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落回对异育银鲫非特异性免疫力和转氨酶的影响
中草药中存在着诸多营养物质和活性成分,其中一些活性成分具有免疫调节的作用, 能够在一定程度上特异性或非特异性增强水产动物的免疫力,从而提高动物的抗病力和抵抗力。本试验使用了一种以博落回提取物为主要配方的中草药,以不同剂量(0 mg/kg、5 mg/kg、10 mg/kg)连续7天口灌给药,研究其对异育银鲫非特异性免疫的影响,结果表明博落回对白细胞数、红细胞数、谷丙转氨酶活力的影响无显著差异( P>0.05);在饲喂8d后,血浆溶菌酶的活力高剂量组差异显著( P<0.05),低剂量组差异不显著( P>0.05),在饲喂12d后,低剂量组差异显著( P<0.05),高剂量组差异不显著( P>0.05);在饲喂4d后,谷草转氨酶活力高剂量组差异显著( P<0.05),低剂量组对于对照组差异不显著( P>0.05),但有提高的趋势,在饲喂12d后,低剂量组差异显著( P<0.05)。
目录
摘要1
关键词1
Abstract1
Key words1
引言1
1 材料与方法3
1.1 主要实验药品及仪器 3
1.2 试验设计3
1.3 试验方法及样品采集 3
1.3.1 药液配制3
1.3.2 给药方法 3
1.3.3 样品采集 3
1.4 指标测定方法 3
1.4.1 血细胞计数 3
1.4.2 红细胞计数 3
1.4.3 白细胞计数3
1.4.4血浆溶菌酶、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活性测定 3
1.5 数据处理 3
2结果与分析 4
2.1博落回对红细胞数的影响 4
2.2博落回对白细胞数的影响 4
2.3博落回对血浆溶菌酶的影响 5
2.4博落回对谷草转氨酶的影响 5
2.5博落回对谷丙转氨酶的影响 6
3 讨论与结果 6
致谢7
参考文献7
博落回对异育银鲫非特异性免疫力和转氨酶的影响
引言
随着规模化养殖业的迅速发展,水产养殖病害的发生愈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加的频繁,为了预防水产动物病害,促进动物生长速率和提高饲料利用率以达到利益最大化,在饲喂过程中,许多化学合成的饲料添加剂和药品如抗生素等在饲料中被广泛的应用。这些药物添加剂的应用,对水产养殖业发展起到一定促进作用,同时也带来了大量的负面效应。其中,对于抗生素的广泛使用所引起的的耐药性和药物残留,成为国内外学者关注的焦点。每年,我国约有9.7万吨抗生素用于畜牧业,占抗生素年产总量的46.1%。其中,90%的抗生素被作为饲料添加剂,10%被用于治疗畜牧疾病。据报道,我国超市销售的肉制品、乳制品中检出各种抗生素代谢产物的比例在50%左右,包括氯霉素、四环素类、磺胺类、硝基呋喃类等人畜共用型抗生素以及一些明令禁止使用的抗生素[1]。有关专家研究表明,使用抗生素可降低养殖成本,但是如果是为了让养殖动物起到预防病害和加快生长的目的,对养殖动物长期超剂量、超范围使用抗生素,会促使耐药菌株增加,极易造成混合感染[2]。耐药菌在养殖动物中出现并传播,将使大规模养殖动物成为庞大的耐药基因储藏库,很有可能产生“超级细菌”。这会使养殖动物抵抗疾病的能力下降,使细菌耐药性增强,起到适得其反的效果,形成恶性循环[3]。