饲料中添加果寡糖对中华绒螯蟹生长性能及免疫能力的影响

本试验以中华绒螯蟹为研究对象,研究饲料中分别添加不同剂量的果寡糖(0;0.5;1.0;1.5;2.0;2.5 g/kg)对中华绒螯蟹生长性能及免疫功能的影响,通过分析中华绒螯蟹的生长性能和免疫指标,筛选果寡糖在中华绒螯蟹饲料中适宜的添加量,为其在生产中的应用提供理论依据。试验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饲料中添加2.0 g/kg的果寡糖可显著提高中华绒螯蟹的增重率和特定生长率(P<0.05)。各试验组饵料系数均低于对照组,其中2.0 g/kg组饵料系数最小,与对照组存在显著差异(P<0.05)。免疫功能方面,各试验组中华绒螯蟹血液中丙二醛(MDA)含量均低于对照组,且当添加量为2.0 g/kg时,中华绒螯蟹血液中MDA含量最低,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过氧化氢酶(CAT)的活性均高于对照组,其中2.0 g/kg组活性最大,与对照组存在显著差异(P<0.05)。添加量为2.0 g/kg时,酸性磷酸酶 (ACP) 和碱性磷酸酶 (AKP)两种免疫酶的活性最高,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合果寡糖对中华绒螯蟹生长性能及免疫功能的影响,综合分析得出,当基础饲料中的添加量为2.0 g/kg时,能够有效地促进中华绒螯蟹的生长,提高饲料利用率,并能够有效提高其免疫力。
目录
摘要 3
关键词 3
Abstract 3
Keywords 4
引言 5
1 试验材料及方法 6
1.1 试验蟹及分组 6
1.2 试验日粮 6
1.3 日常管理 6
1.4 试验仪器 6
1.5 测定指标与方法 7
1.5.1 生产性能 7
1.5.2 免疫指标的测定 7
1.6 样品的采集与制备 7
2 数据处理 7
3 结果与分析 7
3.1 果寡糖对中华绒螯蟹生长性能的影响 7
3.2 果寡糖对中华绒螯蟹免疫功能的影响 8
3.2.1果寡糖对中华绒螯蟹酸性磷酸酶(ACP)和碱性磷酸酶(AKP)活性的影响 8
3.2.2 果寡糖对血液中过氧化氢酶(CAT)的影响 9
3.2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3 果寡糖对血液中丙二醛(MDA)含量的影响 10
4 讨论 10
4.1 果寡糖对中华绒螯蟹生长性能的影响 10
4.2 果寡糖对中华绒螯蟹免疫功能的影响 11
结论 11
致谢 12
参考文献 13
饲料中添加果寡糖对中华绒螯蟹生长性能及
免疫能力的影响
引言
引言
中华绒螯蟹(Eriocheir sinensis)又称河蟹,是一种重要的水产养殖经济蟹类。因为其具有极高的营养价值和经济价值,且口味鲜美、生长速度快,易于养殖,所以近年来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青睐。伴随着网箱养殖的兴起以及大规模集约化养殖等新型养殖模式的出现,水产动物的人工养殖业得到了进一步发展,河蟹养殖面积日益扩大,遍布我国内陆水域。中华绒螯蟹需求量增加带来了切实可观的经济效益,已成为水产养殖业的中流砾柱。但与此同时,养殖技术的创新并没有能够跟上养殖规模的发展步伐。在中华绒螯蟹养殖过程中,病害严重制约其养殖的良好发展。目前,中华绒螯蟹养殖中较为频发的是河蟹颤抖病、细菌性黑腮病,固着类纤毛虫病等,且在水域生态环境趋于不断恶化、河蟹苗种养殖地域杂乱、异地交流等多重因素的影响下,部分中华绒螯蟹蟹苗种质量下降,中华绒螯蟹早熟现象越来越频繁出现,此外一些病害的流行区域也随着养殖区域的增大而不断扩大[1,2]。