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两国对伴侣动物福利认识的调查分析

中美两国对伴侣动物福利认识的调查分析[20200510204533]
摘要:伴侣动物(狗和猫)在人类日常生活中占据重要地位,甚至成为家庭中不可或缺的一员。但是近年来,在中国尤其是高校聚集地区流浪狗和流浪猫的数量明显增加,带来诸多弊端,对这一问题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涉及诸多组织、媒体和学者。我国的动物福利工作刚起步,普及性尚未尽如人意,虐待动物事件频发。相较之,欧美等国对动物福利问题关注较早,经过长期努力已经形成了先进完整的动物福利法律体系。因此,我们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通过对伴侣动物福利意识的基本数据统计分析,来比较中美两国普通民众对伴侣动物的认知态度、参与意识以及对相关立法的态度等方面的差异,进而了解两国的宠物福利状况,以期为我国动物福利相关工作的开展提供借鉴。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关键字:伴侣动物;福利意识;问卷调查;
目录
摘要1
关键词1
Abstract1
Key words1
引言(或绪论)1
1材料与方法2
1.1调查对象 2
1.2调查方法 2
1.3分析方法2
2结果与分析2
2.1中美伴侣动物福利现状对比2
2.1.1中美民众饲养伴侣动物方式对比3
2.1.2 中美民众对动物健康的重视程度对比3
2.1.3中美流浪动物现状4
2.2中美民众对伴侣动物福利参与意识对比5
2.2.1中美对伴侣动物福利宣传的对比5
2.2.2 中美民众对动物福利的参与度对比6
2.3中美民众对伴侣动物福利的立法态度7
2.3.1 中美民众对动物虐待行为的态度对比7
2.3.2 中美民众对立法惩治的态度8
3 讨论 8
致谢9
参考文献9
附录A 伴侣动物福利调查表(中文)10
附录B 伴侣动物福利调查表(英文)12
中美两国对伴侣动物福利认识的调查分析
引言
宠物又被称为伴侣动物,其定义随国家文化背景及经济的差异而略有不同,但所有定义均有一个共同的描述,就是宠物的意义出现在“陪伴”上,均以人的需求为中心。宠物数量的增加是一个国家经济发达的标志,因为只有解决了温饱问题,人们才有精力、有资金去养宠物。如今,随着经济的发展,生活节奏的加快,尤其是年轻人的生活压力日益增大,宠物已经成为现代人的一种感情寄托,在日常生活中占据重要地位,甚至成为家庭中不可或缺的一员。据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2012年4月发布的调查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资料估计,中国宠物狗的数量为1.3亿只,稳居世界第一位。而美国爱护动物协会(ASPCA)的数据估计,美国拥有7802万只狗,居世界第二位,狗与人口的数量比为1:4。在全球范围内,狗与人口数量的平均比值为1:10,中国已经达到这一比例。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未来宠物狗的数量必然会持续增加。
毫无夸张地说,饲养宠物是一种奢侈行为,需要主人有科学饲养的责任意识和经济实力,需要政府提供诸多的服务,需要有约束和规范科学养育宠物的政策。但是,以我国目前的经济发展速度和人们的生活水平,宠物数量的快速膨胀产生了诸多问题,宠物与人和社会环境的关系还不甚和谐。相当数量的宠物主人对待宠物的责任心不高,饲养宠物仅仅负责喂饭和普通清洁,这些远不能保证宠物的健康,存在诸多隐患。当因各种原因不方便照顾宠物时,抛弃成了唯一的选择,由此造成流浪动物数量的增加。宠物变为流浪动物后,给人类的生活带来诸多困扰。比如,流浪动物身上所携带的病毒和寄生虫的几率远远高于家养宠物[1]。此外,由于流浪动物造成的车祸、伤害等事件也凸显了其对公共安全造成的危害。无人约束的流浪动物肆意交配、繁殖后代,造成群体数量越来越多。值得庆幸的是,人们已经逐渐重视这一问题,越来越多的组织、媒体、学者和义工已经参与到流浪动物的治理问题中。宠物饲养及福利问题的关注有利于保护生物多样性,维持生态平衡,帮助形成良好的社会风气,建立文明的法治社会,使得人和动物和谐相处[2]。在经济方面,宠物行业的发展可以拉动国民经济,提供更多的工作岗位。同时,对宠物福利的保护也有利于提高我们的国际形象,树立我们人道主义大国形象。总而言之,宠物福利保护具有相当的意义和价值,宠物动物福利立法是大方向、大趋势且势在必行。
