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SIgA分泌片的原核表达与分离纯化
猪SIgA分泌片的原核表达与分离纯化[20200507190131]
摘要:分泌片(secretory component,SC)是粘膜型IgA(sIgA)的组成部分,对于粘膜免疫具有重要作用。本实验应用已构建好的含有目的基因的工程菌(BL21),在诱导剂(IPTG)作用下,诱到目的蛋白表达,分泌目的蛋白即分泌片。然后使用镍柱亲和层析纯化,对SC进行初步纯化,获得粗提物。粗提物经透析、浓缩处理后,进行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SDS-PAGE)。根据目的蛋白分子量大小,切割含有SC的凝胶,进行胶回收,获得纯净的蛋白提取物。最后,对获得的蛋白进行Western blot检测。结果表明,Western blot检测呈阳性。结合蛋白分子量和Western blot结果,我们判定获得的蛋白即为SC。本实验旨在分离纯化SC,为以后的深入研究奠定基础。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关键字:SIgA分泌片;分离纯化;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免疫印迹法
目录
摘要3
关键词3
Abstract3
Key words3
引言3
1材料与方法3
1.1目的蛋白诱导表达3
1.2蛋白粗提取 4
1.3镍柱纯化蛋白4
1.4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 4
1.5 透析4
1.6 浓缩4
1.7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4
1.8 铜染4
1.9 PAGE胶蛋白回收5
1.10 Western Blot6
2 结果与分析6
3 讨论7
致谢8
参考文献8
猪SIgA分泌片的原核表达与分离纯化
引言
分泌型免疫球蛋白A(SIgA)是20世纪60年代初在外分泌液中发现的一种IgA抗体,存在于呼吸道、消化道、泌尿道等部位的分泌液及初乳中,以初乳含量最高,是黏膜免疫的主要抗体。SIgA分子是由2个IgA单体(每个单体含有2条轻链和2条重链)、1条J链和1条分泌片(secretory component,SC,为多聚免疫球蛋白受体的胞外裂解片段)构成的异源十聚体[1],为了与血清IgA单体相区别而被命名为SIgA。研究表明,分泌型免疫球蛋白A是抵御病原体及有害物质的第一道免疫防线,是机体黏膜免疫的最重要的抗体[2-4]。
二聚体IgA(dIgA)或多聚体(pIgA)从浆细胞分泌出来后,在上皮细胞的嗜碱性侧与多聚免疫球蛋白受体(pIgR)以共价键形成dIgA-pIgR或pIGA-pIgR复合物,然后通过内吞作用和转运被运输到黏膜外侧,此后完整的SIgA分子通过pIGR分裂释放出来。
SC是上皮细胞上的pIgR的一部分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pIgR为免疫球蛋白超家族成员。pIgR由上皮细胞产生,与pIgA特别是dIgA相结合,成为IgA聚合体的转运受体,是SIgA的重要组成部分。Fc介导了pIgA和pIgR的相互作用,pIgR细胞外部分包含5个与免疫球蛋白相似的功能域(D1-D5)。其中D1在与dIgA的Ca3功能域非共价结合过程中起了重要作用,D5与IgA的Ca2+共价结合使复合物分子更加稳定。正是SC的存在,使SIgA对蛋白酶的敏感性下降,粘液更加粘稠,增强了粘附作用及防御能力。在SIgA的运输过程中,pIgR的细胞外部分与分泌性抗体结合成为固定SC,即我们经常所指的SC,可抵抗蛋白酶的降解,从而起到稳定SIgA的作用。有些未与SIgA结合的pIgR分子也被转运到粘膜外侧,并通过水解与细胞脱离,形成游离的SC,与固定SC相似。SC是粘膜免疫系统的重要组分,参与SIgA形成和分泌[7]。
1 材料与方法
1.1 目的蛋白的诱导表达
1.1.1取6支高压过的试管,每支试管加5ml的含有重组质粒的大肠杆菌液和5μl 100mg/ml 氨苄青霉素(Amp+) ;
