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福昔明体外抗菌活性及抗生素后效应研究
目的测定利福昔明对奶牛乳房炎主要病原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大肠杆菌的标准菌株的体外抗菌活性及抗生素后效应。方法采用微量肉汤稀释法对2种质控菌株进行最小抑菌浓度(MIC)和最小杀菌浓度(MBC)的测定;采用菌落计数法测定并绘制2种质控菌株的时间-杀菌曲线(KCs);采用菌落平板计数法测定利福昔明对2种质控菌株的抗生素后效应(post-antibiotic effect,PAE)。结果利福昔明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及大肠杆菌的MIC值分别为0.0156μg·mL-1、4 μg·mL-1;MBC值分别为0.0625μg·mL-1、8 μg·mL-1;利福昔明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大肠杆菌有具有强大的杀菌作用;利福昔明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大肠杆菌的PAE呈现浓度依赖性,且初期变化最快最强烈,后期呈缓慢增加趋势。结论利福昔明具有强大、快速、持久的杀菌作用,对革兰氏阳性菌和革兰氏阴性菌都有强大的杀菌效果。
目录
摘要2
关键词2
Abstract2
Key words2
引言2
1材料与方法3
1.1材料 3
1.2方法 3
1.2.1最小抑菌浓度和最小杀菌浓度的测定 3
1.2.2时间-杀菌曲线实验3
1.2.3体外PAE的测定4
2结果与分析4
2.1利福昔明对2种质控菌的抗菌活性4
2.2利福昔明对2种质控菌的时间杀菌曲线4
2.3利福昔明对2种质控菌的体外抗菌后效应 6
3讨论7
3.1利福昔明的抗菌活性 7
3.2利福昔明的时间杀菌曲线 7
3.3利福昔明的体外抗菌后效应 7
4结论 7
参考文献 8
利福昔明体外抗菌活性及抗生素后效应研究
引言
引言
利福昔明(rifaximin)属于利福霉素SV的半合成抗菌药物,化学名称:4脱氧4甲基吡啶[1,21,2]咪唑并[5,4环]利福霉素 SV,分子式为C43H51N3O11,结构式见图1[1]。利福昔明为橙红色或暗红色粉末,易溶于乙醇、乙酸乙酯、氯仿和甲苯等溶剂,难溶于水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2]。抗菌谱广,对革兰阳性菌和革兰阴性菌均有较强的抗菌活性,对革兰阳性菌中的金黄色葡萄球菌、链球菌、肠球菌、艰难梭菌有强大的抗菌效果;对革兰阴性菌中的大肠杆菌、沙门氏菌、志贺氏菌、耶尔森菌及厌氧菌也有较强的抗菌作用[35]。医学临床上广泛应用于细菌性腹泻、肠易激综合征(IBS)、炎症性肠病(IBD)及结肠憩室病等多种肠道疾病的治疗,并且效果显著[68]。我国于2004年批准利福昔明用于医学临床防治各种敏感菌引起的急、慢性肠道感染。利福昔明具有局部应用基本不吸收,残留少,毒性较低和全身性不良反应少等特点,因此特别适用于兽医临床[911]。意大利Fatro公司将利福昔明引入动物市场,开发了动物用乳房注入剂、子宫注入剂及外用剂型,在多个国家上市,防治奶牛乳房炎、子宫炎及外伤感染等效果良好[12]。我国已于2014年批准利福昔明乳房注入剂(干奶期)上市用于防治奶牛乳房炎[13]。
