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非常规饲料为原料的母羊TMR饲喂技术

以非常规饲料为原料的母羊TMR饲喂技术[20200510205640]
摘要:为调查我国当前仔猪断奶前后粪便中肠球菌耐药性的流行情况,断奶前后肠球菌耐药率的动态变化,本试验在仔猪7日龄及断奶稳定采食一个月后,分别采集了相同四窝(每窝2头)仔猪粪便,分离肠球菌。根据美国临床和实验室标准协会(CLSI)推荐的平板稀释法测定了红霉素、恩诺沙星、青霉素、氨苄西林、氯霉素、万古霉素、氟苯尼考、四环素、高浓度庆大霉素和高浓度链霉素等10种抗生素对分离菌株的最小抑菌浓度。结果表明:断奶后菌株对红霉素(P < 0.05)、恩诺沙星(P < 0.01)、青霉素(P < 0.01)的耐受率显著升高;对高浓度庆大霉素(P < 0.05)、高浓度链霉素(P < 0.01)和氯霉素(P < 0.01)耐受率显著降低;对氟苯尼考、四环素、万古霉素和氨苄西林无显著性差异且对万古霉素全部敏感,但断奶后对万古霉素的MIC值显著升高(P < 0.05),对氨苄西林的MIC值有升高的趋势(P = 0.077)。结果提示,抗生素耐受性在仔猪断奶前后存在一定的普遍性,相当一部分菌株呈现多药耐药。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关键字:肠球菌;仔猪;最小抑菌浓度;耐药率
目录
摘要 3
关键词 3
Abstract 3
Key words 3
引言 3
1 材料与方法 4
1.1 材料 4
1.1.1 样品采集 4
1.1.2 抗菌药物及试剂 4
1.1.3 质控标准菌株 4
1.1.4 仪器设备与器材处理 4
1.2 方法 4
1.2.1 肠球菌的分离 4
1.2.2 菌株鉴定 5
1.2.3 细菌敏感性试验 5
1.2.4 饲料样品抗菌药物添加量测定 6
2 数据分析 6
3 结果 6
3.1 肠球菌的分离 6
3.2 分离肠球菌对抗菌药物的敏感性 6
3.3 饲料中抗菌药物测定 7
4 讨论 7
5 结论 8
致谢 8
参考文献 9
仔猪断奶前后粪便中肠球菌耐药性比较
引言
引言
肠球菌作为人和动物肠道中的正常菌群,其广泛存在于自然环境中,主要是人类和动物的黏膜表面,此外也可从土壤、水源、奶产品及其他食物源和植物中分离[1]。肠球菌是革兰氏阳性兼性厌氧的卵圆形球菌,常呈可变长度的链状。其生存及适应能力强,能够在一些严苛条件下生存(包括高盐),并具有较为宽泛的生长温度范围(从10 ℃至>45 ℃)[2]。首例肠球菌感染,即感染性心内膜炎是在1899年被报道[3],随后发现,肠球菌能够引起一系列的感染性疾病(包括骨盆感染,新生儿感染以及泌尿道感染(urinary tract infections,UTIs)。肠球菌在近一百多年的时间里,作为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引起心内膜炎的致病菌而被人们所知,如若不能做出有效的治疗,则常导致死亡。然而,尽管肠球菌具有潜在的致病性,通常表现出较低水平的毒力,且在大多数人和动物消化道内作为正常的定植菌,因此在人和农场动物上也被用作安全性的益生菌[2]。
现代养猪生产中,为提高经济效益,仔猪一般于21至28日龄断奶,此时的仔猪自身消化、免疫等功能发育尚不成熟,却要面对由液态母乳转变为固态饲料、和离开母猪并混群的双重挑战,因此断奶仔猪腹泻是常见的现象。为预防断奶仔猪腹泻和促生长,饲料中添加抗生素和高铜是当前普遍采用的营养策略。但近些年来,我国养殖场普遍存在着抗菌药物滥用的情况,且养殖环境污染较为严重,尤其是万古霉素耐药肠球菌(vancomycin resistant Enterococcus,VRE)的出现打破了“人类对付顽固性耐药菌住的最后一道防线”[4]。因此肠球菌作为猪肠道中的一种条件致病菌,其耐药性得到了广泛关注。为此,作者调查了江苏某猪场仔猪断奶前后粪便中肠球菌的耐药表型情况,为耐药肠球菌的流行病学提供基础数据。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1.1.1 样品采集
2013年7月-2013年9月从江苏省宜兴地区某猪场随机采集4窝健康(每窝2只)7日龄仔猪粪便样品,在仔猪断奶稳定采食一个月后,采集原相应8只仔猪粪便样品。在此期间,仔猪未发生疫病,采集仔猪饲料样品(教槽料和仔猪断奶前期料)。
1.1.2 抗菌药物及试剂