1.1.2将试管置于37℃摇床上,200rpm振荡培养,快速培养至OD630至0.6~0.8;
1.1.3取6个500ml的高压过的500ml生理盐水瓶,每个瓶子加250ml的LB培养基、250μl 100mg/ml Ampr、1mmol异丙基硫代半乳糖苷(IPTG);
1.1.4将生理盐水瓶放入37℃摇床,200rpm振荡培养5h。
1.2蛋白粗提取
1.2.1将菌液倒入50ml离心管中,离心(9000rpm 、4℃)10min;
1.2.2弃上清,pH7.4 PBS重悬洗涤,离心(9000 rpm 、4℃)10min,重复两次;
1.2.3向盛有沉淀的离心管中加4.5ml的Lew buffer,重悬沉淀;
1.2.4加入500μl 10 mg/ml溶菌酶(lysozyme),冰浴振荡30min;
1.2.5超声破碎15min(工作时间3s,工作间隙5s);
1.2.6离心,10000rpm ,4℃,10min,弃上清;
1.2.7向离心管中加入5ml lew buffer,重悬;
1.2.8同1.2.6;
1.2.9向离心管管中加5ml Denaturing Solubilization Buffer,超声破碎5min。
1.2.10冰浴振荡20min;
1.2.11离心,10000rpm ,20℃,10min,取上清,弃 沉淀。
1.3镍柱纯化蛋白
柱平衡:向柱中加入50床柱体积(50ml)Denaturing Solubilization Buffer,Buffer自然流淌;
结合:将含有包涵体的上清加入柱中,上清自然流淌;
洗涤:用80床柱体积(80ml)的Denaturing Solubilization Buffer洗涤,Buffer自然流淌;
洗脱:用50ml Denaturing Elution Buffer洗脱蛋白,EP管收集洗脱液,1ml/EP,共收集50管,编号(1)~(5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0);
柱清洗与保存:分别用10床柱体积Lew Buffer,10床柱体积去离子水和2倍柱床体积20%乙醇洗涤镍柱,最后4℃,20%乙醇中保存镍柱。
1.4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
取(1)—(13)号和(38)—(50)号收集管进行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SDS—PAGE)。
1.4.1分别取各样品50μl于1.5ml EP管中;
1.4.2向各离心管中加入12.5μl 5×Loading Buffer上样缓冲液,混匀;
1.4.3沸水浴3~5min,冷却至室温,高速离心30 s,每泳道上样15 μL;
1.4.4电泳:浓缩胶电压90 V,当样品进入分离胶后电压提升至120 V,待溴酚兰到达底线时,切断电源,停止电泳;
1.4.5染色:将凝胶从电泳槽上取下后,去掉浓缩胶部分,放入盛有考马斯亮蓝的R250染色液的大平皿中,于脱色摇床上,染色1 h;
1.4.6脱色:将凝胶放入脱色液中,脱色后拍照分析。
1.5 透析
根据SDS-PAGE结果,将(2)~(50)号收集管中的洗脱液加入透析袋,PBS(pH 7.4)透析。每6h换液一次,共三次。
1.6 浓缩
取出透析袋,放入一个大的培养皿中,用聚乙二醇(PEG)6000进行浓缩,至终体积约2ml。
M.Marker;1.纯化后的蛋白样品
图3 印迹结果蛋白
The results of Western blot
3 讨论
在步骤1.4中,由于我们收集Denaturing Elution Buffer洗脱液的时候是(1)~(50)号依次进行收集的,而(1)号没有出现明显的目的蛋白,是因为在洗脱的过程中,上一个步骤的Denaturing Solubilization Buffer洗脱液还没有流淌干净,第二管开始目的蛋白就出现了,说明此时的Denaturing Solubilization Buffer洗脱液基本流淌干净,Denaturing Elution Buffer洗脱液也开始流出来了。(2)~(13)号以及(38)~(50)号出现目的蛋白,说明(2)~(50)号收集管中都存在预期的目的蛋白,从而在步骤1.5透析的过程中,来将(2)~(50)号收集管中的洗脱液加入透析袋,并进行下一步的实验。
