1.1 阿氏液2
1.1.2PBS2
1.1.3 供试犬2
1.1.4 ICR小鼠2
1.1.5正常犬红细胞、血清2
1.1.6感染巴贝斯虫犬红细胞2
1.2方法与步骤2
1.2.1免疫抑制2
1.2.2置换犬红细胞2
1.2.3人工感染巴贝斯虫2
2结果与分析2
2.1血常规检查结果2
2.2镜检结果4
3讨论4
致谢4
参考文献5
以小鼠为实验动物研究巴贝斯虫
引言
引言:巴贝斯虫是一种经蜱传播的血液寄生原虫。可引起易感动物发热、渐进性贫血、血红蛋白减少、脾显著肿大、肾肿大和肝肿大。巴贝斯虫病在在我国的江苏和河南的部分地区呈地方流行,对良种犬尤其是军、警犬和猎犬危害严重。Tsujietal曾用SCID鼠做模型成功地建立了牛的巴贝西虫和泰勒虫的实验动物模型[1]。近来Araital也利用SCID鼠为模型,成功地感染了犬巴贝斯虫[2]。由此可见,利用SCID鼠有可能建立吉氏巴贝斯虫动物模型。本试验试图利用ICR小鼠建立犬巴贝斯虫动物感染模型,为开展在动物体内巴贝斯虫的形态、生理、生化及繁殖的研究,揭示其生物学特性提供理论依据和物质基础。
1材料和方法
1.1实验材料
1.1.1阿氏液 葡萄糖2.05 g,柠檬酸钠0.8 g,柠檬酸0.055 g,氯化钠0.42 g,加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蒸馏水至100 ml,加热溶解后将pH值调到6.1,温度达到121℃高压灭菌,维持20 min,放置在4℃的环境内,保存备用。
1.1.2 PBS 氯化钠8g,氯化钾0.2 g,磷酸氢二钠1.44 g,磷酸二氢钾0.24 g,调pH 7.4,定容至1 L,高压蒸汽灭菌,在103.4 kPa压强下,温度达到121 ℃,维持20 min,室温保存。
1.1.3供试犬 由大学动物医院饲养犬提供。
1.1.4 ICR小鼠 购自扬州大学比较医学中心。
1.1.5正常犬红细胞、血清。取新鲜犬全血20 ml,EDTA抗凝。1500 r/min,离心10 min,将上清置于新的离心管中即为正常犬血清,将上清置于-20 ℃保存。沉淀的红细胞再用PBS溶液按上述方法洗涤3次,至上清液不显红色为止。加等量的阿氏液悬浮即为正常犬红细胞,4 ℃保存备用。
1.1.6感染犬巴贝斯虫的犬红细胞。取感染巴贝斯虫犬全血20 ml, EDTA抗凝。加入PBS约10倍量,摇匀,1500 r/min 离心10 min,除去上清液,沉淀的红细胞再用PBS溶液按上述方法洗涤3次,至上清液不显红色为止。加等量的阿氏液悬浮,4℃保存备用。
1.2实验方法和步骤
1.2.1免疫抑制 在常规饲养条件下,取8只ICR 小鼠, 每只腹腔注射免疫抑制剂地塞米松0.5 mg,1次/d,连续注射5 d[3]。将8只小鼠分成4个组,即PBS组2只e、f,正常犬血清组2只a、b、c、d,和不置换红细胞组2只g、h,以及另取两只鼠作为直接注射感染巴贝斯虫犬红细胞组x、y。
1.2.2置换犬红细胞 1 500 r/min离心10 min正常犬红细胞,用PBS洗涤。分别加等量的PBS、正常犬血清悬浮。按每只鼠0.5 mL容积量,分别给PBS组e鼠、f鼠,正常犬血清组的a鼠、b鼠、c鼠、d鼠腹腔内注射,隔日1次,连续注射3次。
1.2.3人工感染巴贝斯虫。取经PBS洗涤感染了巴贝斯虫的犬红细胞(感染率为10%左右),分别用同体积的PBS、正常犬血清悬浮。按每只鼠0.5mL容积量,分别接种给置换了犬红细胞的PBS组e鼠和f鼠及犬血清组a鼠、b鼠、c鼠和d鼠小鼠腹腔内;未置换犬红细胞组的g鼠和h鼠,注射BALB/c 小鼠正常犬血清悬浮的感染巴贝斯虫的红细胞。之后每日腹腔内分别注射1次PBS—犬红细胞、正常犬血清—犬红细胞悬浮液。而未置换犬红细胞组不注射。连续注射3次。BALB/c 小鼠鼠腹腔接种巴贝斯虫后,每天从感染巴贝斯虫的BALB/c 小鼠鼠尾尖采取100 μl左右血液,做血常规检查,测红细胞含量、血红蛋白含量[4]等,并涂片、染色,油镜下观察巴贝斯虫的生长、增殖情况。[5]
2结果与分析
2.1血常规检查结果
连续三天血常规结果如表1所示,(a鼠红细胞含量每天都减少、血红蛋白第三天减少,d鼠红细胞含量、血红蛋白含量第二天均减少,f鼠第三天红细胞、血红蛋白含量显著降低。)
表1 血常规检查结果
分组 天数 RBC HCT HGB (g/dl) MCV (fl) MCH (pg) MCHC(g/dl) WBC (K/ul) PCT (%)
a 1 d 12.15 46.9 12.5 45 11.5 25.6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7.5 686
2 d 11.15 49.7 12.9 45 11.5 25.9 7.0 686
3 d 7.48 32.0 8.4 43 11.2 26.2 6.0 619
b 1 d 9.60 42.1 11.1 44 11.5 26.3 8.7 676
2 d 10.60 42.5 12.9 44 11.7 26.2 7.7 675
3 d 11.44 51.8 12.5 45 10.9 24.2 6.5 517
c 1 d 12.20 55.3 15.3 45 12.6 27.7 3.0 721
2 d 13.35 60.2 15.9 45 11.9 26.5 8.6 606
3 d 13.35 60.2 15.9 45 11.9 26.5 8.6 606
d 1 d 10.05 45.2 11.8 44 11.5 26.2 14.8 660
2 d 6.37 28.6 7.7 45 12.1 27.0 9.5 663
3 d 9.21 39.8 10.5 43 11.4 26.4 9.6 689
e 1 d 13.78 64.6 16.6 47 12.0 26.3 5.3 937
2 d 9.75 45.9 11.9 47 12.2 25.9 7.6 918
3 d 10.44 47.8 11.9 46 11.4 24.9 6.81 525
f 1 d 10.76 52.9 14.0 49 13.0 26.5 2.6 982
2 d 12.11 53.0 14.3 44 11.8 27.1 1.4 744
3 d 3.92 16.8 4.5 43 11.4 26.5 3.1 523
2.2镜检结果:
第一天注射感染巴贝斯虫犬红细胞后,镜检结果如图1所示:未见巴贝斯虫虫体。第二天注射感染巴贝斯虫犬红细胞后镜检结果:a、d鼠镜检可见点状、环状、梨形等巴贝斯虫。第三天注射感染巴贝斯虫犬红细胞后镜检结果及剖检结果:a、d、f鼠镜检可见点状、杆型、十字形、梨形等巴贝斯虫虫体。剖检d鼠及f鼠,均可见肝脾肾肿大,并伴有出血点(图2)。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yxlw/dwyx/114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