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酸链球菌素对湖羊生产性能及养分消化率的影响

本试验旨在通过饲养试验研究乳酸链球菌素对断奶湖羊生产性能及养分消化率的影响。24只60日龄断奶的公湖羊,按照随机区组设计和同栏大小相近原则,分为2个处理组(对照组和试验组),每个处理4个重复,每个重复3只羊。试验以全混合日粮(TMR)作为基础日粮,试验分为两期,每期6周,对照组整个试验期只饲喂基础日粮,试验组在基础日粮基础上添加乳酸链球菌素,第一和第二期每只羊乳酸链球菌素添加量分别为0.45g/d和1.35g/d。试验期第2、4、6、8、10、12周测定采食量和湖羊体重;第6周和第12周分别连续3天采集粪

二花脸母猪发情周期不同阶段外周血生殖激素水平研究

二花脸猪以其卓越的产仔性能闻名于世,研究二花脸猪发情周期各种生殖激素的变化规律,对深入了解其高产特性并在育种和生产中充分利用这一优势性状具有重要意义。本试验旨在探究发情周期同一时间点不同生殖激素与二花脸母猪产仔性能的关联性。根据育种值挑选极端高产二花脸母猪5头和极端低产母猪6头作为试验样本,用酶联免疫吸附法分别测定其在发情周期不同时间点外周血浆中孕酮、雌激素、促卵泡素、促黄体素、抑制素A及抑制素B的含量。试验结果表明,发情周期第18 d高产组二花脸母猪血浆中雌激素水平显著高于低产组;而试验过程中同一时间其

关于皖东牛维持净能和生产净能评价试验

为了剖析皖东牛的净能利用率,在自由采食与限饲的不同采食水平下,进行消化代谢和呼吸测热试验。选取12头体况良好、体重相近(325.14±9.81kg)皖东牛,采用单因素试验设计,设计三个不同采食水平分别为60%、80%限饲水平以及自由采食水平(AL)。试验期总共17d,预饲期14d,正试期3d。正试期对各试验牛进行消化代谢试验和呼吸代谢试验。试验结果表明皖东牛的日增重随采食水平提高而显著增加(P<0.01);而皖东牛对日粮的DM、OM、CP、NDF和ADF的表观消化率随采食水平的提高呈现下降的趋势,采食水平

几种南方地区非常规饲料在羊上的利用研究

: 1关键词 1Abstract: 1Key words 1引言 21试验材料和方法 21.1试验材料与动物 21.1.1试验材料 21.1.2试验动物 21.2感官评定 21.2.1饲料处理方法 21.2.2青贮感官评定标准 21.3营养成分测定 31.3.1常规成分测定方法 31.4瘤胃降解试验方法 31.4.2称样与放袋 41.4.3培养时间与取袋 41.5甘蔗稍在育成期湖羊母羊上的饲喂试验 41.5.1 饲养管理与设计 41.5.2测定指标 41.6数据分析及处理 41.6.1瘤胃降解率的计算 4

利用crisprcas9技术在胚胎水平敲除兔子mstn基因的研究

MSTN是肌肉发育的负向调控因子,其基因突变或敲除会使动物肌肉发达。CRISPR/Cas9技术是最新的基因编辑技术,具有载体构建简单和可多位点基因编辑的优点。为利用CRISPR/Cas9技术生产MSTN基因敲除兔子,本研究首先依据兔MSTN基因序列,设计特异针对第一外显子的sgRNA (sgR),将sgR上下游引物重退火后插入到pX330载体中构建重组质粒sgR-pX330,测序验证载体构建的正确性。以sgR-pX330质粒为模板扩增Cas9、sgR的体外转录模板,并转录得到Cas9 mRNA、sgR。将

利用激光共聚焦显微镜对小麦麸和大豆皮细胞壁及其消化残渣形态的观察

将利用激光共聚焦显微镜对小麦麸和大豆皮原料、由上述原料作为单一纤维来源配制的4种饲粮(分添加/未添加细胞壁降解酶)经生长猪消化后的回肠末端食糜和粪便样品中细胞壁形态、纤维素和木质素分布进行观察,考察小麦麸和大豆皮细胞壁形态和组分在动物消化过程中的变化。结果显示小麦麸细胞壁呈不规则立方体,纤维网状排列,小麦麸细胞壁呈不规则立方体,纤维网状排列;大豆皮细胞呈网格状,排列相对整齐。小麦麸细胞壁中纤维素含量较高,集中在细胞连接处;大豆皮细胞壁中纤维素含量较低,分布比较分散。两原料中均可见木质素,分布与纤维素类似。