摘要:分泌片(secretory component,SC)是粘膜型IgA(sIgA)的组成部分,对于粘膜免疫具有重要作用。本实验应用已构建好的含有目的基因的工程菌(BL21),在诱导剂(IPTG)作用下,诱到目的蛋白表达,分泌目的蛋白即分泌片。然后使用镍柱亲和层析纯化,对SC进行初步纯化,获得粗提物。粗提物经透析、浓缩处理后,进行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SDS-PAGE)。根据目的蛋白分子量大小,切割含有SC的凝胶,进行胶回收,获得纯净的蛋白提取物。最后,对获得的蛋白进行Western blot检测。结果表明,Western blot检测呈阳性。结合蛋白分子量和Western blot结果,我们判定获得的蛋白即为SC。本实验旨在分离纯化SC,为以后的深入研究奠定基础。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关键字:SIgA分泌片;分离纯化;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免疫印迹法
目录
摘要3
关键词3
Abstract3
Key words3
引言3
1材料与方法3
1.1目的蛋白诱导表达3
1.2蛋白粗提取 4
1.3镍柱纯化蛋白4
1.4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 4
1.5 透析4
1.6 浓缩4
1.7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4
1.8 铜染4
1.9 PAGE胶蛋白回收5
1.10 Western Blot6
2 结果与分析6
3 讨论7
致谢8
参考文献8
猪SIgA分泌片的原核表达与分离纯化
引言
分泌型免疫球蛋白A(SIgA)是20世纪60年代初在外分泌液中发现的一种IgA抗体,存在于呼吸道、消化道、泌尿道等部位的分泌液及初乳中,以初乳含量最高,是黏膜免疫的主要抗体。SIgA分子是由2个IgA单体(每个单体含有2条轻链和2条重链)、1条J链和1条分泌片(secretory component,SC,为多聚免疫球蛋白受体的胞外裂解片段)构成的异源十聚体[1],为了与血清IgA单体相区别而被命名为SIgA。研究表明,分泌型免疫球蛋白A是抵御病原体及有害物质的第一道免疫防线,是机体黏膜免疫的最重要的抗体[2-4]。
二聚体IgA(dIgA)或多聚体(pIgA)从浆细胞分泌出来后,在上皮细胞的嗜碱性侧与多聚免疫球蛋白受体(pIgR)以共价键形成dIgA-pIgR或pIGA-pIgR复合物,然后通过内吞作用和转运被运输到黏膜外侧,此后完整的SIgA分子通过pIGR分裂释放出来。
SC是上皮细胞上的pIgR的一部分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pIgR为免疫球蛋白超家族成员。pIgR由上皮细胞产生,与pIgA特别是dIgA相结合,成为IgA聚合体的转运受体,是SIgA的重要组成部分。Fc介导了pIgA和pIgR的相互作用,pIgR细胞外部分包含5个与免疫球蛋白相似的功能域(D1-D5)。其中D1在与dIgA的Ca3功能域非共价结合过程中起了重要作用,D5与IgA的Ca2+共价结合使复合物分子更加稳定。正是SC的存在,使SIgA对蛋白酶的敏感性下降,粘液更加粘稠,增强了粘附作用及防御能力。在SIgA的运输过程中,pIgR的细胞外部分与分泌性抗体结合成为固定SC,即我们经常所指的SC,可抵抗蛋白酶的降解,从而起到稳定SIgA的作用。有些未与SIgA结合的pIgR分子也被转运到粘膜外侧,并通过水解与细胞脱离,形成游离的SC,与固定SC相似。SC是粘膜免疫系统的重要组分,参与SIgA形成和分泌[7]。
1 材料与方法
1.1 目的蛋白的诱导表达
1.1.1取6支高压过的试管,每支试管加5ml的含有重组质粒的大肠杆菌液和5μl 100mg/ml 氨苄青霉素(Amp+) ;
1.1.2将试管置于37℃摇床上,200rpm振荡培养,快速培养至OD630至0.6~0.8;
1.1.3取6个500ml的高压过的500ml生理盐水瓶,每个瓶子加250ml的LB培养基、250μl 100mg/ml Ampr、1mmol异丙基硫代半乳糖苷(IPTG);
