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应激对大鼠心肌的影响

:为探讨热应激对大鼠心肌形态结构的影响,将实验动物(大鼠)分成两个组,正常组(N组):24 ℃恒温,热应激组(H组):40℃,每天2个小时连续7天,断头处死大鼠,取心脏,固定,组织切片,采用HE染色,透射电镜研究热应激对大鼠心肌形态结构的影响。结果显示N组(正常组)心肌结构良好,核染色质分布均匀,肌丝排列规则有序,肌节整齐,横纹清楚,超微结构线粒体形态正常,结构完整,线粒体膜结构清晰。H组(热应激组)心肌受损严重,肌丝排列疏松、断裂,肌节不完整,超微结构显示大量线粒体肿胀、破裂,空泡化,细胞核核质不均匀,出现边集化。本研究结果表明热应激可以引起心肌线粒体结构损伤而导致心肌细胞损伤, 为进一步研究热应激产生的心肌损伤作用机制提供形态学依据。
目录
摘要3
关键词3
Abstract3
Key words 3
引言4
1材料与方法 4
试验动物与分组 4
样品采集和处理 4
1.3组织切片技术4
1.3.1脱水4
1.3.2透明4
1.3.3浸蜡4
1.3.4 包埋 4
1.3.5 组织切片法5
1.4 HE染色法5
1.4.1细胞核染色的原理 5
1.4.2细胞浆染色的原理 5
1.4.3 HE染色法的具体步骤5
1.5 超微结构观察(电镜) 6
2 结果与分析 6
2.1 心肌电镜超微结构6
2.2 心肌细胞HE染色7
3 讨论 8
致谢8
参考文献 9
热应激对大鼠心肌的影响
引言
随着全球极端天气频发,热应激已成为一种主要的应激源。热应激主要集中在高温天气,会引起人特别是老人和孩子中暑,心力衰竭等问题。在畜牧业中,热应激导致动物采食量下降,营养消耗增加和免疫力下降,造成家畜生长性能和繁殖性能的降低,给生产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因此随着畜牧业集约化生产的不断扩大,热应激是畜牧业生产普遍面临一个现实性问题,预防和缓解热应激对家畜生产力成为了亟待解决的问题。近年来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有关热应激的作用机制报道呈现增加趋势,许多学者集中在对热休克蛋白
家族,细胞凋亡通路和生殖方面的研究。心脏是应激反应中最易受到损伤的组织,但对热应激心肌损伤发生的具体机制尚无明确认识。本试验以高温应激处理大鼠并采取心肌组织,通过常规石蜡切片,HE染色以及透射电镜超微结构观察心肌组织形态结构的变化,以探讨热应激导致心肌损伤影响,给进一步研究热应激产生的心肌损伤具体作用机制提供形态学依据。
材料与方法
1.1试验动物与分组
实验动物基本资料:8 周龄SD品系雄性大鼠16 只,体重 200g±20g,小鼠饲养在塑料盒中,温度为20℃ 恒温,维持每天 12h 光照,适应期2周。
实验动物分组
正常组(N组)
大鼠8只 ,温度为20 ℃恒温 。
热应激组(H组)
大鼠8只 ,温度为40℃ 维持每天2个小时连续7天。
1.2样品采集和处理
先消毒开胸取心脏, 剪成0. 5 ~1. 0 cm 大小的组织块,按照病理检查的目的和要求切取适当大小的组织块,组织切取后应先在PBS缓冲液中冲洗掉血迹,再放入10%多聚甲醛溶液内固定。
1.3组织切片技术
取材后,经固定的标本如组织块较厚则应进行修整,应根据组织块大小分别进行脱水、透明、浸蜡和包埋,包埋好的组织块即可按需要进行切片。脱水、透明、浸蜡的具体时间参考以下几个表格的数据。
1.3.1 脱水
脱水是借某些溶媒置换组织内水分的过程,组织经固定和水洗后含大量水分,水与
石蜡不能混合,因此在浸蜡和包埋前必须进行脱水。脱水剂必须能与水以任意比例混合。
脱水的时间
酒精
75%
85%
95%(Ⅰ)
95%(Ⅱ)
100%(Ⅰ)
100%(Ⅱ)
时间
1 h
1 h
1 h
1 h
45min
45min
1.3.2 透明
为使石蜡能浸入组织块,组织脱水后,必须经过一种既能与酒精相混合,又能溶解石蜡的溶剂,通过这种溶剂的媒介作用,而达到石蜡浸入组织块的目的。在这一过程中,因组织块中的水分被溶剂(二甲苯)取代,其折射指数接近于组织蛋白的折光指数,组织块变得透亮,因此称之为透明。
透明的时间
试剂
二甲苯(Ⅰ)
二甲苯(Ⅱ)
时间
10 min
4 min
1.3.3 浸蜡
组织经透明后,在隔水式电热恒温培养箱里,在熔化的石蜡内浸渍,为使石蜡充分渗入组织块中,常需经过23次石蜡浸渍才能完成。
浸蜡的时间
试剂
浸蜡混合
石蜡(Ⅰ)
石蜡(Ⅱ)
时间
45 min
1 h
1 h
1.3.4 包埋
组织块经过石蜡浸透,用石蜡包埋时,首先注意有无特殊的包埋面(如分层组织,皮肤等),包埋面必须平整。在石蜡中有杂物时应进行过滤后再使用,工业石蜡,密度疏松,应反复多次熔化和冷却,使其密度增加。以组织块具有合适的硬度、能切出高质量的切片为标准,过硬的组织一般用较硬的石蜡包埋,而柔嫩的组织多应选用硬度低的石蜡。包埋温度不应过高,否则易造成组织块的烫伤,影响诊断,包埋蜡的温度与组织块的温度应接近,不然会引起组织块与周围石蜡的脱裂,包埋一般用56℃的石蜡,也应根据气温条件作相应调整。将熔化的石蜡倒入包埋框,然后用加温的镊子将浸蜡的组织块放入,包埋完毕,蜡块稍凝后,可移入冷水或冰箱加速凝固。
1.3.5 组织切片
组织经石蜡包埋后制成的蜡块,用切片机制成切片的过程称为石蜡切片法,为病理诊断常用的制作切片方法。切片前应先切去标本周围过多的石蜡,一般切46μm厚的切片,特殊情况可切12μm 。
切片制作过程:预先修好的组织块先在冰箱中冷却,修理蜡块时组织块周围保留的石蜡以2mm左右为宜。切出蜡片后,用毛笔轻轻托起,然后用眼科镊夹起,正面向上放人展片箱(40℃左右),待切片展平后,即可进行分片和捞片,为减少切片刀与组织块在切片过程中产生的热量,使石蜡保持合适的硬度。切片时应经常保持组织块的冷却,为得到完整的切片,防止组织出现刀纹裂缝,应将组织硬脆难切的部分放在上端(如皮肤组织,应将表皮部分向上,而胃肠等组织,应将浆膜面朝上)。捞片时注意位置,要留出贴标签的空间,并注意整齐美观,切片捞起后,在空气中略微干燥后即可烤片(60℃左右)。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yxlw/dwyx/932.html

好棒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