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霉素抗性基因随机插入对小麦赤霉病菌don毒素合成的影响

摘要:随着分子生物学的发展,转基因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但是人们所关注的是外源基因自己在宿主细胞的表达是不是对人类安全,而对外源基因的插入对整个宿主基因组及细胞代谢的影响却少有研究。本课题以能正常产生毒素DON的亚洲禾谷镰孢菌为研究材料,以分子生物学上广泛使用的筛选标记基因潮霉素抗性基因hph作为外源基因随机插入小麦赤霉病菌的基因组中,通过毒素合成基因tri5的定量表达反应hph随机插入突变体的产毒能力,进一步分析外源基因的插入带来的风险。

滞育灰飞虱中激素合成酶基因的表达动态

摘要:滞育灰飞虱体内激素合成酶基因的相对表达量的变化规律通过荧光定量PCR的方法对合成保幼激素以及蜕皮激素关键酶JHAMT、CYP15A1、CYP307A1、CYP306A1、CYP314A1这五个基因的相对表达量进行测定,以期初步探讨激素对灰飞虱若虫滞育的调节机制。滞育期间灰飞虱体内与保幼激素合成相关的JHAMT基因的表达量显著升高,而与蜕皮激素合成相关的CYP307A1、CYP306A1基因的表达量显著下降,并且在这三个基因的表达量回调时,滞育的若虫开始大量以及连续的蜕皮。通过此结果我们明确灰飞虱的滞

温度变化对西北地区耕作制度的影响

摘要:气候变化对农业的影响问题是国内外关注和研究的热点和焦点问题。本文利用西北地区五个省市,每个省市选取南、北、中三个站点,1961- 2010年的日平均气温资料进行分析,并作出年平均气温距平变化图。对西北地区≥10℃起始日期、起始日期、积温变化进行趋势相关分析。分析显示:(1)西北地区近50年日平均气温稳定通过10℃的起始日期发生了明显变化,尤其是近10年增幅较大,各省日期提前突变点大都发生在九十年代前后;(2)≥10℃持续天数普遍显著增加;(3)≥10℃安全生育期积温也普遍显著升高。在未来,西北地区逐

水稻与芽孢杆菌互作启动的信号通路分析

摘要:本实验室前期已通过转录组测序验证菌株解淀粉芽孢杆菌B.amyloliquefaciens 菌株FZB42与籼稻9311(Oryza sativa subsp.indica)互作后,能够诱导水稻体内多条信号传导通路及多条代谢途径中相关基因的调控表达,从而整体促进植物生长发育并诱导植物的抗病性。在此前提下,本实验通过提取根部和叶部的RNA并反转录为cDNA,随后以Real-Time PCR方法检测和验证此转录组测序分析结果,分析芽孢杆菌处理水稻后启动的信号传导通路和代谢通路。结果表明:芽孢杆菌FZB42

氯噻啉荧光偏振免疫分析方法研究

摘要:本研究成功建立了基于多克隆抗体的氯噻啉均相荧光偏振免疫分析方法(FPIA),并且应用于农产品和环境样品中氯噻啉残留的高通量快速检测。通过将氯噻啉半抗原和荧光素偶联合成两种不同间隔臂的荧光标记氯噻啉示踪物,对荧光示踪物结构对FPIA的影响进行研究。在最佳优化条件下,氯噻啉检测的抑制中浓度(IC50)和最低检测浓度(LOD,IC10)分别为260.00和0.46ng/mL。在番茄、梨、大米、苹果、白菜、黄瓜和水中的平均添加回收率在95.87-103.97%之间,相对标准偏差在5.43-12.04%之间。

棉铃虫cry1ac抗性相关hacad突变基因r1的真核表达

摘要:棉铃虫幼虫中肠细胞微绒毛上的钙粘蛋白(HaCad)是Bt毒素Cry1Ac的重要受体,该蛋白的重复子10和重复子11是目前预测的Bt毒素结合区。HaCad突变基因r1是在胞外区第3个重复子产生了一个提前终止密码子的突变,可导致整个Bt毒素结合区的缺失。本研究利用昆虫杆状病毒表达系统在Sf9细胞系中表达出HaCad突变基因r1的蛋白,并在体外对其与Cry1Ac毒力之间的关系进行了系统性研究。免疫荧光定位分析显示r1基因编码的蛋白都能够在Sf9细胞膜上表达,但不能与Cry1Ac结合。细胞毒力测定结果显示,

