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个热应激奶牛血清差异表达miRNA的验证
4个热应激奶牛血清差异表达miRNA的验证[20200510205653]
摘要:本试验研究泌乳中期奶牛剩余采食量(Residual Feed Intake, RFI)对奶牛生产性能、采食行为的影响。试验选择24头处于泌乳中期、泌乳天数接近、体况优秀的荷斯坦奶牛,测定其剩余采食量,由高至低排序后,设前7头、后7头分别为“高RFI组”和“低RFI组”,对比分析其组间体型、采食量、产奶量、乳品质、采食时间等指标的差异,探讨不同RFI水平对奶牛生产性能和采食行为的影响。试验时间为53天。结果表明:低RFI组的奶牛胸围、体重极显著高于高RFI组(P<0.01);干物质采食量和产奶量的组间差异不显著,但低RFI组的奶料比较高RFI组显著升高(P<0.05);在乳品质方面,低RFI组的乳蛋白、总固体、非脂固形物含量均显著高于高RFI组(P<0.05),乳尿素氮值显著偏低(P<0.05);低RFI组奶牛采食时间短(P<0.01),进入规律采食的状态更快。结论:1) 低RFI组奶牛食欲旺盛,生产效率高;2) 低RFI组奶牛乳品质更好,而高RFI组奶牛可能存在蛋白质过剩的问题。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关键字:剩余采食量;奶牛;生产性能;采食行为
目录
摘要 1
关键词1
Abstract1
Key words1
引言1
1材料与方法2
1.1 试验材料2
1.1.1试验时间与地点 2
1.1.2 实验动物2
1.2试验动物日粮2
1.3试验分组与饲养管理3
1.4样品采集及指标测定3
1.4.1样品采集3
1.4.2指标测定3
1.5数据分析3
2 结果与分析3
2.1 不同RFI组间乳成分比较4
2.2不同RFI组间体型、产奶量、采食量及采食时间的差异比较4
3 讨论 4
3.1不同RFI水平对奶牛乳品质的影响4
3.2 不同RFI组间奶牛采食行为、体重、采食量及生产性能的差异性分析5
4 结论 5
致谢6
参考文献6
不同剩余采食量对泌乳中期奶牛生产性能及采食行为的影响
引言
随着国内外育种技术的发展,提高饲料效率成为研究热点。传统效率指标(料奶比、料肉比)随生产水平的变化而变化,遗传力低,无法作为选育标准。剩余采食量(Residual Feed Intake, RFI)由Koch等(1963)提出,指畜禽实际采食量(actual feed intake)与根据其体型大小和生长速度计算得到的预期采食量(expected feed intake)的差值[1]。RFI由畜禽遗传背景决定,遗传力中到高,可以作为奶牛选育的新标准。
研究发现,低RFI的肉用家畜具有更高的留种价值,饲料效率更高。Boddicker 等(2011)在Yo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rkshire 猪的研究中发现,低RFI的猪需要相对较低的维持需要[2]。Dobos等(2008)研究发现,RFI 较低的安格斯牛比 RFI 高的牛更快的进入到有规律的采食状态,生产性能更高;这也意味着决定采食行为的基因对RFI同样发挥作用[3]。Richardson 等(2004)也表明,RFI 值越低的肉牛,饲料效率越高,其饲料消化率也越高[4]。肉用家畜与奶牛在消化生理和采食调节上具有相似性,因此,不同奶牛RFI组间可能也存在相似的规律。
本试验选取泌乳中期的奶牛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分析不同RFI组间奶牛采食量、产奶量、乳品质、采食时间等指标的差异,探究不同RFI对奶牛生产性能和采食行为的影响。选取泌乳中期奶牛是由于本阶段奶牛产奶、腹中胎儿、生殖激素等都处于较为稳定的状态,不同RFI组间的差异可以被较好的反应出来,有效避免了生理行为引起的免疫、应激。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材料
1.1.1 试验时间与地点
本试验于2013年9月至11月在泰州卫岗奶牛场进行。
1.1.2 试验动物
本试验选取101头处于泌乳中期的中国荷斯坦奶牛,从中挑选24头体况优秀,泌乳天数相近,预产期相近的成母牛进行试验。
1.2 试验动物日粮
基础日粮主要是玉米青贮、紫花苜蓿、玉米等为主的试验日粮。其配制参照NRC(2001)《奶牛营养需要量》,以达到或超出营养需求(NRC, 2001)。基础日粮组成及营养水平见Table 1。
Table 1 奶牛TMR配方营养水平
原料组成 Ingredient 含量Composition(%) 化学成分 Chemical Composition 含量Composition(%)
玉米Corn 9.44 干物质含量DM 45.51
膨化大豆Extruded soybean 2.70 粗蛋白CP 15.48
大麦糟Barley spent grains 6.75 中性洗涤纤维NDF2 43.35
苜蓿干草Alfalfa hay, dry 13.49 酸性洗涤纤维ADF2 18.08
羊草Chinese wildrye, dry 7.87 钙Ca 0.99
小麦青贮Wheat silage 20.24 磷P 0.58
胡萝卜Carrot, fresh 22.49
DDGS 5.17
双低菜粕Double-low rapeseed meal 2.39
玉米压片Pressure corn piece 3.38
豆粕Soybean meal 3.92
酵母Yeast culture 0.07
磷酸氢钙CaHPO4 0.34
碳酸氢钠NaHCO3 0.34
氯化钠NaCl 0.23
石灰石Limestone 0.34
氧化镁MgO 0.12
预混料Multi-nutrient premixe1 0.57
其它Othe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rs 0.15
1预混料营养组成 (per kg): vitamin A ≥ 600KIU, vitamin D3 ≥ 150KIU, vitamin E ≥2000IU, nicotinic acid ≥ 500mg, Cu ≥ 1500mg, Fe ≥ 1500mg, Mn ≥ 1500mg, Zn ≥ 7000mg, I ≥ 90mg, Se ≥ 50mg, Co ≥ 20mg.
