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浓度霉菌毒素对卵子毒性效果的检测
霉菌毒素是由霉菌或真菌产生的无色、无味、无臭的次级代谢产物。在养殖业中,由霉变的饲料、谷物所产生的霉菌毒素对家畜健康危害极大,其中包括对卵母细胞质量的影响进而危害家畜的生殖系统,对家畜繁殖造成了不可估量的损失。虽然已经有研究证明,霉菌毒素对动物机体的健康产生了不利的影响,但是到目前为止霉菌毒素对卵子的毒性效果没有系统的研究,物种之间对霉菌毒素的敏感性也没有比对过。为此,本课题将以猪和小鼠卵母细胞为研究对象,通过体外培养过程中添加不同种类,以及相同种类不同浓度的霉菌毒素研究其对卵子产生的毒害作用,并对比猪和小鼠卵母细胞之间对霉菌毒素的敏感性差异,为相关行业提供理论基础和技术支持。
目录
摘要1
关键词1
Abstract1
Key words 1
引言1
1实验材料3
1.1实验对象与试剂 3
1.2试剂的配制 3
1.3实验仪器与设备 4
2 实验方法4
2.1 实验流程4
2.2 实验步骤5
2.2.1毒素的配制5
2.2.2小鼠卵母细胞采集与毒性检测5
2.2.3猪卵母细胞成熟培养与毒性检测5
3 结果分析6
3.1毒素对小鼠卵母细胞成熟的影响6
3.2毒素对猪卵母细胞成熟的影响7
3.3对比猪和小鼠之间物种的差异性8
4 讨论9
致谢10
参考文献10
不同浓度霉菌毒素对卵子毒性效果的检测
引言
引言
21世纪以来,由于我国畜牧业的快速发展,畜禽养殖逐渐由小型散养转变为规模化大型养殖,繁殖率是限制养殖成本的主要因素之一,因此,人们开始关注畜禽的生殖和它们所处环境的关系。近年来,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相关研究的不断深入,人们已经逐渐认识到霉菌毒素给养殖业带来的严重危害。霉菌是可以生长出分枝菌丝的真菌统称,凡是在基质上生长成棉絮状、绒毛状或蜘蛛网状菌丝体的真菌都称之为“霉菌”。霉菌在自然界分布广范,种类繁多,目前约记载就有3500~10000种,而谷物中常见的霉菌大约有200种[1]。霉菌毒素(M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ycotoxin)是指霉菌在其所感染的有机物中所产生的级代谢产物[2]。霉菌可生长在田间作物上,产生的毒素称为田间毒素;也可生长在加工、运输和储存等环节,分泌的毒素称为仓储毒素。饲料中常见且对人和动物危害相对严重的霉菌毒素主要有黄曲霉毒素、玉米赤霉烯酮、呕吐毒素、赭曲霉毒素、T2毒素及伏马菌素等。其中,玉米赤霉烯酮 (ZEN)、黄曲霉毒素B1和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DON) 是猪饲料中存在最为广泛,危害最为严重的三种霉菌毒素。
玉米赤霉烯酮(Zearalenone, ZEN)是由禾谷镰刀菌分泌的一种具有雌激素样生物活性的真菌毒素,又称F2毒素。F2毒素具有类似雌激素的作用,能结合雌激素受体表现出弱雌激素活性,通过降低孕酮和促黄体激素的分泌,引起机体生殖激素紊乱,从而改变子宫的组织形态对子宫产生负面影响,破坏生殖系统的发育,对生殖机能造成严重的影响。有研究资料表明,所有家畜中猪对F2毒素最为敏感。饲料中少量的F2毒素就能引发猪的雌激素中毒,表现为初情期的母猪阴道红肿、发情延期或假发情,严重时可引起母猪阴道脱出、子宫肿胀、直肠外翻、胚胎发育不良或流产[3]。F2毒素会造成母猪子宫内膜、卵泡及卵巢变性,子宫黏膜对雌激素的敏感度减弱,致使母猪发情周期延长、繁殖能力下降[4]。NikaidoY(2003)发现,青春期前的小鼠饲喂F2毒素,无论高低剂量均会导致小鼠发情期的紊乱,严重损伤卵巢[5]。
黄曲霉毒素(Aflatoxin,AF)是目前发现的理化性质最稳定的一种霉菌毒素。其分子结构中二呋喃环和香豆素(氧杂萘邻酮环)与其毒性及致癌性密切相关,难溶于水,易溶于油、乙醇、丙酮等有机溶剂。目前已经分离出的黄曲霉毒素及其衍生物达到20多种,如AFB1、AFB2、AFG1、AFM1、AFM2等[6]。其中,AFB1的毒性和致癌性最强。黄曲霉毒素的危害主要表现为:(1)降低采食量和饲料转化率,从而影响生长速度和生产能力;(2)损害组织器官,主要损伤肝脏;(3)抑制免疫机能;(4)致畸、致癌、致突变[7]。AFB1主要具有肝毒性效应,因为其主要的代谢部位在肝脏,同时肝脏也会受到严重的损害[8]。