动物福利作为一门科学,仅有50多年的发展历史,而且在各国之间差异极大[3]。我国在动物福利方面一直处于滞后的状态,动物福利工作的开展不尽如人意,虐待动物事件频出,法律体系不够完善,宠物动物福利保护法律责任不健全,除了针对动物免疫的法律责任与宠物福利保护有一定联系外[4],其他涉及宠物动物的喂养、医疗等方面都没有规定。相较之,欧美等国对动物福利问题关注较早,经过长期努力已经形成了相对完整的动物福利法律体系,而且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动物福利的意识根深蒂固。因此,本文旨在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比较分析中国(南京地区)和美国(佛罗里达州盖恩斯维尔地区)民众对伴侣动物的福利现状、民众对动物福利的参与意识以及民众的立法态度之间的差异,从而对我国未来建立提高伴侣动物相关的福利措施提供一定借鉴。
1.材料与方法
1.1 调查对象
调查对象为中国南京地区和美国佛罗里达州盖恩斯维尔地区的民众,其中包括本地市民和外来工作、学习的居民。
1.2 调查内容
问卷的设计主要包含三个部分:伴侣动物的福利现状,民众对动物福利的参与意识以及民众的立法态度。针对伴侣动物福利所涉及到的饲养目的,福利现状,对待流浪动物的态度,提高流浪动物福利的意愿度、参与度以及惩治虐待者的必要性等问题设计问卷(问卷中英文版本见附录1和2)。
1.3 调查方法
问卷的发放在两地区均为随机,南京地区发放和回收问卷189份,有效问卷189份,回收率100%;盖恩斯维尔地区发放和回收问卷230份,有效问卷212份,回收率100%.调查时间为2013年7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月到2014年5月。
1.4 分析方法
根据回收问卷的答题情况逐项进行比对分析,以此评价中美两国民众对伴侣动物福利状况的认识差异。
2.结果与分析
2.1 中美伴侣动物福利现状对比
根据有效回收的401份问卷的统计结果来看,调查对象大部分均有宠物饲养经历。其中南京地区有经验者占调查人数的72%,盖恩斯维尔地区有经验者占78%,所占比例较大,因此能更真实地反映出两地区宠物的福利现状。针对饲养动物目的调查显示,喜爱动物(65.7%)和寻求陪伴的人数占总人数的90%,说明绝大多数人对于伴侣动物的饲养有了一个良好的心态,对宠物的认识已经从一个“价值物品”上升到了平等生命个体的角度[5]。
统计结果表明,影响民众饲养动物的最主要的因素在中国南京地区为民众自己的爱好,在美国盖恩斯维尔地区为饲养费用。在中国,宠物热的席卷狂潮使得很多人在不具备饲养宠物的条件的时候,仅凭三分钟的热度和并不一定能持久的“爱好”饲养起宠物。调查结果也显示,在养动物之前,非常了解其习性的中国民众所占的比例显著低于美国民众,这些都导致了热度消退后宠物的福利差,宠物遭遗弃等情况的发生。
2.1.1中美民众饲养伴侣动物方式对比
统计结果显示,中国地区根据自己的理解以及查阅相关书籍(包括网络)来饲养动物的民众所占的比例高于美国地区,而后者通过咨询有经验的人来帮助饲养的人数比例高于前者,此外很多美国民众选择其他方式的时候注明自己是兽医。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因此就笔者来看,询问经验比查阅书籍或网络能更清楚地了解动物的需求。虽然更好的方式是结合书籍,网络和他人的经验,但美国人对实际经验的偏重比中国人对自己的想法和书面知识的偏重更有益于宠物的健康生长,保证其福利。
附录 A
伴侣动物福利状况调查表
您好!
非常高兴您能帮助我们完成这份调查。
10. 如果动物生病,您怎么做
□去宠物医院,不在乎费用 □去医院,但如果费用太高就放弃 □自己给它喂药,希望能痊愈 □视情况丢弃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yxlw/dwyx/1063.html

好棒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