利用激光共聚焦显微镜对米糠和西兰花茎叶粉细胞壁及其消化残渣形态的观察

利用激光共聚焦显微镜(CLSM)对米糠和西兰花茎叶粉原料、由上述原料作为单一纤维来源配制的4种饲粮(分添加/未添加细胞壁降解酶)经生长猪消化后的回肠末端食糜和粪便样品中细胞壁形态、纤维素和木质素分布进行观察,考察米糠和西兰花茎叶粉细胞壁形态和组分在动物消化过程中的变化。结果显示米糠细胞呈不规则立方体,蜂巢状排列;西兰花茎叶细胞呈长方体型,排列相对整齐,体积明显大于米糠细胞。米糠细胞壁中纤维素含量较高,集中在细胞连接处;西兰花茎叶细胞壁中纤维素含量较低,分布比较分散。两原料中均可见少量木质素,分布与纤维素类

合生元对肉鸡生长性能和消化功能的影响

本文研究了三种合生元产品(含丁酸梭菌、芽孢杆菌、低聚木糖、低聚壳聚糖、乳化剂)对肉鸡生长性能、消化器官以及消化酶的影响。将300只1日龄AA肉鸡随机分为5组,每组6个重复,对照组饲喂无抗生素的基础日粮,抗生素组在基础日粮中加入50 mg/kg金霉素,其余3组分别在基础日粮中添加一种合生元,添加量均为1500 mg/kg。结果表明,三种合生元产品能够显著提高试验前期(1-21 d)、后期(22-42 d)以及全期(1-42 d)平均日增重(P<0.05);对于试验前期肉鸡的日采食量有显著的提高作用(P<0.

合生素对生长育肥猪生长性能消化机能抗氧化能力和粪便菌群组成的影响

本试验旨在探讨合生素对生长猪生产性能、消化机能、抗氧化能力和粪便菌群组成的影响。选用体重40kg左右的生长猪80头随机分成2组,每组8个重复,每个重复5头猪,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试验组在基础日粮中添加合生素。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平均日增重和平均日采食量均有所提高,料重比下降,但差异不显著(P>0.05);粗蛋白、粗脂肪、干物质和有机物的消化率有显著的下降(P<0.01);粪便中的大肠杆菌、沙门氏菌和乳酸杆菌均有下降,但是差异不显著(P>0.05);对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和丙二醛浓度无显著影响(

哺乳动物皮质颗粒动态运转的机制研究

1多精受精是指超过一个精子进入卵子形成多个原核的异常受精形式,最终会导致早期胚胎死亡、流产和遗传性疾病。卵子防止多精受精的机制主要与一种被称为皮质颗粒的特殊细胞器有关,它是存在于未受精卵母细胞皮质区的一层分泌囊泡。受精后,皮质颗粒释放其内容物至卵周隙(透明带与卵细胞或受精卵细胞膜之间的空隙)、修饰细胞外基质以阻止多精受精。目前,有关皮质颗粒成分和功能的认识主要来自于海胆等无脊椎动物,而我们对哺乳动物的皮质颗粒知之甚少。最近,在小鼠中Ovastacin首次被鉴定为哺乳动物的皮质颗粒成分,负责受精后切割卵透

复合有机微量元素对三黄鸡种公鸡精液品质的影响

近些年来,复合有机微量元素逐渐取代传统的无机元素作为饲粮中的微量元素添加剂。本试验选用23周龄的三黄公鸡240羽,随机分为2组,每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20只公鸡。两组均饲喂基础饲粮,对照组微量元素以硫酸盐的形式添加,试验组微量元素完全以复合有机微量元素的形式添加。饲喂周期为23周龄到35周龄,期间每隔两周采集一次精液。30和35周龄时,任意选取另外12只公鸡屠宰采样。结果显示,复合有机微量元素能够提高种公鸡精子密度、精子活力、降低精子畸形率,促进睾丸发育。该研究证实复合有机微量元素对种公鸡的生产性能有促进

好棒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