磺化丹皮酚衍生物的体外抗菌活性研究(附件)

摘 要本文根据丹皮酚研究进程的阐述,将丹皮酚进行磺化修饰后,提高其稳定性和水溶性,对磺化丹皮酚衍生物进行抗菌活性的研究,采用管碟法测定磺化丹皮酚衍生物对革兰氏阳性菌、革兰氏阴性菌、植物致病菌的体外抗菌活性研究。磺化丹皮酚衍生物对8种菌种的体外抗菌活性研究的结果表明:磺化丹皮酚衍生物具有一定的广谱抗菌作用,对植物致病菌中花生黑斑病菌、玉米纹枯病菌、苹果斑枯病菌、小麦赤霉病菌的抗菌效果最好;其次对金黄色葡萄球菌也有较好的抗菌效果;对甲链球菌型、大肠杆菌、白色念珠菌的抗菌效果较差。对磺化丹皮酚衍生物的研究可以为抗菌消炎药物奠定一定的基础研究,也更好地为开发新型植物源型农药提供一定的指导及牡丹这一自然资源的综合利用得以更好的利用。目 录
1引 言
1.1 丹皮酚与磺化丹皮酚及其衍生物的研究现状 1
1.1.1 丹皮酚及其衍生物的研究现状 1
1.1.2 磺化丹皮酚及其衍生物的研究现状 3
1.2 丹皮酚和磺化丹皮酚及其衍生物的抑菌活性 3
1.2.1 丹皮酚及其衍生物的抑菌活性 3
1.2.2 磺化丹皮酚及其衍生物的抑菌活性研究 5
1.3 本课题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5
1.3.1 目的 5
1.3.2 意义 5
2 实验材料与步骤
2.1 实验材料 7
2.1.1 供试菌种 7
2.1.2 菌种来源 7
2.1.3 所用培养基 7
2.1.4 试剂与仪器 7
2.2 实验步骤 8
2.2.1 固体牛肉膏琼脂培养基的制备 8
2.2.2 PAD培养基的配制 8
2.2.3 平板培养基的制作 9
2.2.4 菌悬液的制作 9
2.2.5 磺化丹皮酚衍生物溶液的配制 9
2.2.6 管碟法的测定 9
3 数据处理与分析
3.1管碟法的测定结果 11
结 论 13
讨 论 14
参考文献 16
致 谢 18
1引 言
1.1 丹皮酚与磺化丹皮酚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2.2.4 菌悬液的制作 9
2.2.5 磺化丹皮酚衍生物溶液的配制 9
2.2.6 管碟法的测定 9
3 数据处理与分析
3.1管碟法的测定结果 11
结 论 13
讨 论 14
参考文献 16
致 谢 18
1引 言
1.1 丹皮酚与磺化丹皮酚及其衍生物的研究现状
1.1.1 丹皮酚及其衍生物的研究现状
牡丹皮中有效成分丹皮酚(Paeonol),为毛茛科植物牡丹Paeonia suffruticosa Andr.的干燥根皮及萝藦科植物徐长卿Cynanchum paniculatum(Bge. )kitag.的干燥根及根茎中的有效成分之一[1]。在我国领土上,牡丹的资源非常丰富,主要产地有陕西、安徽、四川、甘肃、湖北、湖南、山东、贵州等,其中安徽铜陵产的“凤丹”质量最佳。牡丹的药用成分研究主要集中在根皮上,根皮为常用中药,称为“丹皮”,性味微苦、辛、平,归肺经[2];具有祛痰、止咳、平喘[2] 、清热凉血、活血化瘀[3]的功效。主要用于治疗温毒发斑,吐血衄血,夜热早凉,无汗骨蒸,经闭痛经,痈肿疮毒,跌扑伤痛等症状,效果较佳。丹皮酚纯品的形状为无色针状结晶,微溶于水,其中能溶热水不溶冷水,可在乙醇、乙醚、丙酮、氯仿等有机溶剂中溶解,也可以随水蒸气挥发,测定熔点为4951oC。紫外最大吸收波长值为273275mn,吸收系数为910。
