犬皮肤真菌病临床病例分析
:本文对2015年9月-12月底南京博爱宠物医院珠江路店诊断和治疗的7例犬皮肤真菌病病例进行统计分析,通过对患畜种类与性别、发病年龄、被毛情况、诊断方法、治疗方法的分析总结。犬皮肤真菌病的临床症状有碎皮屑、弥散性脱毛、丘疹、因瘙痒而出现抓挠或自咬等自伤行为等。在诊断时,视诊和问诊都需要侧重于患畜的生活习性,再通过荧光性检查和显微镜检查后还需要真菌培养才能确诊。犬皮肤真菌病的预防重于治疗,治疗方法主要是抑制真菌、消除瘙痒、改善皮肤屏障等,若未及时就医而造成混合感染或并发症时需要综合治疗。犬皮肤真菌病的治疗周期较长,畜主需要遵医嘱用药,并在症状消失后巩固用药一段时间。
目录
摘要3
关键词3
Abstract3
Key words3
引言 3
1 材料与方法4
1.1病例来源 4
1.2临床鉴别诊断方法4
1.2.1临床检查 4
1.2.2伍氏灯检查(荧光性检查)4
1.2.3 显微镜检查4
1.2.3真菌培养4
1.2.4其他诊断技术5
1.3治疗方案5
1.3.1治疗原则5
1.3.2治疗方法5
1.3.3药浴6
2 实验结果与分析6
2.1病例信息6
2.1.1种类与性别6
2.1.2发病年龄6
2.1.3被毛情况6
2.1.4诊断6
2.2临床检查7
2.2.1临床检查7
2.2.2患畜临床表现与病灶观察7
2.2.3诊断方法7
2.2.4混合感染和并发症的检测8
2.3预后9
3 讨论9
3.1犬皮肤真菌病与患畜的关系9
3.1.1发病年龄9
3.1.2品种与被毛9
3.1.3患病部位10
3.1.4抗药性10
3.2犬皮肤真菌病与外在条件的关系10
3.2.1季节10
3.2.2卫生环境10
3.3并发症10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3.4治疗周期10
4结语10
致谢11
参考文献11
犬皮肤真菌病临床病例分析
引言
犬皮肤真菌病是宠物门诊常见病,约占犬皮肤病临床发病病例的16.86%。皮肤真菌病是由真菌侵害表皮及被毛、脚趾等角质化组织而引起的一种慢性接触性传染病,能在患畜与人之间交叉感染,是一种常见的人畜共患病。
发病类型有皮肤癣菌病和马拉色菌感染,前者是由小孢子菌属和毛藓菌属的真菌菌丝引起患犬毛发、爪和角质层感染,后者的因损坏毛囊而引起结痂与脱毛是由马拉色酵母菌引起。相比较于犬病毒病和细菌病的高死亡率,犬皮肤真菌病致死率较低,但复发比例高且治疗周期长,因而在临床上很常见。
1 材料与方法
1.1病例来源
2015年9月7日至12月29日近4个月内由南京博爱宠物医院收治的7例犬皮肤真菌病门诊病例;所有病例均为经伍氏灯检查、刮片显微镜观察和真菌培养检测的确诊病例。
1.2临床鉴别诊断方法
1.2.1临床检查
通过临床问诊,了解患畜的生活环境、过往病史、饲养情况、药物过敏史等,初步排除如病毒性、代谢性、脂溢性、细菌性[17]等有相似症状的犬皮肤病。对于疑似病例进行进一步视诊和触诊,皮肤表面的癣状脱毛区若伴随肉芽肿样毛囊炎或破溃的脓包则有可能是真菌和细菌的混合感染。检查时需要着重检查患畜面部、四肢、耳部、趾爪及躯干[3]。
1.2.2伍氏灯检查(荧光性检查)
因温度会对紫外光线波长(需要波长253.7nm)造成影响,需预热5min后再行检查[4]。在暗处照射患畜被毛,通过观察检测到的黄绿色荧光[14]来诊断皮肤真菌病。方法简易,但在判读时需要排除由药物或者宠物香波而造成的假阳性荧光及部分真菌如石膏样小孢子菌弱荧光或无荧光的情况[17]。
1.2.3 显微镜检查
消毒过的止血钳采集被毛的部位主要在癣的脱毛区与健康区被毛交界处,皮肤刮片刮取适量皮屑的部位是在浅表层,将连根的毛发或痂皮屑置于玻片上的香柏油中,加12滴氢氧化钾溶液软化角质再用酒精灯微微加温[7],盖好盖玻片,置于实习单位的奥林巴斯显微镜下镜检,先选用低强度光下的4(低倍镜,再用10(高倍镜,若镜检见毛发被同心圆状包围[17],则疑似小孢子菌类真菌感染,若毛发被花生米状包围,则疑似马拉色菌真菌[18]感染。