2 NDF: 中性洗涤纤维(neutral detergent fibre); ADF: 酸性洗涤纤维(acid detergent fibre)
1.3 试验分组与饲养管理
挑选24头体况优秀,泌乳天数相近,预产期相近的成母牛,测定其RFI值。根据RFI值由高到低将所有奶牛排序,取前7头和末位7头定义为“高RFI组”和“低RFI组”(分组情况见Table 2)。试验时间为53天(预实验3天,正式试验50天)。
奶牛饲养模式为拴系式饲养。每头奶牛单独饲喂,自由采食,自由饮水,于每日7:30、14:30、21:00补充料箱中的饲料,确保料箱中有足够的饲料,并记录每次饲料投放量及剩余量。每日7:00、14:00、21:00挤奶三次,定时清洁牛舍。清理排泄物、免疫程序按常规进行。
Table 2 分组信息
项目 低RFI组 高RFI组
日产奶量 DIM (Kg) 206.57±18.501a 208.29±21.484a
剩余采食量 RFI (Kg) -2.834±1.856Aa 0.549±1.822Bb
abc:相同肩注表示差异不显著,不同小写字母表示差异显著(P<0.05),不同大写字母表示差异极显著 (P>0.05).
1.4 样品采集及指标测定
1.4.1 样品采集
摘要:本试验研究泌乳中期奶牛剩余采食量(Residual Feed Intake, RFI)对奶牛生产性能、采食行为的影响。试验选择24头处于泌乳中期、泌乳天数接近、体况优秀的荷斯坦奶牛,测定其剩余采食量,由高至低排序后,设前7头、后7头分别为“高RFI组”和“低RFI组”,对比分析其组间体型、采食量、产奶量、乳品质、采食时间等指标的差异,探讨不同RFI水平对奶牛生产性能和采食行为的影响。试验时间为53天。结果表明:低RFI组的奶牛胸围、体重极显著高于高RFI组(P<0.01);干物质采食量和产奶量的组间差异不显著,但低RFI组的奶料比较高RFI组显著升高(P<0.05);在乳品质方面,低RFI组的乳蛋白、总固体、非脂固形物含量均显著高于高RFI组(P<0.05),乳尿素氮值显著偏低(P<0.05);低RFI组奶牛采食时间短(P<0.01),进入规律采食的状态更快。结论:1) 低RFI组奶牛食欲旺盛,生产效率高;2) 低RFI组奶牛乳品质更好,而高RFI组奶牛可能存在蛋白质过剩的问题。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关键字:剩余采食量;奶牛;生产性能;采食行为
目录
摘要 1
关键词1
Abstract1
Key words1
引言1
1材料与方法2
1.1 试验材料2
1.1.1试验时间与地点 2
1.1.2 实验动物2
1.2试验动物日粮2
1.3试验分组与饲养管理3
1.4样品采集及指标测定3
1.4.1样品采集3
1.4.2指标测定3
1.5数据分析3
2 结果与分析3
2.1 不同RFI组间乳成分比较4
2.2不同RFI组间体型、产奶量、采食量及采食时间的差异比较4
3 讨论 4
3.1不同RFI水平对奶牛乳品质的影响4
3.2 不同RFI组间奶牛采食行为、体重、采食量及生产性能的差异性分析5
4 结论 5
致谢6
参考文献6
不同剩余采食量对泌乳中期奶牛生产性能及采食行为的影响
引言
随着国内外育种技术的发展,提高饲料效率成为研究热点。传统效率指标(料奶比、料肉比)随生产水平的变化而变化,遗传力低,无法作为选育标准。剩余采食量(Residual Feed Intake, RFI)由Koch等(1963)提出,指畜禽实际采食量(actual feed intake)与根据其体型大小和生长速度计算得到的预期采食量(expected feed intake)的差值[1]。RFI由畜禽遗传背景决定,遗传力中到高,可以作为奶牛选育的新标准。
研究发现,低RFI的肉用家畜具有更高的留种价值,饲料效率更高。Boddicker 等(2011)在Yo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rkshire 猪的研究中发现,低RFI的猪需要相对较低的维持需要[2]。Dobos等(2008)研究发现,RFI 较低的安格斯牛比 RFI 高的牛更快的进入到有规律的采食状态,生产性能更高;这也意味着决定采食行为的基因对RFI同样发挥作用[3]。Richardson 等(2004)也表明,RFI 值越低的肉牛,饲料效率越高,其饲料消化率也越高[4]。肉用家畜与奶牛在消化生理和采食调节上具有相似性,因此,不同奶牛RFI组间可能也存在相似的规律。