乳房炎是奶牛最常见也是造成经济损失最严重的疾病之一。据报道,全球约有30%的奶牛患有不同类型的乳房炎,隐性乳房炎的患病率高达50%[14, 15]。NMC(美国国家乳房炎委员会)曾报道,在美国、英国、日本奶牛乳房炎的发病率分别为45%、40%~50%、45.1%[15]。在我国奶牛乳房炎的发病率可高达50%~80%,隐性乳房炎的发病率达25%~68%[16]。细菌入侵是主要致病因素,临床病例中以葡萄球菌、链球菌和大肠杆菌等最为常见,临床防治仍以抗菌药物乳房灌注给药为主。目前已上市的奶牛乳房炎抗菌药的制剂品种较少,且存在细菌耐药性、药物残留、刺激性大等问题,不能满足临床防治的有效需求,急需开发疗效好、副作用小、残留少的新兽药制剂。因此大学药理组开发了利福昔明乳房注入剂(泌乳期),泌乳期应用治疗奶牛临床型乳房炎,为给利福昔明乳房注入剂(泌乳期)的临床给药方案提供理论支持。本试验测定了利福昔明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大肠杆菌的MIC、MBC和PAE。
图1利福昔明结构式
Fig.1 structure of rifaximin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1.1.1 药品及来源 利福昔明购买于浙江思贤制药有限公司,含量99.8%
1.1.2 菌种 质控菌株:大肠杆菌ATCC25922 金黄色葡萄球菌ATCC25923
1.1.3 培养基 MH 培养液:使用分析天平器称取酪蛋白酸性水解物约3.5g,可溶性淀粉约0.03g,牛肉粉约1g,加入少量蒸馏水后用电炉加热溶解,完全溶解后再加入蒸馏水至200mL,调节pH到7.3左右,并于121℃用高压灭菌锅灭菌15min后备用[17]。营养琼脂培养基:使用分析天平器称取适量的酵母膏、蛋白胨、NaCL、牛肉膏,用电炉将各成分加热溶解于蒸馏水内,完全溶解后加入2mL15%NAOH溶液,调节pH至7.3左右,最后加入琼脂约1.5%~2%,用电炉加热煮沸使琼脂溶化后分装烧瓶,并于121℃用高压灭菌锅灭菌15min后备用[18]。
1.1.4 仪器 单面净化工作台、恒温恒湿培养箱、高压灭菌锅、恒温鼓风干燥箱、微量可调移液器、移液枪、电炉、试管架、8孔道排枪、接种环、烧瓶、容量瓶、一次性培养皿、分析天平器等。
1.2 方法
1.2.1 最小抑菌浓度和最小杀菌浓度的测定 采用微量肉汤稀释法[19]测定利福昔明的MIC和MBC值。首先将营养肉汤培养增菌4~6小时后的对数期菌悬液以MH肉汤稀释成107 CFUmL1的菌悬液。取v形微量滴度板,第一列每孔加20μL药液和180μL菌悬液,第2~11列每孔加100μLMH肉汤,然后用8孔道排枪100μL从1列反复吹打5次,依次倍比稀释到11列,之后弃去排枪内药液,第12列作为对照孔。在恒温恒湿培养箱37℃培养18~24 h小时后,以肉眼观察无菌生长的最小药物浓度为MIC值,继续培养到48 h后能抑制细菌生长的最小药物浓度则为MBC值,重复试验3次并求平均值。
目录
摘要2
关键词2
Abstract2
Key words2
引言2
1材料与方法3
1.1材料 3
1.2方法 3
1.2.1最小抑菌浓度和最小杀菌浓度的测定 3
1.2.2时间-杀菌曲线实验3
1.2.3体外PAE的测定4
2结果与分析4
2.1利福昔明对2种质控菌的抗菌活性4
2.2利福昔明对2种质控菌的时间杀菌曲线4
2.3利福昔明对2种质控菌的体外抗菌后效应 6
3讨论7
3.1利福昔明的抗菌活性 7
3.2利福昔明的时间杀菌曲线 7
3.3利福昔明的体外抗菌后效应 7
4结论 7
参考文献 8
利福昔明体外抗菌活性及抗生素后效应研究
引言
引言
利福昔明(rifaximin)属于利福霉素SV的半合成抗菌药物,化学名称:4脱氧4甲基吡啶[1,21,2]咪唑并[5,4环]利福霉素 SV,分子式为C43H51N3O11,结构式见图1[1]。利福昔明为橙红色或暗红色粉末,易溶于乙醇、乙酸乙酯、氯仿和甲苯等溶剂,难溶于水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2]。抗菌谱广,对革兰阳性菌和革兰阴性菌均有较强的抗菌活性,对革兰阳性菌中的金黄色葡萄球菌、链球菌、肠球菌、艰难梭菌有强大的抗菌效果;对革兰阴性菌中的大肠杆菌、沙门氏菌、志贺氏菌、耶尔森菌及厌氧菌也有较强的抗菌作用[35]。