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例犬巴贝斯虫病的诊治
:犬巴贝斯虫病是一种经蜱传播,寄生于犬的红细胞内,引起以发热、贫血、黄疸、血红蛋白尿为主要症状的血源性原虫病,常见病原为犬巴贝斯虫(Babesia canis)、吉氏巴贝斯虫(B. gibsoni)和韦氏巴贝斯虫(B. vitalli),其中又以前两者更为多见。目前该病广泛分布于我国各地,南方地区尤其严重,近年有流行和暴发的趋势。在有蜱虫活动的地区,春、夏、秋季均有该病发生。该病病程短、死亡率高,对经常有户外活动的犬类威胁严重。本文主要围绕2014年9月和2015年9月在南京两所不同宠物医院接诊的两例犬巴贝斯虫病病例,对其病情发展和诊治过程进行了报告和讨论分析。
目录
摘要1
关键词1
Abstract1
Key words1
1 病犬基本情况1
2 临床症状及检查1
3 实验室检查 2
3.1 病例一 2
3.1.1 血液常规检查结果2
3.1.2 血涂片镜检3
3.1.3 实验室检验分析 4
3.2 病例二 4
3.2.1 血液常规检查结果4
3.2.2 血液生化检查5
3.2.3 实验室检验分析 5
4 诊断 5
5 治疗 6
5.1 病例一的治疗 6
5.1.1 杀虫6
5.1.2 补血6
5.1.3 解热镇痛 6
5.1.5 补液6
5.1.6 具体治疗过程7
5.2 病例二的治疗 7
5.2.1 杀虫7
5.2.2 补血7
5.2.3 镇痛 7
5.2.4 消炎 7
5.2.5 保肝7
5.2.6 补液7
5.2.7 输血治疗 7
5.2.8 具体治疗过程 7
6 预后与转归 8
7 总结与讨论 8
7.1 病例讨论 9
7.2 诊断方法 9
7.3 治疗原则 10
7.4 预防措施 10
致谢10<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br /> 参考文献10
图1 皮肤发白 2
图2 眼结膜苍白2
图3 尿液呈酱油色2
图4 血涂片4
表1 病例一血常规检查结果3
表2 病例二血常规检查结果5
表3 病例二血液生化检查结果5
两例犬巴贝斯虫病的诊治
引言
犬的巴贝斯虫病是由巴贝斯虫为病原体,由蜱为传播媒介,通过巴贝斯虫在宿主的红细胞内寄生,引起犬以发热、贫血、黄疸、血红蛋白尿为主要症状的血液寄生虫病。该病病程较短、死亡率高,不同品种、年龄的犬均可感染。对经常户外活动的犬,尤其是警犬、军犬、猎犬等工作犬危害严重。近些年来,该病在我国,尤其是南方地区广泛流行,越发引起人们对该病的重视。本文围绕两例在南京发现的犬巴贝斯虫病例,报告了该病例的诊断和治疗过程,并对该病发病情况、诊断及治疗情况进行分析和探讨。
1 病犬基本情况
病例一,雄性泰迪犬,1岁,体重4.2 kg。主诉该犬昨日开始食欲欠佳,今早呕吐1次未消化食物。近期大小便颜色偏黄,精神较差。今年做过体内驱虫,未做体外驱虫,已免疫。
病例二,雄性金毛犬,9岁,体重34 kg。在其他宠物门诊测得红细胞低于100万,白细胞数下降。主述昨日上午呕吐一次。未做过体外驱虫,近期曾到中山陵区游玩。
2 临床症状及检查
病例一,体温:39.50 ℃,心率:112次/分,呼吸:36次/分。精神较差,有食欲,皮肤苍白(图1),黏膜偏白(图2),触诊腹壁紧张,建议做血检。
图1 皮肤发白 图2 眼结膜苍白
Fig.1 Pale skin Fig.2 Pale conjunctiva
病例二,体温:39.70 ℃,心率:120次/分,呼吸:120次/分。精神差、全身无力、口色淡、小便黄且浑浊,似酱油色(图3)。
图3 尿液呈酱油色
Fig.3 Soy sauce color urine
3 实验室检查
3.1 病例一
3.1.1 血液常规检查结果
见表1。
表1 病例一血常规检查结果
项目
初诊
变化
第3日
变化
正常值
白细胞总数
(WBC)
11.4X10*9/L
10.1X10*9/L
(617)
淋巴细胞
(LYM#)
0.5x10*9/L
↓
0.4x10*9/L
↓
(1.25)
单核细胞
(MID#)
0.9x10*9/L
0.7x10*9/L
(0.31)
粒细胞
(GRA#)
10x10*9/L
9x10*9/L
(3.512)
淋巴细胞比率(LYM%)
4.5%