本试验选取泌乳中期的奶牛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分析不同RFI组间奶牛采食量、产奶量、乳品质、采食时间等指标的差异,探究不同RFI对奶牛生产性能和采食行为的影响。选取泌乳中期奶牛是由于本阶段奶牛产奶、腹中胎儿、生殖激素等都处于较为稳定的状态,不同RFI组间的差异可以被较好的反应出来,有效避免了生理行为引起的免疫、应激。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材料
1.1.1 试验时间与地点
本试验于2013年9月至11月在泰州卫岗奶牛场进行。
1.1.2 试验动物
本试验选取101头处于泌乳中期的中国荷斯坦奶牛,从中挑选24头体况优秀,泌乳天数相近,预产期相近的成母牛进行试验。
1.2 试验动物日粮
基础日粮主要是玉米青贮、紫花苜蓿、玉米等为主的试验日粮。其配制参照NRC(2001)《奶牛营养需要量》,以达到或超出营养需求(NRC, 2001)。基础日粮组成及营养水平见Table 1。
Table 1 奶牛TMR配方营养水平
原料组成 Ingredient 含量Composition(%) 化学成分 Chemical Composition 含量Composition(%)
玉米Corn 9.44 干物质含量DM 45.51
膨化大豆Extruded soybean 2.70 粗蛋白CP 15.48
大麦糟Barley spent grains 6.75 中性洗涤纤维NDF2 43.35
苜蓿干草Alfalfa hay, dry 13.49 酸性洗涤纤维ADF2 18.08
羊草Chinese wildrye, dry 7.87 钙Ca 0.99
小麦青贮Wheat silage 20.24 磷P 0.58
胡萝卜Carrot, fresh 22.49
DDGS 5.17
双低菜粕Double-low rapeseed meal 2.39
玉米压片Pressure corn piece 3.38
豆粕Soybean meal 3.92
酵母Yeast culture 0.07
磷酸氢钙CaHPO4 0.34
碳酸氢钠NaHCO3 0.34
氯化钠NaCl 0.23
石灰石Limestone 0.34
氧化镁MgO 0.12
预混料Multi-nutrient premixe1 0.57
其它Othe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rs 0.15
1预混料营养组成 (per kg): vitamin A ≥ 600KIU, vitamin D3 ≥ 150KIU, vitamin E ≥2000IU, nicotinic acid ≥ 500mg, Cu ≥ 1500mg, Fe ≥ 1500mg, Mn ≥ 1500mg, Zn ≥ 7000mg, I ≥ 90mg, Se ≥ 50mg, Co ≥ 20mg.
2 NDF: 中性洗涤纤维(neutral detergent fibre); ADF: 酸性洗涤纤维(acid detergent fibre)
1.3 试验分组与饲养管理
挑选24头体况优秀,泌乳天数相近,预产期相近的成母牛,测定其RFI值。根据RFI值由高到低将所有奶牛排序,取前7头和末位7头定义为“高RFI组”和“低RFI组”(分组情况见Table 2)。试验时间为53天(预实验3天,正式试验50天)。
奶牛饲养模式为拴系式饲养。每头奶牛单独饲喂,自由采食,自由饮水,于每日7:30、14:30、21:00补充料箱中的饲料,确保料箱中有足够的饲料,并记录每次饲料投放量及剩余量。每日7:00、14:00、21:00挤奶三次,定时清洁牛舍。清理排泄物、免疫程序按常规进行。
Table 2 分组信息
项目 低RFI组 高RFI组
日产奶量 DIM (Kg) 206.57±18.501a 208.29±21.484a
剩余采食量 RFI (Kg) -2.834±1.856Aa 0.549±1.822Bb
abc:相同肩注表示差异不显著,不同小写字母表示差异显著(P<0.05),不同大写字母表示差异极显著 (P>0.05).
1.4 样品采集及指标测定
1.4.1 样品采集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yxlw/dwyx/110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