1.2.4真菌培养
皮肤真菌检测培养基(DTM)和沙氏葡萄糖琼脂培养基(SDA)[17]是目前动物医学临床上应用广泛的真菌培养基。用刮刀或是止血钳将采集到的碎皮屑或断毛发压在DTM上于2527℃温箱中培养,具体培养时间还会因采购的培养基不同而有区别,一般培养时间为1周至2周。DTM因含有酚红酸碱指示剂,所以若培养基上有真菌生长,则会由最初的黄棕色变成红色(真菌会消耗DTM中营养物质生成pH大于7的代谢产物)。真菌培养因其不仅能直观判断有无真菌,更能判读真菌种类而在临床上作为犬皮肤真菌病的确诊方法。临床要以两次阴性培养结果为排除真菌感染的依据。
1.2.5其他诊断技术
其他诊断技术包括组织病理学诊断、细胞学检查、皮肤活组织检查和应用分子生物学鉴定真菌PCR技术。组织病理学是在容易见到菌丝的病变部位做病理检查,用PAS染色,使菌丝及孢子表面染成红色,从而观察诊断。应用分子生物学鉴定真菌PCR技术中,研究表明皮肤真菌通用引物能从临床标本中一次性地鉴定到真菌种和型的水平,且方法简便迅速,敏感性高,结果稳定可靠,惟由于条件所限,未作分子生物学诊断。
1.3治疗方案
1.3.1治疗原则
真菌性皮肤病的治疗周期长并容易反复或并发其他皮肤病,所以治疗过程中患畜主人需有耐心且遵医嘱坚持用药。所有的皮肤病都易受外界环境影响,真菌性皮肤病也不例外,主人一定要注意患畜的卫生环境,勤换垫子,多晒太阳,患畜主人勤洗手,注意生活细节。治疗方案为外用药和内用药结合使用,且由于不同真菌的生长周期不同并复发率高,所以需要在临床病症好转后巩固用药一段时间[4]。
犬皮肤真菌病的治疗在外用药方面主要是喷剂、软膏和药浴。外用喷剂或软膏在用药前需要先清除患处的结痂层、皮屑、脓液,扒开被毛,直接喷涂于患处[3],使药液浸润患部皮肤。内用药包括注射用药和口服用药,其中口服用药不仅有盐酸特比萘芬等药物[2],还有不饱和脂肪酸和维生素B族等营养皮肤的药物。
目录
摘要3
关键词3
Abstract3
Key words3
引言 3
1 材料与方法4
1.1病例来源 4
1.2临床鉴别诊断方法4
1.2.1临床检查 4
1.2.2伍氏灯检查(荧光性检查)4
1.2.3 显微镜检查4
1.2.3真菌培养4
1.2.4其他诊断技术5
1.3治疗方案5
1.3.1治疗原则5
1.3.2治疗方法5
1.3.3药浴6
2 实验结果与分析6
2.1病例信息6
2.1.1种类与性别6
2.1.2发病年龄6
2.1.3被毛情况6
2.1.4诊断6
2.2临床检查7
2.2.1临床检查7
2.2.2患畜临床表现与病灶观察7
2.2.3诊断方法7
2.2.4混合感染和并发症的检测8
2.3预后9
3 讨论9
3.1犬皮肤真菌病与患畜的关系9
3.1.1发病年龄9
3.1.2品种与被毛9
3.1.3患病部位10
3.1.4抗药性10
3.2犬皮肤真菌病与外在条件的关系10
3.2.1季节10
3.2.2卫生环境10
3.3并发症10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3.4治疗周期10
4结语10
致谢11
参考文献11
犬皮肤真菌病临床病例分析
引言
犬皮肤真菌病是宠物门诊常见病,约占犬皮肤病临床发病病例的16.86%。皮肤真菌病是由真菌侵害表皮及被毛、脚趾等角质化组织而引起的一种慢性接触性传染病,能在患畜与人之间交叉感染,是一种常见的人畜共患病。
发病类型有皮肤癣菌病和马拉色菌感染,前者是由小孢子菌属和毛藓菌属的真菌菌丝引起患犬毛发、爪和角质层感染,后者的因损坏毛囊而引起结痂与脱毛是由马拉色酵母菌引起。相比较于犬病毒病和细菌病的高死亡率,犬皮肤真菌病致死率较低,但复发比例高且治疗周期长,因而在临床上很常见。
