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乳中体细胞数与胎次产奶量及乳成分之间的相关分析
为研究体细胞数(SCC)与胎次、305天产奶量和乳成分之间的关系,本实验分析了卫岗乳业江苏地区共计约1900头奶牛的DHI数据。本实验将奶牛体细胞数分为五组,比较不同体细胞数之间奶牛的305产奶量及乳成分之间的变化,结果表明,不同牛场的体细胞数之间的差异不显著(P>0.05),并且随着体细胞数的升高,牛乳中的乳脂率和乳蛋白率都呈升高的趋势,而奶牛产奶量却随着体细胞数的升高而下降,在SCC>100万个/mL时,乳脂率和乳蛋白率均达到了最高,305产奶量达到了最低。随着胎次的增加,SCC在3-4胎达到最高,而在5-8胎又逐渐降低,SCC整体先是逐渐增加而后又有逐渐降低的趋势。
目录
摘要1
关键词1
Abstract1
Keywords1
引言1
1 材料与方法3
1.1 牛奶样本的来源与采集3
1.1.1 牛奶样本的来源3
1.1.2 牛奶样本的采集4
1.2 试验方法4
1.3 数据统计与处理4
2 结果与分析5
2.1 不同牧场之间的体细胞数分析5
2.2 体细胞数与乳成分之间的关系分析6
2.3 体细胞数与305天产奶量之间的关系分析7
2.4 体细胞数与胎次之间的关系分析8
3 讨论9
3.1体细胞数与乳成分、产奶量及胎次之间的变化分析9
3.2 影响乳脂率、乳蛋白率和体细胞数的因素10
3.3 乳中SCC升高的原因10
3.4 高SCC反映了奶牛乳房健康及饲养水平10
3.5 控制乳中SCC的建议11
4总结11
致谢12
参考文献12
表1 体细胞数与牛乳房健康状况的关系3
表2 四个奶牛场的样本采集时间及数量4
表3 体细胞数分组5
表4 不同牧场之间体细胞数的差异5
表5 体细胞数与乳成分之间的关系6
表6 体细胞数与305天产奶量的关系8
表7 胎次与体细胞数的关系9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表8 牛奶SCC与乳腺感染牛的比例关系10
图1 不同牧场之间体细胞数柱状图5图2 体细胞数与乳成分关系线性分布图7
图3 体细胞数与305天产奶量关系曲线图8
牛乳中体细胞数与胎次、产奶量及乳成分之间的相关分析
引言
随着社会的发展,近年来随着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人们对营养要求亦随之增高,牛奶成为生活中的必需品。然而对于一些奶品安全事件频出,如:蒙牛牛奶事件、伊利牛奶事件、三鹿牛奶事件等,人们对牛奶的品质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如何能生产出优质奶品,无疑应该从生产源头抓起。
牛乳体细胞数(somatic cell count, SCC), 是指每毫升牛奶中的体细胞总数,其中多数是白细胞(即巨噬细胞、嗜中性白细胞和淋巴细胞)。正常情况下, 牛奶中的体细胞数一般在 20~30万个/mL。当乳房发生外伤或者发生疾病(如乳房炎等)时, 机体免疫系统将分泌大量的白细胞进入乳房以清除感染, 体细胞数一般都超过50万个/mL, 且产奶量也会随之下降[1]。奶牛乳中的体细胞数与乳房的健康状况高度相关,几乎所有患有乳房炎的奶牛的乳成分都会发生变化[2],因此,体细胞数的高低对牛奶的品质有着很大的影响。由于高体细胞数往往是由乳房炎所导致,而患有乳房炎的奶牛其乳腺组织的合成能力会有所下降,从而导致其产奶量下降,有研究表明,牛奶体细胞数与产奶量总体上成反比关系[3];高体细胞数会导致牛奶中的脂肪、蛋白、乳糖、盐类等几乎所有的成分都将发生变化[4,5];Ma等[5]、Politis等[6]研究表明, 高体细胞乳中与正常乳相比较其乳蛋白和酪蛋白的百分含量都要高, 但由于高体细胞乳的总产量较正常乳的低, 所以乳蛋白和酪蛋白的总量仍较正常乳的含量低。通常用乳成分的分析数据和其他相关数据来评估奶牛的整体健康水平状况,尤其是乳房健康状况,且这些数据可作为隐性乳房炎、饲养管理水平、代谢问题等的判断依据,同时也让饲养者了解奶牛场的经济状况和管理情况[9]。