不仅如此,在鱼类养殖业中,由于很多基层渔民缺乏合理使用抗生素的意识,不懂得防疫以及科学用药的方法[4],为了提高效益,使用抗生素的方法不当或者滥用抗生素,使得抗生素残留物在鱼体内沉积,这些残留物通过人体摄入的方式或者鱼体和周围环境的内外交换释放出去,使得直接或间接的沉积于人体内,导致人体慢性毒性和体内正常菌群的耐药性变化,从而导致人体对抗生素使用的利用率降低。20年前,抗菌药环丙沙星开始在临床上应用,当时被证明是不良反应小、治疗效果好的药品,而现在,环丙沙星对60%以上的病人失去了作用[5]。不仅如此,长期食用含抗生素残留的动物性食品,还可能导致各种器官发生病变,造成呼吸困难、血压下降、荨麻疹等疾病,从而危害人类健康。
因此,世界上许多国家先后做出限用或禁用抗生素作饲料添加剂的决定,2000年,欧盟已经禁止所有成员国将抗生素添加到动物饲料中,并对进入欧盟的畜禽产品执行严格的药检制度[6]。2006 年,我国发生了“多宝鱼事件”,调查结果显示是由于饲料中的抗生素滥用造成的,这起事件给我国大菱鲆渔业的养殖造成了巨大经济损失,严重地影响了我国鱼类养殖业的健康快速发展[7]。
鱼的免疫保护分为非特异性免疫和特异性免疫两大类。非特异性免疫受遗传因素控制, 具有相对稳定性[8]。鱼的非特异性免疫物质包括溶菌酶、干扰素等。特异性免疫称为获得性免疫, 是抗原物质刺激宿主免疫系统产生免疫应答, 对异物的侵入可发挥清除或杀伤效应,同时具有一定的记忆作用[9]。动物机体的免疫功能,可抵抗外来大分子物,清除机体的微生物和有害物质,以保持和恢复自身正常生理功能。
目前在提倡健康、无公害水产品生产要求下,力求水产生产中使用的药物具有高效、低毒、低残留的特点。中药主要由植物药(根、茎、叶、果)、动物药(内脏、皮骨、器官等)和矿物药组成,大多兼有药用和食用双重作用。植物占中药的大多数,所以中药也称中草药[10]。它是利用物性(阴、阳、寒、凉、温、热)、物味(酸、辣、苦、甘、咸)及物间关系,以传统中兽医理论(正气内存,邪不可干)为理论指导,按照人类意图,以提高动物生成和饲料利用率为目标,添加于饲料中的纯天然物质。这些物质具有益气健脾、消食开胃、补气养血、滋阴生津、镇静安神等扶正祛邪、调节阴阳平衡的作用。
中药中某些活性成分具有免疫调节作用,通过调节体内抗体和溶菌酶等非特异性抗菌因子的产生,起到消除病原菌的作用;可促进动物免疫器官发育,提供更多更好的免疫活性细胞,加强细胞上各种免疫有关受体表达;影响核酸和核苷酸的合成;改善骨髓造血功能等[11]。中草药对水环境几乎无污染,也不易产生耐药性, 既能够对机体进行调节,增强机体免疫力,又无毒无害无残留,对环境不产生负担[12]。对于病原微生物,中草药除了能有效的起到抑制和杀灭作用,还能够整体调整鱼类的免疫系统, 提高水产动物的免疫机能,不易产生耐药性。
本实验选用博落回提取液作为免疫促进剂。博落回为徵粟科博落回属植物,俗称勃逻回、落回、蒿筒杆等,在国内外均有分布,味微辛、苦,性温和,有消肿、解毒及杀虫的功效,主要治疔毒脓肿、恶疮溃疡、烫伤以及疥癣等疾病。目前,国内外对博落回化学成分及其药理活性研究表明博落回含有多种化学成分,植物的化学成分以生物碱为主,总生物碱含量高达 5%[13]。其中以苯骈菲啶异喹啉类和托品类生物碱为主,另外还含有糖、多糖及其苷类、甾体、萜类、皂苷、黄酮及其苷、强心苷、香豆素内酯及其苷、挥发油类等成分[14]。其中生物碱类成分具有显著的抗菌消肿、抗肿瘤、杀虫杀蛆、止咳平喘、改善肝功能等作用[15]。