1 材料与方法
1.1病例来源
2015年9月7日至12月29日近4个月内由南京博爱宠物医院收治的7例犬皮肤真菌病门诊病例;所有病例均为经伍氏灯检查、刮片显微镜观察和真菌培养检测的确诊病例。
1.2临床鉴别诊断方法
1.2.1临床检查
通过临床问诊,了解患畜的生活环境、过往病史、饲养情况、药物过敏史等,初步排除如病毒性、代谢性、脂溢性、细菌性[17]等有相似症状的犬皮肤病。对于疑似病例进行进一步视诊和触诊,皮肤表面的癣状脱毛区若伴随肉芽肿样毛囊炎或破溃的脓包则有可能是真菌和细菌的混合感染。检查时需要着重检查患畜面部、四肢、耳部、趾爪及躯干[3]。
1.2.2伍氏灯检查(荧光性检查)
因温度会对紫外光线波长(需要波长253.7nm)造成影响,需预热5min后再行检查[4]。在暗处照射患畜被毛,通过观察检测到的黄绿色荧光[14]来诊断皮肤真菌病。方法简易,但在判读时需要排除由药物或者宠物香波而造成的假阳性荧光及部分真菌如石膏样小孢子菌弱荧光或无荧光的情况[17]。
1.2.3 显微镜检查
消毒过的止血钳采集被毛的部位主要在癣的脱毛区与健康区被毛交界处,皮肤刮片刮取适量皮屑的部位是在浅表层,将连根的毛发或痂皮屑置于玻片上的香柏油中,加12滴氢氧化钾溶液软化角质再用酒精灯微微加温[7],盖好盖玻片,置于实习单位的奥林巴斯显微镜下镜检,先选用低强度光下的4(低倍镜,再用10(高倍镜,若镜检见毛发被同心圆状包围[17],则疑似小孢子菌类真菌感染,若毛发被花生米状包围,则疑似马拉色菌真菌[18]感染。
1.2.4真菌培养
皮肤真菌检测培养基(DTM)和沙氏葡萄糖琼脂培养基(SDA)[17]是目前动物医学临床上应用广泛的真菌培养基。用刮刀或是止血钳将采集到的碎皮屑或断毛发压在DTM上于2527℃温箱中培养,具体培养时间还会因采购的培养基不同而有区别,一般培养时间为1周至2周。DTM因含有酚红酸碱指示剂,所以若培养基上有真菌生长,则会由最初的黄棕色变成红色(真菌会消耗DTM中营养物质生成pH大于7的代谢产物)。真菌培养因其不仅能直观判断有无真菌,更能判读真菌种类而在临床上作为犬皮肤真菌病的确诊方法。临床要以两次阴性培养结果为排除真菌感染的依据。
1.2.5其他诊断技术
其他诊断技术包括组织病理学诊断、细胞学检查、皮肤活组织检查和应用分子生物学鉴定真菌PCR技术。组织病理学是在容易见到菌丝的病变部位做病理检查,用PAS染色,使菌丝及孢子表面染成红色,从而观察诊断。应用分子生物学鉴定真菌PCR技术中,研究表明皮肤真菌通用引物能从临床标本中一次性地鉴定到真菌种和型的水平,且方法简便迅速,敏感性高,结果稳定可靠,惟由于条件所限,未作分子生物学诊断。
1.3治疗方案
1.3.1治疗原则
真菌性皮肤病的治疗周期长并容易反复或并发其他皮肤病,所以治疗过程中患畜主人需有耐心且遵医嘱坚持用药。所有的皮肤病都易受外界环境影响,真菌性皮肤病也不例外,主人一定要注意患畜的卫生环境,勤换垫子,多晒太阳,患畜主人勤洗手,注意生活细节。治疗方案为外用药和内用药结合使用,且由于不同真菌的生长周期不同并复发率高,所以需要在临床病症好转后巩固用药一段时间[4]。
犬皮肤真菌病的治疗在外用药方面主要是喷剂、软膏和药浴。外用喷剂或软膏在用药前需要先清除患处的结痂层、皮屑、脓液,扒开被毛,直接喷涂于患处[3],使药液浸润患部皮肤。内用药包括注射用药和口服用药,其中口服用药不仅有盐酸特比萘芬等药物[2],还有不饱和脂肪酸和维生素B族等营养皮肤的药物。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yxlw/dwyx/92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