盲肠瘘管灌注丙酸钠对生长猪生长性能的影响
本试验旨在通过盲肠灌注丙酸钠研究肠道微生物代谢产物丙酸对生长猪生长性能的影响。选用16头生长阉公猪(杜×长×大),采用完全随机化试验设计分为对照组和处理组,每组8个重复,预饲期3天,灌管手术期14天,试验期为28天。试验研究了丙酸钠对生长猪平均日采食量、短时采食量、日增重、饲料转化率等生长性能生的影响,以及对血液和结肠组织中胃肠激素水平及血液生化指标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盲肠短时灌注丙酸钠对生长猪平均日采食量、日增重、饲料转化率均无显著影响(P > 0.05),但处理组2h内短时采食量显著低于对照组(P < 0.05)。丙酸钠处理组结肠组织胃肠激素PYY、GLP-1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 < 0.05),ghrelin水平在两组间无显著差异(P > 0.05);丙酸钠处理对血液中胃肠激素PYY、GLP-1、Ghrelin水平无显著影响。此外,与对照组相比,处理组血液生化指标葡萄糖、总蛋白、白蛋白、球蛋白、总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低密度脂蛋白浓度无显著差异,但甘油三酯的浓度显著低于对照组(P < 0.05)。综上结果表明,盲肠短时灌注丙酸钠对生长猪生长性能无显著影响,但其能够刺激结肠组织中胃肠激素PYY、GLP-1的分泌,短时间内降低采食量。本文为从肠道微生物角度调控宿主营养代谢提供了新的思路。
目录
摘要3
关键词3
Abstract3
Key words3
引言3
1材料与方法4
1.1试验动物4
1.2试验设计4
1.3饲养管理.4
1.4数据记录及样品采集5
1.5指标测定5
1.6数据统计5
2 结果与分析5
2.1 灌注丙酸钠对生长性能的影响5
2.1.1 平均日采食量 5
2.1.2 短时采食量 6
2.1.3 平均日增重 6
2.1.4 饲料转化率 7
2.2 灌注丙酸钠对胃肠激素的影响7
2.2.1 结肠组织胃肠激素的浓度 7
2.2.2 血液胃肠激素的浓度8
2.3 灌注丙酸钠血液生化指标的影响8
3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讨论9致谢9
参考文献10
盲肠瘘管灌注丙酸钠对生长猪生长性能的影响
引言
引言
肠道菌群数量庞大、种类丰富,人体肠道内定植的微生物数量约1014个,其编码的基因数量是宿主基因的150多倍[13]。定植在宿主肠道内的微生物菌群能够代谢摄入的多种营养素,产生短链脂肪酸、多胺等各种代谢产物,调节宿主的多种生理功能,包括器官发育及其形态发生、细胞增殖、肥胖以及行为等[4,5]。肠道菌群反过来也会受到宿主遗传、摄食(营养)和环境因素等的影响,使其具有多样性和宿主特异性。日粮碳水化合物可改变肠道细菌组成,如摄食菊粉增加普拉氏梭杆菌和双歧杆菌数量,摄食抗性淀粉增加布氏瘤胃球菌和真细菌数量。肠道菌群在调节胃肠道运动、与肠黏膜形成免疫屏障等方面的作用为人熟知,而其与肠道、大脑进行密切信息交流影响中枢神经活动的研究才刚刚兴起。最近的研究又将肠道菌群与由中枢神经系统调控的食欲行为联系在一起。在人上的研究表明,摄食富含可发酵碳水化合物如果寡糖(fructooligosaccharides,FOS)的食物可促进血浆胃肠激素释放,增加饱腹感抑制食欲。对小鼠采食高发酵的菊粉(inulin)日粮与低发酵的纤维素(cellulose)日粮进行比较时发现,采食菊粉日粮的小鼠周平均采食量显著低于采食纤维素日粮的小鼠,其日增重也显著低于采食纤维素日粮的小鼠。对益生菌的研究也显示肠道菌群与食欲有关。小鼠在饲喂高脂日粮同时添加一种VSL#3的益生菌,相比于未添加益生菌的小鼠,其日平均采食量与体重均显著降低。
肠道微生物通过其代谢产物调节机体生理功能。在前肠不消化的碳水化合物在后肠内被微生物发酵产生大量短链脂肪酸,包括乙酸、丙酸、丁酸等;短链脂肪酸浓度与组成比例因日粮不同而有所差异[6]。肠道菌群代谢产生的短链脂肪酸被证实可刺激胃肠激素分泌。Tolhurst等[7]研究表明,乙酸、丙酸刺激小鼠结肠GLP1分泌。丙酸不仅刺激小鼠结肠GLP1的分泌,还可刺激小鼠和大鼠结肠PYY的分泌[8]。并且,丙酸可激活肠道糖异生对机体代谢产生影响[9]。因此,丙酸在介导肠道微生物调节食欲过程中可能发挥更重要的作用。然而,肠道微生物代谢产生的丙酸对猪食欲调节的作用进而对其生长性能的影响还有待研究。