研究证明,博落回有较好的免疫增强作用,对T淋巴细胞和B淋巴细胞的活性均有影响,在治疗四氯化碳和半乳糖胺所导致的急性肝损伤模型试验中,博落回可显著降低血清乳酸脱氨酶的水平,有效保护肝脏细胞膜,降低动物死亡率,显示出良好的改善肝脏功能的作用,抑制肝脏纤维化,对T淋巴细胞和 B淋巴细胞功能均有免疫增强作用[16]。
目录
摘要1
关键词1
Abstract1
Key words1
引言1
1 材料与方法3
1.1 主要实验药品及仪器 3
1.2 试验设计3
1.3 试验方法及样品采集 3
1.3.1 药液配制3
1.3.2 给药方法 3
1.3.3 样品采集 3
1.4 指标测定方法 3
1.4.1 血细胞计数 3
1.4.2 红细胞计数 3
1.4.3 白细胞计数3
1.4.4血浆溶菌酶、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活性测定 3
1.5 数据处理 3
2结果与分析 4
2.1博落回对红细胞数的影响 4
2.2博落回对白细胞数的影响 4
2.3博落回对血浆溶菌酶的影响 5
2.4博落回对谷草转氨酶的影响 5
2.5博落回对谷丙转氨酶的影响 6
3 讨论与结果 6
致谢7
参考文献7
博落回对异育银鲫非特异性免疫力和转氨酶的影响
引言
随着规模化养殖业的迅速发展,水产养殖病害的发生愈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加的频繁,为了预防水产动物病害,促进动物生长速率和提高饲料利用率以达到利益最大化,在饲喂过程中,许多化学合成的饲料添加剂和药品如抗生素等在饲料中被广泛的应用。这些药物添加剂的应用,对水产养殖业发展起到一定促进作用,同时也带来了大量的负面效应。其中,对于抗生素的广泛使用所引起的的耐药性和药物残留,成为国内外学者关注的焦点。每年,我国约有9.7万吨抗生素用于畜牧业,占抗生素年产总量的46.1%。其中,90%的抗生素被作为饲料添加剂,10%被用于治疗畜牧疾病。据报道,我国超市销售的肉制品、乳制品中检出各种抗生素代谢产物的比例在50%左右,包括氯霉素、四环素类、磺胺类、硝基呋喃类等人畜共用型抗生素以及一些明令禁止使用的抗生素[1]。有关专家研究表明,使用抗生素可降低养殖成本,但是如果是为了让养殖动物起到预防病害和加快生长的目的,对养殖动物长期超剂量、超范围使用抗生素,会促使耐药菌株增加,极易造成混合感染[2]。耐药菌在养殖动物中出现并传播,将使大规模养殖动物成为庞大的耐药基因储藏库,很有可能产生“超级细菌”。这会使养殖动物抵抗疾病的能力下降,使细菌耐药性增强,起到适得其反的效果,形成恶性循环[3]。不仅如此,在鱼类养殖业中,由于很多基层渔民缺乏合理使用抗生素的意识,不懂得防疫以及科学用药的方法[4],为了提高效益,使用抗生素的方法不当或者滥用抗生素,使得抗生素残留物在鱼体内沉积,这些残留物通过人体摄入的方式或者鱼体和周围环境的内外交换释放出去,使得直接或间接的沉积于人体内,导致人体慢性毒性和体内正常菌群的耐药性变化,从而导致人体对抗生素使用的利用率降低。20年前,抗菌药环丙沙星开始在临床上应用,当时被证明是不良反应小、治疗效果好的药品,而现在,环丙沙星对60%以上的病人失去了作用[5]。不仅如此,长期食用含抗生素残留的动物性食品,还可能导致各种器官发生病变,造成呼吸困难、血压下降、荨麻疹等疾病,从而危害人类健康。
