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ebularine处理荆辉1号分蘖期植株诱致染色体结构变异体的鉴定
本实验室前期研究采用两种浓度的zebularine对处于分蘖盛期的辉县红-荆州黑麦双倍体进行了处理,为了解其诱发小麦染色体变异的效应,选育稳定结构变异体,本研究利用荆州黑麦染色体特异标记对其M3群体进行了分析,结合农艺性状调查筛选可能的结构变异体,并通过分子细胞遗传学方法进行准确鉴定。从100 μM和167 μM zebularine处理的M3群体中分别筛选出28株(占47%)和20株(占45%)含有标记缺失,通过FISH鉴定,目前已从其自交后代中获得了1份含染色体易位的材料。
目录
摘要 1
关键词 1
Abstract 1
Keywords 1
引言 1
1 材料和方法 3
1.1 材料 3
1.2 方法 3
1.2.1 引物来源 3
1.2.2 分子标记分析 3
1.2.3 荧光原位杂交(Fluorescence in situ hybridization, FISH) 4
1.2.4 表型鉴定 4
2 结果与分析 4
2.1 Zebularine处理荆辉1号分蘖期M3代植株的表型分析和分子标记分析 4
2.1.1 100 μM zebularine处理荆辉1号分蘖期M3群体的分析 4
2.1.2 167 μM zebularine处理荆辉1号分蘖期M3群体的分析 6
2.2 结构变异体的分子细胞遗传学鉴定 7
3 讨论 8
3.1 Zebularine诱导荆辉1号染色体结构变异的效应 8
3.2 利用分子标记结合分子细胞遗传学方法快速筛选和鉴定染色结构变异体 8
致谢 8
参考文献 9
Zebularine处理荆辉1号分蘖期植株诱致染色体结构变异体的鉴定
目录
摘要 1
关键词 1
Abstract 1
Keywords 1
引言 1
1 材料和方法 3
1.1 材料 3
1.2 方法 3
1.2.1 引物来源 3
1.2.2 分子标记分析 3
1.2.3 荧光原位杂交(Fluorescence in situ hybridization, FISH) 4
1.2.4 表型鉴定 4
2 结果与分析 4
2.1 Zebularine处理荆辉1号分蘖期M3代植株的表型分析和分子标记分析 4
2.1.1 100 μM zebularine处理荆辉1号分蘖期M3群体的分析 4
2.1.2 167 μM zebularine处理荆辉1号分蘖期M3群体的分析 6
2.2 结构变异体的分子细胞遗传学鉴定 7
3 讨论 8
3.1 Zebularine诱导荆辉1号染色体结构变异的效应 8
3.2 利用分子标记结合分子细胞遗传学方法快速筛选和鉴定染色结构变异体 8
致谢 8
参考文献 9
Zebularine处理荆辉1号分蘖期植株诱致染色体结构变异体的鉴定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nongxue/zwbh/56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