牡丹酚是丹皮酚的另一种别名,是一种小分子的酚类化合物,性状为白色或者微黄色有光泽的针状结晶,分子量值为166.18,化学分子式为C9H10O3,化学命名为2羟基4甲氧基苯乙酮,结构为:
丹皮酚的化学结构式
对于牡丹皮中丹皮酚含量的测定方法主要为紫外分光光度法(UV)、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薄层扫描法(TLCS)(其中分为高效反相薄层板和硅胶G板)。常用的丹皮酚提取方法有正交实验水蒸气蒸馏法、有机溶剂提取法、超临界CO2萃取法、超声波提取法等。丹皮酚是植物丹皮中研究最多的成分[4],丹皮酚具有广泛的药理作用[5],如保肝护肾、降血糖、抗菌消炎、抗心律失常、保护心脑血管系统、抗肿瘤[6]等,是一种极具临床应用价值的天然产物。对于丹皮酚的作用及机制的研究主要表现以下几个方面:
(1)对心脑血管系统的作用
抗心律失常:丹皮酚可以有效降低心肌细胞内钙离子的浓度,从而缓解心肌胞内承载能力,以此来改善心肌的舒张功能,增强心肌收缩力[79]。有研究者对电生理技术的研究,发现了丹皮酚对心肌细胞的自律性有抑制作用,表明丹皮酚具有抗心律失常的作用。
抗动脉粥样硬化作用:丹皮酚在动脉粥样硬化(AS)进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丹皮酚可呈浓度依赖性地抑制平滑肌细胞的增殖,并对高脂血清刺激的平滑肌细胞异常增生有显著的抑制作用。
抗血栓的作用:李薇等[10]曾做过丹皮酚和阿司匹林对大鼠血液流变性的实验,证明了丹皮酚对大鼠血液的流变性有显著增强的作用,对改变红细胞的变形能力;阿司匹林对于大鼠血液流变性的实验,结果表明不能改变其流变性,不存在抗血栓的作用,只对血小板黏附率有降低的作用。二者对比下,能说明丹皮酚对血栓有抑制作用。
抗高血压:研究[11]表明,丹皮酚对体外培养的高血压患者的人脐静脉内皮细胞具有很好的保护作用。此外,丹皮酚具有扩血管效应,这可能是其降压作用的重要机制。目前认为丹皮酚的这种扩血管作用与血管内皮无关[12],对动物病理状态、预收缩剂品种和动脉系别无明显选择性[1314]。
(2)抗肿瘤作用
有研究表明丹皮酚具有一定的抗肿瘤活性,从徐长卿这一植物中提取出来的丹皮酚,表明丹皮酚具有抑制肿瘤细胞生长的作用,丹皮酚的药物浓度越高,对肿瘤的抑制作用越强[9]。
丹皮酚在水中溶解度很低,性质不稳定,不仅易挥发而且易见光氧化分解,从而使用和疗效不佳。为了改善丹皮酚的水溶性和稳定性,许多研究者对其进行了结构上的修饰。目前可以通过两种方法实现结构修饰,一是在不改变化学结构的基础上,用特殊材料将丹皮酚进行包封,从而改变其稳定性;二是可以在丹皮酚的结构中引入其他官能团,从而改变水溶性和稳定性。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类的不断研究,合成一系列的丹皮酚衍生物,这将对丹皮酚结构改造的研究起到很大的推动[15]。
丹皮酚的衍生物主要有5种:
(1)卤代物:对于丹皮酚的卤代物,主要表现为选择性溴取代,这为开发其有效药用价值提供了途径。如果用溴作溴化剂,苯环和侧链羰基α氢会同时发生反应,但换用溴化铜作溴化剂,则只在侧链羰基α氢上发生反应。相比之下,用溴化铜作为溴化剂会有更高的选择性。
(2)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yxlw/zygc/1102.html

好棒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