汤泉牧场奶牛生产管理与生产性能的分析
进入21世纪以来,中国奶业步入了快速发展的时期。在奶业产业链中,奶牛养殖是奶业发展的“第一车间”,与此相对应的规模化奶牛场的经营与管理业也变得尤为重要。本课题来自奶牛场生产实践,属于自拟课题,通过在奶牛场的实习,对其生产管理方面的繁殖育种、饲料营养、疾病防控等方面进行了解,并对奶牛生产性能的数据进行统计与分析。其结果发现,奶牛的生产性能与奶牛的胎次、年龄以及泌乳季节都有联系,其中一些奶牛还患有临床性乳房炎或隐性乳房炎。
湖羊fshr基因3’utr克隆和多态性分析
湖羊是我国南方唯一的绵羊品种,具有早熟、多胎等优良特性。FSHR是哺乳动物卵巢颗粒细胞上重要的膜受体,FSH必须与其结合才能发挥生理作用。本文以FSHR基因为候选基因,采用PCR扩增和测序技术获得湖羊FSHR基因3-UTR序列,运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分析其序列特征,利用池DNA测序技术筛选湖羊FSHR基因3-UTR中SNPs位点,直接测序分析SNPs位点多态性。结果获得788bp的湖羊FSHR基因3-UTR,序列比对发现其与牛的一致性为92.99%,且含有加尾信号和保守的ARE元件等;池DNA测序在终止密码子
灌服丁酸钠对新生仔猪生长性能和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
本试验旨在研究早期灌注丁酸钠对新生仔猪生长性能,血清生化指标和脂肪代谢基因表达的影响。试验选取10窝杜长大三元杂交新生仔猪,随机分为对照组和丁酸钠组,每组5个重复,每个重复一窝仔猪。试验组仔猪于出生第一天到第七天口服灌注10 mL丁酸钠,对照组灌注等量生理盐水,每周称量仔猪体重,第8和21日龄采集仔猪血样用于测定生化指标。结果显示,丁酸钠处理对仔猪平均体重和相对增重没有显著影响(P > 0.05);与对照组相比,荧光定量结果表示第8 d丁酸钠组仔猪的血清胆固醇含量显著降低(P < 0.05),高密度脂蛋白
热应激对乳腺上皮细胞基因表达的影响
在炎热的气候条件下,热应激是负面影响奶牛产量的一个主要原因,热应激带来的经济损失不可估量。奶牛乳腺上皮细胞对热的反应是一种强烈的全身急性反应;在环境热负荷的作用下,乳腺上皮细胞内外的信号协调整体的代谢反应。本实验目的是通过基因芯片分析探究热应激对体外培养牛乳腺上皮细胞基因表达的影响。在热应激和正常的奶牛乳腺上皮细胞中,其中43000个转录本中有2716个基因表达呈显著差异,差异基因中热休克蛋白家族基因的表达有不同程度升高。GO和KEGG通路分析表明,这些差异表达的基因参与到调节细胞骨架、细胞周期和热应激反
热应激对鸡胚胎期骨骼肌发育的影响
本实验旨在研究热应激对鸡胚胎期骨骼肌发育的影响。试验选取健康的种蛋150枚,随机分为2组(常温组与高温组)每组随机分为3个重复,每个重复20枚受精种蛋。将种蛋于同一常温孵化器中常温孵化至第10天,孵化温度保持在37.5℃,箱内相对湿度维持在60%。此后,于孵化的第11天至出壳,常温组种蛋在原孵化器中继续按以上条件孵化,而将高温组种蛋转入另一孵化器中,孵化温度自升至39℃,箱内相对湿度维持在60%。三个重复分别在孵化的第13天,第16天,第21天进行采样。结果显示热应激不影响13胚龄,16胚龄,21胚龄鸡胚
猪13号染色体基因位点rs81447100与二花脸猪苏太猪产仔数关联性分析
