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蹄叶炎的病因病机临床症状与治疗

: 蹄叶炎是蹄真皮层发生的弥漫性、无菌性、浆液性炎症,是马的多发病,可分为急性和慢性两类。本文通过两例临床病例的诊疗过程总结了急性和慢性蹄叶炎的病因病机、临床症状与治疗。本病的发生常与精料过多、劳役过重、蹄结构缺陷等因素有关,近代研究认为属于变态反应性疾病。急性型蹄叶炎的临床症状明显,以突然发病、蹄部剧烈疼痛为特征,慢性型以蹄变形为特征;本病的治疗以活血化瘀、消炎止痛、纠正酸碱平衡为原则,可用中药、西药、放血、封闭、矫正蹄形等疗法。
目录
摘要 1
关键词 1
Abstract 1
Key words 1
引言 1
1病例一 1
1.1临床症状 1
1.2诊断 2
1.3治疗 2
2病例二 2
2.1临床症状 2
2.2诊断 2
2.3治疗 2
3讨论 3
3.1本病的病因病机 3
3.2本病的临床症状 4
3.3本病的治疗 4
3.3.1急性蹄叶炎 4
3.3.2慢性蹄叶炎 5
致谢 5
参考文献 6
马蹄叶炎的病因病机、临床症状与治疗
引言
蹄叶炎是蹄真皮层发生的弥漫性、无菌性、浆液性炎症,是马的多发病,给马造成较大的伤害,甚至造成无法逆转的残疾,也给饲养者造成经济损失。因此,研究该病的致病原因和合理有效地治疗该病就显得尤为重要。国内外许多学者在此有关方面做了大量的试验研究,并取得了一些进展。近代研究认为,本病属于变态反应性疾病[1],与饲养管理、修蹄不当、使役不当、蹄部构造缺陷及过度负重有关。其病理是血液循环变化引起的真皮小叶生角质细胞的代谢性改变。临床常见于两前蹄同时发病,两后蹄及四蹄同发者较少[2]。主要症状为蹄部疼痛(急性蹄叶炎)和变性(慢性蹄叶炎)。祖国兽医学根据发病原因和症候分为“料伤五攒痛”、“走伤五攒痛”,其病机为“败血凝蹄”[3]。病马驻立时四肢聚于腹下,腰曲头低,形似五处攒聚之状,所以称为“五攒痛”,急性蹄叶炎如不及时治疗,往往转为慢性,表现为筋甲焦枯,蹄头坚硬,形成芜蹄。本文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通过两例临床病例的诊疗过程总结了急性和慢性蹄叶炎的病因病机、临床症状与治疗,旨在为该病的防治提供参考。
1 病例一
北京华牧家禽育种中心(天津汗血宝马繁育分中心)一匹年龄3岁的雌性汗血宝马左前肢突然出现跛行,蹄温升高,发病前进行过钉蹄。
1.1 临床症状
病马突然发病,精神沉郁,食欲减少,不愿站立和运动。四肢站立时,左前肢不敢负重;强迫运动,两前肢急速短步,呈紧张步样;卧地后站立比较困难;患畜蹄温增高,用硬物敲打蹄尖壁时疼痛明显;疼痛剧烈时,则头颈下垂,四肢颤抖,出汗,舌苔厚腻。
1.2 诊断
通过问诊、视诊、触诊结果综合分析,诊断为急性蹄叶炎。
1.3 治疗
James等提出蹄叶细胞的病理变化于临床症状出现后4小时内即可发生,24小时内可导致永久性损害[4]。因此,必须尽可能早的开始有效地治疗。治疗方案如下:
消炎痛(吲哚美辛)12片,一次内服,每日3次;维生素B1和维生素B12各2ml,一次肌肉注射,每日1次,连用3~5天;盐酸川芎蓁2ml,5%葡萄糖溶液500ml,混合后一次静脉滴注;50%葡萄糖溶液5ml,地塞米松5ml,氯化钠注射液1500ml,一次静脉滴注,每日1次,连用3~5天。