奶牛所产的牛奶当中基本都含有一定数量的体细胞,这些体细胞主要是与免疫相关的细胞如淋巴细胞、巨噬细胞以及上皮细胞等[7]。当有病原微生物侵入乳腺组织时,动物将会发生乳房炎,或者奶牛身体、生理机能等发生异常情况,就会导致奶牛体细胞数增多,造成乳脂和乳蛋白含量降低,也会使乳糖含量和总固体物质下降,进而影响乳品品质,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因此,牛乳中体细胞数(SCC)的多少是衡量牛奶品质优劣及奶牛乳房健康状况的一个重要指标[8]。
牛奶中体细胞数(somatic cell count, SCC)的测定主要来源于DHI(Dairy Herd Improvement) ,DHI原意为牛群改良,国外通常用以代表奶牛生产性能测定体系,即测定奶牛的生产性能、繁殖性能、体型评定等项目。奶业发达国家,早在19世纪末就开始对奶牛进行生产性能测定,实施牛群改良方案。到1953年,美国和加拿大两国正式启动了“牛群遗传改良计划”,即DHI。当时两国奶牛平均单产水平不足5000kg,经过半个世纪的努力,现在两国已拥有了当今世界最好的奶牛群。据资料[7]介绍,2003年美国大约有45%的母牛参加了DHI,2003年加拿大有69%的母牛参加了DHI,而世界上奶牛单产最高的国家以色列2002年参加DHI的母牛则高达94%。
在我国,DHI正式启动于1992年的天津“中日奶业技术合作项目”,并于1993年6月开始在国内第一次进行正式、规范的奶牛生产性能测定,到2001年在天津参与DHI测定的牛场为11个,占国有牛场的65%。1995年以来,随着中国加拿大奶牛育种合作项目的实施,我国先后在上海、西安、杭州、北京、山西等地试行了DHI,建立起了奶牛检测中心实验室。2006~2009年国家将扶持奶业的资金由1亿增至2.6亿,其中良种补贴和生产性能测定是重要的项目,参加测定的项目点,由22个省181个县,到31个省市自治区有饲养荷斯坦牛的县。据统计,2003年参加DHI的牛群平均305d产奶量达7953kg,年增长率4.2%,SCC下降4.8%[1013]。到2009年底,我国参加了DHI的成母牛有336707头,其平均奶产量6893kg、乳脂量253kg、乳脂率3.70%、乳蛋白量224kg、乳蛋白率3.25%[14]。截至到2010年,全国参加DHI测定的奶牛达41.4万头,累计达77.1万头。结果显示,参测的荷斯坦牛平均产奶量达到了6999.75kg,乳脂率3.67%,乳蛋白率3.23%,体细胞数46.65万个/ml[15]。可见,DHI现已成为奶牛业发展的核心工作之一,也是群体改良的最基础的工作。
目录
摘要1
关键词1
Abstract1
Keywords1
引言1
1 材料与方法3
1.1 牛奶样本的来源与采集3
1.1.1 牛奶样本的来源3
1.1.2 牛奶样本的采集4
1.2 试验方法4
1.3 数据统计与处理4
2 结果与分析5
2.1 不同牧场之间的体细胞数分析5
2.2 体细胞数与乳成分之间的关系分析6
2.3 体细胞数与305天产奶量之间的关系分析7
2.4 体细胞数与胎次之间的关系分析8
3 讨论9
3.1体细胞数与乳成分、产奶量及胎次之间的变化分析9
3.2 影响乳脂率、乳蛋白率和体细胞数的因素10
3.3 乳中SCC升高的原因10
3.4 高SCC反映了奶牛乳房健康及饲养水平10
3.5 控制乳中SCC的建议11
4总结11
致谢12
参考文献12
表1 体细胞数与牛乳房健康状况的关系3
表2 四个奶牛场的样本采集时间及数量4
表3 体细胞数分组5
表4 不同牧场之间体细胞数的差异5
表5 体细胞数与乳成分之间的关系6
表6 体细胞数与305天产奶量的关系8
表7 胎次与体细胞数的关系9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表8 牛奶SCC与乳腺感染牛的比例关系10
图1 不同牧场之间体细胞数柱状图5图2 体细胞数与乳成分关系线性分布图7
图3 体细胞数与305天产奶量关系曲线图8
牛乳中体细胞数与胎次、产奶量及乳成分之间的相关分析
引言
随着社会的发展,近年来随着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人们对营养要求亦随之增高,牛奶成为生活中的必需品。然而对于一些奶品安全事件频出,如:蒙牛牛奶事件、伊利牛奶事件、三鹿牛奶事件等,人们对牛奶的品质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如何能生产出优质奶品,无疑应该从生产源头抓起。