呕吐毒素(Vomitoxin),又名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Deoxynivalenol,DON),是雪腐镰刀菌烯醇(NIV)的脱氧衍生物。DON对畜禽有广泛的生理毒性,低剂量摄入会引起食欲下降、发育不良、生长迟缓等现象;高剂量或长期摄入会造成急性中毒,如呕吐、腹泻、直肠出血,症状类似肠道炎(Rotter等,1996)。DON对动物机体的危害主要分为免疫毒性和细胞毒性。(1)免疫毒性表现为,低剂量的DON能诱导巨噬细胞表达炎性细胞因子和趋化因子,这两种因子是诱导辅助性T细胞的超诱导产物;高浓度时抑制免疫系统,抑制免疫细胞增殖,诱导其凋亡,并且还抑制免疫细胞因子的分泌、降低免疫应答、抑制淋巴细胞增殖还有抑制淋巴细胞的吞噬作用和巨噬细胞的杀菌作用(霍星华等,2008)。(2)细胞毒性主要表现在对生殖细胞的影响,DON诱导淋巴组织表达促炎症细胞因子,可损害卵母细胞的发育。在猪卵母细胞体外成熟培养过程中,用DON 感染卵丘卵母细胞复合体(COCs)后,检测发现大量卵丘细胞死亡,从而卵母细胞的发育能力下降[9]。
近几年,霉菌毒素对牲畜危害的研究较多,已经表明了霉菌毒素对动物生殖系统的毒害作用。其中,ZEN主要危害猪的生殖系统,青年母猪和后备母猪对ZEN极为敏感[10]。贺军宇发现ZEN对卵巢颗粒细胞增殖具有抑制作用,卵巢颗粒细胞分泌的激活素和抑制素具有多种激素分泌调节功能,卵巢颗粒细胞生长受到抑制,则可引起生殖系统的激素分泌紊乱,从而造成母畜患卵巢囊肿、频发情、假发情,死胎和延期流产现象。Ibeh等[1112]发现四个主要的天然黄曲霉素AFB1,AFB2,AFG1 和AFG2会引起雌性和雄性的生殖系统中毒。朱程程和孙少琛等,通过向猪卵母细胞成熟培养液中分别添加黄曲霉毒素(AF),伏马菌素B1,玉米赤霉烯酮(ZEA),呕吐毒素(DON)和HT2毒素,观察不同毒素,以及同种毒素不同浓度对卵母细胞的影响,结果发现,DNA和组蛋白去甲基化与毒素浓度有直接影响关系,从而影响卵母细胞的成熟[13~16]。
目录
摘要1
关键词1
Abstract1
Key words 1
引言1
1实验材料3
1.1实验对象与试剂 3
1.2试剂的配制 3
1.3实验仪器与设备 4
2 实验方法4
2.1 实验流程4
2.2 实验步骤5
2.2.1毒素的配制5
2.2.2小鼠卵母细胞采集与毒性检测5
2.2.3猪卵母细胞成熟培养与毒性检测5
3 结果分析6
3.1毒素对小鼠卵母细胞成熟的影响6
3.2毒素对猪卵母细胞成熟的影响7
3.3对比猪和小鼠之间物种的差异性8
4 讨论9
致谢10
参考文献10
不同浓度霉菌毒素对卵子毒性效果的检测
引言
引言
21世纪以来,由于我国畜牧业的快速发展,畜禽养殖逐渐由小型散养转变为规模化大型养殖,繁殖率是限制养殖成本的主要因素之一,因此,人们开始关注畜禽的生殖和它们所处环境的关系。近年来,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相关研究的不断深入,人们已经逐渐认识到霉菌毒素给养殖业带来的严重危害。霉菌是可以生长出分枝菌丝的真菌统称,凡是在基质上生长成棉絮状、绒毛状或蜘蛛网状菌丝体的真菌都称之为“霉菌”。霉菌在自然界分布广范,种类繁多,目前约记载就有3500~10000种,而谷物中常见的霉菌大约有200种[1]。霉菌毒素(M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ycotoxin)是指霉菌在其所感染的有机物中所产生的级代谢产物[2]。霉菌可生长在田间作物上,产生的毒素称为田间毒素;也可生长在加工、运输和储存等环节,分泌的毒素称为仓储毒素。饲料中常见且对人和动物危害相对严重的霉菌毒素主要有黄曲霉毒素、玉米赤霉烯酮、呕吐毒素、赭曲霉毒素、T2毒素及伏马菌素等。其中,玉米赤霉烯酮 (ZEN)、黄曲霉毒素B1和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DON) 是猪饲料中存在最为广泛,危害最为严重的三种霉菌毒素。
