禾谷镰孢菌中6个同源fgaat2基因敲除载体的构建及敲除突变体的获得与鉴定

小麦赤霉病其病原菌无性态为禾谷镰孢菌,有性态为玉蜀黍赤霉,是世界范围内小麦最重要病害之一。小麦赤霉病主要发生在中国长江中下游、淮河流域和东部沿海地区,但是近年来病害在中国北部和西部的小麦产区也有加重的趋势。小麦赤霉病不仅会造成产量损失,而且还会因病菌产生影响食品安全的DON毒素。30多年来,我国主要依靠使用化学防治的方法防治小麦赤霉病。在引起麦类赤霉病的禾谷镰孢菌基因组中通过比对鉴定到6个编码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的同源基因,拟通过基因敲除技术研究这6个AAT2基因的生物学功能。本论文的主要内容包括6个AAT

稻田主要鳞翅目昆虫种类及发生动态

鳞翅目昆虫数量大,种类多,有些种类的鳞翅目昆虫是农业生产上的重要害虫。为深入研究水稻田内鳞翅目昆虫的种类以及种群数量的影响因素,我们设置了不同的处理(生境、性诱剂),利用马来氏网捕捉昆虫后,对鳞翅目昆虫鉴定分类。记录好实验数据后,通过计算物种丰富度(S)、香农多样性指数(H)、辛普森指数、均匀度指数(J) 和优势度指数(D) 等方法对鳞翅目种群多样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2015年稻田内主要鳞翅目昆虫为螟蛾科,夜蛾科以及卷蛾科,其中数量最多的为卷蛾科昆虫。主要优势物种有黄钩蛱蝶Polygonia caure

稻田天敌拟环纹豹蛛负幼行为研究

拟环纹豹蛛是我国南方稻区分布最广的蜘蛛优势种群,是一种游猎型天敌蜘蛛,主要捕食稻飞虱、稻叶蝉等水稻重要害虫,以靠近水边的棉田和稻田内发生较多。拟环纹豹蛛有携卵和负幼的习性,虽然有学者提出拟环纹豹蛛的负幼行为与雌蛛腹部的腹毛有关,而且证明了雌蛛腹部的腹毛为幼蛛提供了较为牢固的攀附环境,但是并没有进行深入探讨产生负幼行为的原因。因此,本实验主要是从基础的行为学研究的角度进行探究拟环纹豹蛛的负幼行为。实验结果显示,只有拟环纹豹蛛雌成蛛才具有负幼行为,而且在各次产卵期之间呈现周期性变化。雌成蛛从携卵3-5天后开始

稻瘟病菌细胞壁完整性通路蛋白参与细胞自噬的功能分析

在真核生物中,MAPK级联途径位于细胞信号传导网络的中心,参与调控细胞的生长分化、新陈代谢及病原物的侵染等多种生理过程。近年来,MAPK级联途径核心组分间的识别和活化的分子作用机制以及其上游受体和下游靶蛋白的鉴定已成为细胞信号转导研究的热点。细胞自噬是一类参与维持真核生物正常生理功能的亚细胞降解途径,对真核生物细胞内物质的周转具有重要作用。在细胞自噬过程中,损坏的蛋白或细胞器被双层膜结构的自噬小泡包裹后,送入溶酶体 (动物) 或液泡(酵母和植物) 中进行降解并得以循环利用。本文通过对稻瘟病菌细胞壁完整性组

稻瘟病菌蛋白磷酸酶moptp1,moptp2的功能分析

稻瘟病菌(Magnaporthe oryzae)引起的稻瘟病是水稻上的毁灭性病害之一,造成水稻产量大幅度降低,严重威胁全球的粮食安全。蛋白磷酸酶在真核细胞中的基因调控及信号传导等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1]。在酿酒酵母中有研究报道,Ptps作为一类蛋白磷酸酶参与MAPK信号途径的反馈调节作用[2],但是其在丝状真菌中的功能还鲜有报道,为了解析蛋白磷酸酶MoPtp1、MoPtp2稻瘟病菌生长发育及致病中的作用机制,通过同源重组的方法对蛋白磷酸酶MoPtp1、MoPtp2 进行了基因敲除并且进行了生物表型分析。结

