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大型种猪场仔猪腹泻的病因学调查与防治

:近年来,仔猪腹泻在全国各大猪场爆发越来越频繁,给我国养猪生产带来了巨大损失。本文以国内某大型畜牧集团下辖的一个大型种猪场为调查对象,通过对该场为期四个月的持续跟踪调查,利用走访调查,随机分组抽样,临床诊断,实验室检查等一系列手段全面了解了该场仔猪腹泻的发病原因,并利用生物统计学方法分析确定了该猪场仔猪腹泻发病的主要原因。最后针对该场提出了合理科学的降低仔猪腹泻发生的防治措施,在该场取得了一定疗效,有效降低了该场仔猪腹泻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同时也为控制和降低我国养猪生产中仔猪腹泻的发生提供了参考数据和资料。
目录
摘要 1
关键词 1
ABSTRACT 1
KEY WORDS 1
引言 1
1 材料与方法 2
1.1 调查对象 2
1.2 调查方法 2
1.2.1 问询和统计 2
1.2.2 分组 2
1.2.3 抽样 2
1.2.4 记录数据 2
1.2.5 临床诊断 2
1.2.6 实验室诊断 2
2 结果与分析 3
2.1 病原性因素对仔猪腹泻的影响 3
2.2 不同管理条件和饲养水平的仔猪腹泻发病情况 4
2.3 不同月份的仔猪腹泻发病情况 4
2.4 不同胎次的仔猪腹泻发病情况 5
2.5 仔猪日龄对腹泻发病情况的影响 5
3 讨论 6
3.1 仔猪腹泻给养猪生产造成巨大损失 6
3.2 仔猪腹泻的综合防治措施 6
3.2.1 加强饲养管理 6
3.2.2 科学断奶,减少应激 6
3.2.3 及时做出诊断和治疗 6
3.2.4 做好免疫接种 7
3.2.5 加强猪场防疫,做好隔离消毒工作 7
3.2.6 做好药物预防及定期驱虫 7
3.3 仔猪腹泻发病呈逐年增加趋势 7
致谢 8
参考文献 8
某大型种猪场仔猪腹泻的病因学调查与防治
引言
引言:近几年来,我国国内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养猪产业不断发展,养猪规模化程度越来越高,甚至已经出现了不少规模达到几十万的超大型猪场。然而,这些养猪场的疾病防控和各种配套措施并没有与其日益增长的规模相匹配,这些综合因素最终导致了全国各个主要生猪养殖区相继爆发了大规模的以哺乳仔猪腹泻和高死亡率为特征的猪病,给规模化养猪场和散养户带来了巨大经济损失,已经直接影响了正常的养猪生产,严重制约了我国养猪产业的进一步发展壮大[1]。仔猪腹泻并不是一种单纯的疾病,它是一种典型的多条件引起的疾病,长时间的仔猪腹泻导致仔猪生长速度缓慢、存活率降低、饲料利用率低、生产效益差。目前能够引起仔猪腹泻的原因纷繁复杂,有多种病原混合感染,有环境营养影响,还有饲养工艺问题等。因此,如何有效地预防和控制仔猪腹泻,提高仔猪成活率已成为养猪生产中的一大难题。本课题通过对某大型种猪场为期四个月的跟踪调查,利用走访调查,随机抽样,实验室检查等一系列手段全面了解了该场仔猪腹泻的发病原因,并利用生物统计分析确定了该猪场仔猪腹泻发病的主要原因并针对该猪场防范仔猪腹泻的发生提供了详细的解决措施,也为控制和降低我国养猪生产中仔猪腹泻的发生提供了参考数据和资料[2]。
1 材料与方法
1.1 调查对象
调查对象场是我国一家以畜禽养殖为主跨地区发展的现代大型畜牧企业集团下辖的一个大型种猪场。目前,该集团已在全国23个省(市、自治区)建成170多家一体化公司,有合作家庭农场5.28万户;现有员工约4万人,硕士290多人,博士40多人。2014年,该集团上市肉猪1218万头,实现销售收入380亿元。该集团是我国农业产业化国家重点龙头企业、国家级创新型企业、中国500强企业、集团先后组建了国家生猪种业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国家认定企业技术中心、农业部企业重点实验室等重要科技平台,拥有7个国家级畜禽品种、5个省级农业类名牌产品、100多项专利和计算机版权登记,该集团品牌为中国畜牧业最具影响力品牌。
本课题调查时间为2015年9月到12月。调查对象猪场所在县主要以农业生产为主,畜牧业发展比较发达。该县沃土千里,风光优美,自然环境比较良好,是国内比较大的粮食棉花生产基地,具有较好的发展养猪业的基础。多年来,该县不断调整经济发展结构和形式,使得畜牧业在该县经济比重逐年增加,养殖规模和养殖模式日渐科学。2010年, 该县县畜牧业总产值高达16.53亿元,环比增长高达12 .8 %;生猪饲养量118 .5 万头,其中出栏肉猪76万头, 分别较往年同期增长18.5%、17.3%,所以畜牧业在该县已经初步实现了产业化目标。此次我们进行驻场调查的猪场在该县规模十分巨大,是规模最大的猪场之一,场内占地面积高达100亩,其中建筑面积73亩,拥有现代化养猪生产线4条,每条生产线配有配种舍和产房两个生产单位,每个生产单位都装有自动化的温控通风管理设备和自动化料线,养殖模式采用“公司+农户”的半程养殖模式。该场拥有存栏母猪7000多头,年上市仔猪16万头,场内管理规范设有场长一名、主管一名、每条生产线各有一名区长,各生产单位各配有组长一名,从上到下形成了完整的管理结构。每条生产线产房各有12个生产单元,每个单元有母猪48头,可容纳仔猪400500头,平均每条生产线月上市仔猪3000头左右。
1.2 调查方法
1.2.1 问询和统计 参与猪场实际生产操作, 通过问询场内工作人员,查阅猪场相关生产数据以及生产中的数据统计,结合临床诊断和实验室诊断,分析了解该猪场仔猪腹泻发病及死亡情况,从而提出科学合理的防治措施。
1.2.2 分组 根据实习工作的种猪场的四条生产线分为一组,二组,三组,四组。
1.2.3 抽样 每组产房都有12个单元,每个单元有初生仔猪500头左右,每次调查从四组中随机抽取一组,按照抽样数量从12个单元中随机抽取若干单元进行跟踪调查。
1.2.4 记录数据 每天记录一次仔猪发病数量、发病情况和仔猪总死淘数量及用药情况治愈情况。
1.2.5 临床诊断 现场观察仔猪发病情况及临床症状、圈舍条件、温度与湿度控制情况、环境卫生及饲养管理条件、营养水平等。并且从该场四条生产线采集病料78份,其中因腹泻死亡的断奶前仔猪小肠和肠系膜淋巴结各70份,用灭菌棉拭子采集的腹泻仔猪直肠内容物53份,所采病料在4 ℃保存,尽快送实验室检验。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yxlw/dwyx/794.html

好棒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