用2%利多卡因5ml,蹄头穴注射,每3天1次,共2次。
经过连续7天的治疗,病马全身症状基本消失,精神状态尚可,食欲有所恢复,但是由于病马长时间的蹄踵着地,蹄尖抬起,而造成蹄骨向后垂直变位,蹄踵壁轮变宽,转为慢性蹄叶炎。加用中药:
秦艽15g,川芎30g,桃仁40g,红花40g,甘草30g,姜活15g,没药30g,鲜当归40g,五灵脂30g,香附15g,牛膝40g,地龙30g。共研末,开水冲调候温灌服,每日1剂,连用5剂。
经过连续5天的治疗,病马行走能力基本恢复,但丧失劳动能力,不能再进行过度骑乘活动。
2 病例二
北京华牧家禽育种中心(天津汗血宝马繁育分中心)一匹年龄5岁的汗血母马日喂精料7~8kg,突然出现跛行,蹄温升高。
2.1 临床症状
该马被骑乘后突然出现四肢强拘,呼吸破促,精神沉郁站立不稳,运步时步幅短缩、疼痛,两前肢前伸,以蹄踵负重,两后肢集于腹下,常欲卧地,多卧少立, 仅能短时站立,四肢频换负重,口色赤红,脉洪大,心跳加快,蹄冠部触之灼热、疼痛,粪便粗糙带水、气味酸臭。
2.2 诊断
根据病史与临床症状诊断为急性蹄叶炎,其发生先为料伤,继而走伤。
2.3 治疗
治疗本病首先要除去病因, 消失镇痛, 改善循环,减少渗出。建议饲养员立即停止喂料,只喂饲草和饮水,厚垫软草,以防褥疮,不得强行牵遛,白天视患畜病情,适当牵遛两次,给予柔软易消化草料,青绿饲料较好,充分饮水,加适量食盐。治疗方案如下:
用大宽针在患蹄的蹄冠部伸肌腱的外侧放蹄头血50~100ml。
内服中药红花散:
红花25g,没药25g,神曲30g,麦芽30g,焦山楂25g,莱菔子25g,桔梗18g,当归18g,炒枳壳18g,川厚朴18g,甘草10g。共研末,开水冲调候温灌服,每日1剂,连用3剂。
后又加用茵陈散:
茵陈25g,川芎15g,柴胡15g,红花15g,紫花地丁15g,青皮15g,当归30g,乳香15g,没药15g,杏仁15g,赤芍15g,桔梗20g,白药子15g,黄药子15g,甘草10g。共为细末,童子尿300ml为引灌服,每日1剂,连用5剂。
消炎痛(吲哚美辛)12片,一次内服,每日3次;维生素B1和维生素B12各2ml,一次肌肉注射,每日1次,连用3~5天;盐酸川芎蓁2ml,5%葡萄糖溶液500ml,混合后一次静脉滴注;50%葡萄糖溶液5ml,地塞米松5ml,氯化钠注射液1500ml,一次静脉滴注,每日1次,连用3~5天。
用2%利多卡因蹄头穴注射5ml,每3天1次,共2次。
经过连续8天的治疗,病马行走能力基本恢复正常。停药一周观察,再未复发。
3 分析讨论
3.1 本病的病因病机
病例一中病马是突然发病,发病前没有使役过度,饲喂合理,仅仅是进行过一次钉蹄,并且检查后没有其它疾病,因此此病例发生属于修蹄不当引发的蹄叶炎。病例二中病马不是突然发病,是骑乘后突然出现四肢强拘,呼吸破促,精神沉郁站立不稳,运步时步幅短缩、疼痛,两前肢前伸等症状,并且长期饲喂精饲料,从而导致病马发病。查阅文献后本病病因可以归纳为以下几种: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yxlw/dwyx/873.html

好棒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