因此,世界上许多国家先后做出限用或禁用抗生素作饲料添加剂的决定,2000年,欧盟已经禁止所有成员国将抗生素添加到动物饲料中,并对进入欧盟的畜禽产品执行严格的药检制度[6]。2006 年,我国发生了“多宝鱼事件”,调查结果显示是由于饲料中的抗生素滥用造成的,这起事件给我国大菱鲆渔业的养殖造成了巨大经济损失,严重地影响了我国鱼类养殖业的健康快速发展[7]。
鱼的免疫保护分为非特异性免疫和特异性免疫两大类。非特异性免疫受遗传因素控制, 具有相对稳定性[8]。鱼的非特异性免疫物质包括溶菌酶、干扰素等。特异性免疫称为获得性免疫, 是抗原物质刺激宿主免疫系统产生免疫应答, 对异物的侵入可发挥清除或杀伤效应,同时具有一定的记忆作用[9]。动物机体的免疫功能,可抵抗外来大分子物,清除机体的微生物和有害物质,以保持和恢复自身正常生理功能。
目前在提倡健康、无公害水产品生产要求下,力求水产生产中使用的药物具有高效、低毒、低残留的特点。中药主要由植物药(根、茎、叶、果)、动物药(内脏、皮骨、器官等)和矿物药组成,大多兼有药用和食用双重作用。植物占中药的大多数,所以中药也称中草药[10]。它是利用物性(阴、阳、寒、凉、温、热)、物味(酸、辣、苦、甘、咸)及物间关系,以传统中兽医理论(正气内存,邪不可干)为理论指导,按照人类意图,以提高动物生成和饲料利用率为目标,添加于饲料中的纯天然物质。这些物质具有益气健脾、消食开胃、补气养血、滋阴生津、镇静安神等扶正祛邪、调节阴阳平衡的作用。
中药中某些活性成分具有免疫调节作用,通过调节体内抗体和溶菌酶等非特异性抗菌因子的产生,起到消除病原菌的作用;可促进动物免疫器官发育,提供更多更好的免疫活性细胞,加强细胞上各种免疫有关受体表达;影响核酸和核苷酸的合成;改善骨髓造血功能等[11]。中草药对水环境几乎无污染,也不易产生耐药性, 既能够对机体进行调节,增强机体免疫力,又无毒无害无残留,对环境不产生负担[12]。对于病原微生物,中草药除了能有效的起到抑制和杀灭作用,还能够整体调整鱼类的免疫系统, 提高水产动物的免疫机能,不易产生耐药性。
本实验选用博落回提取液作为免疫促进剂。博落回为徵粟科博落回属植物,俗称勃逻回、落回、蒿筒杆等,在国内外均有分布,味微辛、苦,性温和,有消肿、解毒及杀虫的功效,主要治疔毒脓肿、恶疮溃疡、烫伤以及疥癣等疾病。目前,国内外对博落回化学成分及其药理活性研究表明博落回含有多种化学成分,植物的化学成分以生物碱为主,总生物碱含量高达 5%[13]。其中以苯骈菲啶异喹啉类和托品类生物碱为主,另外还含有糖、多糖及其苷类、甾体、萜类、皂苷、黄酮及其苷、强心苷、香豆素内酯及其苷、挥发油类等成分[14]。其中生物碱类成分具有显著的抗菌消肿、抗肿瘤、杀虫杀蛆、止咳平喘、改善肝功能等作用[15]。
研究证明,博落回有较好的免疫增强作用,对T淋巴细胞和B淋巴细胞的活性均有影响,在治疗四氯化碳和半乳糖胺所导致的急性肝损伤模型试验中,博落回可显著降低血清乳酸脱氨酶的水平,有效保护肝脏细胞膜,降低动物死亡率,显示出良好的改善肝脏功能的作用,抑制肝脏纤维化,对T淋巴细胞和 B淋巴细胞功能均有免疫增强作用[16]。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yxlw/dwyx/65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