1.1.4将生理盐水瓶放入37℃摇床,200rpm振荡培养5h。
1.2蛋白粗提取
1.2.1将菌液倒入50ml离心管中,离心(9000rpm 、4℃)10min;
1.2.2弃上清,pH7.4 PBS重悬洗涤,离心(9000 rpm 、4℃)10min,重复两次;
1.2.3向盛有沉淀的离心管中加4.5ml的Lew buffer,重悬沉淀;
1.2.4加入500μl 10 mg/ml溶菌酶(lysozyme),冰浴振荡30min;
1.2.5超声破碎15min(工作时间3s,工作间隙5s);
1.2.6离心,10000rpm ,4℃,10min,弃上清;
1.2.7向离心管中加入5ml lew buffer,重悬;
1.2.8同1.2.6;
1.2.9向离心管管中加5ml Denaturing Solubilization Buffer,超声破碎5min。
1.2.10冰浴振荡20min;
1.2.11离心,10000rpm ,20℃,10min,取上清,弃 沉淀。
1.3镍柱纯化蛋白
柱平衡:向柱中加入50床柱体积(50ml)Denaturing Solubilization Buffer,Buffer自然流淌;
结合:将含有包涵体的上清加入柱中,上清自然流淌;
洗涤:用80床柱体积(80ml)的Denaturing Solubilization Buffer洗涤,Buffer自然流淌;
洗脱:用50ml Denaturing Elution Buffer洗脱蛋白,EP管收集洗脱液,1ml/EP,共收集50管,编号(1)~(5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0);
柱清洗与保存:分别用10床柱体积Lew Buffer,10床柱体积去离子水和2倍柱床体积20%乙醇洗涤镍柱,最后4℃,20%乙醇中保存镍柱。
1.4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
取(1)—(13)号和(38)—(50)号收集管进行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SDS—PAGE)。
1.4.1分别取各样品50μl于1.5ml EP管中;
1.4.2向各离心管中加入12.5μl 5×Loading Buffer上样缓冲液,混匀;
1.4.3沸水浴3~5min,冷却至室温,高速离心30 s,每泳道上样15 μL;
1.4.4电泳:浓缩胶电压90 V,当样品进入分离胶后电压提升至120 V,待溴酚兰到达底线时,切断电源,停止电泳;
1.4.5染色:将凝胶从电泳槽上取下后,去掉浓缩胶部分,放入盛有考马斯亮蓝的R250染色液的大平皿中,于脱色摇床上,染色1 h;
1.4.6脱色:将凝胶放入脱色液中,脱色后拍照分析。
1.5 透析
根据SDS-PAGE结果,将(2)~(50)号收集管中的洗脱液加入透析袋,PBS(pH 7.4)透析。每6h换液一次,共三次。
1.6 浓缩
取出透析袋,放入一个大的培养皿中,用聚乙二醇(PEG)6000进行浓缩,至终体积约2ml。
M.Marker;1.纯化后的蛋白样品
图3 印迹结果蛋白
The results of Western blot
3 讨论
在步骤1.4中,由于我们收集Denaturing Elution Buffer洗脱液的时候是(1)~(50)号依次进行收集的,而(1)号没有出现明显的目的蛋白,是因为在洗脱的过程中,上一个步骤的Denaturing Solubilization Buffer洗脱液还没有流淌干净,第二管开始目的蛋白就出现了,说明此时的Denaturing Solubilization Buffer洗脱液基本流淌干净,Denaturing Elution Buffer洗脱液也开始流出来了。(2)~(13)号以及(38)~(50)号出现目的蛋白,说明(2)~(50)号收集管中都存在预期的目的蛋白,从而在步骤1.5透析的过程中,来将(2)~(50)号收集管中的洗脱液加入透析袋,并进行下一步的实验。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yxlw/dwyx/955.html