本试验使用选取种抗菌药物对照品:万古霉素(VAN),红霉素(ERY),氯霉素(CHL),四环素(TET),恩诺沙星(ENR),庆大霉素(GEN),链霉素(STR)购自生工生物工程股份有限公司;氟苯尼考(FFC),氨苄西林(AMP)购自南京龙斌生物科技有限公司;青霉素(PEN)购自大连美仑生物技术有限公司。胆汁七叶苷叠氮钠琼脂,脑心浸液琼脂,脑心浸液肉汤,Muller Hinton琼脂,Muller Hinton肉汤,6.5%NaCl,过氧化氢酶微量生化鉴定试剂购自青岛海博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1.1.3 质控标准菌株
粪肠球菌ATCC29212,购自广东微生物菌种保存中心。
1.1.4 仪器设备与器材处理
超净工作台、移液器、试管架、酒精灯、涂布器、涡旋仪、恒温培养箱,96孔板、多点接种器、容量瓶、烧杯、玻璃棒、有机相滤膜、离心管、冻存管等。接触样品的所有器皿需经高压灭菌后使用;配制抗菌药物原液用容量瓶、烧杯等需玻璃器材需在酸缸内浸泡24 h后,先用清水充分洗涤3-5遍,再用去离子水洗涤2-3遍,晾干,以便充分去除药物原液配制的杂质干扰因素。
1.2 方法
1.2.1 肠球菌的分离
取1 g粪便样品,加入到灭菌15 mL离心管中,用蛋白胨水进行1:10梯度稀释(10-1稀释度)。样品置于涡旋仪上充分震荡混匀,用蛋白胨水稀释到10-2至10-4。从每个梯度的稀释液中吸取100 μL加入到胆汁七叶苷叠氮钠琼脂上涂布,每个梯度2个重复,37 ℃培养24 h;挑取平板上带棕色环的棕黑色单个菌落,在脑心浸液琼脂上划线,于37 ℃培养24 h;挑取单菌落,接种于5 mL脑心浸液肉汤中,增菌12-18 h,加入终浓度20 %甘油,-20 ℃保存。
1.2.2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菌株鉴定
通过45 ℃生长试验(阳性),6.5 %氯化钠(阳性),触酶试验(阴性)微量生化鉴定及革兰氏染色(阳性),对分离菌株进行肠球菌属细菌的确证。
1.2.3 细菌敏感性试验
严格按照美国临床和实验室标准协会(CLSI)推荐的方法操作,对鉴定出的肠球菌采用平板稀释法测定其对万古霉素(VAN),红霉素(ERY),氯霉素(CHL),四环素(TET),恩诺沙星(ENR),氟苯尼考(FFC),氨苄西林(AMP),青霉素(PEN)等抗菌药物的最小抑菌浓度(minimum inhibitory concentration,MIC)检测其对高浓度庆大霉素(high-level gentamicin resistance,HLGR),高浓度链霉素(high-level streptomycin resistance,HLSR)的耐受情况。为保证试验的准确性,所有菌株的最小抑菌浓度测定重复两次。质控菌株(quality control,QC)ATCC29212的MIC范围及抗菌药物的耐药折点如表1所示。多药耐药菌株(mutidrug resistant,MDR)定义为至少对三类抗菌药物耐受的菌株[5]。
表1 质控菌MIC范围,抗菌药物测定范围及平板稀释法下抗菌药物敏感性测试耐药折点
抗菌药物 质控菌MIC范围b 测定范围 MICa折点(μg mL-1)c
敏感 中介 耐药
青霉素 1-4 0.25-128 ≤8 - ≥16
氨苄西林 0.5-2 0.0625-128 ≤8 - ≥16
仔猪1-2 15 12
仔猪2-1 18 14
仔猪2-2 14 14
仔猪3-1 2 12
仔猪3-2 15 14
仔猪4-1 15 13
仔猪4-2 0 14
[4] Kos, V.N., et al., Comparative genomics of vancomycin-resistant Staphylococcus aureus strains and their positions within the clade most commonly associated with methicillin-resistant S. aureus hospital-acquired infection in the United States. MBio, 2012. 3(3): p. e00112-12.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yxlw/dwyx/1053.html

好棒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