综上,本试验拟以25kg左右生长猪为研究对象,采用“T”型瘘管技术在盲肠灌注丙酸钠,旨在研究其对猪采食量、日增重等生长性能指标的影响,为从肠道微生物营养代谢角度制定猪营养调控策略提供理论指导。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动物
本试验于江苏省句容市新希望生猪养殖基地内进行,选取16头体重25Kg左右、身体健康的杜×长×大生长阉公猪。
1.2 试验设计
采用完全随机化区组将16头猪分为对照组和处理组,每组8个重复,单栏饲养,自由饮水和采食。预饲3天,手术期14天,试验期28天,日粮为商品化全价料(粗蛋白17.67%、粗脂肪2.66%、粗纤维4.33%、粗灰分6.84%、钙0.70%、磷0.50%)。
1.3 饲养管理
预饲期过后,进行盲肠瘘管手术,恢复1周后,进行颈静脉血插管手术,恢复期为1周。恢复期间,术处喷洒碘酊消毒,并每天注射抗生素;整个试验期内,早晚各进行一次血插管护理,注射肝素钠,防止血插管内凝血,阻塞血插管。正式试验期内,处理组灌注丙酸钠(2 mol/L,25 mL,pH 5.8),对照组灌注等量的生理盐水(pH 5.8),分别于上午7:00和晚上18:00进行灌注,灌注后投料,每天记录畜舍的温度和湿度,注意保温和通风。光照为自然光照,保证猪的正常昼夜节律。
1.4 数据记录及样品采集
试验期内,每天晚上22:00收集剩余料并称重,计算每日采食量;在试验2周连续3天收集灌注采食后1h、2h、4h的剩余料并称重,计算短时间段内采食量;第0、7、14、28天早上6:30进行称重并记录。第28天屠宰,通过颈静脉采集血液样品,静置2h后,离心(3000rpm,15min)分离血清,20℃保存备用;采集结肠组织,迅速放入液氮保存,待测备用。
1.5 指标测定
计算平均日采食量、短时间段内采食量、日增重、饲料转化率。
血液及结肠组织中胃肠激素使用北京方程生物技术有限公司试剂盒、采用ELISA法进行测定,测定方法如下:PYY试剂盒应用双抗体夹心法测定标本中猪多肽 YY(PeptideYY)水平。用纯化的猪PYY抗体包被微孔板,制成固相抗体,往包被单抗的微孔中依次加入PYY,再与HRP标记的PYY抗体结合,形成抗体抗原酶标抗体复合物,经过彻底洗涤后加底物 TMB 显色。TMB 在 HRP 酶的催化下转化成蓝色,并在酸的作用下转化成最终的黄色。颜色的深浅和样品中的PYY呈正相关。用酶标仪在450nm 波长下测定吸光度(OD 值),通过标准曲线计算样品中PYY浓度。
目录
摘要3
关键词3
Abstract3
Key words3
引言3
1材料与方法4
1.1试验动物4
1.2试验设计4
1.3饲养管理.4
1.4数据记录及样品采集5
1.5指标测定5
1.6数据统计5
2 结果与分析5
2.1 灌注丙酸钠对生长性能的影响5
2.1.1 平均日采食量 5
2.1.2 短时采食量 6
2.1.3 平均日增重 6
2.1.4 饲料转化率 7
2.2 灌注丙酸钠对胃肠激素的影响7
2.2.1 结肠组织胃肠激素的浓度 7
2.2.2 血液胃肠激素的浓度8
2.3 灌注丙酸钠血液生化指标的影响8
3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讨论9致谢9
参考文献10
盲肠瘘管灌注丙酸钠对生长猪生长性能的影响
引言
引言