梨炭疽菌遗传转化体系的初步建立

摘要:由胶孢炭疽病菌(Colletotrichum gloeosporioides)引起的梨炭疽病是梨树上的重要病害之一,给我国农业生产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本研究以绿色荧光蛋白(GFP)基因作为报告基因,采用PEG介导转化法将外源质粒pYF11-GFP DNA转化到胶孢炭疽病菌的原生质体中。结果表明,菌丝在9mg/ml的裂解酶液作用下,酶解1.5 h可以获得108/ml的原生质体;通过含有博莱霉素浓度为400 μg/ml的PSA选择培养基筛选转化子,每μg DNA平均转化效率可达到35个转化子。对转化子进

柑橘全爪螨的est数据库的微卫星开发实验

摘要:柑橘全爪螨是柑橘作物上的一种重要经济害虫,为了更好地了解柑橘全爪螨的种群遗传结构,我们基于表达序列标签(EST)数据库开发了15个柑橘全爪螨的多态性微卫星标记,并通过采自福建省泉州市的32雌成螨评价了这些微卫星的多样性。结果显示每个位点的多态性信息含量(PIC)在0.305到0.726不等,平均数据为0.491。每个位点的等位基因数目在2到6之间,平均数目为3.8。表观的和预期的杂合性分别在0.094到0.438以及0.345到0.764的范围内变化。连锁不平衡检测结果表明三对微卫星位点(PC3和P

枯草芽孢杆菌bs916在番茄根部的定殖及对番茄青枯病的防治作用

摘要:本研究室早期研发的防治水稻纹枯病的生物农药“纹曲宁”的活性成分——枯草芽孢杆菌Bs916对多种植物病原真菌和细菌都具有抑制作用,可以产生多种脂肽类和聚酮类抗生素。本研究在前期Bs916抑制番茄青枯病菌的基础上,采用植物MS平板定殖研究法、温室盆栽试验及土壤中微生物特异性平板分离检测技术等研究了Bs916在番茄根部的定殖能力、评估了其对番茄青枯病的防治效果和对番茄根围微生物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生防芽孢杆菌Bs916在番茄根部定殖能力较强,在MS平板中,定殖量可达3.1×107CFU/g根以上。在盆栽

枣龟腊蚧的友好型防治技术研究

摘要:由于枣树是我省的优势果树,而枣龟蜡蚧作为影响其产量的重要因素,正确的防治措施对提高本省经济水平有着重要意义。本研究通过对枣龟蜡蚧生物学习性的观察研究,以及对于其生活史和天敌种类等的深入了解,提出了友好型防治技术,该研究以物理防治为主,辅以天敌防治、仿生制剂防治、生物农药防治,尽可能地减少使用化学农药,降低农药对果品、环境、生态以及人类自身所造成的不良影响。通过虫口基数、果品产量、劣果率以及农药残留数据的对比,进一步证明该研究的可靠性、实用性、可推广性。

杀菌剂和除草剂在切断进境油菜茎基溃疡病菌扩散中的作用及油菜茎基溃疡病菌活菌量检测技术(附件)

摘要:为防止进境油菜籽中茎基溃疡病菌扩散,利用除草剂和杀菌剂直接阻断其扩散过程是最有效的措施。本文测定了10种除草剂对油菜幼苗的防除作用,筛选出5种药效较好的药剂;测定了7种常用杀菌剂对其作用的EC50,获得了4种抑菌作用较好的杀菌剂;利用荧光定量PCR技术,以已知菌量的油菜茎基溃疡病菌cDNA为模板,建立了从病样检测活菌数量的实时定量PCR检测技术。

好棒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