↓
4%
↓
(1230)
单核细胞比率(MID%)
7.8%
6.9%
(310)
粒细胞比率
(GRA%)
87.7%
↑
89%
↑
(6080)
红细胞数
(RBC)
3.45x10*12/L
↓
3.65x10*12/L
目录
摘要1
关键词1
Abstract1
Key words1
1 病犬基本情况1
2 临床症状及检查1
3 实验室检查 2
3.1 病例一 2
3.1.1 血液常规检查结果2
3.1.2 血涂片镜检3
3.1.3 实验室检验分析 4
3.2 病例二 4
3.2.1 血液常规检查结果4
3.2.2 血液生化检查5
3.2.3 实验室检验分析 5
4 诊断 5
5 治疗 6
5.1 病例一的治疗 6
5.1.1 杀虫6
5.1.2 补血6
5.1.3 解热镇痛 6
5.1.5 补液6
5.1.6 具体治疗过程7
5.2 病例二的治疗 7
5.2.1 杀虫7
5.2.2 补血7
5.2.3 镇痛 7
5.2.4 消炎 7
5.2.5 保肝7
5.2.6 补液7
5.2.7 输血治疗 7
5.2.8 具体治疗过程 7
6 预后与转归 8
7 总结与讨论 8
7.1 病例讨论 9
7.2 诊断方法 9
7.3 治疗原则 10
7.4 预防措施 10
致谢10<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br /> 参考文献10
图1 皮肤发白 2
图2 眼结膜苍白2
图3 尿液呈酱油色2
图4 血涂片4
表1 病例一血常规检查结果3
表2 病例二血常规检查结果5
表3 病例二血液生化检查结果5
两例犬巴贝斯虫病的诊治
引言
犬的巴贝斯虫病是由巴贝斯虫为病原体,由蜱为传播媒介,通过巴贝斯虫在宿主的红细胞内寄生,引起犬以发热、贫血、黄疸、血红蛋白尿为主要症状的血液寄生虫病。该病病程较短、死亡率高,不同品种、年龄的犬均可感染。对经常户外活动的犬,尤其是警犬、军犬、猎犬等工作犬危害严重。近些年来,该病在我国,尤其是南方地区广泛流行,越发引起人们对该病的重视。本文围绕两例在南京发现的犬巴贝斯虫病例,报告了该病例的诊断和治疗过程,并对该病发病情况、诊断及治疗情况进行分析和探讨。
1 病犬基本情况
病例一,雄性泰迪犬,1岁,体重4.2 kg。主诉该犬昨日开始食欲欠佳,今早呕吐1次未消化食物。近期大小便颜色偏黄,精神较差。今年做过体内驱虫,未做体外驱虫,已免疫。
病例二,雄性金毛犬,9岁,体重34 kg。在其他宠物门诊测得红细胞低于100万,白细胞数下降。主述昨日上午呕吐一次。未做过体外驱虫,近期曾到中山陵区游玩。
2 临床症状及检查
病例一,体温:39.50 ℃,心率:112次/分,呼吸:36次/分。精神较差,有食欲,皮肤苍白(图1),黏膜偏白(图2),触诊腹壁紧张,建议做血检。
图1 皮肤发白 图2 眼结膜苍白
Fig.1 Pale skin Fig.2 Pale conjunctiva
病例二,体温:39.70 ℃,心率:120次/分,呼吸:120次/分。精神差、全身无力、口色淡、小便黄且浑浊,似酱油色(图3)。
图3 尿液呈酱油色
Fig.3 Soy sauce color urine
3 实验室检查
3.1 病例一
3.1.1 血液常规检查结果
见表1。
表1 病例一血常规检查结果
项目
初诊
变化
第3日
变化
正常值
白细胞总数
(WBC)
11.4X10*9/L
10.1X10*9/L
(617)
淋巴细胞
(LYM#)
0.5x10*9/L
↓
0.4x10*9/L
↓
(1.25)
单核细胞
(MID#)
0.9x10*9/L
0.7x10*9/L
(0.31)
粒细胞
(GRA#)
10x10*9/L
9x10*9/L
(3.512)
淋巴细胞比率(LYM%)
4.5%
↓
4%
↓
(1230)
单核细胞比率(MID%)
7.8%
6.9%
(310)
粒细胞比率
(GRA%)
87.7%
↑
89%
↑
(6080)
红细胞数
(RBC)
3.45x10*12/L
↓
3.65x10*12/L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yxlw/dwyx/85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