肠道菌群数量庞大、种类丰富,人体肠道内定植的微生物数量约1014个,其编码的基因数量是宿主基因的150多倍[13]。定植在宿主肠道内的微生物菌群能够代谢摄入的多种营养素,产生短链脂肪酸、多胺等各种代谢产物,调节宿主的多种生理功能,包括器官发育及其形态发生、细胞增殖、肥胖以及行为等[4,5]。肠道菌群反过来也会受到宿主遗传、摄食(营养)和环境因素等的影响,使其具有多样性和宿主特异性。日粮碳水化合物可改变肠道细菌组成,如摄食菊粉增加普拉氏梭杆菌和双歧杆菌数量,摄食抗性淀粉增加布氏瘤胃球菌和真细菌数量。肠道菌群在调节胃肠道运动、与肠黏膜形成免疫屏障等方面的作用为人熟知,而其与肠道、大脑进行密切信息交流影响中枢神经活动的研究才刚刚兴起。最近的研究又将肠道菌群与由中枢神经系统调控的食欲行为联系在一起。在人上的研究表明,摄食富含可发酵碳水化合物如果寡糖(fructooligosaccharides,FOS)的食物可促进血浆胃肠激素释放,增加饱腹感抑制食欲。对小鼠采食高发酵的菊粉(inulin)日粮与低发酵的纤维素(cellulose)日粮进行比较时发现,采食菊粉日粮的小鼠周平均采食量显著低于采食纤维素日粮的小鼠,其日增重也显著低于采食纤维素日粮的小鼠。对益生菌的研究也显示肠道菌群与食欲有关。小鼠在饲喂高脂日粮同时添加一种VSL#3的益生菌,相比于未添加益生菌的小鼠,其日平均采食量与体重均显著降低。
肠道微生物通过其代谢产物调节机体生理功能。在前肠不消化的碳水化合物在后肠内被微生物发酵产生大量短链脂肪酸,包括乙酸、丙酸、丁酸等;短链脂肪酸浓度与组成比例因日粮不同而有所差异[6]。肠道菌群代谢产生的短链脂肪酸被证实可刺激胃肠激素分泌。Tolhurst等[7]研究表明,乙酸、丙酸刺激小鼠结肠GLP1分泌。丙酸不仅刺激小鼠结肠GLP1的分泌,还可刺激小鼠和大鼠结肠PYY的分泌[8]。并且,丙酸可激活肠道糖异生对机体代谢产生影响[9]。因此,丙酸在介导肠道微生物调节食欲过程中可能发挥更重要的作用。然而,肠道微生物代谢产生的丙酸对猪食欲调节的作用进而对其生长性能的影响还有待研究。
综上,本试验拟以25kg左右生长猪为研究对象,采用“T”型瘘管技术在盲肠灌注丙酸钠,旨在研究其对猪采食量、日增重等生长性能指标的影响,为从肠道微生物营养代谢角度制定猪营养调控策略提供理论指导。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动物
本试验于江苏省句容市新希望生猪养殖基地内进行,选取16头体重25Kg左右、身体健康的杜×长×大生长阉公猪。
1.2 试验设计
采用完全随机化区组将16头猪分为对照组和处理组,每组8个重复,单栏饲养,自由饮水和采食。预饲3天,手术期14天,试验期28天,日粮为商品化全价料(粗蛋白17.67%、粗脂肪2.66%、粗纤维4.33%、粗灰分6.84%、钙0.70%、磷0.50%)。
1.3 饲养管理
预饲期过后,进行盲肠瘘管手术,恢复1周后,进行颈静脉血插管手术,恢复期为1周。恢复期间,术处喷洒碘酊消毒,并每天注射抗生素;整个试验期内,早晚各进行一次血插管护理,注射肝素钠,防止血插管内凝血,阻塞血插管。正式试验期内,处理组灌注丙酸钠(2 mol/L,25 mL,pH 5.8),对照组灌注等量的生理盐水(pH 5.8),分别于上午7:00和晚上18:00进行灌注,灌注后投料,每天记录畜舍的温度和湿度,注意保温和通风。光照为自然光照,保证猪的正常昼夜节律。
1.4 数据记录及样品采集
试验期内,每天晚上22:00收集剩余料并称重,计算每日采食量;在试验2周连续3天收集灌注采食后1h、2h、4h的剩余料并称重,计算短时间段内采食量;第0、7、14、28天早上6:30进行称重并记录。第28天屠宰,通过颈静脉采集血液样品,静置2h后,离心(3000rpm,15min)分离血清,20℃保存备用;采集结肠组织,迅速放入液氮保存,待测备用。
1.5 指标测定
计算平均日采食量、短时间段内采食量、日增重、饲料转化率。
血液及结肠组织中胃肠激素使用北京方程生物技术有限公司试剂盒、采用ELISA法进行测定,测定方法如下:PYY试剂盒应用双抗体夹心法测定标本中猪多肽 YY(PeptideYY)水平。用纯化的猪PYY抗体包被微孔板,制成固相抗体,往包被单抗的微孔中依次加入PYY,再与HRP标记的PYY抗体结合,形成抗体抗原酶标抗体复合物,经过彻底洗涤后加底物 TMB 显色。TMB 在 HRP 酶的催化下转化成蓝色,并在酸的作用下转化成最终的黄色。颜色的深浅和样品中的PYY呈正相关。用酶标仪在450nm 波长下测定吸光度(OD 值),通过标准曲线计算样品中PYY浓度。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yxlw/dwyx/70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