摘 要猪产仔数是猪重要的经济性状,如果能提高猪的产仔性能,将给现代养猪业带来可观的经济效益。然而,产仔数受复杂多基因控制,遗传力低,传统选育方法提高猪产仔数难度较大,因此开发和利用新的分子选育标记来提高猪的产仔数成为研究的热点。本研究采用PCR扩增技术与DNA测序技术对181头纯种二花脸猪和173头含二花脸血统的苏太猪的DNA的特异位点rs81447100进行测序分析,并对测序结果与其产仔数之间的关联性进行分析。结果显示181头纯种二花脸猪群体中rs81447100 T/C位点的三种基因型产仔数差异均不
猪ctss基因snp检测及其与肉质性状关联分析
摘 要猪肉肌内脂肪(intramuscular fat,IMF)的含量与肉的品种密切相关,因此,提高肌内脂肪含量是改善猪肉品质的有效途径之一。CTSS基因属于cathepsin家族,即溶酶体组织蛋白酶家族。目前,大量研究指出CTSS基因与脂肪分化发育有关。实验室前期通过SNP芯片在全基因组水平上筛查到一个定位于CTSS基因内含子、与肌内脂肪含量潜在相关的候选SNP (MARC0047358),本研究采用PCR-SSCP技术对个体进行基因分型,在大样本群体中验证候选SNP位点与肌内脂肪含量的关系,结果发现A
猪six1基因启动子变异位点的筛选及遗传多样性分析
Six1基因是一个肌肉生长发育相关的重要功能基因,可作为一个影响猪生长发育与肌肉品质的重要候选基因。Six1基因在肌肉生长发育中的功能虽然已非常明确,但Six1基因的转录调控机制仍不清楚,该基因上的遗传变异位点是否可以开发出有效的分子标记用于种猪的选育仍需要作进一步的研究。本研究采用高通量测序技术对Six1基因启动子,以及第1内含子1595位点的遗传变异位点在皮特兰×杜洛克猪×长白猪×大白猪四元商品猪群,以及2个国外猪种大白与长白猪,4个中国地方猪种梅山、二花脸、米猪与沙乌头猪,以及1个合成品种苏淮猪中进
猪囊胚的差异染色方法1
为更加直观、准确的判断猪囊胚的质量,本研究综合Hoechst 33342、以及Hoechst 33342/PI双染常见的囊胚质量染色鉴定方法,将孤雌激活的猪囊胚在体外培养6天后进行染色,并对囊胚期的总细胞数、内细胞团细胞数进行统计,计算两者比例来反映胚胎发育质量,试验结果表明经Hoechst 33342/PI双染的滋养层及内细胞团能够清晰辨别,并且囊胚的质量更加直观、准确,因此荧光Hoechst 33342 /PI双染这种方法更好。关键字猪;囊胚;差异染色;The Differential Cell St
猪气喘病抗性候选基因ifngr1的鉴定分析
γ干扰素与其受体结合,通过JAK-STAT、Ras-MAPK等信号途径,在抗病毒、抗原呈递、免疫调节等方面扮演着重要角色。IFN-γ受体的α链由IFNGR1基因编码。本试验以苏淮猪为研究对象,从猪气喘病样本RNA测序结果中筛选出IFNGR1基因为候选基因,针对其并全部外显子区域设计引物并进行PCR扩增,利用PCR产物直接测序技术和DNAMAN 8、BioEdit等生物学软件,筛选鉴定出IFNGR1基因一个SNP位点(g.12557,A>G),为下一步研究猪气喘病抗性分子标记辅助育种提供了参考依据。
猪白细胞介素8基因的鉴定分析
白细胞介素8 (Interleukin 8,IL-8)是体内炎性反应应答的主要介质之一,也是巨噬细胞和上皮细胞等分泌的细胞因子。该基因具有促进炎性反应进程、刺激血管形成、调节宿主免疫等功能,并与多种炎性反应性疾病、肿瘤的发生密切相关。本试验将IL-8基因作为猪免疫应答抗性的候选基因,以大白、长白和松辽黑猪三个品种猪为实验材料,通过PCR扩增和PCR产物直接测序技术,筛选IL-8基因外显子区域SNP位点,鉴定出免疫应答抗性相关的分子遗传标记位点,为进一步应用于标记辅助选择培育具有抗性的猪新品系提供科学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