玉米赤霉烯酮(Zearalenone, ZEN)是由禾谷镰刀菌分泌的一种具有雌激素样生物活性的真菌毒素,又称F2毒素。F2毒素具有类似雌激素的作用,能结合雌激素受体表现出弱雌激素活性,通过降低孕酮和促黄体激素的分泌,引起机体生殖激素紊乱,从而改变子宫的组织形态对子宫产生负面影响,破坏生殖系统的发育,对生殖机能造成严重的影响。有研究资料表明,所有家畜中猪对F2毒素最为敏感。饲料中少量的F2毒素就能引发猪的雌激素中毒,表现为初情期的母猪阴道红肿、发情延期或假发情,严重时可引起母猪阴道脱出、子宫肿胀、直肠外翻、胚胎发育不良或流产[3]。F2毒素会造成母猪子宫内膜、卵泡及卵巢变性,子宫黏膜对雌激素的敏感度减弱,致使母猪发情周期延长、繁殖能力下降[4]。NikaidoY(2003)发现,青春期前的小鼠饲喂F2毒素,无论高低剂量均会导致小鼠发情期的紊乱,严重损伤卵巢[5]。
黄曲霉毒素(Aflatoxin,AF)是目前发现的理化性质最稳定的一种霉菌毒素。其分子结构中二呋喃环和香豆素(氧杂萘邻酮环)与其毒性及致癌性密切相关,难溶于水,易溶于油、乙醇、丙酮等有机溶剂。目前已经分离出的黄曲霉毒素及其衍生物达到20多种,如AFB1、AFB2、AFG1、AFM1、AFM2等[6]。其中,AFB1的毒性和致癌性最强。黄曲霉毒素的危害主要表现为:(1)降低采食量和饲料转化率,从而影响生长速度和生产能力;(2)损害组织器官,主要损伤肝脏;(3)抑制免疫机能;(4)致畸、致癌、致突变[7]。AFB1主要具有肝毒性效应,因为其主要的代谢部位在肝脏,同时肝脏也会受到严重的损害[8]。
呕吐毒素(Vomitoxin),又名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Deoxynivalenol,DON),是雪腐镰刀菌烯醇(NIV)的脱氧衍生物。DON对畜禽有广泛的生理毒性,低剂量摄入会引起食欲下降、发育不良、生长迟缓等现象;高剂量或长期摄入会造成急性中毒,如呕吐、腹泻、直肠出血,症状类似肠道炎(Rotter等,1996)。DON对动物机体的危害主要分为免疫毒性和细胞毒性。(1)免疫毒性表现为,低剂量的DON能诱导巨噬细胞表达炎性细胞因子和趋化因子,这两种因子是诱导辅助性T细胞的超诱导产物;高浓度时抑制免疫系统,抑制免疫细胞增殖,诱导其凋亡,并且还抑制免疫细胞因子的分泌、降低免疫应答、抑制淋巴细胞增殖还有抑制淋巴细胞的吞噬作用和巨噬细胞的杀菌作用(霍星华等,2008)。(2)细胞毒性主要表现在对生殖细胞的影响,DON诱导淋巴组织表达促炎症细胞因子,可损害卵母细胞的发育。在猪卵母细胞体外成熟培养过程中,用DON 感染卵丘卵母细胞复合体(COCs)后,检测发现大量卵丘细胞死亡,从而卵母细胞的发育能力下降[9]。
近几年,霉菌毒素对牲畜危害的研究较多,已经表明了霉菌毒素对动物生殖系统的毒害作用。其中,ZEN主要危害猪的生殖系统,青年母猪和后备母猪对ZEN极为敏感[10]。贺军宇发现ZEN对卵巢颗粒细胞增殖具有抑制作用,卵巢颗粒细胞分泌的激活素和抑制素具有多种激素分泌调节功能,卵巢颗粒细胞生长受到抑制,则可引起生殖系统的激素分泌紊乱,从而造成母畜患卵巢囊肿、频发情、假发情,死胎和延期流产现象。Ibeh等[1112]发现四个主要的天然黄曲霉素AFB1,AFB2,AFG1 和AFG2会引起雌性和雄性的生殖系统中毒。朱程程和孙少琛等,通过向猪卵母细胞成熟培养液中分别添加黄曲霉毒素(AF),伏马菌素B1,玉米赤霉烯酮(ZEA),呕吐毒素(DON)和HT2毒素,观察不同毒素,以及同种毒素不同浓度对卵母细胞的影响,结果发现,DNA和组蛋白去甲基化与毒素浓度有直接影响关系,从而影响卵母细胞的成熟[13~16]。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yxlw/dwyx/43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