一般来说,防治中华绒螯蟹病害的主要手段是增强养殖环境改良,扩大苗种检疫,适量使用能够加强河蟹免疫力的药物以及投喂抗菌素和一些化学类药物等方法。上述方法虽然治疗效果显著,但过度滥用抗菌素和化学类药物等方法副作用很大,可能致使中华绒螯蟹病原体产生耐药性,导致河蟹自身的抗病力下降,同时,有毒有害物质可能在环境中积累,对环境造成污染,甚至通过食物链影响人类的健康。所以,中华绒螯蟹的病害防治措施目前并不让人满意。因此,唯有安全有效地增强河蟹自身免疫,降低其发病率及死亡率,为河蟹养殖带来更大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才能使河蟹养殖业可持续高效的发展[3]。
果寡糖作为益生元的一种,具有促进生长、增强免疫力和调节肠道微生物区系等作用[4,5,6]。但是果寡糖的来源及自身的结构比较复杂,虽然目前对其的研究已取得了部分成果,但是大部分潜在的功能和活性仍需要进一步的研究和发现,以使其能够发挥更大的效应。随着近年来的不断研究,我们发现果寡糖在防病、治病方面有很大的潜力,且在食品业、药业、农业等方面都具有很高的应用前景,就其农业方面的应用而言,近年来果寡糖功能的研究更多应用于畜禽动物上,而随着国内外科学研究对果寡糖的不断深入实验,发现其在水产养殖的方面具有很高的应用价值,因此,果寡糖在水产动物上作为新型饲料添加剂也越来越多的受到了人们的关注[7,8,9]。研究和应用结果表明,果寡糖作为动物饲料添加剂,具有提高动物生长性能、节约饲料、提高动物产品品质,以及可防治动物某些疾病的功能。同时,功能性寡糖无毒副作用,有效成分较稳定,并且在加工及运输过程中也有较强的耐受能力,所以其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10]。许多试验还表明,果寡糖可以通过提高水产动物的免疫性能,从而使水产动物抵抗疾病的能力得到明显提升,但其过度的使用剂量可能导致机体免疫抑制及饲料成本的浪费,而过低剂量又可能导致不能达到可预期的影响效果[11]。因此,添加剂量已成为许多学者钻研的新课题。
因此,本试验以初重为18 g的594只中华绒螯蟹为对象,随机分为6组,每组设3个平行,每个平行33只螃蟹,通过在基础饲料中分别添加不同剂量的果寡糖(0;0.5;1.0;1.5;2.0;2.5 g/kg)对其进行投喂,饲养一段时间后,通过分析中华绒螯蟹的增长率、特定生长率以及其血液或内脏组织中免疫酶(ACP,AKP)和过氧化氢酶(CAT)的活性变化以及血液中丙二醛(MDA)含量变化,探讨了果寡糖对中华绒螯蟹的促生长作用、非特异性免疫功能以及对于提高动物机体抗病力的作用和机理,为筛选出适宜的添加量应用于中华绒螯蟹大规模集约化养殖提供理论依据。
1 试验材料及方法
1.1 试验蟹及分组
中华绒螯蟹由南京浦口养殖基地提供。试验选择健康、规格、重量基本一致的中华绒螯蟹594只,初重在18 g左右。随机分为6组,果寡糖添加量梯度为0、0.5、1.0、1.5、2.0、2.5 g/kg,每组设3个平行,每个平行33只螃蟹,养殖试验在江苏淡水水产研究所进行,采用室外水泥池(5 m×5 m×0.6 m)饲养。
1.2 试验日粮
试验日粮以鱼粉、豆粕为蛋白源,鱼油和豆油做脂肪源,采用单因子果寡糖浓度梯度法,在配合料中分别添加果寡糖浓度:0、0.5、1.0、1.5、2.0、2.5 g/kg。各种原料分别粉碎,过60目筛,先把磷酸二氢钙和添加剂进行混匀,然后加入大料逐级充分混匀,再加入适量水,用小型绞肉机制备颗粒饲料,在避光条件下晾干备用。(基础日粮配方见表1)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yxlw/dwyx/361.html

好棒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