医学临床上广泛应用于细菌性腹泻、肠易激综合征(IBS)、炎症性肠病(IBD)及结肠憩室病等多种肠道疾病的治疗,并且效果显著[68]。我国于2004年批准利福昔明用于医学临床防治各种敏感菌引起的急、慢性肠道感染。利福昔明具有局部应用基本不吸收,残留少,毒性较低和全身性不良反应少等特点,因此特别适用于兽医临床[911]。意大利Fatro公司将利福昔明引入动物市场,开发了动物用乳房注入剂、子宫注入剂及外用剂型,在多个国家上市,防治奶牛乳房炎、子宫炎及外伤感染等效果良好[12]。我国已于2014年批准利福昔明乳房注入剂(干奶期)上市用于防治奶牛乳房炎[13]。
乳房炎是奶牛最常见也是造成经济损失最严重的疾病之一。据报道,全球约有30%的奶牛患有不同类型的乳房炎,隐性乳房炎的患病率高达50%[14, 15]。NMC(美国国家乳房炎委员会)曾报道,在美国、英国、日本奶牛乳房炎的发病率分别为45%、40%~50%、45.1%[15]。在我国奶牛乳房炎的发病率可高达50%~80%,隐性乳房炎的发病率达25%~68%[16]。细菌入侵是主要致病因素,临床病例中以葡萄球菌、链球菌和大肠杆菌等最为常见,临床防治仍以抗菌药物乳房灌注给药为主。目前已上市的奶牛乳房炎抗菌药的制剂品种较少,且存在细菌耐药性、药物残留、刺激性大等问题,不能满足临床防治的有效需求,急需开发疗效好、副作用小、残留少的新兽药制剂。因此大学药理组开发了利福昔明乳房注入剂(泌乳期),泌乳期应用治疗奶牛临床型乳房炎,为给利福昔明乳房注入剂(泌乳期)的临床给药方案提供理论支持。本试验测定了利福昔明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大肠杆菌的MIC、MBC和PAE。
图1利福昔明结构式
Fig.1 structure of rifaximin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1.1.1 药品及来源 利福昔明购买于浙江思贤制药有限公司,含量99.8%
1.1.2 菌种 质控菌株:大肠杆菌ATCC25922 金黄色葡萄球菌ATCC25923
1.1.3 培养基 MH 培养液:使用分析天平器称取酪蛋白酸性水解物约3.5g,可溶性淀粉约0.03g,牛肉粉约1g,加入少量蒸馏水后用电炉加热溶解,完全溶解后再加入蒸馏水至200mL,调节pH到7.3左右,并于121℃用高压灭菌锅灭菌15min后备用[17]。营养琼脂培养基:使用分析天平器称取适量的酵母膏、蛋白胨、NaCL、牛肉膏,用电炉将各成分加热溶解于蒸馏水内,完全溶解后加入2mL15%NAOH溶液,调节pH至7.3左右,最后加入琼脂约1.5%~2%,用电炉加热煮沸使琼脂溶化后分装烧瓶,并于121℃用高压灭菌锅灭菌15min后备用[18]。
1.1.4 仪器 单面净化工作台、恒温恒湿培养箱、高压灭菌锅、恒温鼓风干燥箱、微量可调移液器、移液枪、电炉、试管架、8孔道排枪、接种环、烧瓶、容量瓶、一次性培养皿、分析天平器等。
1.2 方法
1.2.1 最小抑菌浓度和最小杀菌浓度的测定 采用微量肉汤稀释法[19]测定利福昔明的MIC和MBC值。首先将营养肉汤培养增菌4~6小时后的对数期菌悬液以MH肉汤稀释成107 CFUmL1的菌悬液。取v形微量滴度板,第一列每孔加20μL药液和180μL菌悬液,第2~11列每孔加100μLMH肉汤,然后用8孔道排枪100μL从1列反复吹打5次,依次倍比稀释到11列,之后弃去排枪内药液,第12列作为对照孔。在恒温恒湿培养箱37℃培养18~24 h小时后,以肉眼观察无菌生长的最小药物浓度为MIC值,继续培养到48 h后能抑制细菌生长的最小药物浓度则为MBC值,重复试验3次并求平均值。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yxlw/dwyx/24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