不同燕麦品种在的生长特性及营养价值研究

本研究搜集了国内外6个燕麦品种(海威、进口、青引、青海、特乐思和国产)、冬牧70黑麦和小黑麦,在南京进行了生长特性和营养价值的研究。研究结果表明,所有牧草品种均可以在南京地区正常生长,生产性能较高。青引和青海燕麦的鲜草产量和干草产量分别在第一次和第二次刈割时最高,显著高于其它品种(p<0.05);进口燕麦和冬牧70黑麦的CA(粗灰分)含量显著高于其它品种(p<0.05),而特乐思燕麦的ADF(酸性洗涤纤维)含量显著低于海威、青引和国产燕麦及冬牧70黑麦(p<0.05)。

丛枝菌根真菌和根系对白三叶和多年生黑麦草种间互作的影响

本实验以多年生黑麦草和白三叶为研究对象,采用盆栽试验方法,在接种和不接种丛枝菌根真菌(AMF)条件下分别进行根系互作和无根系互作的处理,剖析AMF和根系互作在不同混播比例下对白三叶和多年生黑麦草种间关系的影响。主要结果如下(1)接种AMF在不同混播比例下对白三叶和多年生黑麦草地上地下生物量均没有显著影响;(2)种间和种内的根系互作均降低了白三叶的地上生物量,从而降低了白三叶的竞争力,也降低了总地上生物量;(3)种间和种内的根系互作均增加了多年生黑麦草地下生物量,根系互作处理下总地下生物量的增加主要来源于多

以酒糟为原料的发酵tmr配制及发酵调控

: 酒糟是一种营养丰富,数量极大的副产品,但由于供应具有季节性、水分含量过高难以贮存等特点限制了酒糟的综合利用。本研究旨在将酒糟通过发酵TMR的形式饲料化,首先按不同比例将酒糟与精料配合调制成发酵TMR饲料,结果显示不同比例的酒糟对发酵TMR青贮90天后pH值(P<0.001)、乳酸(P<0.01)、乙酸(P<0.05)、丁酸(P<0.05)、乙醇(P<0.05)丙酸(P<0.001)、氨态氮(P<0.001)和水溶性碳水化合物含量(P<0.001)有显著影响,与无酒糟组相比,25%和35%酒糟组有较低的

以酱油糟为主要原料的发酵tmr饲料配制和发酵调控

酱油糟是制作酱油后的残渣,是我国重要的非常规饲料资源之一。因为其水分多、产量大,以及不易储存和运输的原因,如果不及时处理就会很快发臭变质,因此就会造成环境的污染。为此本研究旨在将酱油糟发酵成为TMR形式的饲料。首先按不同比例将酱油糟与精料配合调制成发酵TMR饲料,结果显示与无酱油糟组相比,混入酱油糟后pH值均不同程度上升,乳酸含量均低于无酱油糟组。发酵90天后,各组丙酸含量随着酱油糟比例的增加逐渐上升,酱油糟组丁酸含量均低于无酱油糟组。25%和35%组pH值、乳酸、乙酸、乙醇和氨态氮均无显著差异,从最大化

利用crispr技术敲除蒺藜苜蓿ric8基因的初步研究

蒺藜苜蓿作为豆科的模式植物,是探究根瘤菌和豆科植物之间信号调节机制的理想材料。根毛的变形对于结瘤因子介导的根瘤菌侵染植物的过程非常重要。RIC家族是植物特有的一类小G蛋白ROP的下游效应子,参与ROP信号途径对细胞的极性生长的调控。蒺藜苜蓿ROP10被报道通过调控结瘤因子诱导的根毛变形参与根瘤菌侵染过程。本研究使用CRISPR技术构建蒺藜苜蓿RIC家族的成员之一RIC8的基因敲除载体,并导入蒺藜苜蓿中,为研究其在结瘤因子诱导的根毛变形过程中的功能奠定基础。

坪床结构对三种草坪草成坪效果的影响

坪床是保持运动场草坪耐践踏性和持久性的关键。不同的坪床结构由于理化性状的差异,会对草坪草的生长发育和运动功能产生深刻的影响,在建坪初期首先体现为成坪效果的不同。本试验以我国校园足球场最常使用的中粗沙、细沙和田园土三种坪床为基础,以运动场草坪广泛使用的海 雀稗(Paspalum vaginatum)、杂交狗牙根(Cynodon dactylon · C. transvaalensis)和中华结缕草(Zoysia sinica)三种草坪草为研究对象,通过比较三种坪床的土壤理化性状以及三种草坪草的成坪效果,为进

好棒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