牛乳体细胞数(somatic cell count, SCC), 是指每毫升牛奶中的体细胞总数,其中多数是白细胞(即巨噬细胞、嗜中性白细胞和淋巴细胞)。正常情况下, 牛奶中的体细胞数一般在 20~30万个/mL。当乳房发生外伤或者发生疾病(如乳房炎等)时, 机体免疫系统将分泌大量的白细胞进入乳房以清除感染, 体细胞数一般都超过50万个/mL, 且产奶量也会随之下降[1]。奶牛乳中的体细胞数与乳房的健康状况高度相关,几乎所有患有乳房炎的奶牛的乳成分都会发生变化[2],因此,体细胞数的高低对牛奶的品质有着很大的影响。由于高体细胞数往往是由乳房炎所导致,而患有乳房炎的奶牛其乳腺组织的合成能力会有所下降,从而导致其产奶量下降,有研究表明,牛奶体细胞数与产奶量总体上成反比关系[3];高体细胞数会导致牛奶中的脂肪、蛋白、乳糖、盐类等几乎所有的成分都将发生变化[4,5];Ma等[5]、Politis等[6]研究表明, 高体细胞乳中与正常乳相比较其乳蛋白和酪蛋白的百分含量都要高, 但由于高体细胞乳的总产量较正常乳的低, 所以乳蛋白和酪蛋白的总量仍较正常乳的含量低。通常用乳成分的分析数据和其他相关数据来评估奶牛的整体健康水平状况,尤其是乳房健康状况,且这些数据可作为隐性乳房炎、饲养管理水平、代谢问题等的判断依据,同时也让饲养者了解奶牛场的经济状况和管理情况[9]。
奶牛所产的牛奶当中基本都含有一定数量的体细胞,这些体细胞主要是与免疫相关的细胞如淋巴细胞、巨噬细胞以及上皮细胞等[7]。当有病原微生物侵入乳腺组织时,动物将会发生乳房炎,或者奶牛身体、生理机能等发生异常情况,就会导致奶牛体细胞数增多,造成乳脂和乳蛋白含量降低,也会使乳糖含量和总固体物质下降,进而影响乳品品质,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因此,牛乳中体细胞数(SCC)的多少是衡量牛奶品质优劣及奶牛乳房健康状况的一个重要指标[8]。
牛奶中体细胞数(somatic cell count, SCC)的测定主要来源于DHI(Dairy Herd Improvement) ,DHI原意为牛群改良,国外通常用以代表奶牛生产性能测定体系,即测定奶牛的生产性能、繁殖性能、体型评定等项目。奶业发达国家,早在19世纪末就开始对奶牛进行生产性能测定,实施牛群改良方案。到1953年,美国和加拿大两国正式启动了“牛群遗传改良计划”,即DHI。当时两国奶牛平均单产水平不足5000kg,经过半个世纪的努力,现在两国已拥有了当今世界最好的奶牛群。据资料[7]介绍,2003年美国大约有45%的母牛参加了DHI,2003年加拿大有69%的母牛参加了DHI,而世界上奶牛单产最高的国家以色列2002年参加DHI的母牛则高达94%。
在我国,DHI正式启动于1992年的天津“中日奶业技术合作项目”,并于1993年6月开始在国内第一次进行正式、规范的奶牛生产性能测定,到2001年在天津参与DHI测定的牛场为11个,占国有牛场的65%。1995年以来,随着中国加拿大奶牛育种合作项目的实施,我国先后在上海、西安、杭州、北京、山西等地试行了DHI,建立起了奶牛检测中心实验室。2006~2009年国家将扶持奶业的资金由1亿增至2.6亿,其中良种补贴和生产性能测定是重要的项目,参加测定的项目点,由22个省181个县,到31个省市自治区有饲养荷斯坦牛的县。据统计,2003年参加DHI的牛群平均305d产奶量达7953kg,年增长率4.2%,SCC下降4.8%[1013]。到2009年底,我国参加了DHI的成母牛有336707头,其平均奶产量6893kg、乳脂量253kg、乳脂率3.70%、乳蛋白量224kg、乳蛋白率3.25%[14]。截至到2010年,全国参加DHI测定的奶牛达41.4万头,累计达77.1万头。结果显示,参测的荷斯坦牛平均产奶量达到了6999.75kg,乳脂率3.67%,乳蛋白率3.23%,体细胞数46.65万个/ml[15]。可见,DHI现已成为奶牛业发展的核心工作之一,也是群体改良的最基础的工作。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yxlw/dwyx/54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